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精选十篇)

文/ 星启 时间: 工作总结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精选十篇)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 篇1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迈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每年都有大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这些刚参加教育工作的新教师, 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他们肩负着培养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所需人才的重任, 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建设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关系非常密切。而新教师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任教的最初几年是教师职业生涯最困难的阶段, 教师任教初期也是一个职业定位的时期, 很多新教师由于在专业发展初期不能对教育实践过程当中的教育理论、教学活动及其关系进行很好的处理, 导致对整个教育事业的错误认识, 纷纷选择流失跳槽。因此, 如何培养新教师在职业初期的专业素养, 让他们逐渐步入专业发展之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与困惑

首先, 专业发展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目前, 新教师的学历普遍比较高, 事业追求定位较高, 追求成就与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比较强烈。他们关注教学成果, 也关注科研成果;关心精神荣誉, 也在意物质条件的改善;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否, 也关注自我是否提高。但是, 由于他们在师范教育阶段一直是经过特殊安排的环境中获得专业发展的, 与实际的教学环境有所差异。特别是不少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教学实际严重脱节的情况下, 在实际中想获得方方面面的成就是非常困难的。多种冲突的存在, 时刻困扰着新教师的成长。其次, 专业发展目标模糊。他们一般以成功教师作为成长标杆, 对自己的认识不足, 缺乏自己专业发展规划, 对自己的专业反思和评价水平较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决定教师工作成果见效缓慢, 与成熟教师相比, 新教师的实力与机会往往不足, 所以, 难以在短时期内体验专业成就带来的喜悦。因此, 新教师的愿望的迫切性、发展目标的缺乏性和专业成长的渐进性纠集在一起, 很容易造成新教师的职业困惑。再者, 新教师任职初期的教学任务往往比较繁重, 在教学中既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做好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 还要具备开发课程的能力。教案、公开课、讲课、说课、教研活动等诸多活动不断地挤兑着教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使新教师疲于应付。在教学的适应期内, 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备课、上课、听课的教学活动中, 但工作的成效未必明显。另外, 由于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的新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不够完善, 缺乏调节诸多发展矛盾的能力, 很难体验职业的成就感。

以上这些问题, 阻碍着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这除了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对新教师的入职及职后培训工作进行改革之外, 还需要我们从另一角度来探讨适合新教师专业成长途径。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可以提供借鉴。

二、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对促进新教师成长的价值与意义

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由叶澜教授提出的, 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 激励自我更新, 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定、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 (1) 笔者认为, 自我更新的突出特点是教师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责任感, 是一种自行确立专业发展目标, 进行自我专业结构分析, 寻找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学习资源, 有计划对自我专业发展进行调控, 是一种将传统的被动行为转化为针对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自行自主专业发展行为。

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与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教师自我更新成长机制的两个核心因素。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处于教学适应期的新教师如果了解此阶段的专业发展理论, 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 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线相比照, 追求理想的专业发展成为自觉行为, 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 以至最终真正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在教师保持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前提下, 经过一定时间专业生活的积累, 还可逐渐形成自我专业发展能力, 为教师进一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并成为促进专业发展的新的因素。另外, 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意义还在于:

1. 独立的自我更新意识使新教师的发展呈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师能获得专业发展, 最终焕发教师生命活力的是教师自身。唯有教师本人才能为自己描绘出真实的形象, 这样的教师会对他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以及自身在人格与水平能力上的增长进行评述和分析, 会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与探究, 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和反省。

具有自我更新意识的教师是自己发展的设计者和实践者, 是终身学习者, 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升华。

2. 自我更新成长机制有助于新教师人格完善和德行的养成。

积极的自我更新, 是教师人格不可或缺的职业品质。它能帮助新教师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优势, 以及摸索可以采用的方法、技术和需要克服的缺点。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强调的“教师需要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正如像他们需要了解他们所教的学生那么多”, 教师和学生一样, 也应该看做是发展中的人。

教师的自我更新过程是经历认真而持久的内部反省和外部影响的过程。这种自知和自我学习过程使新教师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被动走向主动, 它能使教师从一个自我中心的人转变为一个不断对自身和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人, 保持对个人的局限性和实力的合理认可, 使教师更加客观的理解自己, 包括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3. 自我更新有助于新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科学研究主要来源于针对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新教师在任职初期难免在教学过程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应当是阻止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 而是把它当做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素材。有目的的反思, 做系统的表达, 自我教育使新教师从一个“理论研究者”变为“行动研究者”。

这样的教师把自己当成一个理性的、有理想的、有见解的、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 他关注学科动态发展, 并在教学实践当中寻找原因, 进行反馈。困惑—反思—琢磨—理解的循环过程成为一种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科研意识和能力在此过程当中得到发展。

三、促进新教师自我更新的对策与举措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问题, 新教师不能消极应付, 也不能把责任只归因于自己, 这需要调节心理, 努力实现自我更新, 积极面对现实。正如顾明远先生在《国际教育新理念》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教师, 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 只有在及时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

1. 初步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认定和追求的关于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的综合, 是教师专业风格的重要组成。正确的职业理念可以帮助教师形成对教育的基本判断, 可以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把教育工作做好。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育理念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首先, 新教师需要通过学习获得教育理念。新教师要利用假期培训学习的机会,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育基本理论, 借鉴优秀教材、教案分析, 正确把握教育规律, 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 还要虚心向身边的优秀教师请教, 学习他们严谨的专业态度、敬业精神、责任意识, 学习他们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治学方法。

其次, 新教师通过反思和总结, 形成和发展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 新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 对自己的认识过程、行为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价, 思考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不断的反思中, 把实践经验进行归拢和定位, 使偶尔的、的教育理念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 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 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

2. 选择合适的专业发展切入点以及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

新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尚未定型, 关于自身的优点、缺点等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点的检测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检测, 二是对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检测。 (3) 通过前一种检测, 可以了解教师内在专业的不足, 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目标和计划, 有意识的克服原有的专业结构可能对专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后一种检测, 可以得知目前本人所具备的专业发展准备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就检测量表, 我们可以参考的是古利尔米诺 (Guglielmino, L.) 所编制的“自我引导学习准备量表”和奥迪 (Oddim, L.) 的“继续学习调查表”, 通过比对, 选择合适的专业切入点进行专业学习,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惑。另外, 新教师在实践中也可以借鉴优秀教师的讲课, 观察、仿效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根据教师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 结合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 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 进而确定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活动过程。 (4) 对新教师而言, 正处于学徒期或熟悉教学的阶段, 获得学校信息是新教师开展职业生涯的基础, 比如所处学校的战略规划、规章制度、职称系列、评比体系等, 教师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任教学校, 并对自己目前的状态进行分析:我是谁?我的优势、劣势是什么?我的远景目标是什么?我的近期安排是什么?把学校信息结合自身认识纳入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来, 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 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近期和远景目标、措施做出合理的安排, 有计划、有目标的谋求发展, 实现专业的稳步提升。

