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盾守护湿地作文精选篇1
有人认为,湿地保护远不比大气、水污染治理来得急迫,排排座次,资金、人力都很难安排到前面,这样的想法十分偏颇。生态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了生态安全,生物灭绝、灾害频发,哪有高质量的生存环境?期待各地拿出有力措施、投入真金白银,让湿地保护走向春天。
这几天,有两个跟自然相关的日子。先是每年2月2日的世界湿地日,再是昨天的立春节气。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们也以“逢春”形容事物生逢其时,将有大的发展。然而,从近年的数据看,我国湿地的命运却还没能“逢春”。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甚至能调节局地气候。湿地的功能的确不少,但它的重要性很晚才被社会所认识。也正因此,大量湿地遭受人为破坏,很多只能从地名中窥见其存在。比如北京的“海淀”“积水潭”“苇子坑”“水碓子”“北洼”,都曾是典型的湿地地貌,如今早已被水泥森林所取代。
资料显示,我国湿地率为5.58%,低于全球8.6%的平均水平,人均湿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1/5、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2003年至2013年,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率达8.82%。大规模的无序开发建设使许多湿地成为生态“孤岛”,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已成为我国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之一。
__年,中央环保督察组第一批对8省区进行督察,5个省区的督察意见中包含湿地破坏的内容,其中,黄河湿地无序开采导致严重生态破坏;呼伦湖大面积湖滨芦苇湿地丧失,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等问题广受关注。而在我们身边,一些根本进不了名录的小湿地同样在加速消失。__年,北京市昌平区都市芳园小区的200亩人工湖被填埋,环保民间组织和业主干脆把“肇事”的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
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与“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目标,这在湿地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指导5年工作的湿地保护“十三五”规划迟迟不能露面;同时,一些地方的保护条例规定要按照名录管理,可由于湿地管理存在多部门职能交叉等问题,名录难产导致保护缺乏依据。这都让人感觉湿地保护实际工作依旧难与目标相匹配。
令人欣慰的是,__年12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对新形势下湿地保护修复作出部署安排,这对于急需“疗伤生肌”的湿地来说,无疑是一缕春风。划分湿地管理事权、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将湿地保护成效指标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体系等方针,让湿地保护有了明确的制度安排。
一年之计在于春,很多人期盼借此春风,湿地保护能有一个全新的局面。然而,有人认为,湿地保护远不比大气、水污染治理来得急迫,排排座次,资金、人力都很难安排到前面,这样的想法十分偏颇。生态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了生态安全,生物灭绝、灾害频发,哪有高质量的生存环境?必须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重新认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应拿出有力措施、投入真金白银,保护湿地不再遭受破坏与蚕食,让湿地保护真正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湿地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保护和利用的矛盾仍日益凸显,湿地遭受非法侵占、围垦、污染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湿地保护立法刻不容缓。为了保护好湿地,从根本上解决湿地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国家层面立法保护湿地尤为重要。
以法为盾守护湿地作文精选篇2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主席在刚刚闭幕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的致辞中指出: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致辞中说到的这部《湿地保护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填补了我国生态系统立法空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国湿地管理进入法治化的新阶段。
我国湿地面积约占全球湿地面积的4%,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国湿地分布广、面积大,湿地资源的丰富度和独特性在全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是湿地保护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湿地保护法》共7章65条,确立了“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为我国湿地保护保驾护航。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达明:“《湿地保护法》的重要意义就是在于它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进行立法的,而不是从资源的角度来进行立法的。