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内容,是继前几册《统计》的内容而编排的,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点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玩,男生思维较敏捷,但欠谨慎;女生细腻,思维又不如男生灵活。《统计》这一部分的比较抽象,操作性又强,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不是很扎实。教学时,要注意层次教学及个别的指导,但又要顾及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
3、根据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能力目标: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2.使学生在互助交流、合作中,看到别人的优、缺点;
3.感悟学习的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
(2)根据给出的信息,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
(1)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根据数据,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完成练习一第8—11题。
【教学目标】:
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经历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初步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灵活地解决有关时间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例2主题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现在我们先做一组练习:
3分=()秒120分=()时5分=()秒
4时=()分300分=()时180秒=()分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就是如何进行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二、教学新知:教学第5页例2
1、谈话:快乐的暑假结束了,新的学期开学了。小明同学背着书包上学来了——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看第5页上面的主题图。
2、谁能说一说:(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板书: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3、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在小组内交流。
4、展示汇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数钟面上的.小格,从7时30分到7时45分,有15个小格,就是15分钟。板书:数小格
生2:数钟面上的大格,从7时30分到7时45分,有3个大格,就是15分钟。板书:数大格
生3:7时45分和7时30分都是7时多,直接用45分减30分,算出走15分钟。板书:45-30=15
生4:用“终点时间7时45分-起点时间7时30分”,得到经过的时间15分……
板书:7时45分-7时30分=15分
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时间
5、提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这个计算结果对吗?你是怎么想的?(写上答语)
6、比较:刚才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了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15分钟,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强调:数格子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我们身边没有钟表,无法直接数。因此,用算式计算比较方便,以后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7、整理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解决了这一个问题的?谁来说一说?(先阅读理解题意,再进行分析和解答,最后进行回顾和反思,看答案是否正确。)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三、巩固练习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用“终点时间-起点时间”得到“经过的时间”。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完成教科书第5页下边“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挑两名学生演板。
(2)集中评讲:9时-8时40分,分钟部分不能直接相减,怎么办呢?根据1时=60分,先从9时中借出1时变成60分,然后再减:9时-8时40分=8时60分-8时40分=20分
3、拓展训练:
(1)完成练习一第9题。
评讲时强调: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终点时间
(2)补充题:某单位每天上午8:00上班,要求全体员工提前20分钟到达单位,请问员工最晚何时到达单位?
评讲时强调:终点时间-经过时间=起点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8题。
5、完成练习一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时间的计算,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数钟面上的小格、大格,或者计算等多种方法,来进行时间的有关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先阅读理解题意,再进行分析和解答,最后进行回顾和反思,看答案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来完成今天的作业吧。
练习一第9、11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先:阅读与理解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再:分析与解答
后:回顾与反思
1、数小格15分钟
2、数大格15分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时间
3、45-30=15分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终点时间
4、7时45分-7时30分=15分终点时间-经过时间=起点时间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15分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3
《方程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方程的意义》之前,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均有填算式中的括号,也就是未知数,对于方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知识渗透,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都与本节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方程这部分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和,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发展到列出方程解,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方程这部分的学习,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帮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学生从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到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渡,这节课的概念学习也是后面学习解方程的方法、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及《方程的意义》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在合作学习中的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是在实践中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出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
下面我就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玩儿过跷跷板吗?(同时出示图片)
对于这个游戏的玩儿法与经验,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样物品与跷跷板长得很像,它可不是用来游戏的,而是用来测量的。你们认识它吗?(出示天平)
【跷跷板与天平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中间有一个支点,都靠力臂两端的重量来达到平衡,都是根据杠杆的工作原理。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天平比较陌生,而跷跷板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以此导入,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学生回顾玩儿跷跷板的经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为认识新事物奠定基础,形成表象】
二、认识并使用天平
教师介绍天平:
这就是一台托盘天平,它是用来测量比较轻的物体的仪器。这两个是天平的托盘,一边放物品,另一边放测量物体的砝码,砝码上都有质量标志。我们通过不断调试砝码,直到中间的指针指向中间为两边平衡,物体的质量就是砝码质量之和。
教师示范: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实际应用天平来测量一下。
首先我们来应用一下,检查一下砝码的质量是否准确。
在天平的左边放置20克和30克的砝码各一个,右边我们应该放置一个50克的砝码。看一下,天平中间的指针正好指向刻度盘的中心,说明天平保持平衡了。
看到天平,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20+30=50
这有一个空的水杯,我们先来测量一下它的重量。
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重量。我们来试一试。
通过测量,我们得知,水杯的重量是100克。
现在我们缓缓向水杯里倒水,你发现天平怎么样了?
