中国智能制造范文(精选6篇)
篇1:中国智能制造范文
一、背景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趋势。为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目前,我国制造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尚未起步、智能化集成应用缓慢等突出问题。因此,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复杂、形势更严峻、任务更艰巨。《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一2020年)》明确“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按照专项行动确定的连续实施三年,2016年要边试点示范、边总结经验、边推广应用的总体安排,继续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及智能制造工程的重要措施,对于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一2020年)》计划实施,在总结2015年专项行动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将继续坚持“立足国情、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的方针,进一步扩大行业和区域覆盖面,全面启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开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5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继续注重发挥企业积极性、注重智能化持续增长、注重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注重基础与环境培育,逐步探索与实践有效的经验和模式,不断丰富成熟后在制造业各领域全面推广。
三、主要目标
2016年,在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企业中,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地区、行业,特别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遴选60个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通过试点示范,进一步提升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大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能力,以及智能制造标准、核心软件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形成关键领域一批智能制造标准,不断形成并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车间/工厂试点示范项目通过2一3年持续提升,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10%。
四、重点行动
(一)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服装、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开展智能车间/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
范,推进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试点应用,推动企业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
(二)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在石油开采、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稀土材料、建材、纺织、民爆、食品、医药、造纸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能源需求侧管理、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三)网络协同制造试点示范
在机械、航空、航天、船舶、汽车、轨道交通设备、家用电器、集成电路、信息通信产品等领域,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网络等技术,建设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集成企业间研发系统、信息系统、运营管理系统,推动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跨企业集聚与对接,实现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等环节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
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汽车、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家居、数字视听产品等领域,利用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设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平台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实现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物流配送和售 后服务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提高企业快速、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五)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
在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机械、航空、家用电器、家居、医疗设备、信息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等领域,集成应用工业大数据分析、智能化软件、工业互联网联网、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等技术,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开展智能装备(产品)远程操控、健康状况监测、虚拟设备维护方案制定与执行、最优使用方案推送、创新应用开放等服务试点。
五、重点工作及进度安排
(一)制定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
2016年2一3月,组织开展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调研,编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4月底前,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
(二)遴选2016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5月底前,在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的项目中组织行业专家遴选;6月底前,确定60个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其中:选择20个以上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选择20个以上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选择20个以上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项目。
(三)完成智能制造发展对策研究
2016年6月底前,组织相关单位完成“智能制造发展对策研究”重大软科学课题,进一步完善促进智能制造发展的相关政策。
(四)启动并组织实施重点领域智能化改造工作 2016年2一12月,利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在石油化工、化工园区、钢铁、有色金属、稀土材料、建材、船舶、航空、汽车、电力装备、机床、纺织、食品、医药、轻工、消费类电子、新型显示高世代线、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民爆等行业,持续开展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生产线、车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智能化标准与模式并进行复制推广。
(五)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推进工作
2016年2一12月,组织企业在工业以太网、工厂无线应用、标识解析、IPv6应用、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示范,支持相关单位开展工业互联网试验验证平台、工业互联网关键资源管理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商用流转数据管理平台建设。
(六)开展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2016年6月底前,完成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工控网络安全防御平台、工业控制系统仿真测试与验证平台等项目立项论证;12月底前开展关键技术预先研究。
(七)开展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2016年5月,召开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高端论坛;11月底前完成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项目的立项工作,下达智能制造标准编制立项,形成10项以上重点标准草案。
(八)开展智能制造经验交流与推广工作
2016年9月底前,组织召开2016年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10一12月,组织开展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民爆行业典型案例经验交流与模式推广;12月底前,编制完成《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一一2016年试点示范项目汇编》。
(九)组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集中展示业博览会上设专区,集中展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取得的成果。
(十)开展专项行动评估与总结
2016年11月,完成专项行动检查与效果评估,完成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六、保障措施
篇2:中国智能制造范文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简而言之,智能制造是由物联网系统支撑的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国际分工格局调整背景下各国的重要选择。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制造业回流力度,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亚洲作为制造业重要区域也在积极部署自动化、智能化。
一、突破与成长
亚洲正受到自动化、智能化大潮冲击。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调研发现,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工人的失业风险最高,据估计这几个区域约50%的工人工作可能在未来20年被自动化取代。
亚洲作为制造业的重要区域,在面临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中,能否继续保持其竞争力?
毫无疑问,亚洲正在积极寻求突破。以人工智能为例,各国政府大力支持人工能,推动科技公司、初创公司和学术界的创新。2017年,韩国政府宣布了1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资金;日本鼓励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和风险投资;新加坡政府的国家研究基金会宣布国家人工智能计划(AI.SG),计划未来五年投入1.5亿新加坡元(约1.07亿美元)发展人工智能。
除了政府的支持,亚洲企业更积极打破行业壁垒加快新产品开发。不同于欧美同类企业,中国领先企业间的合作屡见不鲜,一些知名范例包括:百度与小米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开发更多应用场景;腾讯与京东合作布局电子商务生态圈;印度系统集成商组成AI联盟(OpenAI)。这赋予它们惊人的影响力,也意味着它们拥有可用于快速推动创新的技术实力和资本基础。
中国是亚洲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政府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开展试点示范和标准体系建设;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中国智能制造取得明显成效,进入高速成长期。
中国智能制造进入成长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中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能力素质提升,为未来制造系统的分析预测和自适应奠定基础。第二、财务效益方面,智能制造对企业的利润贡献率明显提升。第三、典型应用方面,中国已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需求增长强劲。
1.1数字化能力素质提升
企业数字化能力素质体现在其利用数据指导生产以及系统自优化的能力。我们借鉴国际普遍认可的工业4.0发展路径,将企业智能化成熟度分为六个阶段:计算机化、连接、可视、透明、预测和自适应。
① 计算机化:
企业通过计算机化高效处理重复性工作,并实现高精度、低成本制造。但不同的信息技术系统在企业内部独立运作,很多设备并不具备数字接口。② 连接:
相互关联的环节取代各自为政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OT)系统的各部分实现了连通性和互操作性,但是依旧未能达到IT层面和OT层面的完全整合 6。
③ 可视:
了解正在发生什么,通过现场总线和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企业捕获大量的实时数据,建立起企业的“数字孪生”,从而改变以前基于人工经验的决策方式,转为基于数字进行决策。
④ 透明:
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通过根本原因分析生成认识。⑤ 预测:
将数字孪生投射到未来,模拟不同的情景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并适时做出决策和采取适当措施。
⑥ 自适应:
预测能力只是自动化行为和决策的根本要求,而持续的自适应则使企业实现自主响应,以便其尽快适应变化的经营环境。
随着中国两化融合和工业物联网建设等多项举措推进,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能力素质显著提升,大部分企业正致力于数据纵向集成。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调研结果显示,81%的受访企业已完成计算机化阶段,其中41%处于连接阶段,28%处于可视阶段,9%处于透明阶段,而预测和自适应阶段的企业各自占2%。
1.2智能制造利润贡献显著提升
向工业4.0进阶为制造企业带来真实可见的效益。2013年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曾调研全国200家制造型企业,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智能制造处在初级阶段,且利润微薄。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13年智能制造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并不明显,55%的受访企业其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净利润贡献率处于0-10%的区间,而2017年,仅有11%的受访企业处于这个区间,而41%的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率在11-30%之间。利润贡献率超过50%的企业,由2013年受访企业占比14%提升到2017年的33%。智能制造利润贡献率明显提升,利润来源包括生产过程中效率的提升和产品服务价值的提升。
1.3应用市场潜力
中国已连续六年为工业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of Robotics)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17年为42亿美元,全球占比27%,2020年将扩大到59亿美元。2018-2020年国内机器人销量将分别为16、19.5、23.8万台,未来3年CAGR达到22%。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电器行业依然为工业机器人的主要用户。
