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读后感1000字精选
《小王子》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物,只用眼睛看是看不透的,要用心去体会,才能领悟出正确的道理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王子》的读后感,希望给大家提供帮助。
小王子读后感1
从小便被周遭的大人们认为我是个早熟的孩子:不吵闹,不缠人,只静静地在屋子的一角缩着看书,有好奇者过来问上几句,也居然答得头头是道。“一个内向的小大人。”
工作忙碌的父母和年龄差距太大的姐姐,似乎是另一个世界的人,熟悉,但很遥远。小小的心灵,自顾自地在强说愁的寂寞里浸润,暗暗盘算着十八岁时背着行囊去流浪的梦想。
于是在学校、家庭这个回路里循环往复着,成长着。话语,渐渐多了些,朋友,渐渐聚了些,可还是觉得孤独。“她不就是爱装幼稚吗?”无意中亲耳听见最信任的人这样的误解我,只觉得“朋友”二字充满虚伪。
于是回到沉默。有话直说和坦诚相见过于不合时宜,还是让它们蒙尘的好。流浪,在这个行色匆匆的城市里,每天犹如工蚁一样的来来往往,本身就是流浪。
于是在有机会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我如愿以偿地和孩子们做了伴。他们是最直观最坦率的,可以毫无顾忌地为打碎了变形金刚而号啕大哭,也可以为得到一颗大白兔而破涕为笑。我喜欢和他们相处。身染疾病的孩子很可怜,工作衣兜里的几颗糖果,书店里看来的童话,能让他们笑着接受治疗。我的心情因此阳光灿烂。
在内心里,我想,我还是个拒绝长大的人吧。
也有夜雨淅沥的孤寂时刻,拿起电话筒,却拨不出一个号码,直到那一声长音终于变成不耐烦的嘟嘟嘟。有时想想,自己不过是想听听熟悉的声音而已,可谁在脱下面具后不是疲惫得不愿开口敷衍?还是点着小火炉,和书们聊天吧。
记得当我随手拿起这有着橙黄色封面的小书,便被上面写的“世界上阅读量仅次于《圣经》的书”弄得很反感。阅读量跟点击率一样,并不能完全说明作品的优劣。哗众取宠的广告人。
可是,它为什么会被人和《圣经》放在一起比较呢?
我自愿地成为了被黑猫抓到的老鼠之一。这举动让我后来无比庆幸。
《小王子》是一本童话式的寓言故事书。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曾被翻译成过百种文字,拥有众多的读者群,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后,也大受欢迎。它的作者,法国飞行员圣艾修伯里,在20世纪末,和小王子一起,成为50法郎的封面。
我之所以讲了这么多无聊的信息,无非是想迎合某些成人或者已经有成人特质的人,他们总是注重一个人的声望多于注重人的本身。无论如何,《小王子》值得关注。
故事的情节其实很简单。写的是一位飞行员,因机械故障在沙漠里迫降,和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相遇、相知、分别的故事。叙述的方式也很平淡,没有迂回起伏,没有绚丽辞藻,就象是个童心未泯的成年人,坐在你身边,缓缓地给你讲他的经历一样。
总认为,好的作品,是让人很放松地阅读以后,能有静静思考的余地的。《小王子》让我百读不厌。快乐时,悲伤时,苦闷时,迷惘时小王子总是温柔地抚慰着我的心灵,让我平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国王自以为统治全宇宙,可并不能满足小王子看落日的愿望,他常常宣判星球上唯一的老鼠死刑,但又不得不赦免它;爱慕虚荣的人不断地脱下高帽子又戴上,以为别人都在瞻仰着他;酒鬼忧郁地灌醉自己,为的是忘却喝酒的羞耻;惟利是图的商人不停地数着五亿一百六十二万颗星星,以为这就是他发现的财富;灯夫忙于按照规定点燃和熄灭路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息;地理学家坐在办公桌后,等待别人告诉他哪里有城镇河流高山大海。武断、自大、无耻、贪婪、墨守陈规、守株待兔这些陋习,就象猴面包树的苗子一样,如果不及时除去,将会使我们心灵的星球日渐荒芜。
玫瑰说,她是这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是啊,当小王子为她盖上玻璃罩,为她浇水,为她赶走毛毛虫的时候,他们之间相互需要。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唯一的。一份相濡以沫的感情,没有不断的浇灌和呵护,没有时间的投注,没有责任的承担,不可能健康成长。
狐狸说,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罗嗦的父母对儿女是无限的关怀,严厉的上级给下属的是难得的鞭策,逆耳的批评也许不尽属实,可是反省自身也十分必要。我们的眼睛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但愿心灵之泉永不干涸!