它不是只关注于湿地的单要素资源,比方水、土、生物,而是这些东西的一个集合体,集中表现在生态功能的保护和修复上面,可以说《湿地保护法》填补了我国生态系统的立法空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达明:“我们国家的湿地保护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摸清家底,夯实基础阶段,这个阶段把基本情况摸清楚了;第二个抢救性保护阶段,主要是建立资源保护地,包括资源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等,把重要的湿地优先抢救性保护起来;第三个阶段,《湿地保护法》今年的6月1号颁布以来,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依法来保护国家的湿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湿地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保护和利用的矛盾仍日益凸显,湿地遭受非法侵占、围垦、污染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湿地保护立法刻不容缓。为了保护好湿地,从根本上解决湿地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国家层面立法保护湿地尤为重要。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明祥:“《湿地保护法》的出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在《湿地保护法》出台之前已经有28个省出台了自己的湿地保护条例和湿地保护管理办法,地方一些成功经验也为保护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__大以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对湿地保护高度重视,通过法律把中央的一些决策部署变成法律制度化,这也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事情。”
新出台的《湿地保护法》吸取了此前湿地保护管理实际操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在《湿地保护法》中关于“国家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制度”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湿地保护法》明确了占用国家重要湿地需要遵循“占补平衡”原则,并规定“经依法批准占用重要湿地的单位应当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恢复或者重建与所占用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的湿地。”
以法为盾守护湿地作文精选篇3
湿地是“地球之肾”,他有着绿色的外衣,有着博大的胸怀,湿地是水的源泉更是生命的源泉,湿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为美丽的地球留住一片蓝天,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守护着一片净土,湿地用他那宽广的心胸,无私的接纳了人类,使人类文明生生不息而得以延续。
紫金——我美丽的家乡,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汇聚着许多湿地的支流,也就是我们这儿河流,但近些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等诸多因素,河流遭到了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也被破坏了。以前,当在芦花盛开的季节到来时,芦苇荡边苇叶飘香,芦花飞扬,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但是由于附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常常在里面扔垃圾,排放污水,久而久之,这连片的芦苇荡成为了一条散发恶臭的水沟,当年诗一般的美景已不复存在,取缔它的是令人无法相信的事实。还有一些更严重的河流已经干涸,成了人们堆放垃圾的地方。如果人们还没发觉它们的严重性,再不加以保护的话,我们的生命之源将会切断。
终于,紫金河域的保护工程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并相继实施了保护措施。
如今,当年的“臭水沟”已芦苇丛生,郁郁葱葱,充满了新的生命活力。以前,这里还是遍野荒滩,现在早已成为了生命的乐园。晨曦时分,这里空气清新,大地洒满了阳光,处处洋溢着清晨的活力,黄昏时分,大地被刷上一层灿烂的金色,使人们领悟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美丽景色,分外值得人们感悟,节假日时,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色,只见得一片片芦苇荡在水中摇曳,一条条栈道点缀在湖面上,水中的野鸭子在自由的嬉戏,一排排高大的白杨像一条绿色的的长龙卫士一样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湿地,向远处眺去,水连着天,天接着水,水天相接构成了一片美丽的画面,自然之美与生态之美的结合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水,空气,土壤不是父辈给我们的礼物,而是我们向子孙的借款”。这句话久久在我耳边回荡,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湿地,就是为我们的后代创建更美好的生活!
以法为盾守护湿地作文精选篇4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做《认识湿地》,让我认识了湿地这个东西。
认识湿地是一本少儿版的湿地普及读物,对孩子了解湿地知识、培养我们保护湿地意识有极大帮助。
什么是湿地呢?“湿地”这个词最早是1956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展湿地清查和编目时使用的。1971年2月,由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6个国家在伊朗小镇拉姆萨尔签署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也就是《湿地公约》)把湿地定义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
认识湿地的作者有着丰富的科研和实践经验,文章生动形象,行文活泼优美,符合我们少年儿童的口味和阅读水平,我觉得,认识湿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儿童读物。
以法为盾守护湿地作文精选篇5
对于湿地,大家都不会陌生吧,远说有海南东寨港湿地,近说有松花湖浊地。湿地有蓄水、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功能。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今年暑假,我去丹东游玩时就被鸭绿江湿地美丽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住了。这有大量的海鸟在天空盘旋,还有美丽的丹顶鹤在悠闲的散步。