中国有哪些独特优势?首先是数据量。当前人工智能热潮背后的机器学习技术对数据极其依赖。识别人脸、翻译语言和试验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由于中国的人口数量和设备数量庞大,中国企业在获取数据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第二,中国制造业企业硬件设备和厂房相对欧美企业普遍较新,比较容易实现设备连接和厂房改造。
二、智能制造部署重点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调查发现,中国工业企业智能制造五大部署重点依次为:数字化工厂(63%)、设备及用户价值深挖(62%)、工业物联网(48%)、重构商业模式(36%)以及人工智能(21%)。
访企业所关注的相关技术包括工业软件、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当然,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有了这些技术,就是实现智能制造,因为新制造业文化的变革进程是相当复杂和缓慢的,没有行业、企业与用户的融合推进,这次变革无法实现。
2.1 数字化工厂
智能制造是以制造环节的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数字作为核心驱动力,因此数字化工厂被企业列为智能制造部署的首要任务。目前企业数字化工厂部署以打通生产到执行的数据流为主要任务,而产品数据流和供应链数据流提升空间大。
数字化工厂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从设计、生产、物流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数据串连,加速决策,提高准确性。只有打通数据流才能实现基于实时数据变化,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处理,进而实现业务流程、工艺流程和资金流程的协同,以及生产资源(材料、能源等)在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动态配置。打通数据流也是工厂建立“数字孪生”的前提,数字孪生不仅指产品的数字化,也包含工厂本身和工艺流程及设备的数字化,从而实现全面追溯、物理与虚拟双向共享和交互信息。打通数据流主要包括三类数据的连通,即生产流程数据、产品数据以及供应链数据。2.1.1生产流程数据 打通生产流程数据除了从生产计划到执行的数据流(如ERP到MES),还包括MES与控制设备和监视设备之间的数据流,现场设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流,以及MES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数据流等。
2.1.2产品数据流
打通产品数据流主要体现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一体化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一体化以缩短研发周期为核心,主要应用基于模型定义(MBD)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等。研发是数字化工厂“数据链条”的起点,研发环节产生的数据将在工厂的各个系统间实时传递,数据的同步更新避免了传统制造企业经常出现的由于沟通不畅产生的差错,也使得工厂的效率大大提升,缩短产品研制周期。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以提升产品质量管控为核心。
主要应用是让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具有唯一标识,应用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工控系统等自动采集质量管理所需要数据,通过MES系统开展在线质量检测和预警等。2.1.3供应链数据流
打通供应链数据流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优化,实现网络协同制造。主要应用是建设跨企业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实现企业间研发、管理和服务系统的集成和对接,为接入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运营管理、数据分析、知识管理、信息安全等服务,开展制造服务和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企业致力于打通从ERP到MES乃至现场设备的数据流,但这也仅是从生产到执行的打通,未来还需将产品数据、供应链数据串联。我们们将生产数据流分为两个环节:
一、打通生产计划与执行系统的数据流;
二、执行与监控和现场设备的数据流。结果显示,83%的受访企业表示已打通ERP和MES的数据流打通。62% 的企业继续向下打通MES到现场设备的数据流。但仅有47%的企业打通了产品数据流,44%的企业打通供应链数据流(图2.4)。而且考虑到我们调查的企业均为资质较好且为中等以上规模,这一系列比率显然高于中国整体平均水平。
从行业角度来看,航空航天领域全部受访企业已经打通从生产计划到执行的数据,但从生产执行到现场设备、产品以及供应链的数据链条连通相对滞后,提升空间大。电子组件及电器制造行业产品数据流和供应链数据流连通情况高于其他行业,数字化工厂整体水平较高。产品质量可谓是制药行业的生命,而打通产品数据流的制药企业仅占33%,行业需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提升产品质量管控能力。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以及高端装备制造都在产品数据流方面领先(图2.5)。
未来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会是一体两面,打通数据流也是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操作的基础。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数字孪生是物理实体或流程的准实时数字化镜像,有助于企业绩效提升。数字孪生往往包含“数字产品孪生”、“生产工艺流程数字孪生”和“设备数字孪生”不同层面但可以高度集中统一的数据模型。
数字产品孪生领域,特斯拉公司为其生产和销售的每一辆电动汽车都建立数字孪生模型,相对应的模型数据都保存在公司数据库。每辆电动车每天报告其日常经验,并通过数字孪生的模拟程序使用这些数据来发现可能的异常情况并提供纠正措施。通过数字孪生模拟,特斯拉每天可获得相当于160万英里的驾驶体验,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反馈给每辆车。生产流程数字孪生领域,一些嗅觉敏锐的工厂及生产线开始引入数字孪生,在建造之前,对工厂进行仿真和模拟,虚拟出建造工厂的最佳流程,再将真实参数传给实际的工厂建设,有效减少误差和风险。待厂房和生产线建成之后,日常的运行和维护通过数字孪生进行交互,能够迅速找出问题所在,提高工作效率。Gartner对美国、德国、中国与日本的202位企业的调查发现,到2020年,至少50%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的制造商将为其产品或资产启动至少一项数字孪生项目,届时参与使用数字孪生技术的企业数量将增长3倍。预计在今后数年时间,将有数以亿计的用户使用数字孪生操作,它将被企业用于规划设备服务、生产线操作、预测设备故障、提高操作效率、加速新产品开发等。在未来,这项技术有望与工业生产彻底融合,推动智能工业进入新阶段。如何创建数字孪生?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数字孪生的创建包含两个主要关注领域:
一是设计数字孪生的流程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数据要求—— 从资产的设计到资产在真实世界中的现场使用和维护;
二是创建使能技术,整合真实资产及其数字孪生,使传感器数据与企业核心系统中的运营和交易信息实现实时流动。
2.2 设备和用户价值深度挖掘
制造型企业面临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透明的产品定价,不得不寻找新的价值来源。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智能制造调研结果显示,设备和用户价值深度挖掘是企业智能制造部署第二重点领域。62%的受访企业正积极部署设备和用户价值深度挖掘,其中41%的企业侧重设备价值挖掘,21%的企业侧重用户价值挖掘。
围绕设备进行价值挖掘可以说是制造型企业的天性。如在研发设计阶段,嵌入新技术,生产更智能或更多样化的产品;在销售阶段,提供设备相关金融服务;在售后阶段,对出厂设备和产品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并进行性能分析、预测性维护等,既提升安全性,也为企业创造更多服务机会。
虽然起步较晚,制造型企业也在探索和尝试对用户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其中以C2M(customer-to-manufactory,客户到制造)最受瞩目。C2M体现了定制化生产的特性,使制造商直接面对用户,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同时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红领集团通过打造C2M电商平台、柔性供应能力和大数据能力实现了大规模定制化。顾客可以在其C2M电商平台选择款式、工艺、材料并下单。平台快速收集顾客分散、个性化需求数据的同时,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按客户需求匹配产品数据模型,其款式数据和工艺数据能满足超过百万万亿种设计组合,覆盖99.9%的个性化设计需求。当版型确定后,系统自动生成工艺数据,工艺数据发送至工厂,工厂进行生产交付。整个流程从下订单到产品出厂仅需7个工作日,并做到按需生产、零库存、一人一版、一衣一款。
阿里巴巴的“淘工厂”集结上万家工厂,将电商买家订单与制造厂商产能进行对接,把柔性产能档期联网,解决电商买家有订单无工厂,制造企业有产能无订单的结症。
2.3 工业物联网
智能制造要求制造系统具备感知、分析、决策和执行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核心均涉及物联网相关技术,如面向感知的物联技术(传感器、RFID、芯片)、面向分析的工业大数据分析和面向决策及服务的应用平台。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企业物联网应用以感知为重点,分析和服务交融将是未来物联网建设重点。受访企业普遍建立系统以传感器采集动态数据,但数据分析和平台应用相对滞后。从行业应用来看,电子及电器行业传感器和平台应用最为普及,76%的受访企业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43%的企业利用物联网平台,但仅有33%的企业采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所采集的数据。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行业传感器技术应用也有较高普及率达73%,但大数据和平台应用低于其他受访行业。制药行业大数据技术利用最为积极,因为医药行业早已面临海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挑战(图2.6)。
感知仅是物联网应用的初级阶段,以数据洞察指导行动,从而提高效率,或者与服务交融创造新价值,才是物联网的核心。云平台通过提供强大的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能力,帮助制造企业采集和处理大量数据。工业云平台不仅能够实现企业通过平台完成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采购、营销等环节,还将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制造生态,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和商业模式。中国制造企业云部署现状如何?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调研发现,中国制造企业云部署积极性不高。53%的受访制造企业尚未部署工业云,47%的企业正在进行工业云部署,其中27%的企业部署私有云,14%部署公有云,6%部署混合云(图2.7)。上云可以大幅降低每个单元的储存和计算成本,甚至通过跨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但也带来了复杂性。企业担心一旦将诸如工厂生产过程、资产性能管理的数据放到云平台上之后,信息安全、知识产权问题会接踵而至。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尚未明确工业云在企业层面的商业应用和相关能力欠缺也是导致企业云部署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对于选择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关注点不同。如果企业只是聚焦自己的生产制造,降本增效,往往不会选择公有云;如果企业聚焦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转型,则会天然的更倾向于选择公有云或混合云,因为往往涉及服务平台,需要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兼容和融合。由于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工业云的部署以云的基础功能为主,企业把云看作虚拟服务器,在云上做存储、计算,只有少数企业通过云部署改变生产方式和制造生态,进行公有云和混合云部署的企业仍为少数。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物联网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三类:设备与资产管理、产品洞察和服务创新。2.3.1设备与资产管理
具备感测与联网功能的系统与大数据结合,可以实现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如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和互联现场等。远程监控以物联网替代传统的人工巡检机制,通过传感器远距离将设备数据传输到运营中心。预测性维护打破传统工厂按计划进行定期维护设备的运营方式,通过物联网对设备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监控,并预测设备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前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减少故障率并提高生产效率。物联网还可以连接和监控厂房的工业装置和设备,获得有见解的分析,从而帮助跨工业设备、生产线以及在整个工厂范围内优化性能和效率。当然,除了新厂房,老厂房和设备在没有更新换代之前,也有联网监控的需要,如何在现有设备上进行物联网改造是值得企业关注的问题。2.3.2产品洞察
制造企业往往不太了解自己的产品如何被使用,而物联网将改变这一现状。在产品投入使用后,制造厂商可以通过物联网与产品建立并保持联系,收集动态数据,以更加系统的方式实时地持续地分析产品使用情况。在了解客户对产品的使用方式后,厂商还可以基于数据预测客户需求,开发个性化产品和新的服务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2.3.3服务创新
基于数据和平台提供后市场服务,物联网与服务交融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物联网协助制造企业更有效捕捉和预测市场需求,创造动态化、个性化的智能服务、咨询服务、数据服务、物联网金融与保险等新的服务种类。这类应用将打破企业原来的边界,从全社会的维度思考制造资源的优化,客户和制造端的互动以及各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需要评估自身业务需要,明确商业目标、相关流程和预期结果的范围,在考虑技术可扩展性、性能、带宽经济和技术创新等级后,才能对数据和物联网系统的处理架构做出明智的选择。
2.4 重构未来商业模式
智能制造不仅能够帮助制造型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也赋予企业重新思考价值定位和重构商业模式的契机。同时,新进入者也在不断挑战传统市场参与者的地位,众多技术型企业加入战场推动工业企业探索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调研发现企业对未来商业模式的规划大致呈四类:30%的受访企业未来商业模式将以平台为核心,26%的企业走规模化定制模式,24%以“产品+服务”为核心向解决方案商转型,12%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图2.8)。平台型商业模式定位以提供多种软件服务和搭建生态系统为核心,未来可能不会出现类似BAT这样的行业巨头,但不乏垂直行业领军企业或平台。
规模化定制模式,如C2M已经不局限于服装制造,而延伸到汽车和装备制造等行业。“产品+服务”为核心旨在围绕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是目前很多企业在做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企业往往通过专利战略,形成技术壁垒占领市场。
不同商业模式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创造方式不同,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尽相同(图2.9)。企业需要持续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通过评估自身运营情况进行适当地改善并定期评估其他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
2.5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在制造和管理流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二是对现有产品与服务的彻底颠覆。
