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运动智能:智能运动

文/ 且听风吟 时间: 读后感

肢体运动智能

多元智能发展之肢体运动智能

肢体-运动智能的定义是“身体具有技巧性地熟练和处置物品的能力。”人们常常把肢体-运动智能和著名的运动员,像Michele Jordan,Michele Kwan和Pele联系在一起。当然,这些人拥有极佳的肢体-运动智能,但是,那些专门在小块区域内用放大镜来观察解剖的神经外科医生也具有很强的这种智能。造表匠的肢体-运动智能很厉害,能用敏捷的双手控制微小的部件。肢体-运动智能,是对于大肌肉和小肌肉的控制技巧。力量、数量、平衡、协调和耐心的不同的组合形成了肢体-运动智能。

发展肢体-运动智能很重要,这不是因为这种智能可能会影响专业的运动,事实上——肢体-运动智能和获得运动技巧能做的是,带来一个更健康和愉快的生活方式。那些在发展他们的运动智能时有固定规律的孩子更有可能长大成为有规律进行娱乐的健康的人。那些玩体育的孩子常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能和队员发展和保持友谊。更甚于此,那些有运动生活方式的人还有明显的优势,那些从事对抗赛性质运动的孩子,无论是玩团体运动或是二人对抗运动,或者一个人和自己比试(比如,体操或者潜水),常常会形成很好的思维,而这些都会使他成为一个成功的成年人。所以许多在成人环境中必须的素质都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果断、坚韧、合作、自信以及自豪。虽然这些素质可以由任何一种智能中得到,但是那些肢体-运动智能发展得很好的孩子在获得这些的时候更加容易。

那些肢体-运动智能杰出的小孩会

* 在很早的时候就很能动、爬和走

* 喜欢亲历冒险,把他们自己置身于挑战性的环境中

* 能控制东西,并进行堆砌和建造

* 对球能够进行抚摸,滚动,和玩耍

* 自己重复,一遍一遍的做相同的事

他们大一点以后,这些大肌肉的肢体-运动智能强的孩子会喜欢

* 进行运动队活动* 进行体育比赛并学习新的运动技能

* 不停的练习一种特别的运动技能

* 所有类型的比赛

* 喜欢模拟表演

怎么样发展,肢体-运动智能

和别的智能一样,发展肢体-运动智能最初是从表现和强化开始的。孩子需要置身于一个肢体-运动智能派上用场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里,孩子可以跑,玩,用操场上的设备进行自我测试,尝试攀登。组织孩子参加舞蹈班或者游泳训练班是把孩子放到了往肢体-运动智能方向发展的道路上。大一点以后,孩子参加t球或者足球队也有同样的效果。别的孩子则从对小而老式的机器的拆拆合合以及拼图的解答中得益。

以下是在亲子活动中对大肌肉的肢体-运动智能发展的建议。家长要十分小心,不要把孩子推向一个不愿从事,毫无乐趣可言的活动中。

陪孩子玩亲子游戏

以运动的方式和你的孩子玩是亲子关系的自然的一方面。在早期,当孩子处于婴儿期时,家长可以和孩子玩运动游戏。做一些很简单的事,例如把球在地板上推来推去,或者玩用力不大的拔河,当孩子长大些了,

玩“我照镜子”游戏(一种尽力拷贝对方,另一个人动作的游戏)都是让孩子的肢体-运动智能发展的很好方法。

户外活动

以一种更加集中的方式和你的孩子游戏,这要基于孩子的兴趣,接着发展这种智能。简单的户外抓人游戏,跳绳,踢足球,或者和你的孩子一起游泳都不错。孩子喜欢和他们的家长呆在一起,而你为发展这种智能所做的贡献就是让这种生活对你的孩子来说变得重要,同时帮助他在这方面发展。

一起去运动

让你的孩子和你一起参加体育运动,这是在发展孩子肢体-运动智能和掌握技能中很棒的一种方法。让孩子陪你练瑜珈功或者上游泳课,看你参加羽毛球比赛并且保持好成绩,或者和你一起进行晨练,孩子看见,参与父母的活动会起到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加运动队训练班