3. 记录“关键事件”, 经常进行自我专业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 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 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经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事件”是沃克 (Walker.R) 在研究教师实验时提出的概念, 指的是在教师个人生活中发生的, 对教师的职业思考和专业发展取向产生重要作用的事件。 (5) 它常引导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急剧变化过程, 也能够通过教师自己思想情感所受触动的能量累积, 逐步调整和改变着教师的专业言行, 使教师在相对平稳的职业生活中实现专业发展。新教师经常记录以是教学活动的成功之处、课堂上突然出现的灵感, 也可以是课堂上、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不当、失误之处, 以此为素材进行教学反思, 尝试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根据产生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尝试提出新的方法、方案。也可以去反思自己教学活动的效果, 若采用新的方法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等。这样的思考过程, 经过多次循环, 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教学经历予以归纳、概括、评价和再理解的过程, 这也是一种走向专业成熟的发展之路。

4. 从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升教学智慧。

一位思想家说过:“理解探戈的最佳方法就是跳, 而不是分析”。教学亦当如此, 新教师理解教学的深刻内涵, 要从实践中不断的摸索。

首先要追问自己“为何这样教”, 明确自己教学的价值取向。一是看自己是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的。是否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因而果的教学过程, 是否体现了教学认知的客观规律;二是看自己是怎样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 能否根据教学难度的层次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恰当地进行启发教学, 更新教学手段, 开发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要追问自己“教出了什么”, 分析自己教学的动态走向。当讲完一堂课、一单元课后, 会发现一个个陌生的自我, “教然后知困, 知困然后能改”, 只有从“困惑”之中找到问题, 理性思考, 敢于怀疑自己, 才能超越自我。思想与行为是共生的关系, 可以通过教学日志、随笔等形式把成功之举和失败之处记录下来, 捕捉学生独到的思想火花, 捕捉自己偶然的灵感智慧, 探索教学相长的创新方法, 打破思维定势束缚。

再次要追问自己“教完了怎么办”, 着力于自己教学的再研究。研究与实践相伴,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重视课例研究和叙事研究。要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 新教师要广泛收集教学问题, 关注教学细节, 回归事件本身, 用现实的故事来生成研究的空间和丰富研究的意义, 澄清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从而使平凡的教育事件产生不平凡的教育智慧。

5. 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交流。

萧伯纳曾形象地说:“假如你有一个苹果, 我也有一个苹果, 我们彼此交换后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我们彼此交换便是每人有两种思想。”教师个体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方面都存在差异, 新教师与老教师之间的交流, 新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都有助于打破教师个体思维上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 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 同时教师间的切磋研究、经验分享会给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巨大的支持, 使教师有自信心和勇气挑战自我, 改进教学实践。

总之,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需要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意识, 充分运用教学实践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 努力提高自我更新能力, 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效学习。只有这样, 才能使自己拥有应有的专业发展动力及空间。专业发展之路才可以向着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3]白益民.自我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 2000.

[4]左显兰.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02.

[5]陈二伟.论反思性教师及其能力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 2003.

教师自我专业成长规划 篇2

姓名:梁艳红

教研组:物计组

一、个人情况分析

(一)任教情况

教师的角色转换过程客观上来说,是一个对教师角色领悟、认同、适应并超越的过程。在此期间,不论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专业能力、专业情义方面,遇到大量的阻碍与困惑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初中新任物理教师亦是如此。任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模仿、探索与创造,才能形成具

(二)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新课程理念的“高要求”与教学实践的“超现实”脱节。在进入新课程之初,尽管所有任课老师都参加了各级培训,但不同教师对新模式与新方法的理解与把握仍有较大差异,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与落实也是各有偏重。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导致他们不得不“穿新鞋走老路”。

2、教学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突出。按省教育厅颁布的课时标准,八年级每周上物理课2节课,九年级则每周上3节课,教师在安排上课进度时普遍反映上不完。以八年级物理为例,按省颁标准,每学年按40周计算,一学年的总课时数为40节,但各个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学生的层次不同,需要的课时量也有所不同,很多教师反映,如果按我县学生实际来安排课时至少需要55课时才能完成。

3、实验教学与实验设备的相对滞后。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明显增多,所以学校实验室的配备标准也要相应提高,但现行的实验室配臵标准仍不能“与时俱进”地做相应的调整;新教材的“实验与探究”与“迷你实验室”栏目中编排了大量的实验,很多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实验室中缺少这些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想买也不一定能买到;教师课前准备教学仪器费时费力。

二、个人专业成长目标

(一)实现学校和教研组等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配臵,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化成长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二)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终身学习、专业化发展的意识,热爱教师工作,爱岗敬业、创新进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具体实施措施

1、理论学习、专业引领

充分利用继续教育集中培训的时间,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提供其自身专业发展的方案。让我获得理论上的提升和专业发展方面的指导。

2、观摩研讨、骨干引领

结合教研组计划和安排,组织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开展观摩课、公开课、送教下乡等活动,组织全体物理教师参与听课,并进行研讨和点评;

3、团队建设,校本研讨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开展校级教研活动;重视课改理念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实施;结合校本培训,开展学校日常教学研讨,使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常规化、常态化。

4、伙伴合作,校际研讨

根据学校地理位臵、教师间的优势互补等建立适当的教研组伙伴合作关系,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定期开展校际教研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5、信息技术,网络教研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 篇3

关键词:自我更新;新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1-0012-04

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迈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每年都有大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这些刚参加教育工作的新教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们肩负着培养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所需人才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建设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关系非常密切。而新教师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任教的最初几年是教师职业生涯最困难的阶段,教师任教初期也是一个职业定位的时期,很多新教师由于在专业发展初期不能对教育实践过程当中的教育理论、教学活动及其关系进行很好的处理,导致对整个教育事业的错误认识,纷纷选择流失跳槽。因此,如何培养新教师在职业初期的专业素养,让他们逐渐步入专业发展之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与困惑

