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时期的孩子在行为、性格和智力方面都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在关注学习的同时,也应当给予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以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1
一、关爱、尊重幼儿,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
幼儿教育专家总结道:“讽刺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内疚。”这说明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能使孩子乐观向上、充满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真诚关爱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将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
我班有一位叫“朱筱琪”的小朋友,只要是她喜欢的玩具她就要一个人霸占,不许别人玩,小朋友都躲着她,生活习惯更是一团糟。我经过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忙于生意,就任其发展,筱琪身上的个性缺陷,其实是长期失爱所致。于是,我常常给她讲道理,关心她的冷暖,引导她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只要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给予鼓励表扬等。渐渐地,她成了讨人喜欢的孩子,不仅懂礼貌,还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同伴,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
二、建立追踪档案,及时了解幼儿成长
由于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倾向。所以,我们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家访、电话、晨间接待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每个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从幼儿个人基本情况、在家表现、家庭辅导措施、家长的意见建议等几个方面,结合日常观察,概括出各个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每位幼儿建立了“幼儿个案追踪档案表”(见案例)。根据幼儿档案,我们进行追踪调查、分析、总结,形成具体的原因分析和教育策略,促使每位幼儿逐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帮助了家长重视和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园中融会贯通,协调一致。
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成长特征、规律及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孩子们一起挑战自我,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快乐,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功,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成长变化,不断激发幼儿各种优良品质的形成。
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往往与具体形象的事物相联系,因此我们在选择内容时:第一,充分考虑幼儿经常性、易发生的、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活动;第二,将心育目标与领域目标进行整合,融入教学活动;第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第四,利用本土文化,使健康教育更贴近幼儿生活。
如,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争抢现象,我们开展了如培养合作、谦让品质专题活动“熊猫钻洞”:在活动刚开始时,孩子们一听完游戏规则,一拥而上,可洞只有一个,大家你推我挤。经过讨论,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有的认为:“这样争,谁也玩不成,不如让别人先玩。”有的认为:“可以排对,轮流着玩。”有的认为:“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动手多做几个洞。”……适当的活动不仅帮助避免纠纷,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幼儿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出现,增强社会适应性,促使了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
四、设置合理环境,创设良好的氛围
我们设立了专门允许幼儿独自游戏的“心理驿站”,在班级设立了“心情树”、“表情牌”。如“心情树”,我们知道幼儿的表达能力、自控能力都很低,他们不会象成人那样主动地倾诉、控制和渲泻各种情绪,因而在遇到心理冲突时就很难保持平衡和稳定,而教师很难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心情树”就弥补了这一缺陷。它由红、绿、灰、黑四种颜色组成,分别代表快乐、平静、悲伤、愤怒四种基本情绪。幼儿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时将自己的照片挂在相应的“心情树”上,教师就可以依据孩子的情绪及时施以适当的帮助。由于它的操作简单又具有游戏性,倍受孩子的喜欢。
同时,幼儿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保证。因此,我们在实施教育时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由发展的精神心理环境,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习,让幼儿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得开心、玩得愉快。
五、转变家长观念,做好家园同步教育
为了提高家长对幼儿健康心理的认识和重视,树立科学的教养观、儿童观,我们让家长参与幼儿“个案追踪档案”的建立,及时与家长做好双向沟通。在家长学校中开展系列活动,如组织全体家长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设立“科学育儿专栏”,请家长共同参与亲子体能赛,等等,从不同层面增强家长的科学教育意识,在家庭中影响和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2
一直以来,“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儿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因此,我认为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无论是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还是试图改善幼儿的周围环境、都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否则不仅不能促进健康,而且可能有损健康。
本学期我园在教育活动中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当成首要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纲要》中对幼儿健康发展提出几点: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
(4)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
这也为我园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本学期主要做法如下:第一要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纲要》再三强调让幼儿主动活动,健康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尊重主体、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既然将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过程就不应使幼儿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然而日常生活中与之背道而驰的现象却司空见惯,值得我们反思。因此我十分注意在幼儿的整日生活中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早建立。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3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孩子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园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做个简要小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到位,组织落实:
1、认识到位:园领导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全园工作的一部分,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孩子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
2、组织落实:我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是严密的。范园长亲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书记和教导主任直接负责全园的健康教育,各年级组的班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3、幼儿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园所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二、培养师资,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落实:
幼儿园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先后派出2名教师参加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以心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为重点,聘请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任我园的心理教育顾问;多次请老教师进园进行心理教育知识讲座和心理教育工作辅导,促使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心理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我们还安排了全体教师收听、收看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所王文娟老师的报告《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丁容老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告、等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利用家长学校,做到家园同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使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孩子进行心理测试后,我们将家长请到幼儿园,请有关经验多的教师向家长进行情况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分析优势和不足,并和心理老师交换意见,共同制定帮助孩子完善心理品质的措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如:《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现象》、发放《家教指南》等,教给家长一些常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孩子的心理,通过讲座还使家长了解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够丰富,为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带领教师多学、多听专家的心理教育报告、书籍,努力将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4
每个宝宝的性格不一样,这是每个父母都应该知道的,但是很多父母却不了解宝宝为什么是这个性格!宝宝内向有哪些原因呢?