把你的孩子安排到一个正规的运动班里去,学习规则和正确的技术是让他技能上进步的好方法。同样的,“同伴游戏”,不管它是怎么被界定的,是参加运动时自然会带来的现象。不幸的是,当孩子长大点后,触觉-运动能力的之间的差距就变得更加自然和明显;那些在七岁能打赢的孩子会发现他们十二岁时已经办不到了。考虑你的孩子是否要参加同伴游戏或者正规的运动队之前,关键是你的孩子的热情和愿望如何。如果你的孩子想参加,很好;如果你的孩子发现这些经历没意思或者觉得压力太大的话,那就不要继续让他从事下去了。

发展肢体语言的爱好

无对抗赛性质的运动中包含着肢体-运动智能中很重要的要素。很多人的爱好都与触觉-运动领域有关:跳舞,溜冰,体操,健步,爬山,柔道,空手道,摔跤,越野跑,羽毛球和骑自行车都属于这个范围。一些戏剧的形式,特别是哑剧,也能发展肢体-运动智能。

我要指出的是,孩子参加运动的目的有两方面:在活动中感受乐趣、以及学习生活课程。如果一边培养运动技能一边肢体-运动智能又能得到培养得到的话,孩子当然获益匪浅。

本文由《聪明宝宝》提供

肢体运动智能是人类认知的基础

不要以为拥有运动智能的人只是四肢发达,也不要以为这种智能只属于运动员,因为运动智能是通过身、心来使身体表现完美的能力。它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是源自我们体验生活时所获得的感官动作经验。演员、舞蹈家、发明家、外科医生等都表现出相当的运动智慧。

对于可塑性最强的0~6岁的孩子,应该如何发展其运动智能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宝宝在0~6岁的身心发展是不一样的,大概可以分为3个阶段:

1、 0~2岁,这段时间主要发展基础功能,比如说颈部、肘部等关节的功能。

2、 2~4岁,动作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宝宝会拿叉子了,以前可能也拿起过,但那只不过是随便抓起来玩耍,属于无意识的动作。

3、 4~6岁,这个时期,宝宝身体的各个系统、各个动作的功能已基本完善,因此,这个时期是宝宝开始把各个不同的系统整合、动作协调一致发展的过程。

父母应该根据宝宝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锻炼宝宝,以提高他的运动智能。

而游戏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游戏活动可以为宝宝提供大量的动作经验,比如跑、跳等,而且为身体的各个功能提供了整合的机会,帮助宝宝协调一致地发展手、腿及各个关节。

下面推荐一个游戏:

学习动物来走路

适合年龄:1岁半~2岁

准备材料:动物的图片或照片;活泼的背景音乐

玩法步骤:

a.挑出不同走路方式的动物图片,如蜗牛(爬行)、螃蟹(横着走)、青蛙(跳着走)等;

b.站在房间中间,和宝宝一起看动物图片;

c.你开始模仿一种动物走路,并让孩子学着你一起走;

d.然后模仿另一种动物。

注意事项:地面保持干净,并没有障碍物。

专家点评:以上这些游戏对提高宝宝的运动智能都很有帮助,但其中“学习动物来走路”这个游戏对发展宝宝的智能是多方位的。因为它不仅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而活动了肢体,而且还掌握了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训练了孩子的记忆力,同时也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训练。低龄儿童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注意力极易分散。

值得注意的是,两岁以前的孩子一般是不能单脚落地的,因此,在练习青蛙动作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在这个游戏中,不仅宝宝要动,父母更要动,因为不到两岁的孩子看图片模仿动作是有困难的,父母的动作示范可以帮助宝宝理解动作,并且使宝宝和你更亲近。

文/毛群

专家/陈达德 台湾台安医院小儿复健科儿童发展复健中心主任

杨静娟 上海市广玉兰幼儿园园长

本文由《聪明宝宝》提供

从小发展肢体动作智能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这项智能就是肢体—动作智能。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 肢体-动作智能强的孩子在学习时喜欢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动手操作、建造成品、体育和肢体游戏、触觉经验等。

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基础期

0~2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基础期,主要在于建立各领域及各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发展基础情绪与生活作息功能。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前外侧触觉系统以及动作方面的抗重力大肌肉群。

使前外侧触觉系统成熟(敏感)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⒈每天提供孩子多元触觉按摩刺激,藉由游戏的方式进行,以至少两种粗细对比的质感对象(例如海绵以及软刺猬玩具)接触孩子的皮肤,尤其是两手手肘以下、背部、两膝以下至踝关节以及脸部脸颊这些区域。