首先,专业发展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目前,新教师的学历普遍比较高,事业追求定位较高,追求成就与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比较强烈。他们关注教学成果,也关注科研成果;关心精神荣誉,也在意物质条件的改善;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否,也关注自我是否提高。但是,由于他们在师范教育阶段一直是经过特殊安排的环境中获得专业发展的,与实际的教学环境有所差异。特别是不少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教学实际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在实际中想获得方方面面的成就是非常困难的。多种冲突的存在,时刻困扰着新教师的成长。其次,专业发展目标模糊。他们一般以成功教师作为成长标杆,对自己的认识不足,缺乏自己专业发展规划,对自己的专业反思和评价水平较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决定教师工作成果见效缓慢,与成熟教师相比,新教师的实力与机会往往不足,所以,难以在短时期内体验专业成就带来的喜悦。因此,新教师的愿望的迫切性、发展目标的缺乏性和专业成长的渐进性纠集在一起,很容易造成新教师的职业困惑。再者,新教师任职初期的教学任务往往比较繁重,在教学中既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还要具备开发课程的能力。教案、公开课、讲课、说课、教研活动等诸多活动不断地挤兑着教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新教师疲于应付。在教学的适应期内,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备课、上课、听课的教学活动中,但工作的成效未必明显。另外,由于处在发展起步阶段的新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不够完善,缺乏调节诸多发展矛盾的能力,很难体验职业的成就感。

以上这些问题,阻碍着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这除了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对新教师的入职及职后培训工作进行改革之外,还需要我们从另一角度来探讨适合新教师专业成长途径。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可以提供借鉴。

二、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对促进新教师成长的价值与意义

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由叶澜教授提出的,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定、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①笔者认为,自我更新的突出特点是教师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责任感,是一种自行确立专业发展目标,进行自我专业结构分析,寻找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学习资源,有计划对自我专业发展进行调控,是一种将传统的被动行为转化为针对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自行自主专业发展行为。

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与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教师自我更新成长机制的两个核心因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处于教学适应期的新教师如果了解此阶段的专业发展理论,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线相比照,追求理想的专业发展成为自觉行为,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以至最终真正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在教师保持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前提下,经过一定时间专业生活的积累,还可逐渐形成自我专业发展能力,为教师进一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并成为促进专业发展的新的因素。另外,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意义还在于:

1.独立的自我更新意识使新教师的发展呈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师能获得专业发展,最终焕发教师生命活力的是教师自身。唯有教师本人才能为自己描绘出真实的形象,这样的教师会对他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以及自身在人格与水平能力上的增长进行评述和分析,会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与探究,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和反省。

具有自我更新意识的教师是自己发展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是终身学习者,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升华。

2.自我更新成长机制有助于新教师人格完善和德行的养成。

积极的自我更新,是教师人格不可或缺的职业品质。它能帮助新教师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优势,以及摸索可以采用的方法、技术和需要克服的缺点。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强调的“教师需要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正如像他们需要了解他们所教的学生那么多”,教师和学生一样,也应该看做是发展中的人。

教师的自我更新过程是经历认真而持久的内部反省和外部影响的过程。这种自知和自我学习过程使新教师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被动走向主动,它能使教师从一个自我中心的人转变为一个不断对自身和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人,保持对个人的局限性和实力的合理认可,使教师更加客观的理解自己,包括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3.自我更新有助于新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科学研究主要来源于针对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新教师在任职初期难免在教学过程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应当是阻止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而是把它当做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素材。有目的的反思,做系统的表达,自我教育使新教师从一个“理论研究者”变为“行动研究者”。

这样的教师把自己当成一个理性的、有理想的、有见解的、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他关注学科动态发展,并在教学实践当中寻找原因,进行反馈。困惑—反思—琢磨—理解的循环过程成为一种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科研意识和能力在此过程当中得到发展。

三、促进新教师自我更新的对策与举措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问题,新教师不能消极应付,也不能把责任只归因于自己,这需要调节心理,努力实现自我更新,积极面对现实。正如顾明远先生在《国际教育新理念》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②

1.初步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认定和追求的关于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的综合,是教师专业风格的重要组成。正确的职业理念可以帮助教师形成对教育的基本判断,可以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把教育工作做好。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育理念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首先,新教师需要通过学习获得教育理念。新教师要利用假期培训学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借鉴优秀教材、教案分析,正确把握教育规律,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还要虚心向身边的优秀教师请教,学习他们严谨的专业态度、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学习他们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治学方法。

其次,新教师通过反思和总结,形成和发展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新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认识过程、行为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价,思考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不断的反思中,把实践经验进行归拢和定位,使偶尔的、零星的经验变成可重复的行为方式,对自己所依赖的教育理念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

2.选择合适的专业发展切入点以及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

新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尚未定型,关于自身的优点、缺点等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点的检测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检测,二是对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检测。③通过前一种检测,可以了解教师内在专业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目标和计划,有意识的克服原有的专业结构可能对专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后一种检测,可以得知目前本人所具备的专业发展准备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就检测量表,我们可以参考的是古利尔米诺(Guglielmino,L.)所编制的“自我引导学习准备量表”和奥迪(Oddim,L.)的“继续学习调查表”,通过比对,选择合适的专业切入点进行专业学习,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惑。另外,新教师在实践中也可以借鉴优秀教师的讲课,观察、仿效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根据教师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结合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活动过程。④对新教师而言,正处于学徒期或熟悉教学的阶段,获得学校信息是新教师开展职业生涯的基础,比如所处学校的战略规划、规章制度、职称系列、评比体系等,教师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任教学校,并对自己目前的状态进行分析:我是谁?我的优势、劣势是什么?我的远景目标是什么?我的近期安排是什么?把学校信息结合自身认识纳入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来,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近期和远景目标、措施做出合理的安排,有计划、有目标的谋求发展,实现专业的稳步提升。

3.记录“关键事件”,经常进行自我专业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经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事件”是沃克(Walker.R)在研究教师实验时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教师个人生活中发生的,对教师的职业思考和专业发展取向产生重要作用的事件。⑤它常引导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急剧变化过程,也能够通过教师自己思想情感所受触动的能量累积,逐步调整和改变着教师的专业言行,使教师在相对平稳的职业生活中实现专业发展。新教师经常记录自己认为对自己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可以是教学活动的成功之处、课堂上突然出现的灵感,也可以是课堂上、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不当、失误之处,以此为素材进行教学反思,尝试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根据产生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尝试提出新的方法、方案。也可以去反思自己教学活动的效果,若采用新的方法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等。这样的思考过程,经过多次循环,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教学经历予以归纳、概括、评价和再理解的过程,这也是一种走向专业成熟的发展之路。

4.从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升教学智慧。

一位思想家说过:“理解探戈的最佳方法就是跳,而不是分析”。教学亦当如此,新教师理解教学的深刻内涵,要从实践中不断的摸索。

首先要追问自己“为何这样教”,明确自己教学的价值取向。一是看自己是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的。是否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因而果的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教学认知的客观规律;二是看自己是怎样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否根据教学难度的层次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恰当地进行启发教学,更新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要追问自己“教出了什么”,分析自己教学的动态走向。当讲完一堂课、一单元课后,会发现一个个陌生的自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改”,只有从“困惑”之中找到问题,理性思考,敢于怀疑自己,才能超越自我。思想与行为是共生的关系,可以通过教学日志、随笔等形式把成功之举和失败之处记录下来,捕捉学生独到的思想火花,捕捉自己偶然的灵感智慧,探索教学相长的创新方法,打破思维定势束缚。

再次要追问自己“教完了怎么办”,着力于自己教学的再研究。研究与实践相伴,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视课例研究和叙事研究。要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新教师要广泛收集教学问题,关注教学细节,回归事件本身,用现实的故事来生成研究的空间和丰富研究的意义,澄清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使平凡的教育事件产生不平凡的教育智慧。

5.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交流。

萧伯纳曾形象地说:“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后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便是每人有两种思想。”教师个体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方面(下转第17页)(上接第14页)都存在差异,新教师与老教师之间的交流,新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都有助于打破教师个体思维上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同时教师间的切磋研究、经验分享会给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巨大的支持,使教师有自信心和勇气挑战自我,改进教学实践。

总之,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意识,充分运用教学实践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自我更新能力,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效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拥有应有的专业发展动力及空间。专业发展之路才可以向着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注 释:

①叶 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67.