有时候,家长很容易注意到孩子何时似乎对自己感觉良好,而什么时候感觉不好。我们经常将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想法描述为“自信”。
有自信心的孩子:
感到喜欢和接受;感到自信;为他们的工作感到自豪;想想自己的好事;相信自己。
自信心低下的孩子:
自我批评并且自我约束;觉得他们不如其他孩子好;考虑失败的时间,而不是成功的时间;缺少自信心;怀疑他们能做好事;为什么自信很重要
对自己感觉良好的孩子有信心尝试新事物。他们更有可能尽力而为。他们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自信可以帮助孩子应对错误。即使孩子一开始失败,它也可以帮助孩子再试一次。结果,自信可以帮助孩子在学校,在家中以及与朋友一起做得更好。
自信心低下的孩子会感到不确定。如果他们认为其他人不会接受他们,他们可能不会加入。他们可能会觉得其他人对他们的待遇很差。他们可能很难站起来。他们可能会轻易放弃,或者根本不尝试。自信心低下的孩子在犯错、迷失或失败时很难应付。结果,他们可能做得不好。
自信心如何发展:
自信可以从婴儿期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发展缓慢。它可以仅仅因为孩子感到安全,被爱和被接受而开始。当婴儿得到积极的关注和关爱时,它就可以开始。
随着婴儿成为幼儿,他们能够自己做一些事情。当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新技能时,他们会感觉良好。当父母注意,让孩子尝试,微笑并表现出自豪感时,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
随着孩子的成长,自信心也可以成长。每当孩子开始尝试,做某事以及学习某件事时,都有可能成为自信心发展的机会。当孩子:
朝着目标前进;在学校学习东西;交朋友,相处;学习技能—音乐,运动,艺术,烹饪,技术技能;练习喜欢的活动;帮助,给予或友善;以良好的行为获得称赞;努力尝试;做他们擅长的事情并享受;被其他人包括;感到被理解和接受;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奖项或好成绩;当孩子有自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信,能力和接受。;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对于某些孩子来说,自信可能比其他孩子容易。有些孩子面对的事情可能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但是,即使孩子的自信心很低,也可以提高自信心。
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孩子们增强自信心:
帮助您的孩子学会做事。在每个年龄段,都有新的东西供孩子们学习。即使在婴儿期,学会握着杯子或迈出第一步也能激发出一种掌控和喜悦的感觉。随着孩子的成长,诸如学习穿衣、阅读或骑自行车等事物会增加自信心。
在教孩子们如何做事情时,首先要表现出来并帮助他们。然后让他们尽其所能,即使他们犯了错误。确保您的孩子有机会学习,尝试并感到自豪。不要使新挑战变得太容易或太难。
赞美您的孩子,但要明智地做。当然,赞美孩子是很好的。您的称赞是表明您感到自豪的一种方式。但是,一些称赞孩子的方法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
这是正确的做法:
不要随意夸奖。没能获得的赞美就不会成真。例如,当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没有做的很好的感觉时,告诉他玩了一个很棒的游戏。最好说:“我知道那不是你最好的比赛,但是我们都有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为你不放弃而感到自豪。”;添加信任票:“明天,您将重新开始比赛。”
赞美努力。避免只将赞美集中在结果(例如获得A)或固定的素质(例如聪明或运动)上。
相反,要对孩子的努力、进步和态度表示赞赏。例如:“你正在为这件事情而努力,”“你在这些拼写测试中越来越好”,或者,“我为你练习钢琴而感到骄傲,你确实坚持了下来。”;有了这种赞美,孩子们就会为事情付出努力,朝着目标努力并尝试。当孩子这样做时,他们更有可能成功。
做个好榜样。当您将精力投入日常工作中(例如做饭、清理碗碟或洗车)时,您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您的孩子学会了花力气去做作业、清理玩具或铺床。
塑造正确的态度也很重要。当您乐于做事情(或至少没有抱怨)时,您会教孩子做同样的事情。当您避免忙于做家务并为做得好的工作感到自豪时,您的孩子也这样做。
禁止严厉批评。孩子们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关于自己的信息很容易转化为他们对自己的感觉。苛刻的字眼(“你太懒了!”)是有害的,没有激励作用。当孩子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时,会损害他们的自信心。正确地忍耐孩子,专注于您希望他们下次做的事情。必要时,向他们展示如何操作。
专注于优势。注意您的孩子做得好的和喜欢的,确保您的孩子有机会发展这些优势。如果您想帮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则应该更多地关注优点而不是缺点,这也改善了行为。
让孩子们帮助他人。当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他人重要时,自信心就会增强。孩子们可以在家中帮忙,在学校做服务项目或帮兄弟姐妹。帮助和友善的行为可以建立自信心和其他良好的感觉。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5
一、必要性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长。在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德育课程,并规定该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其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特殊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数是女性,心理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对她们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将来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幼儿的成长。据了解,随着国家近年来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幼儿教师虐童事件时有发生,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应了解和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而且自身还应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品质。然而,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各类课程设置比例失调,实践课程附属理论课程上的传统教学,同时课程设置又过于单一且交叉重复,职业技能培养不够。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注重开设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等,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以计算机、英语等技能课程为主,而对于幼儿心理学等课程的课时设置比例不多,使得学生对于如何开展和设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更是无法把握到位。此外,大多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行2+1模式,所以,在目前中职的教学计划中,另外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困难较大,并且效益不高,很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我们认为应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1)如何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体系;2)如何解决教学内容增加而课时有限的问题。而在幼儿心理学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可能全面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确定为:使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能进行自我心理矫治,以适应校园生活,为参与社会工作奠定基础。对于课时紧张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应用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精讲、自学、讨论、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涉及到认知、情意、人格等心理结构的各方面,但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采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即结合幼儿心理学基础知识章节教学,侧重解决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结合认知过程,强化“学习动机,学习技能”的教育,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在情绪教学中,学生了解觉察情绪的方法和理解“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技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情绪压力;结合社会化教学,讲授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评价;结合个性心理阐明,重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强化“排除自卑,树立自信”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感;在讲授婴幼儿心理健康时,重点讲授心理健康的调节,注重“适应社会,职业心理”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规划和人生选择。