建议在洗澡时以及亲子游戏互动等自然情境下进行,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皮肤伤害,并避免在餐后立即施行触觉刺激活动。

⒉提供孩子口腔触觉刺激,可伴随口腔清洁活动同时进行。妈妈可以用手指指尖肉垫或幼儿专用牙齿清洁软指套,以略带压力但稳定缓慢的速度轻轻搓揉幼儿牙龈牙肉部份,以及口腔内部两颊颊肉部份。

建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先由门牙开始,并配合游戏逐渐增加刺激的时间及广度。但妈妈要注意手指的安全,刺激时以食指动作,并以拇指与中指固定下颚,以避免可能的咬合反射而咬伤妈妈的手指。同时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避免搓伤牙龈,若持续有出血现象请停止刺激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或牙医。

训练抗重力大肌肉群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⒈多鼓励孩子爬行并增加爬行时间,尤其是7个月~1岁之间的孩子;对于1岁以上已会走路的孩子,则可在两脚上用重量环(一脚不要超过1Kg)加重以提高训练量及爬行意愿;对于还不会爬的婴儿,则可藉由辅助摆位使其在四肢支撑姿势下尽量维持姿势。

⒉可利用充气弹性大球来进行游戏,可将孩子置于大球上,或躺或趴,伴以轻微的上下弹动,藉以刺激孩子运动,以及刺激大肌肉收缩。

妈妈要注意两手应固定在孩子的髋部,对于颈部功能尚未完善的婴儿,应特别注意固定以保护其颈部安全。 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转折期

2~4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转折期,主要在于各领域及各系统基础功能的成熟,并开始发展较复杂性的功能以及基础独立自主能力。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后内侧触觉系统以及动作方面的粗动作功能发展。

促进后内侧触觉系统成熟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⒈藉由球池或米(或豆子亦可)箱进行曲辨性活动。可将玩具(目标物)置于球池或米箱内,并鼓励孩子单以触碰的方式而非目视来找出玩具。可藉由控制目标物与干扰物之间的大小、形状以及质感差异程度来操控游戏的困难度。

⒉可提供孩子多元触觉质感的布书或提供大量触觉刺激的玩具。可藉由布书内不同对象拥有不同的触觉质感,来帮助孩子认识并发展触觉曲辨经验;或可提供孩子粘土、手指膏、沙画等大量触觉刺激的游戏或活动来帮助后内侧触觉系统发展。

训练粗动作功能发展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⒈鼓励孩子进行垫上体操活动,诸如翻筋斗、跳跃、拉撑、走平衡木等等简单且基本的全身性大动作,藉此来使用肢体、认识肢体。

⒉养成孩子尽量独立动作的习惯;在健康且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自行独立动作,例如能走则尽量不要成人背或载、能站则不要靠、能坐则不要躺、能自己做的事则尽量不要旁人代劳,藉此训练肢体功能并帮助发展。

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整合期

4~7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整合期,重点在于各功能领域间的整合,藉以发展出高技巧性与高复杂性的整合性高阶功能,并同时发展相当程度的社交功能。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前庭系统、动作方面的精细动作功能发展,整合方面的感觉统合功能以及认知方面的基础运思功能。

刺激前庭系统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增加孩子前庭刺激活动,诸如跳绳、跳床、荡秋千、溜滑梯等游戏,或进行游泳、溜直排轮等运动活动。由于孩子正处于前庭发展黄金期,其前庭刺激之需要以及可接收量常远大于成人的需求与想象,故在安全以及孩子主动要求的前提下,可尽量提高前庭刺激的质与量。对于有癫痫病史的孩子,请不要提供大量的前庭刺激,特别注意其反应,并尽量以水平前后方向的前庭刺激为主,尤切忌高速旋转的前庭刺激以避免癫痫发生。

训练精细动作发展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可与孩童进行拿弹珠的游戏,将弹珠邮筒中逐一以手指拿起并储存在手掌心内,一直拿到手掌心满载或弹珠拿不住为止,之后再逐一将弹珠由手掌心中一一拿出放入筒中。

促进感觉统合功能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建议以多重感官刺激的方式来学习或进行活动;以学习语言为例,可让孩童在荡秋千上进行,即藉由动作、前庭刺激、空间逻辑以及口语发声来学习语言,藉此来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动机。