随着国内制造业自动化程度提高,机器人在制造过程和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人工智能更进一步赋予机器人自我学习能力。结合数据管理,导入自动化设备及相关设备的联网,机器人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可以实现生产线的精准配合,并更准确的预测和实时检测生产问题。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应用则更具有颠覆性。产品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载体,硬件与各类软件结合具备感知、判断的能力并实时与用户、环境互动。而产品的功能和服务,也将颠覆原有生态系统。以汽车产业为例,传统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是金字塔型——整车厂处于顶端,各级别供应商跟随其后。但是在智能汽车时代,整车厂的主导地位将受到严峻挑战,零部件厂商、互联网巨头、算法公司、芯片制造商、传感器供应商等企业无不加快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步伐,并期望通过占据技术制高点打破汽车产业的生态平衡。
中国制造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情况如何?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智能制造调研发现,51%的受访企业在制造和管理流程中运用人工智能,46%的受访企业在产品和服务领域已经或计划部署人工智能(图2.10)。制造和管理流程中人工智能的运用更偏向系统自动化和制造精益化,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人也被解放出来,可以去思考更复杂的问题。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使用机器人实现流程自动化、柔性制造、定制化生产、质量检测等。在产品和服务领域人工智能的运用更侧重产品和服务与使用者的互动,典型应用包括研发和新品测试、用户行为分析、自动驾驶等。
当然人工智能仍处在其发展早期,技术突破及商业论证需要更长时间。另外,人工智能应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信息和安全法规、企业自身的能力都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发现,对于尚未部署人工智能的制造企业来说,缺乏投资人工智能的商业论证、尚不具备建立和支持人工智能的系统能力、尚不明确部署人工智能的前提为主要挑战(图2.11)。
人工智能正迅速渗透各行各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及电器制造三个行业在制造流程中采用机器人的比例过半。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行业使用机器人的企业比例达到80%,预示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增量将主要来自非汽车行业。在产品和服务领域已经或计划部署人工智能的行业分布比较均匀,高端装备制造和制药比例较高,但其他行业如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电子及电器也正在或计划部署人工智能。
行业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已随着算法、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加深。对于企业而言,应跳出人工智能仅是“机器换人”的既定思维,在精益制造、产品质量、用户体验等多方面进行部署。
三、跨越能力鸿沟
重构商业模式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我们请企业就实现构想中的商业模式所面临的能力鸿沟进行打分,综合来看,商业模式优化、创新管理以及云部署为企业能力建设三大关键任务,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建议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能力:
3.1商业模式优化
优化商业模式可能仅需要改变或改进目前模式中部分元素,也可能涉及改变整体运营模式的重大转型。在过去的15年里,由于技术、通信、物流和交通等方面的迅速进步,整体运营模式的重大转型已更为常见。企业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从以下工作流程各环节入手优化商业模式:
① 企业转型整编:
优化现有商业模式,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所涉及的一切环节,挖掘可以整体改动或局部改进的待优化环节,以支持新的商业模式。
② 重新配置信息技术系统:
企业需要探索、设计与实施基础设施及信息技术系统的改进。③ 重新调配人员: 人尽其用是企业转型可持续性的关键之一。重新调配人员侧重于设计和实施人员调度,以支持新商业模式,并实现从原有模式到新模式的顺利过渡。该环节还包括制定新的关键绩效指标及汇报关系以支持新商业模式。
④ 重组法律、财务及税务架构:
商业模式优化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通常涉及许多复杂的法律实体及税务架构上的改变。企业管理团队需要分析不同方式的利与弊。如新商业模式下所得税和转让定价事项有何变化,增值税和关税对新商业模式可能产生的影响。
3.2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的目标包括优化创新产品管理、优化生命周期成本、优化资本使用效率和优化风险管理。
① 优化创新产品管理:
建立统一的产品管理体系(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服务),优化决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② 优化生命周期成本:
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的最优化运作,优化产品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③ 优化资本使用效率:
通过监控、评估和KPI管理,优化产品管理、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④ 优化风险管理:
有效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和数据安全风险等诸多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的产品创新管理并不能令企业长久保持竞争优势。如今,几乎所有产品类别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任何新产品的任何独特优势都会被快速吞噬。组合多种创新类型可以帮助公司拥有更好的财务回报。虽然不能把这些公司的绩效全部归功于创新,但创新有助于提升一家公司的机制,包括投资者对它未来的预期。3.3云部署
仅仅把数据和应用转移到云上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数情况,上云会牵涉多个业务功能,影响企业的供应商、财务报表和客户,企业需要长远规划,分步执行。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人力资源和数字化程度如何与云部署配合。
① 规划:
审视企业现有商业模式并探讨是否有其他可行的商业模式,根据商业模式制定云部署战略,进行商业论证和自身能力评估。
② 执行:
执行阶段可以分四步走,第一步是SaaS部署,包括ERP,CRM,人力资源转型和其他软件部署;第二步是个性化部署,包括应用开发、架构搭建和平台部署;第三步为云迁移,其间可能需要对应用软件进行更新和调整。第四步为引入大数据分析平台。
总结
篇3:中国智能制造范文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机械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引进消化吸收向自主创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广东、沈阳、徐州、湖南、浙江为代表的、颇有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地。我国无论是大型装备、交通运输装备、制造装备, 还是航天、海洋工程, 其自主化水平都得到了全面提高。2008年, 我国作为世界机械制造大国, 机械、电气与交通运输设备出口第二大国, 已经屹立于世界机械制造大国之林。
1.1 从引进消化吸收走向自主创新
1.1.1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我国科技创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已逐步完善, 科技投入亦实现较快增长。2008年, 全国研发经费支出达4570亿元, 是2005年的1.87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数据显示, 中国《专利合作条约》 (PCT) 申请量在2005年首次跻身十强的基础上, 2008年以全年6089件的申请量超越英国, 跃居世界第六位, 同比增幅为11.9%。我国企业已成为投入和研发的主体, 在全国范围内,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达50%以上。截至2008年上半年, 我国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 覆盖了大部分学科领域, 这些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创新和发展的坚强后盾。
1.1.2 机械制造工业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
机械主导产品的技术来源于国内的比例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24.5%上升到目前的60%。在此基础上, 我国机械产品国内市场自给率由改革开放之初不足60%升至2008年的80%以上。
1.1.2.1 大型装备
(1) 能源设备。截至2008年底, 我国已制造超临界机组158台, 其中600MW超临界机组107台,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51台, 火电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电力科技水平的迅速提升, 我国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型空冷发电机组的开发应用居国际领先地位,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最多的国家,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IGCC) 的关键设备——气化炉的自主化研制也已进入工程试用阶段, F级大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整套设备已经实现国产化。我国已能独立设计制造三峡右岸单机容量700MW的水电机组, 其容量和性能都代表了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在轴流式机组方面, 国内制造的水口电站机组单机容量达到200MW, 这也是世界上同类机组中容量最大的;国内制造的贯流式机组最大单机容量为45MW, 最大转轮直径6.9m, 已具备自主设计制造大型贯流式机组的能力;在抽水蓄能机组方面, 国内机组的制造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 但已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秦山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堆内构件首次实现全部国产化, 标志着我国核电反应堆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 体现国际最高锻造水平的核电关键部件——整体顶盖在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147MN水压机上完成锻造, 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300MW, 新增量位列全球第二, 截至2008年底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 210MW, 同比增长106%, 总装机容量位列全球第四。最近,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批3台国产化3MW海上风电机组在首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上海东海大桥100MW海上风电场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有近70家企业涉足风电整机制造, 中国风机已开始出口国际市场。
(2) 石化设备。2009年1月, 我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组由沈阳鼓风机集团制造并试车成功, 标志着我国已具备百万吨级乙烯“三机”制造能力。2009年3月, 由中国石油宝石机械公司研制的我国首台12 000m特深井钻机投入使用, 标志着我国陆地和海洋深水油气田、大位移井及其他复杂油气田超深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钻井水平已经提高到一个新层次。目前, 我国1000万吨炼油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 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成套设备实现了国产化。
(3) 冶金设备。我国冶金设备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 其技术水平现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宝钢的建设与发展, 大力推动了国内冶金及装备工业的发展, 参与宝钢工程设计、安装、设备制造和物资配套的企业通过消化宝钢的引进技术, 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宝钢一期工程建设时, 我国还不具备制造大型现代化冶金设备的能力, 主体装备成套引进, 少部分设备国内制造, 设备国产化率只有12%;宝钢三期工程以国内设计和制造的装备为主, 部分设备采用“点菜式”引进并在国内总成, 将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到80%以上, 而且国产设备还进入了高难度、高技术的“心脏”部位;宝钢“十五”项目建设的国产化率则进一步上升到88%。
1.1.2.2 交通运输设备
我国汽车制造业实现了多领域、全方位的快速发展。2009年10月, 中国首次迈进千万辆级汽车生产大国的行列, 中国汽车工业用最近7年的时间创造了过去53年的总产量。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制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就, 北京奥运会上有350辆各类车型是节能与新能源国产汽车, 我国正在开展“十城千辆” (已增至13个城市) 城市电动公共汽车运营试点。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制造时速350km/h高速列车的国家之一, 已完全掌握了动车组列车的总成、车体、转向架、列车网络控制和制动系统等九大关键技术及10项主要配套技术。预计在2011年交付的京沪高铁采用的动车组的国产化程度将达85%以上。我国船舶制造业已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系列化船型, 而且在一些高度复杂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具备了自主设计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半潜式海洋平台的能力。我国率先开发的17.5万吨绿色环保好望角型散货船已成为国际品牌;自主开发的30万吨超大型油船 (VLCC) 的性能受到国内外船东的好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装箱船已成系列。飞机制造业已逐步形成涡扇支线客机、涡桨支线飞机、中型货运飞机、小型直升机、中型直升机、大型直升机、客货混装多用途飞机、农林专用飞机、小型通用飞机、教练机十大自主产品系列, 成为少数几个能够生产系列航空产品的国家之一。
1.1.2.3 制造装备
高档数控机床和大型基础制造装备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石, 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从2001年的1.7万台增至2008年的12.2万台, 数控机床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95%的经济型数控系统和一些中高档数控系统由国内制造。精密加工技术有了新进展,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加工精度已提升到微米级, 有些品种已达到0.05μm左右。2009年,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352.8MN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在北方重工公司成功完成热调试, 标志着我国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制造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1.2.4 工程机械
