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教案)

文/ 散文网 时间: 教育随笔

《兵车行》教案1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人在诗中控诉战争的情感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3. 品味语言,熟读成诵。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味鉴赏诗歌。

三、教学课时:第一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坛两位重量级的诗人,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李白的一些诗歌,今天我们将走进杜甫的诗歌。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关口,他的诗歌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歌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杜甫诗歌的“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再具体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再具体就是说,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顿挫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处,交互为用,按理循脉,或起或伏,有情有景,相间相融。杜甫极善于运用反复、重叠、对比、衬托等手段,使沉郁之情巧妙地寓于跌宕有致、徐疾相间的顿挫中,把沉郁顿挫昭然揭示在人们的面前。

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兵车行》中, 亲身感受一下这首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二)作者背景及相关介绍

文体: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我们学习过的:《燕歌行》《琵琶行》《走马川行》等。杜甫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作者: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33岁在洛阳遇到了刚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建立了千古传颂的友谊,两人一路同游。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杜甫也有远大的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致君尧舜。但这幻想在到长安后彻底破灭了。当时他曾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落入骗局。李林甫因惧怕有识之士揭发他的奸邪行径,没有让一个人及第,且上表称“野无遗贤”。后来赠诗给皇上,并希望得到权贵的引荐,都落空了。十年长安,使杜甫历尽人生辛酸,他看到了民生疾苦,关心着国家安危,忠君爱国,仁民爱物的情怀愈加强烈。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九首》等反映天宝后期动乱行将到来的社会风貌

的名作。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的创作进入丰收期,社会动荡,生灵涂炭,激发了他创作的能力,“三吏”“三别”《北征》等都是在这时写成的。杜甫晚年漂泊西南,穷困潦倒,疾病缠身,59岁死于途中。杜甫一生坎坷,使他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也体会到了百姓的疾苦。在他的诗中深深体现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一位爱国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不幸。朝廷打了败仗,就大举征兵。百姓没有肯应征的,朝廷就到处抓兵,类似现在电影里的抓壮丁。于是就出现了百姓生死离别的情景。本文记叙的就是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

(三)整体感知

1、 名家范读,体会感情基调

提问:假若说《蜀道难》的基调是壮阔奔放的,《将进酒》的基调表面是豪放,实质却是激愤的,那么《兵车行》呢?它的基调是怎样的?

这是一首歌行体诗,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

注意字音:

辚辚(lín lín):车轮转动声。

干(ɡān)云霄:干,冲。

荆杞(qǐ):荆棘和杞柳。

啾啾(jiū jiū):凄厉的哭叫声。

耶娘,通“爷”,读yé,父亲。通假字

2、自由读,注意字音、句读、感情。

3、学生自荐读

重点词语解析

车辚辚——辚辚,车轮转动声。

干云霄——干,冲。

行人——从军出征的人,下文的“役夫”同义。

点行频——一再按丁口册上的行次点名征发。

或从——有的应征。

北防河——向北去戍守西河

便至——即便到。

营田——垦田。

裹头——古代男子行裹头礼后为成年,这里意即未成年就被抓,临行提前行成年裹头礼。

武皇——汉武帝,他在历史上以开疆拓土著称。这里暗喻唐玄宗。

荆杞——杂草,枸杞类。

健妇——健壮的妇女。

无东西——不成行列。

敢申恨——岂敢说怨恨。

信知——确实知道。)

(四)问题探讨

1、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时间:士兵(行人)在开拔时

地点:咸阳桥畔

人物——行人、爷娘妻子、长者

事件——诗人(长者)在咸阳桥畔,看到士兵(行人)在开拔时,亲人们拦路哭送的送别场面,诗人询问征人为何如此,听到征人讲述他们悲惨命运„„(咸阳桥边,诗人的见闻)(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为了和南诏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所造成的惨痛后果。)

2、 诗歌开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从哪些角度来写?

征夫出征、亲人送别——生死离别图

听觉:车辚辚 马萧萧 战车隆隆 战马嘶鸣作者仿佛带我们回到了

视觉:行人弓箭各在腰 出征的队伍已经整装待发,就要开赴边塞。

耶娘妻子走相送

“走”跑的意思,为什么跑?可见出征的人不能停下脚步和亲人告别,是被迫押赴战场的。也就是被抓的壮丁。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 尘埃不见咸阳桥 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中的“不见”可否理解成咸阳桥特别卫生、一尘不染呢? 明确:不对,应该说明了当时被抓的“行人”和相送的亲人之多,扬起的尘埃淹没了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到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句话中你认为作者哪些字锤炼的好?请分别谈谈。

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衣)、顿(足)、拦(道)、

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牵”“拦”把亲人对征夫的眷恋,依依不舍刻画得很形象;“顿足”,人的感情悲愤到了极点的时候才会不自禁地做出这样的动作,“顿足”哭准确的表现了送行人对战争的极度愤怒和无比绝望无奈痛苦的心情。一连串的动作最后落到一个“哭”上,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无奈的动作神态刻画得细腻入微。

“耶娘妻子”相送时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

明确:这不是一般的相送,很可能是生离死别。

这一点可以从后面的哪些诗句得到印证?