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结合章节教学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例如,在《绪论》中学习心理的实质,同时使学生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以获得健康的心理。例如,本校面积比较小且教学楼宿舍比较老旧,外观不美,新生到校后心理反差很大,难以适应新环境。鉴于此现状,笔者结合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从教学设备齐全、学校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质量高、艰苦的住宿环境可以锻炼和提高意志力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降低学生的心理落差,以尽快适应新环境。2)结合幼儿的认知,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多通道感知,学生学会使用多通道来学习技能和知识;以茱莉?安德鲁斯和罗琳等名人为例学习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通过实验理解记忆的规律,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学会学习。3)结合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学生能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合理宣泄消极情绪,掌握获得更多积极情绪的方法。4)结合幼儿社会化的学习,通过分析自身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学生懂得与父母和同伴交往的正确方法,并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5)结合幼儿个性的学习,通过问卷测验和案例分析学习性格和气质,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性格、气质等个性特征,并采用取长补短的方法,使自己拥有良好的个性特征,提高人格魅力,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做准备。例如,通过设置“一顶帽子”的问题情境和分析《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影视作品人物的个性特征,尝试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中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并谈今后该如何取长补短,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6)结合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学习,通过制作心理健康手抄报,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课外知识,争做健康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规划职业人生道路。
四、小结
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用多媒体配合讲授和小组讨论,展示各种图片资料,既增加了说服力,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而讲授、讨论的内容与学生自身发展密切结合,学生接触和分析了许多实际问题,学习劲头大,锻炼了应用能力,同时,使教学内容充实生动,应用性突出,提高了学生对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兴趣,反过来又促进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提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6
今天参加了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主办的《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关于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家长,感谢校方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次继续学习的机会,本次报告会受益颇多,总结了一点不成熟的心得,与各位家长共同探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受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支配的。从当前小学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家长宜在以下几方面确立教育观念:正确的人才观;正确的发展观;正确的子女观;正确的健康观。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宜把握几个方面问题:
1)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2)为孩子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是提高孩子自立能力的前提;
3)与孩子平等地交往与沟通是增进相互了解、改善亲子关系的基本条件;
4)增强、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秘诀。
同时作为家长自身也宜了解以下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如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培养广泛兴趣爱好的方法、培养孩子健康情绪与情感的方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提高孩子承受挫折能力的方法、培养孩子交际能力的方法等。
现在的小学教育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观察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观察孩子的性格是否开朗,是否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恰,能不能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自觉性、是否强;学习欲望强烈与否,面部表情愉悦不愉快,精力是否充沛,是否善于交友不孤独等,观察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班主任虽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但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协助家长对学生教育好孩子。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生活;情绪乐观、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的四有新人。
在对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达到合谐统一。做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在家表现,针对情况制定措施。家长更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工作,限事态于萌芽状态,切实负起家长的职责。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7
