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狂人”?——读《狂人日记》有感

文/ 刘秉宜 时间: 读后感

  谁是“狂人”?

  ——读《狂人日记》有感

  作者:刘秉宜

  鲁迅在其作品——《狂人日记》中提出的“吃人”意象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有价值的。狂人抓住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吃人”的本质。当时的“吃人”是社会环境和文化对人的摧残,而现代社会的“吃人”也是社会和文化对人的束缚。

  我曾读过一篇小说。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住在医院的精神病女人,人人都知道她是一个神经病,所以当她在做一些“神经的事”:比如她会在医院的花园里唱歌,比如她会在搭电梯时笑眯眯地问别人去几楼,或者当她想和别人或者护士说话时,他们总会冷冰冰的无视,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女人是个神经病。

  但这个女人真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人吗?她并没有做出什么偏激的举动,反而是亲近自然,抒发情感;询问别人电梯楼层,是乐于助人;觉得孤独想和人交流……这些行为本是人之常情,但他们都把这些行为视作了神经病做的事情。社会的压抑,使人变得不会享受自然,不会娱乐自己,不会与人交流,不会互相打招呼,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社畜。人变成了冷冰冰的工作机器,只剩下了躯干,没有情感。人白天坐在一个个格子间里上班,晚上蜗居在一间间屋子里,邻里关系淡漠。现代社会变得没有了人情味。

  所以,谁才是“神经病”?社会压抑下的反常被称为了常态,真正的人的本性的抒发却被视作“神经病”,这就是现代社会的吃人,而精神病女人则是现代社会的“狂人”。社会上“吃人”思想慢慢深入社畜们的骨髓,以至于对待事情都带着理性到冷漠的刻薄,忘掉了关怀。

  学者林毓生认为“鲁迅认为中国社会是一只缠结的网。人生于其中,就难逃它的文化影响。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中国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吃人的。”就现代社会而言,没有了吃不饱穿不暖的事情,但取而代之的是就业焦虑、房贷压力,现代科技的发展环境下生存压力的增加;人人忙着谋生赚钱,享乐主义盛行其道,物质欲望增加。而网上热度不减的“诗与远方”只是一个大部分人高喊的口号,到底有谁能真正摒弃物质欲望?说到底,社会上的生存立足之趋势教会了人“吃人”。社会在“吃人”,思想在“吃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吃人”,人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觉醒了,也无力改造这个社会和文化。

  那些多数人所做的习以为常的事在清醒的人看来是不对的。林毓生曾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人只有变成’狂人’,才能真正抓住他所在的社会和文化本质。正因为他觉醒了,他却被这社会的’正常人’指为’狂人’。”所以这个精神病女人真正抓住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相处模式,想要拉近人与人的关系,想要关怀别人,却被受“吃人”思想影响的人拒之门外。

  百年前“吃人”这个概念的提出能让我们青年更好地反思现在,反思自身,从而试图用行动去改变这个社会,去觉醒这个社会中被环境被文化所束缚的灵魂,去解放人的天性,去释放人性,去释放关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清醒的人少之又少,而改变社会上的“吃人”这件事,任重而道远。

  

谁是“狂人”?——读《狂人日记》有感相关文章:

《谁是“狂人”?——读《狂人日记》有感》

  谁是“狂人”?  ——读《狂人日记》有感  作者:刘秉宜  鲁迅在其作品——《狂人日记》中提出的“吃人”意象在今天看来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