②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3.

③叶 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9.

④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

⑤ Sikes,P.,et al.Teacher Careers:Crisis and Continuities.Lewes,UK:Falmer Press,1985,p.57.

参考文献:

[1]叶 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叶 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白益民.自我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0.

[4]左显兰.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

[5]陈二伟.论反思性教师及其能力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3.

自我反思: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篇4

关键词:反思,教学资源,合作学习

孔子云:吾一日三省吾身。常反思才能有大成, 圣贤的至理名言与躬身实践对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也有极大的启发。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普通教师, 我也时常提醒自己: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 还应时刻谨记“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反思是跟随在实践后面的反复回溯、反复思索。在教学实践中, 我也不断地进行反思, 虽屡经思想的战栗与阵痛, 但身置其中我也享受到了精神的欢愉。每次反思都促使自己有了一些新的收获与提升, 现摘录两则反思随笔。

一、反思随笔之一:对教学资源呈现时机的反思引发的二次备课

随着多媒体手段使用的日渐频繁, 语文课堂亦丰富多彩起来。在溧阳市别桥中学听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公开课, 结合我平时的教学, 我感到自己在这一问题上仍有很大的疑惑。

【案例描述】

师:请你描述一下“魔鬼的海”这一现象。

一位学生找到文中相关语句并朗读。

师:能否用简要的语言说说其成因?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 结合文本并联系物理知识明白了是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形成的。

师:出示三幅图片。 (一为“魔鬼的海”, 其余为“海市蜃楼”)

学生情不自禁发出“噢, 海市蜃楼”的惊讶之声。

师:请你描述一下“鸣沙”的现象并说说其成因。

一位学生找到文中相关语句并阐述。

师:播放“鸣沙”视频。

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

师组织总结:作者对沙漠里奇怪现象的成因的剖析是为了告诉我们读者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师组织全体学生齐声朗读以上两者的成因和结论。

【案例解读】

以上教学设计思路清晰, 实施的也非常的顺畅, 给人感觉很圆满。但我所思考的是这些图片和视频在这里面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呢?它们是否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呢?难道它们仅仅是为了对文本既有结论的一种印证吗?再反观学生学习的情绪体验, 当学生看到三幅图片时都情不自禁地发出“噢, 海市蜃楼”的惊讶之声;当观看视频时一个个更是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可见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确实对天性好奇的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这与这一环节之前学习文本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此处应该是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教师可以围绕这方面做点文章。

我觉得这些教学资源挖掘的非常好, 但在呈现环节或时机上还可以做些调整。如:可以先一一展示图片和视频, 激发起兴趣, 再让学生采用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探究其成因, 当他们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无法作出合理解释时, 教师不妨点拨一下告诉他们答案就在文中, 从而通过学生主动地寻找完成对文本的学习, 明确其产生的原因, 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这是第一。第二, 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图片, 要求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描述你所看到的画面, 然后再画出本文中描述这一画面的语句, 两者加以比较, 这样既感知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又进行了口头表达训练。第三, 当激发起的兴趣可能因口头表达训练后逐渐减弱下去时, 下面再尝试给予新的刺激, 让学生补充其他“画面”:你在生活中看到了哪些奇怪现象?又有谁能为它作番科学的解释?最后归结出结论。这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 也是文本所要阐述的观点: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虽然世界上有许多未解之谜, 我们也坚信科学终能一一解答。仅仅调整了呈现的先后顺序, 但它却能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也产生了迫切阅读的需要和动机, 这样就把阅读文本内化为一种内在的需要, 也能完全落实并达成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中的情感态度这一纬度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教学并非是为教师教的顺畅, 而应是让学生学的有味, 我们相信学生“乐学”才可能学好。只有学生精彩了, 我们的课堂才精彩。

二、反思随笔之二:借我一双慧眼吧——也说教学资源的开发

结束了在武进东安中学的公开课教学《木兰诗》, 自感不甚满意。在评课时, 常州市初中语文教育岳亚军名教师工作室成员的点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特别是朱淑兰老师对我漠视了多媒体教学中图片资源的利用给予了很大的提醒。回校后, 我在自己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方面进行了反思, 并为此进行了实践。

公开课教学: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的电影宣传海报仅仅作为我上课伊始的背景图片, 在制作课件时并没有细加审视这张海报, 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当时的想法很简单, 当学生走进多媒体教室时总不能在投影幕布上是白茫茫的一片吧, 我投影这张海报仅想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将学习《木兰诗》, 请同学们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反思后的实践:为了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我也把这张电影宣传海报展示了出来。由于是自己带的学生, 学生们一看到海报, 就兴奋地说起了影片里的故事情节和自己的观看感受,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一些学生甚至没等我发问就急着把手举了起来, 嘴里还嘟囔着:“老师, 叫我, 叫我回答, 我看过的。”

“别急, 别急。”我卖着关子故意说, “老师知道很多同学看过这部电影, 可是谁知道这张电影海报的设计用意吗?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张海报。”原本热闹的课堂开始安静下来, 面对电影海报夸张的描绘, 有些人在沉思, 有些人在翻看书本, 寻找创意的根据。过了不久, 学生们又充满了自信, 高高地举起了手。

“海报中的人物手握宝剑, 表示这个故事和军事战争有关。”海报中的木兰手持宝剑, 这和诗歌中表现的战争情节的确符合。

通过对电影海报设计用意的分析, 学生基本抓住了木兰的形象和诗歌的内容, 于是我再要求他们速读课文, 找出关键语句, 筛选重要信息, 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由此, 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文中最关键的信息, 并轻松地归纳了本文的主要情节。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 篇5