目前,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形成了独立自主的新产品研发体系和现代化研发手段, 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到1年左右, 大大提高了应对市场的能力, 每年有70~80个新产品投放市场, 新产品产值平均每年达到25%左右。重点骨干企业科研开发经费已经占到销售额的2%以上, 少数企业达到5%的国际先进水平。2009年公布的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 中国企业占有8席。
1.1.2.5 航天工程
我国运载火箭和卫星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先后研制了14个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具备发射各种轨道空间飞行器的能力, 在可靠性、安全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我国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余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航天技术应用达到新水平, 在1000多种新材料中, 近80%是在航天需求的牵引下研制的, 有近2000项航天科技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崛起, 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
1.2 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
1.2.1 制造大国
(1)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的份额不断提高。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在22个工业大类中, 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 在15个大类中名列前三。而在发展中国家中, 除了一个大类名列第11位外, 其他21个大类所占份额都名列首位。
(2)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机械制造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2003年以来, 我国机械工业产值增幅均在20%以上。2008年机械工业总产值9.07万亿元, 为1978年的80多倍。
(3) 我国机械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截至2008年, 我国机械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7.88万家, 资产总额6.68万亿元, 从业人员1466万人, 2008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9万亿元, 完成工业增加值2.28万亿元, 实现利润4605亿元, 税金2491亿元, 2008年机械工业多项指标增速居全国工业各行业首位。
(4) 我国已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大国。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公布的一项评估称, 2008年中国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大国。我国有21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 发电设备产量、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在常规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港口装卸机械、水泥成套设备等制造领域, 不仅早已替代进口, 并已占领了重要的海外市场。
1.2.2 出口大国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 2008年, 我国出口总额达14 306.9亿美元, 位居全球第二, 仅比第一位的德国低354.5亿美元, 比第三位的美国高出1307.9亿美元。世界贸易组织 (WTO) 首席经济学家Patrick Low预测, 中国可能会在2009年超过德国, 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中国机械工业对全球机械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据联合国统计, 2008年, 我国机械、电气与运输设备出口额 (按照联合国贸易标准分类的第三版格式, 即SITC-3, 选择其中的一位数分类——7大类之机械、电气与运输设备统计) 达到6740.65亿美元, 居全球第二位 (德国第一, 美国第三, 日本第四) 。
1.3 我国已形成了一批著名企业、制造产业集聚地
截至目前, 我国装备工业领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专业化企业, 如一汽等四大汽车企业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南车集团、北车集团、中航工业集团、国机集团、通用集团等;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正在成长, 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特变电工、天马轴承、万向集团等;一批由科研院所和大学创办的高科技企业正在崛起, 如振华港机、南瑞继保、山河智能等。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下, 我国各地及相关企业都在加快区域布局调整, 推进产业集聚。例如:广东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沈阳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以徐工集团为核心的徐州工程机械产业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全国同行业的25%, 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发展到1000多家, 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 在技术、规模、品牌、配套能力4个主要方面, 在国内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长沙有29家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 其中大中型企业6家, 生产的产品涉及12个大类100多个小类400多个品种规格;浙江作为我国模具制造大省, 2008年, 模具出口总额为3.22亿美元, 占全国模具出口总额的16.73%。
2 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机械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还面临着一些必须充分重视的挑战和问题。总体来看面临着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首先, 虽然自主创新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但创新能力不强, 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其次, 长期的“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 导致了机械产品附加值低, 忽视品牌价值;另外, 能耗高、利用率水平较低, 信息化程度不足, 在未来的竞争中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制约也将进一步凸显。
2.1 创新能力不强, 核心竞争力不足
截至2008年底, 我国有效专利共计119.5196万件, 其中, 国内权利人的有效专利 (简称国内有效专利) 92.3797万件, 国外权利人的有效专利 (简称国外有效专利) 27.1399万件, 分别占总数的77.3%和22.7%。
在国内有效专利中, 有效发明专利12.7596万件, 有效实用新型专利46.3342万件, 有效外观设计专利33.2859万件。由此可以看出, 国内有效专利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 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而在国外有效专利中, 发明专利20.9619万件, 远高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有6387件, 外观设计专利共5.5393万件, 分别低于国内有效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截至2008年, 我国机械工程领域国内有效专利数量远低于国外在我国的有效专利数量。
按WIPO最新修订的技术领域分类标准, 在35个技术领域中, 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在食品化学、药品、材料冶金等9个领域占据优势, 但在如光学、半导体、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 国外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仍高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
2.2 产品附加值较低, 品牌竞争力弱
由于我国制造业产品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 所以往往依据客户提供的产品规格与制造规范进行生产与组装, 在产品设计、品牌经营、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投入较少, 致使我国制造业在品牌方面竞争力不足, 目前, 我国多数出口产品是贴牌生产, 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
由于我国产品附加值低, 因而往往采用低价竞争和模仿国外新产品的方式来赢得订单, 在国际市场上频繁遭遇贸易摩擦。2008年, 我国已连续14年成为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我国产品居美国337调查的被调查首位, 居美国CPSC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召回首位, 居欧盟RAPEX (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 通报首位。
2.3 能耗高、效率低
目前, 我国的制造业整体一直未能摆脱高损耗和低效率的困局, 这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已成为能源消耗的大户。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3%, 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
2.4 信息化水平较低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在国内相对于其他行业较高。在2008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中, 参评企业销售收入总额11.6万亿元, 相当于当年GDP的38.6%。2008年入选企业中制造业企业的比例为58.7%。而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整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存一定差距。入选信息化500强的企业中, 有34.5%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4%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 大型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 民营企业水平较低。入选信息化500强的企业中, 有12家是世界500强企业, 174家企业是中国500强企业, 信息化500强覆盖了国民经济的骨干成分。信息化500强中民营企业的数量虽然比以往有所提高, 但所占比例仅为16.8%。
3 全球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 环境和能源问题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全球范围内环境、能源约束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由此决定了制造业必须改变以往粗放式发展方式;环境和能源问题所带来的不仅是挑战, 也是机遇,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金融危机助推下将应运而生, 谁抓住了机遇, 谁将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而任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机械制造业的进步, 这也向机械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环境对机械制造业提出更高要求
3.1.1 世界范围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突出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 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 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世界上3/4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退化速度超过自我更新速度的国家。全球环境资源消耗速度超过地球生态自我更新速度达30%。美国和中国排在全球资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之列。
2008年, 我国CO2排量占世界总量的21.8%, 美国占20.2%,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排放CO2最多的国家。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 这要求制造业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 而要体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的有限资源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综合世界银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测算, 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 的10%左右。目前, 我国所有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物中, 70%来源于制造业。
3.1.2 各国纷纷制定绿色计划和减排目标
美国奥巴马政府已把新能源的创新和发展作为国家优先战略, 制定了一揽子政策, 重点资助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
2008年1月, 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 这将有助于实现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欧盟将在今后6年内投资约10亿欧元用于燃料电池和氢能源的研究和发展。
日本早在1991年就推出了“绿色行业计划”, 致力于资源保护、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减少固体废物和温室气体, 通过公共教育、环境先导、节能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以及DFE和ISO14000认证系统实现绿色制造以提升企业竞争力。2008年7月, 日本政府公布了为实现低碳社会而制订的行动计划草案。
3.1.3 环境法规、标准和绿色壁垒日益增多
欧盟关于环境方面的立法较早、较多, 影响较大的有 WEEE指令 (自2005年8月13日起, 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商必须在法律意义上承担起支付自己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 , RoHS指令 (自2006年7月1日起, 所有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的电子电气设备必须禁止使用铅、水银、镉、六价铬等重金属, 以及聚溴二苯醚 (PBDE) 和聚溴联苯 (PBB) 等阻燃剂) , 以及EuP指令 (关于制定用能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框架的指令) 。
日本较早就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保障体系。主要法规包括:①2000年制定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基本原则;②固体废弃物管理法, 在一定程度上执行了“污染者付费原则 (PPP) ”;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 要求行业主体将3R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 从产品的生产贯穿至回收处理;④家用电器回收法;⑤绿色采购法;⑥J-MOSS法规。
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联邦环境法规体系。截至2009年6月, 美国有20个州颁布了电子废弃物回收的法案/法律, 主要针对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计算机显示器等视频显示设备, 有些也包括其他音视频产品以及计算机外围设备。