小王子说,沙漠美丽,是因为沙漠的某处隐藏着一口井。饥渴交迫的人,终于在沙漠里找到了水井,生锈的轱辘发出的声音就象叮咚的泉水声一样悦耳,由于有了井,沙漠的美丽光芒才更神秘,更震撼人心。
每个人读《小王子》,都会因为不同的生活阅历和思想素质而得到不同的感受。我觉得,失去童心的成人是不喜欢,也看不懂《小王子》的,里面能让他们微微刺痛的部分,已经被迫不及待地跳过了。他们从来不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遗憾,因为他们永远不会明白生活的本质。可是,愿意擦亮心灵的人们啊,当你在满天繁星的夜晚,仰望天空,你会知道,小王子就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微笑着。那么,所有的星星都会朝着你微笑呢。
小王子读后感2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位心理学工作者,一位母亲,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如何养育孩子,如何教育学生,才能让他们也和作者一样有足够的能量和勇气将目光投向精彩的外部世界?如今很多孩子在认识自我的路途中如迷途羔羊,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清楚自己想要成为谁。他们在要欣赏要认可的路上走得那样艰辛,或者始终都活在世俗的眼光中失去自我。有太多成年人,因为没有学会爱与关系的处理,赚了再多的钱,获取了再多的掌声,也无法获得内心的幸福。他们也无法安心地享受人生的同时,去创造和发现外部世界。有时我们并不是不能够成功,而是我们害怕自己发光,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优秀。有些孩子甚至牺牲自己,用自己的行为问题去拯救支离破碎的家庭,每每看到这样的个案,我都心碎不已。他们本应有更好的人生。
那么如何做,我们才能够成为一个既能抬头看月亮,又能低头捡便士的人呢?都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但我希望今天通过一个耳熟能详的童话,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悟。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小王子。《小王子》是一本写给大人的童话。在《小王子》那看似忧伤的童话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生活的难题,经历了许多人和事,在其中不断感到困惑,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然后最终学会用一种成熟而健康的方式去看待爱与关系。在故事中,这个成长的主角就是小王子。他是因为在与他心爱的玫瑰互相爱又互相伤害才离开他的星球的。小王子的玫瑰是一个极不好哄的女人,无论怎么做都会得罪的一个女人。我相信很多男士在与爱人相处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受,那就是家里的那个女人能够无师自通的知道如何踩到你神经最敏感的地方,让你情绪崩溃。小王子就因为忍无可忍,离开心爱的人,去寻找爱与关系的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他遇到了狐狸。
《小王子》本身是一个并不太长的童话故事,而有一个角色出现的时间在整个故事中尤其短,只有一个章节。但因为这个角色的出现,小王子就迅速地得到了成长,找到了他一直困惑的答案,找到了他重新面对心爱的玫瑰的勇气,回到了原来的星球。而这个特别的角色是谁呢?就是狐狸。