导读: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属于中等水平的约有70%,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教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
首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
其次: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健康教育的各种功能。例如: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并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
最后: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过程中,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
本年度,在老师不断地提醒下,幼儿大致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在身体发展方面:
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属于中等水平的约有70%,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
小肌肉动作方面:
多数幼儿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幼儿不会系纽扣,还有的幼儿串珠、撕纸等不够灵活自如等。
在自我保健方面:
通过成人对幼儿的精心保育和向幼儿进行自我保健教育,提高20xx年度小班幼儿健康教育总结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幼儿适应外界变化和抵御疾病能力的增强。但游戏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季节变化,不懂得自行增减衣。
在生活能力方面:
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穿衣、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饭后漱口、擦嘴的常规有时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
在心理健康方面:
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1
一、关爱、尊重幼儿,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
幼儿教育专家总结道:“讽刺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内疚。”这说明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能使孩子乐观向上、充满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真诚关爱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将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
我班有一位叫“朱筱琪”的小朋友,只要是她喜欢的玩具她就要一个人霸占,不许别人玩,小朋友都躲着她,生活习惯更是一团糟。我经过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忙于生意,就任其发展,筱琪身上的个性缺陷,其实是长期失爱所致。于是,我常常给她讲道理,关心她的冷暖,引导她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只要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给予鼓励表扬等。渐渐地,她成了讨人喜欢的孩子,不仅懂礼貌,还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同伴,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
二、建立追踪档案,及时了解幼儿成长
由于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倾向。所以,我们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家访、电话、晨间接待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每个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从幼儿个人基本情况、在家表现、家庭辅导措施、家长的意见建议等几个方面,结合日常观察,概括出各个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每位幼儿建立了“幼儿个案追踪档案表”(见案例)。根据幼儿档案,我们进行追踪调查、分析、总结,形成具体的原因分析和教育策略,促使每位幼儿逐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帮助了家长重视和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园中融会贯通,协调一致。
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成长特征、规律及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孩子们一起挑战自我,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快乐,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功,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成长变化,不断激发幼儿各种优良品质的形成。
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往往与具体形象的事物相联系,因此我们在选择内容时:第一,充分考虑幼儿经常性、易发生的、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活动;第二,将心育目标与领域目标进行整合,融入教学活动;第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第四,利用本土文化,使健康教育更贴近幼儿生活。
如,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争抢现象,我们开展了如培养合作、谦让品质专题活动“熊猫钻洞”:在活动刚开始时,孩子们一听完游戏规则,一拥而上,可洞只有一个,大家你推我挤。经过讨论,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有的认为:“这样争,谁也玩不成,不如让别人先玩。”有的认为:“可以排对,轮流着玩。”有的认为:“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动手多做几个洞。”……适当的活动不仅帮助避免纠纷,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幼儿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出现,增强社会适应性,促使了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
四、设置合理环境,创设良好的氛围
我们设立了专门允许幼儿独自游戏的“心理驿站”,在班级设立了“心情树”、“表情牌”。如“心情树”,我们知道幼儿的表达能力、自控能力都很低,他们不会象成人那样主动地倾诉、控制和渲泻各种情绪,因而在遇到心理冲突时就很难保持平衡和稳定,而教师很难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心情树”就弥补了这一缺陷。它由红、绿、灰、黑四种颜色组成,分别代表快乐、平静、悲伤、愤怒四种基本情绪。幼儿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时将自己的照片挂在相应的“心情树”上,教师就可以依据孩子的情绪及时施以适当的帮助。由于它的操作简单又具有游戏性,倍受孩子的喜欢。
同时,幼儿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保证。因此,我们在实施教育时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由发展的精神心理环境,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习,让幼儿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得开心、玩得愉快。
五、转变家长观念,做好家园同步教育
为了提高家长对幼儿健康心理的认识和重视,树立科学的教养观、儿童观,我们让家长参与幼儿“个案追踪档案”的建立,及时与家长做好双向沟通。在家长学校中开展系列活动,如组织全体家长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设立“科学育儿专栏”,请家长共同参与亲子体能赛,等等,从不同层面增强家长的科学教育意识,在家庭中影响和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2