可以看出, 为应对环境和能源问题, 各国环境法规和标准日益严格,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增多。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巨大。因不符合环保要求, 中国每年有74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受阻。我国出口贸易相当部分是初级低附加值产品, 而产品的出口市场又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制定了苛刻的标准和严格的合格评定程序, 因而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市场的范围和产品出口增长速度, 尤其在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纸张、服务贸易、产品包装等方面的影响更大, 涉及到的主要标准有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中的含铅量、皮革的PCP残留量、机电及玩具产品的安全性指标、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染料指标、保护臭氧层受控物质等。
3.1.4 “绿色标志”逐渐被消费者所认识
尽管遭遇了金融危机, 欧洲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仍在增长。波士顿咨询公司于2009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 在对欧洲2000名年收入在35 000美元以上的消费者的调查中, 经常购买绿色产品的消费者比例由2007年的32%增加到2008年的34%, 可以接受绿色产品价格较普通产品高的消费者比例由2007年的20%增加到2008年的24%。
在欧盟和美国最近购买过绿色产品的消费者中, 认为绿色产品比普通产品质量要好的消费者分别占41%和43%, 而认为质量要差的消费者分别只各占5%;可以接受绿色产品价格较普通产品高10%以内的消费者分别占58%和59%, 另外还各有23%的消费者可以接受绿色产品价格较普通产品高10%以上。
3.2 机械制造业向能源节约型转变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可用的能源 (包括自然资源和能源物质) 的自然增长已经远远落后于需求。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全球范围内能源安全观随着时代发展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正由过去主要应对市场短期供应中断, 向能源供应的长期可持续性转变。
我国能源利用率不高, 导致了能源消费量大。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相当于2002.5Mt油当量, 位居世界第二。国际能源署 (IEA) 在2009年11月公布的全球能源展望年度报告中称, 到2025年, 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国, 届时能源消费的前三大国将依次为中国、美国和印度。
(1) 我国能源结构短期内难有较大改变。
我国能耗结构以煤炭为主, 而煤炭在多种能源中利用率最低。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 达70.2%, 接下来依次是石油 (18.8%) 、水电 (6.6%) 、天然气 (3.6%) 、核电 (0.8%) 。至少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仍要以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为主, 这使得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向能源节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 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 到2020年达到15%左右。按照规划和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推算, 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20%, 届时, 传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将为80%~85%左右, 仍以传统能源为主。目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 以资金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的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难有较大幅度改变。因此, 降低重工业的能源消耗、提升能源利用率已成首要任务。
(2) 我国油气进口依存度大, 易受国际市场价格冲击。
我国油气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较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2008年,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1.3%。2009年, 据中国能源蓝皮书预测, 在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加和国内资源限制的共同影响下, 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4.5%。由于石油进口依存度大, 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安全性影响较大, 因此需要对制造业的结构进行调整, 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上, 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 从根本上减小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从而加强和提高我国经济的安全性。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机械制造业提出新要求
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新的创新时代, 各国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 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 把发展高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这将加速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及新能源所催生的新产品 (如新能源汽车产业) 、生物医学等领域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2月签署的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约有1200亿美元投向科技领域用以支持高新产业发展, 其中, 新能源和提升能源利用率占了468亿美元, 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性投入也占到了100亿美元。欧盟下属的融资机构欧洲投资银行 (EIB) 连续5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优惠贷款。2009年上半年, 该银行又向欧盟汽车业发放了70亿欧元的贷款, 用于环保汽车的研发和推广。日本对新能源开发、试验、推广普及的预算投入逐年增加, 在本轮的新车销售刺激计划中投入了40亿美元扶持节能型汽车, 提出到2020年实现半数新车转换成电动车的目标。
我国也在5个领域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①新能源产业发展, 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 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②着力发展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③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④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⑤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 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 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 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机械制造业能够为其提供高效率、高精度、环境友好型和能源节约型的装备和产品。
4 走向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
当前, 环境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源紧缺对制造业的制约日益加剧, 中国制造业必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以人为本,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提升附加值和国际品牌竞争力, 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跨越。而发展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则是实现该历史跨越的关键所在。
4.1 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 (green manufacturing, GM) , 是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 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绿色制造使产品在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使环境污染最小化, 符合环保要求;绿色制造节约资源和能源, 使资源利用率最高, 能源消耗最低, 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协调最优化。绿色制造已成为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是实现资源和能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与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有效保障我国现代化进程与装备制造的有效供给与有效利用,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且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4.1.1 改进制造工艺, 减少资源消耗
改进制造工艺, 开发新的工艺技术, 采用能够使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原材料转化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新工艺, 以减少制造过程中资源浪费和污染物的产生, 使中间废弃物能够回收再利用、最终废弃物可以分解处理, 最大限度实现少废或无废生产。在机械加工中, 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等过程都可以实行绿色制造工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工艺, 提高产品合格率, 采用合理工艺, 简化产品加工流程, 减少加工工序, 谋求生产过程的废料最少化, 避免不安全因素, 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如减少切削液的使用或使用绿色切削液等。目前干式切削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
4.1.2 采用节能设备或改造老设备
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 也需要从绿色制造设备与装备等入手。采用节能设备, 研发新设备或改造老设备, 实现节能降耗。在机械设备中, 电气传动系统所耗费的电能占到了60%~70%, 采用节能的传动系统可以为机械设备降低更多的能源消耗。通过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变电机、风机及水泵的控制方式, 能够产生十分可观的节能效果, 这已成为当前广泛使用的节能方式。例如在一条纺织机械生产线上, 变频器除调节生产线的电机运行速度外, 还可以对生产环境进行恒温及恒湿控制, 这种对工艺流程的改变不仅提高生产质量, 还减少了故障率, 降低了能耗。
在改造设备方面效果最为突出的是宝山钢铁公司, 宝钢是我国的超大型企业, 是耗能耗材大户。为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宝钢制定了19项节能降耗的环境目标和7项节约材料的目标, 使本来管理和技术水平已经属世界先进水平的宝钢又上了一个台阶。宝钢实施上述管理和技术体系的11个月中, 降低原材料消耗的效益达3700万元, 节能的效益为1.25亿元, 使吨钢综合煤耗水平在原来已达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再降29kg。
4.1.3 采用绿色设计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绿色设计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强调在产品开发阶段按照全生命周期的观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评价, 消除潜在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力求形成“从摇篮到再生”的过程。
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技术正在成为实施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的重要工具, 是绿色制造前沿技术之一, 同时也是实施绿色设计和制造的关键和共性基础技术。根据ISO 的定义, 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是对某一产品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过程。
生命周期评价提供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物的广泛信息, 并可提出环境负荷改善的措施和建议, 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工具。
4.1.4 采用回收再生和复用技术, 实现可再生循环
可再生循环的制造过程主要应用拆卸技术和循环再利用技术。拆卸技术指依据最小附加成本及产品被拆卸后所能获取最大综合利用价值的原则, 开发最佳的拆卸程序和方法。通过二次制造将已用过的产品的性能特征恢复到接近于新产品的状态, 不仅延长产品寿命而且促进了部件和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循环再利用技术是对拆卸下来的零部件或者分解、还原的材料进行二次利用的技术, 在产品的设计制造中考虑两个因素:回收和分解。回收设计致力于开发材料回收技术, 如废弃金属粉碎重熔。分解设计是指通过将产品分解为最基本的组分而尽可能地使产品中几乎所有的材料能够循环利用, 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可通过分解而回收, 避免废物产生污染环境。
4.1.5 构建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促进资源节约和再利用
我国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 目前已被批准建立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有24个。长沙黄兴生态工业园是我国第一个全新规划的综合类生态工业园, 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环保产业。目前园内共有企业34家, 分为物质生产者、技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虚拟企业。构建的多条产业链使园区内四大行业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连接在一起, 形成了多种物质能量链接的生态链网络。在这个生态链网上, 核心行业、附属企业和虚拟企业之间通过物质流形成了一个虚实结合的生态工业园区, 每个核心行业的产业链以企业群落为主体, 通过中间产品的交换, 加强了工业小区中各个企业间的相互联系, 有效延长产品链。同时四大行业间的物质流构成了横向连接, 形成了产业链网, 通过信息流加强同工业区外虚拟企业产业链条的对接, 使物质集成的空间尺度扩大。
4.1.6 加快节能减排核心技术的突破
采用绿色制造技术, 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同时, 努力降低资源的能耗, 这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此, 我们需要加紧研制具有先进技术性能的能源技术装备, 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第三代200MW级高温气冷堆核电厂;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 包括风电机组、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利用等关键技术;节能工业设备和终端用能设备的开发。