鸭绿江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8057公顷,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与海洋和海岸生态类型的复合生态系统。鸭绿江水和大洋河水源源不断地向这里输送着涓涓清水。344种高低等植物生长其间,240种鸟类,88种鱼类以及两栖类、哺乳类动物在这里生息,形成了一张复杂的生物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基地。一望无际的芦苇沼泽植株稠密,成为鸟类良好的隐蔽和繁殖地。
可是近年来,鸭绿江湿地面临两大威胁,一是湿地资源退化。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减少,同10年前相比,常见的种类如雁鸭类、丹顶鹤、大天鹅、鸳鸯等已很少见到。湿地内河流淡水资源逐年减少,海水倒灌现象时有发生。核心区芦苇资源已出现明显退化现象,可是蒿类植被却长势较好。二是人为活动比较严重。由于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处于沿海地区,经济活动较为发达。随着近些年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发展,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明显增多。尤其八十年代后,由于鸭绿江口地区开发速度加快,天然湿地被大面积开发成水稻田、虾田、公路和工业用地。大面积的湿地尤其是芦苇田和滩涂的围垦给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且渔民在湿地上建起了大大小小的鱼塘,吸引了大量海鸟到鱼塘里捕鱼,可是渔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便在鱼塘边洒上毒药,使本来已经日渐稀少的鸟类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是脆弱的,不能因为我们为着眼前的发展所获得的微小的利益,以肆虐的行为,无度的获取,使原本脆弱的身体更加的脆弱!记住,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以法为盾守护湿地作文精选篇6
生命在水中产生,在陆地繁盛,在生命产生与繁盛的过程中,湿地是片温床。假如地球少了湿地,生物的种类也就随之减少。
黄家驹曾有句歌词:“在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显示出的美丽,是因为它没有分开每种颜色”。我想,湿地就是这样一片充满缤纷色彩生命的土地。
对于以前的我来说,湿地是一个过于陌生的名词,和许多人一样,我对它并不了解。
面对耒阳这座高楼林立的城市,我不禁产生了疑问,湿地在哪里呢?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我不断寻找,终于在耒水河畔发现了它的痕迹。那次偶然的相遇,让我真正见识到了湿地的蛮荒与美丽。
这是天然的鸟类栖息地。这里有白鹤、苍鹭,成千上万只鸟每年都从其它地方飞来这里过冬。这附近没有工厂,也没有喧嚣与吵闹。这里的湿地是那样的宁静,湖水是那样的清澈。可以想得到,这里的春天,枝繁叶茂,杂草丛生,湖面清澈见底,使人感到美不胜收;在夏日炎炎里,陆地上长着高大的芦苇,一群鸟儿都会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地方栖息着,这里就是他们的天堂;初秋时节,整个湿地依然翠绿,翠绿的植被映着蓝天白云,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四季变化,时光流转,湿地,这生命的温床日益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想,这样一片如此简单的湿地,为何能涵养出如此多的生命。湿地的与众不同,在于它独有的宁静,与世无争的谦和,默默无闻的包容,让生命在这里有了生息繁衍的念头,定居的想法以及在这里进行生命的进程的愿望。
城市发展的步伐已经迈向乡村,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假如有一天,我眼前的景象变成了另一番模样——荒草众生,工厂污水横河,湿地大片大片地消失,动物无家可归,小鸟凄厉地划过天空,鱼儿浮在水面,我想那样恐怖的画面是谁都不愿看到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尽已所能保护湿地,不要让眼前这美丽的画面成为记忆中的一个片段,而是让它源远流长。
湿地是地球母亲留给我们的礼物,我们不应当为了眼前利益断绝子孙的发展之路。保护湿地,从我做起,让生命的温床充满缤纷美丽的色彩。
以法为盾守护湿地作文精选篇7
地球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无私的哺育着我们这些儿女。老师说:“湿地与森林、草原一样具有强大的吸收、汇聚和储存二氧化碳的功能,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集合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于一体的生态体系,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
面对昆明这座高楼林立的城市,我不禁产生了疑问,湿地在哪里呢?小记者们迈着轻快的脚步、怀着无比愉快的心情,来到古滇湿地公园。这一次的相遇,让我真正见识到了湿地的美丽。
这里的湿地是那样的宁静,湖水是那样的清澈,陆地上长着高大的芦苇,一群鸟儿都会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地方栖息着,这里就是它们的天堂;翠绿的植被映着蓝天白云,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假如有一天,我眼前的景象变成了另一番模样——荒草众生,工厂污水横河,湿地大片大片地消失,动物无家可归,小鸟凄厉地划过天空,鱼儿浮在水面,我想那样恐怖的画面是谁都不愿看到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尽己所能保护湿地,不要让眼前这美丽的画面成为记忆中的一个片段,而是让它源远流长。
湿地是地球母亲留给我们的礼物,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湿地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其实母亲的要求不高,只需要我们:不要往天空吐烟、不要破坏植被、不要往河流里排放脏水、不要给母亲增添麻烦,让生命的温床充满缤纷美丽的色彩。
以法为盾守护湿地优秀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