一直以来,“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儿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因此,我认为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无论是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还是试图改善幼儿的周围环境、都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否则不仅不能促进健康,而且可能有损健康。
本学期我园在教育活动中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当成首要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纲要》中对幼儿健康发展提出几点: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
(4)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
这也为我园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本学期主要做法如下:第一要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纲要》再三强调让幼儿主动活动,健康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尊重主体、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既然将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过程就不应使幼儿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然而日常生活中与之背道而驰的现象却司空见惯,值得我们反思。因此我十分注意在幼儿的整日生活中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早建立。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3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孩子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园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做个简要小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到位,组织落实:
1、认识到位:园领导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全园工作的一部分,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孩子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
2、组织落实:我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是严密的。范园长亲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书记和教导主任直接负责全园的健康教育,各年级组的班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3、幼儿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园所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二、培养师资,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落实:
幼儿园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先后派出2名教师参加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以心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为重点,聘请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任我园的心理教育顾问;多次请老教师进园进行心理教育知识讲座和心理教育工作辅导,促使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心理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我们还安排了全体教师收听、收看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所王文娟老师的报告《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丁容老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告、等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利用家长学校,做到家园同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使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孩子进行心理测试后,我们将家长请到幼儿园,请有关经验多的教师向家长进行情况反馈,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分析优势和不足,并和心理老师交换意见,共同制定帮助孩子完善心理品质的措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如:《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现象》、发放《家教指南》等,教给家长一些常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孩子的心理,通过讲座还使家长了解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够丰富,为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带领教师多学、多听专家的心理教育报告、书籍,努力将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4
每个宝宝的性格不一样,这是每个父母都应该知道的,但是很多父母却不了解宝宝为什么是这个性格!宝宝内向有哪些原因呢?
有时候,家长很容易注意到孩子何时似乎对自己感觉良好,而什么时候感觉不好。我们经常将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想法描述为“自信”。
有自信心的孩子:
感到喜欢和接受;感到自信;为他们的工作感到自豪;想想自己的好事;相信自己。
自信心低下的孩子:
自我批评并且自我约束;觉得他们不如其他孩子好;考虑失败的时间,而不是成功的时间;缺少自信心;怀疑他们能做好事;为什么自信很重要
对自己感觉良好的孩子有信心尝试新事物。他们更有可能尽力而为。他们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自信可以帮助孩子应对错误。即使孩子一开始失败,它也可以帮助孩子再试一次。结果,自信可以帮助孩子在学校,在家中以及与朋友一起做得更好。
自信心低下的孩子会感到不确定。如果他们认为其他人不会接受他们,他们可能不会加入。他们可能会觉得其他人对他们的待遇很差。他们可能很难站起来。他们可能会轻易放弃,或者根本不尝试。自信心低下的孩子在犯错、迷失或失败时很难应付。结果,他们可能做得不好。
自信心如何发展:
自信可以从婴儿期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发展缓慢。它可以仅仅因为孩子感到安全,被爱和被接受而开始。当婴儿得到积极的关注和关爱时,它就可以开始。
随着婴儿成为幼儿,他们能够自己做一些事情。当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新技能时,他们会感觉良好。当父母注意,让孩子尝试,微笑并表现出自豪感时,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
随着孩子的成长,自信心也可以成长。每当孩子开始尝试,做某事以及学习某件事时,都有可能成为自信心发展的机会。当孩子:
朝着目标前进;在学校学习东西;交朋友,相处;学习技能—音乐,运动,艺术,烹饪,技术技能;练习喜欢的活动;帮助,给予或友善;以良好的行为获得称赞;努力尝试;做他们擅长的事情并享受;被其他人包括;感到被理解和接受;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奖项或好成绩;当孩子有自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信,能力和接受。;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对于某些孩子来说,自信可能比其他孩子容易。有些孩子面对的事情可能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但是,即使孩子的自信心很低,也可以提高自信心。
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孩子们增强自信心:
帮助您的孩子学会做事。在每个年龄段,都有新的东西供孩子们学习。即使在婴儿期,学会握着杯子或迈出第一步也能激发出一种掌控和喜悦的感觉。随着孩子的成长,诸如学习穿衣、阅读或骑自行车等事物会增加自信心。
在教孩子们如何做事情时,首先要表现出来并帮助他们。然后让他们尽其所能,即使他们犯了错误。确保您的孩子有机会学习,尝试并感到自豪。不要使新挑战变得太容易或太难。