4.2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 系统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 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 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对制造自动化的概念进行了更新, 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智能制造系统最终要从以人为主要决策核心的人机和谐系统向以机器为主体的自主运行转变。
(1) 智能化能够提升传统制造水平。
智能化将进一步提高制造系统的柔性化和自动化水平, 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 也将会显著减少制造过程物耗、能耗, 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水平。
(2) 智能化能够满足高技术发展要求。
伴随着机械制造业用户行业的技术不断发展, 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机械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在装备上的迅速应用, 使用户行业的工艺技术不断集成在装备中, 与装备制造业的产品技术相结合, 形成了新的装备, 满足了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装备制造业的产品技术正向信息集成、接口集成、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 同时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3) 智能化有助于缓解环境和能源对机械制造业的瓶颈制约。
智能化在提高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 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 降低成本以及节约社会资源、能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 日本的ICT创新战略实际上是由信息化、智能化促进节能, 推进绿色高附加值制造。
(4)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将推动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发生全新的改变。
未来的机械制造将是由信息主导的, 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方式的全新的机械制造业。我国的离散型制造主要集中在机械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汽车等行业, 信息化为具有离散特点的机械制造业进行协同制造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将促进设计技术的现代化, 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快速化, 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化、智能化, 整个制造过程的网络化、智能化、全球化。各种先进生产模式也无不以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智能信息技术将改变机械制造业的设计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
(5)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现代制造服务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现代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社会化的服务业, 已成为制造业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开展增值服务是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中, 服务收入在营业额中的比重从1999年的13%升至2005年的20%, 如蒂森克虏伯集团2007年的服务收入为167亿欧元, 占集团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2.3%, 而我国的制造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 制造业服务的模式得以不断改进和优化, 服务得以向业务链的前后端延伸, 能够不断优化服务内容, 持续改进服务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 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其产业政策与技术政策, 将高新技术的重点和科技发展的热点转向产业技术主要是智能化制造技术领域, 使智能化制造技术由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机械加工技术转变为集机械、电子、材料、信息和管理等诸多技术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 并加速用现代智能化制造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 实现制造业的高技术化。当前, 国际智能化制造业采用或准备采用的先进制造技术主要体现在:①新型 (非常规) 加工方法的发展, 包括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及两种以上加工方法复合应用等;②专业、学科间交叉融合, 冷热加工、加工过程、检测过程、物流过程、设计、材料应用、制造等方面, 界限逐渐淡化;③工艺研究由“经验”走向“定量分析”;④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紧密结合, 使传统工艺产生显著的、本质的变化, 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⑤常规制造工艺的优化, 以形成优质高效、低耗、少污染的制造技术为主要目标;⑥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
(6) 智能化与智理化。
智能制造系统最终要从以人为主要决策核心的人机和谐系统向以机器为主体的自主运行转变, 这就要求智能系统最终必须能够像人一样具备作出符合人文伦理和生态环境伦理的行为。因此, 当前, 在我国智能化发展初期就应当明确智理化 (既智能又符合伦理标准) 发展的大方向。
4.3 绿色和智能制造也要面向大多数人
收入结构决定了我国在发展绿色和智能制造的过程中, 既要注重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同时也要大力发展面向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的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开发。2007年, 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8, 已经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同时, 研究发现, 目前我国的收入结构是呈倒丁字形, 上部是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的人群, 底部是大量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者。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 2008年, 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2770美元, 我国仍处于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因此, 制造业发展要有市场需求并且能为消费能力所接受, 就不能只注重高端产品的开发, 而忽视了大多数人的需求。
4.4 完善绿色和智能制造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
从各国的做法来看, 绿色和智能制造成为机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必由之路。要推动绿色和智能制造的发展, 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关键。首先是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和智能工程教育。创新是工程教育的本质属性, 当前中国的工程教育多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工程训练、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致工程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可以在重点大学及其他工程技术教育单位建立培养创新能力的工程实验室和创新设计机构, 作为学生工程创新基地。要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教育基地, 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工程实践场所。其次, 通过金融、税收和信贷政策方面的支持来鼓励绿色和智能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同时, 应在绿色和智能制造方面, 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 并建 () ()
立产学研合作的工程创新中心, 加快行业的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
4.5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是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词”
绿色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密不可分。首先, 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绿色制造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绿色化。在当前环境和能源约束趋紧的大趋势下, 只有具备了资源和能源消耗低的特征, 才有可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才具有生命力。反过来, 绿色制造技术从一定程度上催生和拉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智能制造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展, 具备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技术是支撑其发展和提升其竞争力的核心。
目前,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都把争夺经济制高点作为本国的战略重点, 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 把发展以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根本途径, 也是立足当前、渡过难关, 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必须选择正确的方向, 要选择具有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 而绿色、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密不可分, 智能制造又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为此, 走向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 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4:中国制造2025,主攻智能制造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5月19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正式对外公布,标志着我国在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中国制造也再次站到了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风口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2013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 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20%,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
我国工业如今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更多地体现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样是来自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目前,中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个国家中排名第七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
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1/3;2013年,发电设备产量达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达4534万载重吨,占全球比重的41%;汽车产量达2211.7万辆,占全球比重的25%;机床产量达95.9万台,占全球比重的38%,我国制造业占世界的1/3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大而不强的困局,转型升级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说,现在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制造强国战略。因为“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成了“低端廉价”的代名词,技术含量较低,加上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即将消失,现在制造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大量中小制造企业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
5月13日,在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和中科院主办的“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路甬祥在主旨报告中称,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产值占全球比重1/3,机电产品进出口额2.16万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55.7%,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整体而言,发展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低成本优势,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仍处于价值链的低中段,还不是制造强国。
的确,中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我国很难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也无法从大国走向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以我为主,跨越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确立了发展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同时提出两个实施阶段、三步走战略目标、五项重大工程、九大战略任务和十个重点领域。
中德制造业战略殊途同归
“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具有相同的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战略使命方面,两国新战略都是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在理念层面,两国新战略都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德国工业4.0着眼于高端装备,提出建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进智能生产。《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