你知道我倒了多少水吗?水的质量是未知的,我们可以用字母x表示,那么现在天平的状态还能用等式来表示了吗?
100+X>100
我们继续测量水的质量,同理得出: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这几个算式都以板书形式呈现。
【在利用天平写出算式的过程中,我最开始设计的是给每个小组一台天平,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物品的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天平中砝码过小,学生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调节砝码的.过程中,而不是讨论方程的意义,与本节课的重难点相背离,因此在修改中,我们还是尊重了教材,以教师的示范为主,我们吸取了学生试验的教训,为了让学生看得真切,我们放弃了实物操作,选择了电脑课件的演示。】
三、认识方程
1、根据天平写算式并分类
刚才我们测量了水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出现了这几种情况,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位置关系,你明白了吗?下面老师这儿就有几组天平测量的过程,首先请你根据天平写出算式。然后把这些算式按一定的原则分分类,最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结果。
【《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学生的“双基”增加为“四基”,其中“领悟数学基本思想”是新增加的内容。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比较提倡对概念的演绎,清楚地记得,十年前数学书对方程概念的呈现是这样的:通过天平保持平衡写出等式,然后得到结论。旧的数学课强调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而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倡要在数学学习中,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新的教材中增加了不等式,增加了不含未知数的算式,通过通过类比、分析、归纳,形成数学模型,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述。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利用天平这一实物图,将数学知识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写出等式及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和不含未知数的,。学生通过分类对比,形成表象,教师引出概念,使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2、交流汇报: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等式 不等式
含有未知数 3x=180 50+2x>180
100+x=50x3 80<2x
不含未知数 50x2=100 100+20<100+30
根据板书,教师讲解:像 3x=180、100+x=50x3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反问:什么样的算式叫方程呢?一个算式要成为方程有哪几个条件?
【通过对比,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方程表象,建立方程的模型,因此在教师讲授概念时,学生很容易地就接受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什么都不讲,对于方程这个新知识,如果老师不告诉学生,学生是不能凭借旧知自己总结出来的,因此在概念的呈现上,我选择了讲授法。】
四、应用概念
同学们,根据你对方程的理解,你能自己写出几个方程吗?
判断,他们写得都对吗?
黑板上刚才我们写得这些算式,有方程吗?
【通过前面学生的活动归纳出概念,还要对概念进行演绎。练习题中,我先让学生自主写方程,就是考查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然后再进行判断的基本练习。】
五、方程产生的文化背景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料。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儿第一个提出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的形成都凝聚着人类智慧与汗水。因此学生在学习前人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同时,也要了解数学文化。通过这部分知识的讲解,学生对方程的产生有了初步的印象。】
六、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题目:
1、 根据线段图写方程
2、 根据数量关系写方程
3、 判断是否是方程
4、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七、作业:
利用课余小组时间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再想,天平两边可以如何添加,能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呢?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虽然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没有使用天平 ,但对天平都充满了好奇,因此,我把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这个环节延伸到课下,学生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愿望,而且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我还设计了“天平两边可以如何添加,能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呢?”发散学生的思维,也为下节课《天平保持平衡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习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5
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认识米、认识线段和解决问题。
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同时,长度单位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开始。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度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备内容
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厘米(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
认识米(1课时)→认识米及米与厘米的关系
认识线段(1课时)→线段的.特征及测量;画线段
解决问题(1课时)→恰当选择长度单位的方法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3、知道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建立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尝试估算物体的长度。
2、经历探索用尺子测量线段长度的过程,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3、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习惯。
2、在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备重难点
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并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直接影响着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是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针对每个例题的学习都安排了相关的操作活动,以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几分之几含义的理解,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1.鼓励学生用分数表达操作结果,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通过动手折一折,使学生在巩固四分之一的基础上,理解四分之几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尝试、合作探讨,借鉴前面的学习经验用分数来表达操作结果,加深对几分之几含义的理解。