----市北区小学数学课例班研修感悟

2007学,我有幸参加了“数学第三期课例培训班”的培训,收益颇大。通过培训,使我们每一位老师重新认识自己,并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青岛市的教育、教学专家与我们零距离接触,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使我们教师开拓了视野,更加了解当下教育的现状和作为一名教育者的使命。对我而言,课例班的培训,不仅是教学知识的扩充、教学理念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也使我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教师的终身学习,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就我看来,终身学习有以下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提高学历。我国很重视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教师通过脱产进修、函授、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提高学历是适应职业的需要,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很看重文凭,但求知比文凭更重要。即使是学历合格又称职的教师,包括优秀教师也有一个不断提高和精益求精的接受终身教育的过程。终身学习使教师从自然成长状态变为自觉提高过程。

二是可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能摧残人才。“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师要终身加强政治思想修养、现代教育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学习,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才观。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不思进取,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必然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认为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并且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所从事的职业是神圣而艰辛的。为把新一代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要有乐于奉献、勤于实践、为人师表的崇高风范,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揣着一颗爱心,用自己无限的真诚,科学民主地育人,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 篇6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新课程教育发展的需要,是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笔者多年对我县思品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对思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做了一点探索和反思,供同仁商榷。

一、有些思品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陈旧,业务能力不强。

思想观念陈旧、业务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理念落后,重单向的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许多教师把思品课上成知识课,用知识课的教学模式上思品课。二是教学方法落后,有的教师不会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不会使用网络教学材料,上课仍是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三是教师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教师上课只是教教材,把教材上的材料讲给学生,不会结合学生的思想生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四是教师语言表述不规范、不专业。在河南省实行开卷考试的形势下,教师的课堂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答题质量。

2.成长意识淡薄,专业发展不强。

思想品德学科的社会时效性很强,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因此,专业发展是思想品德教师成长的必修课。然而,有的思想品德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对教育教学缺少独立思考,习惯利用课本教学,习惯模仿他人,不主动对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思考与反思,专业成长意识比较淡薄。

二、思品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面对上述问题,如何突破思想品德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瓶颈?笔者认为,开展有效的自我反思,努力学习新理念及新专业知识,加强与同行的交流等,对于更好地认清自身的教育教学缺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不断更新自己。

(1)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

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教师具有法律、心理、社会、人文、时政等方面综合知识。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对时政热点的及时学习与关注,是很难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因此,思品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活跃自己的思想,开阔自己的思路。

(2)继续教育——专业成长的正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师必须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改变“一桶水”的现状,保持源头的活水长流不断。我县教师每年都面临着各类的专业培训,这是培养教师新课程理念、加速教师成长的最便捷的方法。在专业培训中,既有专家教师学科前沿理论的引领,又有教学新理念的渗透,同时还有同行优秀教师先进经验的交流。青年教师如果能够重视每一次专业培训,必将实现专业的快速发展。

2.拓展教育视野。

近年来,我县一些学校思品教师结构问题较多,如,非专业的思品教师多、年轻思品教师多等。为促进学校思品学科的发展和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我经常到学校组织思品教师开展观摩课研讨、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了思品教师的迅速成长。在活动中,思品教师积极交流,相互学习,研讨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通过不断的交流学习,许多思品教师进步很快,特别是年轻教师,拓宽了教育视野,提高了业务能力,找到了专业发展成功的基点,尝到了艰辛耕耘的甜果。

3.养成教后反思。

思品教师的专业成功与否,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上了多少节课,而在于他能不能养成教后反思的好习惯。思品教师要想走得远,就要勤思考、多反思。反思,自己才会进步;反思,自己才能醒悟。思品教师要养成教后反思的好习惯,就会品尝到思品学科教学的快乐和幸福。2016年上学期,我到三所学校送教下乡,我作课的课题是《学会合理消费》。第一天我到县西区域的农村一所初中作课,我在课堂上展示的“月光族”一系列图片,虽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有的图片内容不符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活动环节比较松散等。课后,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第二天到县东区域的一所农村学校上课,效果很好。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学会思考,懂得教后反思。有效的教后反思,才能不断促进我们的专业化成长。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 篇7

一、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建立合理的鼓励政策

西方国家在教育方面一直都是自由的政策, 在教师教育方面也是一样。这样的教师政策带来的是整个团体的进步,教师群体的更专业化职业化,在工作中的成果更鲜明。中国在初中化学教师培养方面,自然有一定的投资,这样的投资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这个教育行业的支持。教师的成长不得不靠政策的支持与鼓励,所以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之下,中学化学教师应当将自己的职业规划与政策导向紧密相连接。学校所能提供给教师的化学教学资源是有限的, 那么教师就根据学校提供的资源调整教学。同时,根据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化学教师应当认真地思索自我的需求, 在最优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认真提升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外在的支持会促进内在的增长, 近十多年以来我国特别重视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环境质量。教师的薪资待遇在不断增长, 这样的增长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吸纳更多的优秀教师。尤其对中学化学教师队伍,更多的进修机会促使更多的年轻教师有学习的机会及对自我教学模式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只有外在的支持与鼓励才会使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自我学习中。中学化学教师本身会需要一些实验的基础材料,所以一定的政策支持是教师成长的一大原因, 当然教师利用好一切的鼓励措施才是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

二、中学化学教师的自我成长

中学化学教师应当制定自己个人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在确定自己的专业目标之后, 按照自己设定的轨迹,激励自我努力奋进。教师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应该十分清楚这样的目标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现代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具备开拓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自我认知与调控能力、多媒体使用能力及信息处理的能力等, 还要求具备自然科学的思辨能力及较强的动手实验能力。这些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都应该努力具备,只有在获到所有的能力之后,教师才会全面地发展、完善自我。

驾驭教材的能力是每个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 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知识概念及科学探究的思维意识。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蕴含的科学方法,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更是对自我教学能力的必然提高。选择科学的教法是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更多的模型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化学实验教学的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师一种最重要的能力,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实验技能是化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范畴。一个优秀的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科学的实验方法、娴熟的实验操作,并且坚持参与化学实验,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做出一定的成绩。

教师只有在不断努力中通过自我学习才能达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在知识更新超速的今天,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竞争之根本, 教师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的学习能力而不是知识储备能力。中学化学教师只有爱学习、会学习、擅应用才能适应社会,从而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只有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才能对当前的化学教育产生研究探究的心态,这样的心态才能使优秀的教师逐渐成熟。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理想追求和现实需要。了解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探索能够促进中学化学教师快速发展的途径策略显得十分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师的成长是必需的,是与时俱进的,我们要在看到外因的同时看到内因, 相信两者结合才能真正使中学化学教师有一个大的突破。

摘要: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本质上看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史,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发展;二是外在条件的影响对教师的发展。中学化学教师要求专业的成长即在这两方面有好的发展。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论述中学化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希望,能有所见解。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 篇8