培养基础运思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可藉由伴家家酒的游戏,设计不同的情境与问题,并试着让小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学习各种应对与解决的方法。

文/陈达德 台安医院小儿复健科主任(中国/台湾)

本文由《聪明宝宝》提供

肢体动作智能的3个学习契机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这项智能就是肢体—动作智能。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 肢体-动作智能强的孩子在学习时喜欢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动手操作、建造成品、体育和肢体游戏、触觉经验等。

契机1 0-2岁

0-2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基础期,主要在于建立各领域及各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发展基础情绪与生活作息功能。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前外侧触觉系统以及动作方面的抗重力大肌肉群。 使前外侧触觉系统成熟(敏感)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每天提供孩子多元触觉按摩刺激,藉由游戏的方式进行,以至少两种粗细对比的质感对象(例如海绵以及软刺猬玩具)接触孩子的皮肤,尤其是两手手肘以下、背部、两膝以下至踝关节以及脸部脸颊这些区域。建议在洗澡时以及亲子游戏互动等自然情境下进行,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皮肤伤害,并避免在餐后立即施行触觉刺激活动。

2、提供孩子口腔触觉刺激,可伴随口腔清洁活动同时进行。妈妈可以用手指指尖肉垫或幼儿专用牙齿清洁软指套,以略带压力但稳定缓慢的速度轻轻搓揉幼儿牙龈牙肉部份,以及口腔内部两颊颊肉部份。

建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先由门牙开始,并配合游戏逐渐增加刺激的时间及广度。但妈妈要注意手指的安全,刺激时以食指动作,并以拇指与中指固定下颚,以避免可能的咬合反射而咬伤妈妈的手指。同时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避免搓伤牙龈,若持续有出血现象请停止刺激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或牙医。

训练抗重力大肌肉群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多鼓励孩子爬行并增加爬行时间,尤其是7个月~1岁之间的孩子;对于1岁以上已会走路的孩子,则可在两脚上用重量环(一脚不要超过1Kg)加重以提高训练量及爬行意愿;对于还不会爬的婴儿,则可藉由辅助摆位使其在四肢支撑姿势下尽量维持姿势。

2、可利用充气弹性大球来进行游戏,可将孩子置于大球上,或躺或趴,伴以轻微的上下弹动,藉以刺激孩子运动,以及刺激大肌肉收缩。

妈妈要注意两手应固定在孩子的髋部,对于颈部功能尚未完善的婴儿,应特别注意固定以保护其颈部安全。 契机2 2-4岁

2-4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转折期,主要在于各领域及各系统基础功能的成熟,并开始发展较复杂性的功能以及基础独立自主能力。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后内侧触觉系统以及动作方面的粗动作功能发展。

促进后内侧触觉系统成熟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藉由球池或米(或豆子亦可)箱进行曲辨性活动。

可将玩具(目标物)置于球池或米箱内,并鼓励孩子单以触碰的方式而非目视来找出玩具。可藉由控制目标物与干扰物之间的大小、形状以及质感差异程度来操控游戏的困难度。

2、可提供孩子多元触觉质感的布书或提供大量触觉刺激的玩具。

可藉由布书内不同对象拥有不同的触觉质感,来帮助孩子认识并发展触觉曲辨经验;或可提供孩子粘土、手指膏、沙画等大量触觉刺激的游戏或活动来帮助后内侧触觉系统发展。

训练粗动作功能发展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鼓励孩子进行垫上体操活动,诸如翻筋斗、跳跃、拉撑、走平衡木等等简单且基本的全身性大动作,藉此来使用肢体、认识肢体。

2、养成孩子尽量独立动作的习惯;在健康且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自行独立动作,例如能走则尽量不要成人背或载、能站则不要靠、能坐则不要躺、能自己做的事则尽量不要旁人代劳,藉此训练肢体功能并帮助发展。

契机3 4-7岁

4-7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整合期,重点在于各功能领域间的整合,藉以发展出高技巧性与高复杂性的整合性高阶功能,并同时发展相当程度的社交功能。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前庭系统、动作方面的精细动作功能发展,整合方面的感觉统合功能以及认知方面的基础运思功能。

本文由《聪明宝宝》提供

为宝宝的肢体智能加分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博士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论”,在我国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加德纳博士首次把身体运动作为一种人类必不可少的“智能”来对待,更是使学术界关注。在此之前,一般人们认为这是属于“体能”的范围。