2.关注经历和体验,启发多角度思考。
在比较几分之一时,学生积累了借助直观模型进行比较的经验,随着对简单分数的逐步熟悉,在教学例6时,引导学生通过涂一涂、比一比,借助直观模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含义进行比较,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复习导入。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 ( )
(2)比较分数的大小。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实践探究
1.教学教材92页例4:认识四分之几。
(1)学生把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你用分数表示出涂色的部分,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
(3)再说一说没有涂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说出理由)
(4)师小结:这些正方形纸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2.教学教材92页例5:认识十分之几。
(1)课件出示一条1分米长的彩带,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2)学生讨论: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1份?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7份呢?(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对折,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4)小结:像、、、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加深对分数各部分含义的理解。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
(4)课件出示教材92页“做一做”1题,指名回答。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四个知识点分香蕉。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分香蕉”之前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地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
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而且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很高涨。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学生年龄小刚开始接触除法会有一定困难,所以老师要多引导,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等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和除法的意义。
难点: 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8
设计说明
“植树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本节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所学,理清思路,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通过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的复习分为三个类型:两端都栽树、两端都不栽树和在封闭路线上栽树。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本节课把所有类型的植树问题归纳在一起,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公式,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最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所有和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三个类型的“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之后,设计了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前面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同时做好植树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对比沟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第七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植树问题”,想一想,“植树问题”存在几种情况,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指名回答后,老师小结。
(1)在线段上栽树。
①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②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2)在封闭路线上栽树:棵数=间隔数。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进一步理解植树问题中存在的规律,为下一步分层练习作铺垫。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1)在练习本上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每隔2厘米画一朵小花,两端都要画,一共可以画多少朵小花?
(2)一个堤坝长200米,沿堤坝栽一行小树,每隔10米栽一棵,只有一端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在一段公路的.一边栽95棵树,两端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4)公园大门前的公路长80米,要在公路两边栽上树,每两棵树相距8米(两端也要栽)。园林工人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学生自由解答,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纠正错误)
师:同学们真聪明,计算得这么准确,下面老师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题目,有没有信心完成?
2.综合练习。
一个挂钟,1时敲1下,3时敲3下,12时敲12下,当这个挂钟3时时敲3下共用了4秒钟。当12时时敲12下要用多少秒?
(1)读题明确题意。
(2)分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层层深入地回顾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对植树问题进行了回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布置作业
1.校园里有一段长80米的路,在路的一侧栽松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2.要在100米的马路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一个圆形花圃周围长40米,沿花圃一周每隔4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的中间插一面黄旗,花圃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4.一个小朋友以相同的速度在路上行走,从第1棵树走到第17棵树需要16分钟。如果这个小朋友走了30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 = 30×0.05 = 1.5(万元)
4、课堂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张老师二月份工资收入是6500元,按税法规定,扣除5000元免征额后,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月张老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3)黄老师上个月工资收入是8200元,按税法规定,扣除5000元免征额后,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月黄老师税后收入是多少元?