只有甘于寂寞、对肩负的“大任”有真正自觉的人, 才能历经磨难而修成“正果”;只有那些善于管理自己的人, 才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班主任了解和确定自我状态, 自觉规划职业生涯, 主动进行人生设计, 对自主发展进行合理管理和监控, 有利于落实预定的发展目标, 有效地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因此, “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就成了班主任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自我管理的措施

1. 正确审视自我, 了解和确定自我现时状态

了解自己是班主任进行自主专业成长的基础和方向。要正确审视自我, 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回顾自己的历史和展望自己的未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到班主任群体中通过比较来了解自己, 注意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有意识地了解自己当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如下表, 就显示了一个班主任对自我反思内容的梳理。

2. 分析自我优势, 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要实现自己成长和发展的目标, 制订一份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班主任指出自我专业成长的方向, 明确成长各阶段的任务和措施, 科学地进行时间管理。所谓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就是班主任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全程所进行的一个整体设计, 它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蓝图和行动指南。在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时, 班主任要扬长避短,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定自己希望能达到的目标类型, 分配各阶段所需的时间、思考采取的方法和途径等。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指导下, 在某一阶段, 班主任还要对自己的目标及设想等作出更具体的发展规划, 从而增强目标的实效性。另外, 班主任还要学会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 把自己的工作进行系统分类, 探寻提高效率的规律和方法;注意学习一些优秀班主任的良好习惯和成功经验, 还可以从国内外企业管理书籍中学习时间优化的措施。

3. 自我监控, 不断完善专业成长的保障机制

计划必须与有效的监控相结合, 才能取得预期的目标。所谓自我监控, 就是班主任将自己的思想及行为作为自身意识关注的事务, 不断对其进行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其实, 这种监控更多表现为一种过程性的记录、反思和总结, 它可以使班主任朝着专业发展有目标、有计划地行动。许多班主任开成长博客或写成长日记, 就是非常好的形式, 因为写作和思考可以让人不断审视自己的发展足迹, 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化素质。正如周佳荣等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沈阳出版社, 2000年版) 中提到的:“我从1960年开始向报刊投寄教改文章, 十多年寄出几十篇, 只登出短短的几百字, 我没有罢休, 一直坚持实验, 深入想, 认真写, 直到1980年即写文章的第20个年头, 才正式发表了阐述观点的论文, 此后一发不可收……我并未因为寂寞而气馁, 而是以顽强的自制力激励自己坚持努力, 最终成为特级教师, 并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写作让班主任品尝着思考的乐趣, 并且可以促进班主任的快速成长。

班主任坚定地走自主专业发展之路的过程, 就是不断开展自我监控并完善自我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有:强化走自主专业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念;做事认真, 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注意协调现实与自我的关系。

二、班主任自我评价的重要意义

“自从学校工作引进了量化考核机制以来, 量化考核成了套在班主任头上的‘紧箍咒’。学校滥用量化考核, 并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学校领导为促进班主任的工作, 随心所欲地念量化考核这个‘咒’, 有时让人感到啼笑皆非。如收取学杂费时, 按各班完成的先后名次换算成分数, 计入班主任考核;将学生加入人身保险的入保率, 计入班主任考核;有的甚至把各班学生订阅上级主管部门推荐的课外读物的数量, 也以打分的形式计入班级考核。班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班主任们只能身不由己地在量化考核中苦苦挣扎, 疲于应付。”这是笔者面对片面的考核制度, 写在教育随笔中的一段话。

毫无疑问, 评价是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然而, 评价的过程对班主任而言, 经常是一个不太舒服的过程。究其根本, 是因为传统的评价体制在理念和操作上的异化和错位挫伤了班主任的积极性。在评价方式上, 评价者高高在上, 掌握评价的主动权, 将班主任置于被评判者的被动地位, 班主任缺乏与评价者沟通的合理渠道, 因而也缺乏言说与争辩的权利;在评价目的上, 重在证明班主任过去的业绩, 忽视对班主任未来发展的促进。如此种种, 使得本应成为班主任发展内在促进者的评价手段, 成了纯粹外在的评判者, 班主任评价就成为他人给予班主任奖惩的标准, 而不是班主任自我发展的动力。它使得班主任逐渐丧失了创造性和思考能力, 产生了职业倦怠。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走出误区, 构建发展性的人本化评价体系——班主任自我评价。

1. 班主任自我评价的内涵

工作量大, 整天疲于应付, 无暇谈专业发展;考核评价比较片面, 逼迫班主任围绕分数转, 先进的教育理想只能放在心里;学校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主任成长团队, 自己身单力薄;必要的资源匮乏, 专业得不到相关支持和专家引领……像这样影响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可以列出很多很多。但是, 需要强调的是, 无论从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还是从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看, 其责任人都是班主任, 即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就是班主任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发展。

班主任的自主评价是班主任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措施, 就是指班主任把自己作为审视和剖析对象, 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方式, 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或对自己某个阶段的工作绩效等进行认识、分析、评述, 从而激发班主任自我发展, 达到自我提高的过程。这也是班主任自主发展的核心因素。

2. 班主任自我评价的意义

一是为班主任自主发展创造了条件, 注入了动力。孟子说:“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实践证明, 班主任自主评价可以把思考的权利还给班主任, 把讲话的机会让给班主任, 把发展的空间留给班主任, 可以为广大班主任的成长营造出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引导他们在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主成长、自我完善。

二是促使班主任更好地认识自我, 提高专业素质与能力。班主任的自我评价过程, 实际就是对自己的现在和过去、现状和目标的对比反思的过程, 就是对自己和同事、对自己的内在期望和现实绩效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自我剖析的过程中, 作为评价主体的班主任已经站在“我”之外的更高境界, 可以更清楚地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也可以更清楚地发现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和对症下药、弥补过失的良好效果, 班主任的素质与能力将随之大大提高。

三是缓解班主任和学校、班主任与同事之间的矛盾冲突, 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校本环境。有哲人曾说, 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认识自己。评价以班主任综合自评为主, 改变了原来评价中学校领导片面武断、同事之间激烈竞争等弊端, 使评价真正符合人本、人文的现代趋势。

3. 开展班主任自我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开展班主任自我评价前, 有必要进行指导性培训。由于常出现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者过低、或全或偏的情况, 所以, 在进行自我评价前, 要通过培训等形式, 使班主任对评价的方法、程序、意义等有明确认识, 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 既要看自己的缺点, 也要看自己的优点, 从而避免自我评价中草率、应付的现象。

二是逐步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班主任自我评价体系。自我是评价的主体, 但是评价却不能我行我素、随意进行。有关方面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自主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 使班主任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是科学处理自我评价的结果。班主任自我评价的目的, 是要对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教育管理行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它的结果应以描述性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而不能再采用原来分数式、名次化的片面评价方式。自评报告必须既能反映班主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也能突出自身的长处, 还要有班主任自我整改和自我完善的措施及步骤。因为班主任的发展是连续的, 所以其相应的自评报告必须是连续的, 互为对照, 互相补充, 共同构成班主任不断发展、完善的长期过程。