赞美您的孩子,但要明智地做。当然,赞美孩子是很好的。您的称赞是表明您感到自豪的一种方式。但是,一些称赞孩子的方法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
这是正确的做法:
不要随意夸奖。没能获得的赞美就不会成真。例如,当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没有做的很好的感觉时,告诉他玩了一个很棒的游戏。最好说:“我知道那不是你最好的比赛,但是我们都有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为你不放弃而感到自豪。”;添加信任票:“明天,您将重新开始比赛。”
赞美努力。避免只将赞美集中在结果(例如获得A)或固定的素质(例如聪明或运动)上。
相反,要对孩子的努力、进步和态度表示赞赏。例如:“你正在为这件事情而努力,”“你在这些拼写测试中越来越好”,或者,“我为你练习钢琴而感到骄傲,你确实坚持了下来。”;有了这种赞美,孩子们就会为事情付出努力,朝着目标努力并尝试。当孩子这样做时,他们更有可能成功。
做个好榜样。当您将精力投入日常工作中(例如做饭、清理碗碟或洗车)时,您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您的孩子学会了花力气去做作业、清理玩具或铺床。
塑造正确的态度也很重要。当您乐于做事情(或至少没有抱怨)时,您会教孩子做同样的事情。当您避免忙于做家务并为做得好的工作感到自豪时,您的孩子也这样做。
禁止严厉批评。孩子们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关于自己的信息很容易转化为他们对自己的感觉。苛刻的字眼(“你太懒了!”)是有害的,没有激励作用。当孩子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时,会损害他们的自信心。正确地忍耐孩子,专注于您希望他们下次做的事情。必要时,向他们展示如何操作。
专注于优势。注意您的孩子做得好的和喜欢的,确保您的孩子有机会发展这些优势。如果您想帮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则应该更多地关注优点而不是缺点,这也改善了行为。
让孩子们帮助他人。当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他人重要时,自信心就会增强。孩子们可以在家中帮忙,在学校做服务项目或帮兄弟姐妹。帮助和友善的行为可以建立自信心和其他良好的感觉。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5
一、必要性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长。在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德育课程,并规定该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其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特殊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数是女性,心理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对她们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将来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幼儿的成长。据了解,随着国家近年来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幼儿教师虐童事件时有发生,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应了解和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而且自身还应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品质。然而,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各类课程设置比例失调,实践课程附属理论课程上的传统教学,同时课程设置又过于单一且交叉重复,职业技能培养不够。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注重开设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等,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以计算机、英语等技能课程为主,而对于幼儿心理学等课程的课时设置比例不多,使得学生对于如何开展和设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更是无法把握到位。此外,大多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行2+1模式,所以,在目前中职的教学计划中,另外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困难较大,并且效益不高,很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我们认为应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1)如何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体系;2)如何解决教学内容增加而课时有限的问题。而在幼儿心理学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可能全面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确定为:使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能进行自我心理矫治,以适应校园生活,为参与社会工作奠定基础。对于课时紧张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应用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精讲、自学、讨论、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涉及到认知、情意、人格等心理结构的各方面,但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采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即结合幼儿心理学基础知识章节教学,侧重解决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结合认知过程,强化“学习动机,学习技能”的教育,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在情绪教学中,学生了解觉察情绪的方法和理解“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技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情绪压力;结合社会化教学,讲授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评价;结合个性心理阐明,重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强化“排除自卑,树立自信”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感;在讲授婴幼儿心理健康时,重点讲授心理健康的调节,注重“适应社会,职业心理”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规划和人生选择。
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结合章节教学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例如,在《绪论》中学习心理的实质,同时使学生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以获得健康的心理。例如,本校面积比较小且教学楼宿舍比较老旧,外观不美,新生到校后心理反差很大,难以适应新环境。鉴于此现状,笔者结合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从教学设备齐全、学校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质量高、艰苦的住宿环境可以锻炼和提高意志力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降低学生的心理落差,以尽快适应新环境。2)结合幼儿的认知,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多通道感知,学生学会使用多通道来学习技能和知识;以茱莉?安德鲁斯和罗琳等名人为例学习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通过实验理解记忆的规律,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学会学习。3)结合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学生能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合理宣泄消极情绪,掌握获得更多积极情绪的方法。