(4)李工程师得到一笔劳务8000元的报酬,按规定,扣除1000元免征额后,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5、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7、8题。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
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5×2=15×3=25×4=
2、笔算:
326÷81294÷58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复习口算和笔算,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问: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使学生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体会在试商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2、练习:
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114÷24208÷26
[让学生体会利用口算试商的优越性。]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6525×()<124
2、计算:
405÷15192÷24728÷26496÷14
[通过练习,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四、总结
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86页2、3、4
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尽可能的为学生做好铺垫,并为深究做好准备,这样后面才不会出现孩子们傻傻的依次调商的现象,如果那样数学也就失去了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那一种思维的乐趣了。笔算除法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试商和调商,而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又对又快的找到正确的商值。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特做如下设计:
1.让学生做数学,体会周长概念的本质。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环境找到切入点,引入周长的概念,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为理解周长的含义打下基础。同时,在学生自主测量周长的这个环节中创设让学生充分猜想、探究的活动空间,其中有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有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树叶的周长。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做数学(经历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在实践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2.让学生充分体会“化曲为直”的方法。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根据周长的含义测量出图形周长的过程。注重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方法,并在组内交流测量的过程。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在测量不规则的封闭图形的周长时,可以先用绳子围,再用直尺量的“化曲为直”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树叶、圆形的钟面
学生准备直尺、米尺、绳子、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标准五角星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
(1)说一说它们的特征,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2)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每个图形的4条边一共有多长,然后汇报。
(3)揭示课题:像这样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封闭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已有经验,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有关周长的知识作铺垫,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掌握新知降低难度。
主动探究,测量周长
1.课件出示教材83页例3。
(1)让学生在教科书上把每个图形的周长用彩色笔描出来。
(2)用直尺量一量每个图形的周长,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时,会质疑除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可以用直尺量出周长外,其他图形无法量出周长)
(3)说一说测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周长的方法。
(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所有边的长度相加,就算出了周长)
2.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1)分小组探究测量方法,交流讨论,测量钟表和树叶周长的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测量方法。
测量钟表周长的方法:
方法一可以用软的米尺测量钟表的周长。
方法二可以先在圆形钟面上做一个记号,再把圆形钟面在米尺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拿根绳子先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
3.引导学生总结根据不同图形选择不同测量方法。(出示课堂活动卡)
(1)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课堂活动卡。
(2)汇报自己的发现。
发现一:规则封闭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就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
发现二:圆形物体或不规则封闭图形的边不是直的,要借助绳子、软尺和直尺测量。
4.师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周长,学会了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在测量周长时,要注意根据图形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测量不同的平面图形周长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同时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确要根据不同的图形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践应用,加深理解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图形不能找出它们的周长?
2.组织学生量一量课桌桌面的周长。
3.解决问题:学校要为同学们做校服,你能帮同桌量一量胸围、腰围吗?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来测量周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84页1、2题。
板书设计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直尺测量法。
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绳测法、滚动法。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第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计算单位、读数和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2、通过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在复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计算单位、读数和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教学准备】
师准备;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回想一下,100以内的数包括哪些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说出100以内的学习内容包括数数、数的组成,写数、读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和认识人民币。
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写数、读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认识人民币
师: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板书课题。
二、复习数数、数的组成
师:我们在数1到100的数时,可以怎样数?
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10个10个地数。
师在“数数”后面接着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师:请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从8数到26;再一十一十地从10数到100。
学生数数。
出示4捆零7根小棒。
师: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地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呢?
让学生理解数这些小棒时,要先10根10根地数出有多少个十,再一根一根地数出有多少个一。
师:用你们掌握的两种数数的方法数一数。
学生数小棒后汇报。
师:所以同学们在数数时经常是把两种数数的方法结合起来用的,两种数数方法配合使用,在数数的同时,就知道这个数的组成了,例如刚才同学们数小棒时数出多少个十多少个一?
学生:数出4个十7个一。
师:所以47是由4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出示3捆零4根小棒。
师:这里面又数出了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让学生明白这些小棒可以数出3个十和4个一,所以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师:说一说5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89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学生回答略。
三、复习写数、读数
师:下面我们复习写数、读数。不管是写数还是读数,都要用到数位,你知道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吗?
指导学生说出数位的排列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写数、读数”后面板书。
出示:36,63,78,87,99,100。
师:这些数怎样读?
学生读数。
师:83怎样写?38呢?79,54呢?
学生写数。
师:你觉得在读、写100以内的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说出: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师:请同学们完成总复习第1题和第2题的1,2,3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集体订正。
四、复习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师:怎样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比较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
师随学生的回答作相应的板书。
显示:在圈里填“>”、“<”。89○9872○7158○6083○8499○100
师:这几组数哪些是十位上相同的数?哪些是十位上不同的数?
学生回答略。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比较方法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
学生比较。比较时不但要求学生说出结果,还要求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
师:这样掌握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就可以把数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了。请同学们看书上第119页第2题第4小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些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排列方式是先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出示第97页第3题。
师:要求甜甜和朋朋可能有多少钱,应该怎样想呢?