从不同点来看,中德两国新战略无论是发展基础、产业阶段还是战略任务都具有各自特点。在发展基础方面,德国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在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互联网+”方面都具有优势,而且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和领先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美国和日本 ,树立了德国制造的品牌形象。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依然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中间,核心技术和品牌价值薄弱。
在产业阶段方面,德国工业4.0是在顺利完成工业1.0、工业2.0,基本完成工业3.0之后,提出的发展战略,是自然的串联式发展。中国制造业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发展的阶段,必须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不仅要兼顾自己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要实现在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所以我国的任务就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更加艰巨。
在战略任务方面,德国工业4.0就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主要聚焦制造业的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中国制造2025》不是专门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规划,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谋划,不仅要提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和措施,还要加大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同时还要解决制造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工业基础、节能环保等一系列阶段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nlc202309042240
所以在未来的《中国制造2025》“1+X”的规划体系里,将专门制定一个跟“德国工业4.0”相类似的规划,比如说智能制造的规划、或者两化融合的规划等。
据工信部副部长苏波今年3月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说,中德两国政府在加强“工业4.0”领域合作已经形成了六点共识:一是建立合作机制,在中德两国政府间要建立“工业4.0”的对话机制,落实中德合作行动纲领;二是联合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三是“工业4.0”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标准的制定,会合作制定一些新的标准;四是加强工业设计领域的合作;五是加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合作;六是大力开展人才交流方面的培训和合作。苏波指出,中德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方面的合作是双赢的,将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九大任务和十个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了九项战略任务和十大重点领域。
“三步走”的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九大战略任务分别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从具体行业来看,《中国制造》2025推动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落实《中国制造2025》要实施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主要是指,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智能制造工程是指,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工业强基就是要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绿色制造是指,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
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高端装备创新就是要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到2020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目前中国企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仅有10%左右的大企业智能制造水平较高。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今年两会期间公开的数据表明,智能制造应用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线上比重较大。近五年,中国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已经达到54%,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达到30%,上述两个领域智能化应用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
nlc202309042240
根据德勤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3年调研200家制造企业所发布的首份中国智造现状及前景报告显示,中国智能制造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同样也是大部分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从智能制造的经济效益来看,52%的企业其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60%的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低于10%。
而90%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实现程度较低的原因在于,智能化升级成本抑制了企业需求,其中缺乏融资渠道影响最大。德勤的调研显示,年收入小于5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中,50%的企业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采用自有资金,25%为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各占11%。而企业收入规模大于5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其智能化升级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占67%,银行贷款占比25%。整体而言,中小微型企业的银行贷款比例低于大中型企业,占企业数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智能化改造。
所以,《中国制造2025》明确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并在保障措施中提出要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和中小微企业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智能制造需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促进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改造提升中国制造业。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中国制造2025》对经济向“双中高”(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推进智能制造,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4月23日,由浪潮联合20多家机构发起的“中国智能制造信息化推进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致力于打造协同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应用推广联合体,共同推动国家智能制造产业相关标准制定和推广工作。联盟首批成员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江南造船、山东常林、北京神舟航天软件等20多家机构,其中也包括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赛迪顾问等咨询机构。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在会上表示,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加快,智能制造成为当前热点,这也是中国从制造大国通往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2015年3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并下发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根据《实施方案》,将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方面试点示范专项行动。
第一,针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主要涉及流程制造和离散制造。根据《实施方案》,在石化、化工、冶金、建材、纺织、食品等流程制造领域,选择有条件的企业,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创新,开展智能工厂、数字矿山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及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组织开展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基础数据共享等试点应用。
第二,针对装备和产品的智能化。也就是把芯片、传感器、仪表、软件系统等信息技术嵌入到装备和产品中去,使得装备和产品具备动态感知、存储、处理和反馈能力,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高端芯片、新型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工业软件、机器人等智能装置的集成应用,提升工业软硬件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在高档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大气污染与水治理装备、文物保护装备等领域开展智能装备的试点示范,开展3D打印、智能网联汽车、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用电器等智能产品的试点示范。
第三,针对制造业中的新业态新模式的智能化,即工业互联网方向。根据《实施方案》,在家用电器、汽车等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在电力装备、航空装备等行业,开展异地协同开发、云制造试点示范;在钢铁、石化、建材、服装、家用电器、食品、药品、稀土、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及产品信息追溯试点示范。
第四,针对管理的智能化。在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上推进智能化管理试点,从而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管理。物流信息化试点示范,主要是指加快无线射频识别(RFID)、自动导引运输车(AGV)等新型传感、识别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五,针对服务的智能化。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开放、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思维已经潜移默化到各行各业,用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根据《实施方案》,在工程机械、输变电、印染、家用电器等行业,开展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云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认为,服务的智能化,既体现为企业如何高效、准确、及时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并实时响应,也体现为产品交付后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O2O)服务,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两股力量在服务的智能化方面相向而行,一股力量是传统的制造企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务,一股力量是互联网企业从消费互联网进入到产业互联网。
前者的案例有海尔,2012年底,海尔集团进入了网络化发展战略阶段,并致力于由传统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型。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海尔服务也在积极转型,时刻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演进与升级,从单纯的售后服务转型为打造全流程的用户最佳体验。
后者的案例是阿里巴巴。今年3月,阿里巴巴与富士康宣布合作,富士康基于阿里云将其包括专利、测试、工程制造经验等制造能力开放出来助力中小企业加速智能制造。还是在这个月,阿里巴巴宣布与上海汽车集团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互联网汽车基金”,组建合资公司,围绕互联网汽车、车联网等展开合作,未来研发的技术成果与服务平台将开放给其他汽车制造企业。
篇5:中国智能制造范文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走势分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 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对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智能制造装备是在融合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 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将有效提升海洋工程、高铁、大飞机、卫 星等其它高端装备行业以及国民经济其它制造行业的研发及生产制造水平。
近十年来,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迅速。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额已突破40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形成了一批重点产品,如高速精密加工中心、重型数控镗铣床、3.6 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等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应用,其中高端立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采用了国产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长期的垄断;百万千 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年产45 万吨合成氨、轨道交通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也采用了国产数字控制系统(DCS);大型轴流式压缩机组、离心式压缩机组、施工机械等陆续实现了远程监控和维护 诊断,实现了智能化和网络化。
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高端装备制造业纳入其中,全面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将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的核心内容和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然。2012年7月颁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将智能制造装备明确定义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