明确:“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干”,哭声不是一人的,也不是一家的,而是千万人的,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场面凄惨,让人耳不忍闻,目不忍睹。

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下面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3、 在诗人笔下,车轮滚滚,战马嘶鸣,尘土飞扬,哭声冲天、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最高统治者,皇上。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汉武帝吗?暗喻唐明皇,即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如白居易《长恨歌》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事,却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做开头。杜甫在这里虽用暗喻,但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正是由于统治者不断对边疆少数民族用兵才致使边庭流血成海水。才致使朝廷不断征兵这里如此大胆地指控,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形象。

4、作者在下文中又写了道旁过着和行人的对话。 “点行频”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源。从两方面分析:

从时间上看,“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人未成年就要防河,归来满头白发还要戍边读罢使人心酸不已。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的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去了,这在杜甫后来写的“三吏”“三别”中更明显、更深刻地表现出来:新婚夫妇结婚头一天便被迫分离,白发老翁也难免被征,老翁不在老妻也得去顶替,更惨的是未成年的中男也要被征去打仗,还有那些单身汉,无家可别,就是战死沙场,也无人挂念,无人吊念。

从空间看,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从“北防河”到“西营田”,要在广阔的边境上与吐蕃、南诏作战,而在中原内地“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荒草满地,人烟稀少,一片凋敝的景象。“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秦兵历来以勇于攻战著称,驱使他们上战场就如同趋赶鸡犬一样,家中壮劳力都被抓丁,那么,纵使有强健的妇女能把种子播下去,而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剥削,使人无力招架,田间无人管理,又怎能长出庄稼?

( 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聘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通过行者的一席话,由眼前推及全国,战争遥遥无期,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唐王朝扩边状况,也说明了如此战争,是唐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所无法支持的。这就从军事、经济、政治角度上显示了大唐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

5、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役夫敢伸恨”,暴露出百姓长期受到统治者的精神桎梏,敢怒而不敢言,之后又终于说出来。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关西卒未休,大量的壮丁被征发,正是由于上文“武皇开边意未已”造成的。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照应着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所以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前后照应。a这四句话,通过当事人的口述,从抓兵和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了双重灾难。

(2)其实,战争的结果比战争本身更可怕:土地荒芜、生产凋敝,疾病、死亡,甚至带给人心灵上的创伤。找出由于战乱,人们心理反常的句子。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为什么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生女儿,就无可嫁之“比邻”;即使“犹可嫁比邻”,那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深刻的。相信生女比生男好,一反古代社会的传统观念,表现了一种变态心理,一则说明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一则是对开边未已的反抗。

(3) 诗歌结尾,诗人用“君不见”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描绘了青海古战场的情景。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青海边的古战场上白骨露野鬼哭凄凄这样的情景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白骨鬼哭图。)这是多么悲惨的现实,然而也正是“开边未已”“点行频”的结果。役者的控诉低沉悲愤,与前面喧嚣的哭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刚开始写的是人哭,这儿又写鬼哭,这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阴森的鬼哭和开头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都是皇帝开边未已造成的恶果。人们的思绪从咸阳桥头带到了青海战场,我们可以想象:昨天在青海战场战死的“新鬼”,正是前日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今天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明天又将是青海战场的“新鬼”。 二者可以说是前后照应,而后者又是对前者的升华,增加了文章的悲剧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五)总结

从生离死别的出征到茫茫沙场上的尸骨遍野,我们看到了这所有一切的根源。(武皇开边意未已)

至此,我们能看出作者对统治者发动的无休止的开边战争是什么态度?(厌恶) 读罢本诗,你认为诗人拥有怎样的情怀?(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以及对统治者长期以来无休止的穷兵黩武的愤慨之情)

学完这首诗,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结束语:历史战乱的硝烟已慢慢消散,那就让珍惜身边的和平成为我们的心理常态,当我们为杜甫笔下的征人扼腕叹息之时也为今天的和平感到幸福吧,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们的手中滑落。

(六 )板书设计:

兵 车 行

杜 甫

1 送别场面——

2 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 “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①超期服役情况严重,死于边庭者甚众

②家里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

③聚焦“关西卒”,表现征人悲惨遭遇

④劳动力不足的恶果以及人们反常的心理

⑤青海战场惨象

兵车行(教案)相关文章:

《兵车行》的教学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八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精选15篇

《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教案1一、 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人在诗中控诉战争的情感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3. 品味语言,熟读成诵。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