三、班主任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创新尝试——成长博客

1.“班主任成长博客 (档案册) ”的建立

对如何操作班主任管理和自我评价, 已有许多班主任、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尝试。建立成长博客或成长档案册的做法, 就是一项非常简单易行并且科学有效的措施。“班主任成长博客 (档案册) ”是班主任个人成长的文字性记录, 是班主任成长的真实足迹。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校园网为每个班主任开放网络空间, 让班主任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 对各种内容分类上传、整理充实;当然, 也可以借助大型网站的博客空间。一般学校可以为班主任提供文件盒, 每位班主任根据档案册总科目分类撰写、组织、整理材料;平时由班主任自己保管, 学校不定期督促检查, 并于期末进行全面评定和展评, 再归入个人档案。在实验初期要树立典型班主任, 以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 还要做好跟踪检查和及时反馈等工作。期终, 除“评价篇”保密外, 其余部分公开展评, 再装订成册, 存入个人档案。

为真正发挥其促进作用, “成长博客 (档案册) ”作为对班主任工作鉴定的主要依据, 要与班主任年考核、奖励、选拔、职称评定和聘任工作挂钩。它以发展性评价为基础, 以读书、写作、反思、研讨等现代创新型班主任的行为方式开展工作, 把班主任从繁忙的传达、要求、布置、检查、训斥中解放出来, 真正关注自我、关注内心、关注成长;它以新的角度诠释了班主任工作的丰富内涵, 内容涵盖了班主任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集“多元化、形成性、发展性、人本化”等特点于一体, 对班主任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班级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班主任成长博客 (档案册) ”的设计

“班主任成长博客 (档案册) ”也可称为“班主任素质发展评价手册”, 根据其具体内容和在班主任素质发展中的地位, 大致分为七个篇目。

(1) “蓝图篇”, 即“我的班主任成长设计”。分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三个子目:

“近期规划”——写自己本学期和学年的班级管理、个人发展计划和措施。

“中期规划”——侧重三至五年的个人班主任成长方向、目标和成果。

“长远规划”——从职业的选择到事业的追求, 为自己的班主任生涯定位, 突出个人特色。

(2) “学习篇”, 记录自己读书、参加培训、讨论交流、专题积累等行为和素材。可以分为三个子目:

“好书伴我行”——记录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超越加油站”——留下自己在各种学习、培训中的心得。

“精彩资料库”——摘录有关班主任发展和班级管理的课题研究资料。

(3) “理念篇”, 就是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班主任修养或班级建设的相关理论。分为三个子目:

“我与新课程”——主要是接受新课改理念、措施和方法。

“对话教育家”——摘录和分析中外教育家的教育理论、教育论断。

“经典故事会”——搜集经典教育故事, 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4) “实践篇”, 该篇是“成长档案册 (博客) ”的主体部分。主要分八个子目:

“成长足迹”——以日记体形式, 或长或短、或叙或议地真实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每一天。

“精彩回放”——展示自己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精彩的班会、晨会、家长会等活动的构思、过程和效果。

“独辟蹊径”——主要汇集自己班级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创新性设想、方法、活动及实践意义与展望。

“携手共进”——描写自己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或与其他班主任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故事和感受。

“课题研究”——专门分析自己参与课题研究的背景、措施、方法、经验、教训等具体实践情况。

“心灵对话”——整理对典型学生的个案分析、跟踪调查和自己与之交流沟通的过程、效果、感悟和家访谈话等。

“教育反思”——梳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典型事件或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快乐瞬间”——汇集自己或班级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些精彩画面或图片。

(5) “成果篇”, 主要展示班主任的阶段性绩效或反映自己工作的得意作品。分为以下两个子目:

“春花秋实”——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获得的各级奖项、荣誉等名称、说明, 或者社会、学生与同事的宣传、赞誉等。

“桃李芬芳”——培养、辅导学生显著转变的证明材料或参加各种展示活动、竞赛的奖励等。

(6) “评价篇”, 指以班主任个人的材料和实际工作情况为基础, 从思想状态、基本素养、科研能力、工作绩效、幸福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 对自己班主任工作的综合素质评价作相对性和绝对性的模糊对比评价。相对性, 就是和本人以前的工作情况、综合素质等作比较分析, 肯定进步, 找出不足, 提出希望;绝对性, 就是把评价对象置于同层次的班主任群体中作综合分析, 主要是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优势, 指出发展方向和目标;所谓“模糊”, 是指不用分数、名次等太具体的形式给班主任排队, 而以等次和文字评语的方式给评价对象一个轮廓性、方向性的概述。可分为五个子目:

“为我骄傲”——学校于每个期末, 组织大型的“班主任成长博客 (档案册) ”展评活动, 由学校领导、资深班主任、家长代表、社会名流、学生代表等组成考核小组, 按类别分层次划出等次, 并指明其优缺点。

“自评报告”——分取得的进步、存在的问题、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需要提供的支持和帮助等几部分进行自我剖析。

“理论答辩”——思维方式往往决定着行为方式。为综合评价班主任的教育理论素质, 在学年末时可采用理论答辩的形式, 出示一些教育教学实际案例, 让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处理和解释, 由专家型班主任作出评析和指导。

“心声与希望”——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网络问答等多种形式, 分别由考察小组、学生干部和家长代表分别收集和整理来自同事、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意见。为避免学生或家长的片面性认识, 评价者必须真实反映情况, 必须提出合理化建议, 也必须另外签名。

“总评报告”——主要根据日常工作实际和班主任自我评价内容, 学校组织对班主任个人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作出综合描述性评定, 并在提出对班主任的建议后, 以面谈形式向班主任解释说明, 最后由班主任自己对学校的总评写出态度和意见, 突出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7) “展望篇”, 根据前阶段工作中的不足和各方面对自己的建议, 对今后发展和未来工作提出改进创想或措施。评定时, 重点注意其针对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专业成长需要“自我执行力” 篇9

其实, 很多教师都有“自知之明”, 深知自己要成为“名师”是一种“痴心妄想”, 这也是不少教师在遇上“高原现象”之后、便放弃勇往直前的原因。笔者认为, 任何教师都能成为“名师”。对于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们来说, 他们的心里其实都藏有专业成长的一些“锦囊妙计”, 只是缺乏一种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力”, 这种“力”就叫做“自我执行力”。