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智能制造装备将是国家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的重点任务,而离散型工业以及各种装备制造中的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将成为未来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重点。2012年5月,国家工信部下发《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2012年实施指南》,其中,九大类发展专项都是围绕目前工业领域中重点行业制造过程优化及结构升 级。国家将继续围绕国民经济重点产业发展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需要,通过智能化高端装备、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系统、基础技术与部件的研发、示范 应用及产业化,提高高端装备、技术与系统的自主率,带动我国制造业技术升级,实现制造业高效、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的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分布在工业基础发达的东北和长三角地区。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云南和陕西等地区。近年来,辽宁与陕西的发展令人瞩目。同时,工业机器人将是未来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北京、上海、广东、江 苏将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市场。此外,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产业在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区也都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
篇6:中国智能制造范文
作者:胥军来源:E-WORKS时间:2008-12-15 10:39:20
现代制造服务业,区别于简单意义上的第三产业、也区别于一般的生活服务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并不是制造业的简单延伸,是伴随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
下载报告《管理企业信息》
HR/ERP等企业软件注册免费试用
1.建立、健全中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理论体系,不但要解放思想,还要武装头脑。现代制造服务业,区别于简单意义上的第三产业、也区别于一般的生活服务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并不是制造业的简单延伸,是伴随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
处于后发优势态势下的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要善于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自身的情况,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发挥落后的势能,才能实现后来居上。因此,目前非常迫切地是需要研究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中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理论、框架、模型,提出方法,总结案例,形成可以推广的经验。解放思想、武装头脑,在经济发展的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
2.制定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这是发展一个产业的制度性推动力。
产业政策是国家引导和规范经济发展的政策,其作用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调整资源配置,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产业政策,就是要综合运用国家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调整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金的投资方向,规范各类服务企业的经营行为,推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因此,中国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必须要尽快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法规制度,从制度上为这个产业的发展准备好条件。
3.加强对制造企业在资源、能耗、环保、土地方面的硬约束,促进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战略的选择。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因此,中国工业的增长方式要从物质资源为主的增长方式向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工业结构要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的基础上逐渐向节约型、生态型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现方式,近年来,中国注意到并且提出了要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从“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这不是文字的变化,这是质的转变。
4.加快发展关键性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从源头上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先进制造、信息化等关键性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例如,我国电子、计算机、通信工业在核心技术上仍然处于落后局面,很多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只有加快发展信息科技的关键性技术,才能尽快跨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才能从全球化的动力源头牢牢地掌握主动权,占据价值曲线的高端。
目前,中国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再次显示出中国自主发展关键性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紧迫性、重要性,中国必须要加快发展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还有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芯片等关键性技术的自主研发,真正实现这些核心技术的国产化、产品化、产业化。这是推动现代制造服务业得以长远发展、深入发展的重要支撑。
5.积极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盘活现代制造服务业市场。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桥梁,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是实施制造业服务化的主力,也是制造服务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有效衔接的技术支撑。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中介机构,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规划设计、研究服务、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监理服务等,各类机构在中国两化融合、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这一历史性工程中虽然承担的角色不同,但其目标都是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建设、维护、完善中国的中介服务市场,并积极推进这个市场的活跃与繁荣。
但中国目前的科技中介体系的发展仍然很缓慢,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中介机构依附性强,发展空间小。有些地方中介机构是由政府部门下属机构演变而来,人员待遇与原单位不脱钩,依靠政府部门委托项目生存,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国家要重视这些“寄生”的中介机构,制订政策,转变机制,把它们推向市场,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中介机构的优胜劣汰,推动中介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6.抓示范、树典型,抓大不放小,形成一批制造服务业的品牌企业。
近年来,中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进程中,陆续出现了一汽启明、宝钢宝信、武钢自动化、东风东浦等一批典型企业,他们诞生于大型企业集团,但并不依赖于这些大企业,在服务于母体企业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行业企业提供共性服务,从而实现了独立发展。这些企业的经验固然要总结、推广,但我们抓示范、树典型也不能只盯着大企业,抓大企业固然容易见效益,但可能会因此伤害了小企业的积极性。大企业也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其实,对服务企业而言,要义不在于企业规模大小,而在于服务是不是有市场,服务是不是有特色、服务是不是有质量。很多服务企业正是凭借服务的特色、服务的质量逐步占领市场,得以攻城掠地,实现快速成长。
7.注重建设针对行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
基于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协作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核心是针对区域特色产业链、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互联网络,使企业直接面向客户,由客户通过互联网自主选择和定制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的协同制造、在线服务。建设制造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就是要为服务的主体、客体双方之间提供一个在线协作的渠道和机制,从而推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
因此,要通过政府指导,市场引导,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技术辐射、市场推广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龙头企业,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相关力量,整合资源,加快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行业和专业性共性技术平台和区域产业技术研究开发平台的建设,包括企业协同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现代物流协作平台等等。这些平台的开发建设,一定要找准市场、盯准企业需求,真正融入企业的业务链。而不能再像前几年的ASP一样,一哄而上,无疾而终。
8.加快发展IT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参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服务化分工。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国际化的今天,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归核化战略”,回归企业的核心业务。企业把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的优秀专业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响应能力。因此,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据有关机构估测,2006年全球制造服务业外包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2006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以2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发展。其中,印度就占有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70%,占有最大的美国市场(总额250亿美元)90%以上的份额。目前在全球1000强企业中,已有95%制定了离岸外包战略。未来3至5年将是中国外包服务行业的黄金期,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准备,推进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建设,推动服务品牌和诚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我国的服务外包业务能力。
9.要想方设法引导资金投入,为制造服务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制造服务企业的资金困局。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金融动荡,失业人数大幅增加,很多服务型企业由于都是中小企业,本身经济实力并不雄厚,面临着资金断链的困境。而国内,创业板迟迟未推出,银行贷款向来也都是嫌贫爱富,中小企业融资是困难重重。因此,国家要合理运用税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来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和手段。
国家应该安排专门的财政预算资金,支持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关键技术领域、薄弱环节发展,推动服务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由国家资金导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给予更多的信贷支持,加快开发适应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鼓励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更多地关注、支持有特色、有潜力的中小服务企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能够解决更多人员的就业,不同程度地减轻目前各地中小制造企业倒闭带来的失业潮的冲击,从而也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10.针对企业实际,贴近市场需求,与时俱进改革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职业技术教育。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相应的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但我国各类技能型人才储备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出现了“技工荒”。但另外一方面,目前就业市场上,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还不如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学生“吃香“。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人员的素质和层次并不有完全满足需要,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目前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教育结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方面与市场需求、企业实际还存在着很大的脱节。很多高校毕业的学生为了就
业,不得不重新接受技能培训才能上岗。所以,有“上不了一本,就读双N”,一本也好,双N也好,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是否能够满足企业需要。
中国智能制造范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 学校考勤管理制度
上一篇:[经典]关于运动会的加油稿7篇
下一篇:青岛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