我认为,这种理念正反映出加德纳的独到之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司令部”,大脑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儿童智能发展的最基本条件。而运动,则可增加大脑皮层的厚度,促使大脑释放出一种叫做脑啡呔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减轻神经的紧张度,提高学习和记忆力。而且,儿童运动时,左右两侧肢体协调动作,又促进了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大脑的智能潜力。还有,由于心脏机能的提高,能供给大脑充足的氧和糖,保证了脑的发育。

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出这么一句话:“没有一个智商高的孩子是呆头呆脑的”,他一定伴随了协调的动作、敏捷的身体。因此,早期教育应把对宝宝的身体运动的锻炼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遗憾的是,根据最近对中、美两国儿童在身体运动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对宝宝身体运动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美国家庭。另一项指标也同样反映出类似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儿童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和欧洲的儿童相比,少了30%的机会。

因此,我在这里呼吁: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身体,让他们“动”起来。在早期教育中,这类活动叫做健康活动,也就是体育性游戏。为什么要强调用“游戏”来代替体育锻炼呢?原因很简单,宝宝既没有增强体质的意识,更没有为祖国而锻炼的目的,而且体育锻炼的形式根本不能激起宝宝的兴趣,尤其是女孩。于是,唯一的途径就要在“好玩”的前提下,将锻炼的目的寓于各种游戏之中。

比如说“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这些长盛不衰的传统游戏,实质上就是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在快乐之中,使他们灵巧、协调,锻炼他们跑、跳、拉伸的动作技巧。再比如带孩子到公园去,到旅游景点中,和他们玩登山比赛,钻山洞等,孩子们乐此不疲,留恋往返。在大海中嬉戏,在河滩上奔跑,都能有效地发挥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

下面介绍5种我小时侯玩过的发展身体运动智能的小游戏:

1、踢毽子取一根细长绳子,一端穿上几粒大纽扣,另一端让孩子手捏着,垂着绳用一只脚去踢毽子,毽子便荡来荡去。待孩子熟练后,可改为左右脚交替踢,即花式踢。

2、拉大锯这是一种传统游戏,可以是两个孩子对坐,两腿伸直、脚掌相抵、手指互勾,或者大人与孩子对坐,将孩子两脚夹在大人的小腿间,手互拉,然后甲俯乙仰。俯仰尽可能低,仰卧起来时,脚不能离地面。这样,一俯一仰,犹如船工用力划船,一来一往即为两人对拉大锯。

我记得小时侯,一边拉,还一边唱一首歌:

拉大锯,扯大锯,

锯木头,盖房子。姥姥家,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

小外甥,你也去。

3、跳房子在地上用粉笔画成8格,或画成由8个不同形状拼起来的图案(圆形、梯形等),每格分别写上1、2、3、4、5、6、7、8,玩的时候,用一串旧纽扣当踢毽,先用一只脚把踢毽从第1格踢到第2格,再依次往下踢到第8格为止。踢毽时出界或是错号,就要回到原处,比谁先全踢到终点为胜。

4、钻涵跳桥父亲手、膝着地,屈体呈桥状,母亲平坐,前屈体,手臂前伸使手指尖触脚尖,呈涵洞状。宝宝从父亲的“桥”下钻爬过后,经过母亲的“涵洞”,再攀上父亲的“桥”拱(即背)跳跃而下,反复多次。

5、跳绳用短绳一根,可教宝宝单脚或双脚跳,顺跳或反跳,还有花色跳等。又可用长绳一根,父母帮助甩动,让宝宝在绳中间跳,亦可用单脚、双脚或花色脚等。

这些传统的儿童小游戏,无需爸妈花钱购买高档电动玩具,不仅孩子们喜欢,而且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融洽。我想,即使过了一千年,这些有益的游戏都不会过时和淘汰。

文/杨健 教授、武汉大学婴宝宝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由《聪明宝宝》提供

2运动智能:智能运动相关文章:

小学秋季运动会闭幕词

人工智能电影观后感

夏季运动会总结及小结

《2运动智能:智能运动》

肢体运动智能多元智能发展之肢体运动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的定义是“身体具有技巧性地熟练和处置物品的能力。”人们常常把肢体-运动智能和著名的运动员,像Mic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