何谓“自我执行力”?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 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 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很多教师在写作中都援引了这句话, 相信也有不少教师都曾经在坚持写教学反思, 现在也应该有教师在实践, 可是, 知道了、理解了、实践了的教师, 如今有多少位成了名副其实的“名师”呢?我想:很多教师在开始写教学反思时, 肯定是热情澎湃、干劲十足, 可是能坚持三年的, 可就算是凤毛麟角了。因为他们能坚持下来, 所以他们很有可能成了“名师”;可是更多的教师半途而废,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些半途而废的教师正是缺少一种“自我执行力”———缺乏制定成长的计划、措施, 为自己设定具有有效约束力的制度, 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能力。简而言之, 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 教师如果要勇往直前、向“名师”行列迈进的话, 就要自己给自己下“死命令”, 严格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师成长规律, 坚决执行自己最初的“成长计划和成长路线”, 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当然, 在执行“自我成长计划”的过程中, 可以灵活地、恰如其分地对“成长计划和成长路线”进行科学的修改、更正, 而不可随意、轻易地改变目标。

教师可以先结合自身实际, 包括阅读面、教学风格、兴趣喜好、学生特点等, 为自己度身订做一套适合自己的“成长计划”, 其中应含有成长目标、成长路线、成长方法等。有了明确的“计划”后, 还不够, 还得有科学、严格的制度做保证, 就像一部约束自己的“法律”一样, 能对自己在专业成长路上的“违法乱纪”行为有一定的震慑力。这部“法律”可以具体规划, 比如可以规定“如果在一年之内未能读完某些书就要受到惩罚, 罚自己面壁思过七天”等。然后, 在成长的过程中, 如果自己真地“违规”了, 就一定要严格“依‘法’行事”、决不留情、决不“殉私枉法”, “法律”规定了什么惩罚, 就应执行。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因为如果此时自己思想一放松, 一而再、再而三地宽容自己, 那么没有“法律保证”的专业成长计划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如果教师能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 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话, 接下来, 教师要做的, 只是结合自己的现状, 及时调整专业成长的思路或方法, 使自己能更有效地提高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为实现自己的宏大目标垫下铺路石。

在这其中, 教师的“自我执行力”是至关重要的, 它关乎到教师的“成长计划”是否能得到落实、“成长目标”是否能够达到。“自我执行力”不仅仅是专业成长过程中执行的方法、路线, 还承担着对教师自己进行监督、约束、惩罚、奖赏、鼓励的重任。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推进器 篇10

如何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感悟成长, 并把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孩子的心中呢?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有一次, 我参加了学校一个班的一次音乐活动课。组织这次活动的是一位中年教师。她平时对学生很严厉, 看得出来, 学生都有点怕她。她非常想把这次活动搞好, 但是学生已经习惯了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 都是由老师说了算, 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权。因此, 这次活动到最后并不成功。

问题二:我非常重视课前的准备和设计, 因为我知道课前准备工作的充分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一堂真正成功的课就应该犹如一篇优美的文章, 既要有一个好的开始, 也应该有一个完美的结尾吧!但是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 我的音乐课也不例外。每位教师也许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与体验:教案初成, 往往难以发现毛病, 下课结束, 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现。我该怎么写课后教学反思?

二、对遇到的问题做出的一些见解及做法

1. 对自身教学的重新认识

传统的教学重视怎样使学生得到知识和技能, 教师清楚自己为什么教, 要教什么和怎么教, 而学生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创造性就很难发挥。音乐课堂教学区别于其他知识学科, 它应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更富于感情色彩, 更具有亲和力和趣味性。因此, 任课教师就该从传统知识性学科的“师道尊严”中跳出来, 改变陈旧的教学态度, 践行民主的教学态度。

2. 课堂教学允许学生“犯错”

传统理念下的教师在学生与课堂上的答案不符时, 往往会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而在新课程理念下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不合适, 因为直接对孩子的回答予以否定, 不仅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而且还会使积极参与的情绪受到抑制。因此,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该在学生“犯错”时, 耐心倾听, 用亲切的目光、热情的言语鼓励, 使学生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 消除胆怯、困惑, 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去激发创造的潜能。

3. 充分的情感交流, 焕发课堂生机

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的重要标志。它使课堂教学信息不断得以更新与提升, 从而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这也是最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所无法达到的。如欣赏器乐曲《草原放牧》中, 在做了一定的情感铺垫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不借助任何肢体动作表演, 只是用“音乐的耳朵”聆听, “看谁的眼睛会说话, 请小朋友们用眼睛把你想到的、看到的告诉大家……”鼓励小朋友们。“喜悦”“紧张”“危险”……一切都尽显于孩子们真诚的眼眸之中, 那么地投入, 那么地逼真, 仿佛真的看到了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失去羊群的紧张, 与暴风雪搏斗的危险。

4. 能传情的肢体语言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 于是“手舞足蹈”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表情达意的最合适的方式之一。因此, 在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巧妙地融入歌表演、歌伴舞等体态律动来进行辅助教学, 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又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如解决歌曲中的附点音符或带附点的节奏时, 就可以利用肢体语言, 即借助手势或头的动作来帮助学生把握好节奏;又如在教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时, 如《草原上》《我的家在日喀则》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 增强他们对其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直观的感受, 可以加入一些肢体动作, 即为学生表演蒙古、藏族、新疆等各民族的舞蹈片段, 让学生学简单的动作, 并将表演融入歌曲当中。这样, 学生跳着整齐的舞步, 唱着愉快的歌曲, 将课堂变成了一场热闹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会, 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也在愉快的歌舞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学生的心灵。

三、应把握教学反思的一些主要方法

据研究和实践证明, 教学反思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 我想举学到的以下两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1. 撰写教学日记

教师可以针对一节课上完之后进行简略式的把课堂中的问题记录下来, 也可以使用选择一天中某一节课当中出现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 作为一种教学课题进行研究。这种记录式的方式很有效地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和思考。

2. 教师间的交流讨论

教师把课堂中一些出现的问题通过和自己的同事进行交流, 这样就会很有效地把几个老师的智慧一起激发出来。这样的交流不仅能够融合每个老师处理问题的智慧, 而且通过这样的交流, 老师们之间的感情也会加深。而交流的方式则可以通过面对面方式, 也可以通过在网上开设一个论坛式的平台等。

以上两种反思方法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比较容易操作的, 而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因为, 它们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 而且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和方法, 具有较大的实用性。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各种经历过后的课堂教学反思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 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积累教学经验的最好的途径与方法。因此, 善于反思的人进步一定会比别人快。所以, 无论用哪种方法来显示反思结果, 都一定要行动。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 感悟中不断成长, 才能真正地使课堂教学反思成为教师自我成长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1]张燕.在反思中成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琴.赖新元.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精选十篇)相关文章: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总结(精选17篇)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精选十篇)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总结(精选20篇)

高三语文年度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

体检工作总结

地质工作总结[通用]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精选十篇)》

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精选十篇)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 篇1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迈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每年都有大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这些刚参加教育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