狐狸在我们中国人的认知当中是一个并不讨好的动物。但在这个童话中却几乎改写了我对狐狸的印象。狐狸是在小王子万念俱灰的时候出现的。他当时刚刚发现地球上原来有成千上万朵跟他的玫瑰长得一模一样的玫瑰,正觉得自己对玫瑰的思念和爱毫无意义,心灰意冷的时候遇到了狐狸。他提议狐狸跟他一起玩的时候,狐狸拒绝了他。因为它觉得小王子还没有“驯养”过它,它是不能跟小王子玩的。而“驯养”,在狐狸的解释中叫“建立感情联系”。书中提到:
“现在你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个小男孩,跟成千上万别的小男孩毫无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我对你来说,也只不过是个狐狸,跟成千上万别的狐狸毫无两样。但是你要是驯养我,我俩就彼此都需要对方了。你对我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在依恋学说中有一个说法:人从出生开始就学习在互动中与母亲建立感情联系,并在今后的互动中重复这些关系模式。重复这些关系模式的原因,一是因为对这种不完美的关系模式不满,想要修复;一是因为跟母亲始终有着强烈的连接,是对这段关系的迷恋。
作为母亲,首先并不是教会孩子走路和说话,而是和孩子的互动中彼此感受到亲密、安全和爱。母亲给孩子建立的是一个安全的基地。而长大以后,这个安全基地会在这些互动中不断地内化到孩子的心里。因此一旦孩子的能力许可,他将会有勇气将自己的目光投入外部世界,更有动力去探索和探险。读后感而老师要做的,是母亲的一个延续。在青春期阶段,学生会重复童年期的成长,弥补过去的成长不足,为成年做准备。因此老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可能更重要的并不是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而是作为一个象征性的母亲或者父亲,给孩子提供支持。而这些支持什么时候可以产生?就需要像狐狸一样,走进小王子,和学生相互“驯养”。
这个感情联系是如何建立的?书中的描述十分的形象和生动。
“我的生活很单调。我去捉鸡,人来捉我。母鸡全都长得一个模样,人也全都长得一个模样。所以我有点腻了。不过要是你驯养我,我的生活就会变得充满阳光,我会辨认出一种和其他所有人都不同的脚步声。听见别的脚步声,我会往地底下钻,而你的脚步声,会像音乐一样,把我召唤到洞外。还有,你看!你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是不吃面包的。麦子对我来说毫无用处,我对麦田无动于衷,可悲就可悲在这儿了!而你的头发是金黄色的,所以一旦你驯养我,事情就变得很美妙了!金黄色的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会喜欢风儿吹拂麦浪的声音。”
当我们和一个人建立了感情联系,与之相关的很多细节都会变得不一样。我的人生中遇到过很多只“狐狸”。有些“狐狸”在人生中常常相伴,有些“狐狸”就像童话中一样,出现的可能只是一瞬间,但对我们的影响却很大。每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有它独特的美。所以我这次选择的《小王子》的译本不是目前新版的畅销版本,而是由一位精通法语的翻译家周克希翻译的版本。周老在初版和再版的译序中对“驯养”这一翻译也跟读者分享了他推敲的一个过程,让人能够感受到他对语言的一种敬意。
每个人生命中都值得拥有一只小狐狸。我相信如果让大家回顾,在自己的生命中,一定出现过像狐狸一样的人,他们有可能是你的母亲,也有可能是你的老师。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反思,在现今的社会危机中,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不是还仅仅是知识?如果只是教给孩子知识,他们能不能够在《今日简史》的危机中为人类开辟新的发展之路?如果只是教给孩子知识,他们能不能够在如今飞快发展的社会中既能低头捡便士,又会抬头看月亮?