4)结合幼儿社会化的学习,通过分析自身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学生懂得与父母和同伴交往的正确方法,并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5)结合幼儿个性的学习,通过问卷测验和案例分析学习性格和气质,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性格、气质等个性特征,并采用取长补短的方法,使自己拥有良好的个性特征,提高人格魅力,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做准备。例如,通过设置“一顶帽子”的问题情境和分析《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影视作品人物的个性特征,尝试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中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并谈今后该如何取长补短,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6)结合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学习,通过制作心理健康手抄报,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课外知识,争做健康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规划职业人生道路。
四、小结
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用多媒体配合讲授和小组讨论,展示各种图片资料,既增加了说服力,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而讲授、讨论的内容与学生自身发展密切结合,学生接触和分析了许多实际问题,学习劲头大,锻炼了应用能力,同时,使教学内容充实生动,应用性突出,提高了学生对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兴趣,反过来又促进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提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6
今天参加了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主办的《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关于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家长,感谢校方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次继续学习的机会,本次报告会受益颇多,总结了一点不成熟的心得,与各位家长共同探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受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支配的。从当前小学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家长宜在以下几方面确立教育观念:正确的人才观;正确的发展观;正确的子女观;正确的健康观。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宜把握几个方面问题:
1)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2)为孩子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是提高孩子自立能力的前提;
3)与孩子平等地交往与沟通是增进相互了解、改善亲子关系的基本条件;
4)增强、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秘诀。
同时作为家长自身也宜了解以下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如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培养广泛兴趣爱好的方法、培养孩子健康情绪与情感的方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提高孩子承受挫折能力的方法、培养孩子交际能力的方法等。
现在的小学教育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观察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观察孩子的性格是否开朗,是否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恰,能不能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自觉性、是否强;学习欲望强烈与否,面部表情愉悦不愉快,精力是否充沛,是否善于交友不孤独等,观察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班主任虽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但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协助家长对学生教育好孩子。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生活;情绪乐观、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的四有新人。
在对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达到合谐统一。做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在家表现,针对情况制定措施。家长更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工作,限事态于萌芽状态,切实负起家长的职责。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7
导读: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属于中等水平的约有70%,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教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
首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
其次: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健康教育的各种功能。例如: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并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
最后: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过程中,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
本年度,在老师不断地提醒下,幼儿大致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在身体发展方面:
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属于中等水平的约有70%,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
小肌肉动作方面:
多数幼儿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幼儿不会系纽扣,还有的幼儿串珠、撕纸等不够灵活自如等。
在自我保健方面:
通过成人对幼儿的精心保育和向幼儿进行自我保健教育,提高20xx年度小班幼儿健康教育总结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幼儿适应外界变化和抵御疾病能力的增强。但游戏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季节变化,不懂得自行增减衣。
在生活能力方面:
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穿衣、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饭后漱口、擦嘴的常规有时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
在心理健康方面:
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精选7篇)相关文章: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精选7篇)》
幼儿时期的孩子在行为、性格和智力方面都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在关注学习的同时,也应当给予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以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