小王子读后感3
这本书是写作者在六年前遇到小王子发生的事情。在看《小时候的画》这篇的时候,我很奇怪为什么大人不能理解作者呢?读到最后一篇时小王子离开了作者,作者一直在想小王子会干什么。我读了最后的尾声后,我十分希望自己能去到那个沙漠中,并且遇到那个金色鬈发的小人儿--------小王子,然后让作者知道,使他能够能够在那颗日夜忧伤的心得到安慰。
读了这本《小王子》,使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个小男孩,他妈妈生下他几个月后,因为经常和小男孩的爸爸吵架而把小男孩送人了。后来她后悔莫及,成天在角落中哭泣,希望能找到孩子,最后才找到那个小男孩。我希望人们能够好好珍惜跟朋友相处的时间,或许下一刻他们都离开你了。要在有的时间里珍惜,不要失去了才后悔。
读了这本《小王子》,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让我知道了好好珍惜跟朋友在一起的时间。
小王子读后感4
假期中,我读了一本书。就是通过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位小王子。他居住在一个很小的“B612”星球上。因为与一朵花起了冲突,他远离这个星球,到宇宙中漫游。他坠落到地球的沙漠上,与一名地球飞行员相识。
在小王子漫游宇宙时,他遇到了威严的国王、自负的人、一个酒鬼、忙碌的实业家、地理学家和一位忠诚的点灯人。国王只会下命令让别人为他做事情;自负的人爱慕虚荣,只让小王子为他自己欢呼、鼓掌,自己却没有一点付出;酒鬼只会不停地喝酒,从没有想过他的未来;实业家每天都在计算天上星星的数量,想把所有的星星都据为己有;地理学家研究河流、山脉的位置,而不关注它的状态。甚至连最美丽的花儿都毫不关心。
只有点灯人的工作最有意义。每当路灯被点亮时,宇宙就好像新来了一颗星星,夜空中好像多了一只明亮的眼睛,或是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开放了其他人的工作,只是为了他们自己,而点灯人为夜空增加了美丽,却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
就像街道上的环卫工人、园林工人,为了城市的美丽而付出;学校中的老师、主任为我们的健康成长而辛勤工作;父母为家的幸福和谐努力工作这些何尝不是为了他人呢?
在小王子的“B612”星上,一棵健壮的猴面包树就会占据星球上所有的空间,几棵猴面包树就会使星球不堪重负,甚至支离破碎。但是在这样的一颗小星球上,没有地球人教条的规矩、矛盾,而是充满了爱。
有时,我们其实不必太现实,幻想也是很美好的,它会让人身心愉悦,甚至有了前进的动力。我们不必墨守成规,打破界限也许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就像小王子,用心灵寻找,才能找到沙漠中珍贵的水源,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
小王子读后感5
这是一个成人也可以看的童话,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王子。这是一个寓言,看过了以后,你的心好像被温柔的忧伤和感动包围着,让人好想看看天空,看看在微风中绽放的星星。
《小王子》讲述的是小王子的游历过程。他因为一朵美丽而娇气的玫瑰,而离开了一直平静生活的B--612小星球,他先后游历了六个星球,遇到了一些他觉得很不可理喻的大人,狂妄自大的过往,财迷心窍的商人,迂腐的点灯人……这让他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最重要的如何去爱。
我为小王子那摄人心魄的忧伤而心碎,为他那纯洁而执着的爱所感动,也为自己那逐渐泯灭的童心而哀伤。
小王子曾遇到了一只狐狸,这只狐狸给他解决了那多娇气的玫瑰给他带来的对爱的疑惑,使他明白爱意味着责任。人与人之间总建立着关系,其实我们必须明白,在某种关系建立的同时,我们本身就应该为这种关系承担起应该拥有的责任来。
人之所以还要去承担责任,是因为责任正是“使他成为一个人的东西”。小王子是那么爱他的玫瑰,精心照顾她,但她是那样娇气,那样有虚荣心,还要有些“不高明的花招”。后来他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尝尽了人生无常的滋味,遍寻真理却屡遭曲折。所以,他情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去叫唤应付的责任,去与玫瑰重逢。或许他们不会再见了,但为责任而付出,乃至付出生命也是值得的。因为责任存在着;因为需要人类的爱存在着。
爱使人懂得了忧伤和痛苦,同时使人摆脱了孤独寂寞,使生活充满情趣。正如小王子所说的:“这就像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看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好像都开着花。”
相关文章:
1.《小王子》的读后感10篇
2.关于《小王子》读后感500字8篇
3.关于《小王子》读后感800字8篇
4.关于《小王子》读后感1000字6篇
5.关于《小王子》读后感1000字7篇
6.关于《小王子》读后感600字8篇
小王子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