引导学生这样想,100元比25元多得多,28元比25元多一些,20元比25元少一些,8元比25元少得多。所以甜甜可能是28元,朋朋可能是8元。
师:甜甜一定是28元,朋朋一定是8元吗?
让学生意识到不是一定,而是有这种可能。
师:还有哪些可能呢?
指导学生说出甜甜还有27,26,29元这些可能,因为这些数都是比25元多一些;朋朋还有7元,6元,5元等这些可能,因为这些数都比25元少得多。
师:这样一来,我们对多与少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五、复习认识人民币
师:通过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你知道哪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学生自由地说,师把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认识币值,二是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三是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上出现一些人民币。
师:所有的人民币同学们都认识吗?请大家认一认这些人民币。
学生认人民币,师从中挑出几张人民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
师: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1元=10角,1角=10分。
师:8元=()角,60分=()角。要求学生说出因为1元=10角,8元里有8个10角,所以8元=80角;因为1角=10分,60分里有6个10分,所以60分=6角。
师:2角3分=()分,18角=()元()角又该怎样想呢?
指导学生说出2角是20分,再加上3分就是23分;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10角是1元,所以18角=1元8角。
师:请同学们完成第95页第9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说出来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回答略。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3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受到科普教育。
(二)学习内容
基础性学习包
(1)走进天文馆
(2)、奇妙的星空
(3)、我学会了吗
开发性学习包
(1)、认识世纪
世纪: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20xx年或20xx年。这种奇数的纪年法来自于耶稣纪元后,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因此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xx年,因此20xx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不过,有人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而以后的世纪则为100年,如果按照这种定义的话,20xx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
(1)、月历表制作
每人制作一张20xx年5月份的月历表。
拓展性学习包(1)夏至和冬至
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
这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导致地球上的四季变化的。
(2)节日
所有都是阴历日期
(1)、正月初一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
(5)二月十五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
(7)三月初三上巳节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清明节
(9)四月初八日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地藏节
(16)八月十五中秋节
(17)九月九重阳节
(18)十月初一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21)十二月八腊八节
(22)十二月二十三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三)整合点解读
1、学科单元内整合:认识年月日的教学时,可以利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进行汇总。
2、学科间整合:年月日的知识和日月星辰天体运转等天文现象有密切关联,借助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的'融合,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3、体验式活动:和学生共同制作每个月的月历表;指导学生认识世纪。
4、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6课时。
(四)教学片断
课题年、月、日
年、月、日的巩固练习环节:
1、自主练习4、5、6、7其中第6题引入了时间单位“季度”它是对本单元时间单位学习的进一步扩展。练习时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季度”的含义,学会根据每月的天数计算每季度的天数,知道计算第一季度的天数时要注意2月份的天数,关键要看当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月历表制作
每人制作一张20xx年5月份的月历表。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4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并认识时和分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课例题和练习广泛选取与学生生活作息时间相关的内容作为素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知识以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备内容
认识分(1课时)→认识分;分与时的关系
认识时间
认识几时几分(1课时)→时间的读、写方法
解决问题(1课时)→时间的应用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初步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与几时半。
3.会运用时间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建模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2.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备重难点
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能正确读出几时几分。
难点
1.感知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2.认识几时几分,会简单的时间计算。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体会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学生在操作中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
4、学生平时要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根据特定标准进行分类(2)知道分类的标准(3)比较大小(4)我学会了吗?丰收园
思维导图
2、开发性学习包
(1)水果蔬菜的分类
水果和蔬菜的区别:
1)、水果生长在树上,生长期长;蔬菜一本只有一到两年的生长期……
2)、凡生长期无花的叫蔬菜,凡生长期开花的叫水果。
(
2
)南方水果
南方水果:
3、拓展性学习包
体验活动:
(1)整理自己的书包,说一说是如何整理的
按学科: 语文书 语文本
数学书 数学本
音乐书
品德书
按功能:
教科书一类
练习本一类
工具书一类
(2)帮妈妈整理衣服
按季节分类整理;按颜色分类整理;按上衣和裤子分类整理……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在帮妈妈整理衣服,放入衣橱的时候与第二课时比较大小进行整合,了节分类与比较的相辅相成。
2、学科间整合:把传统文化课中的《饮食文化》与本节课整合,了解一些水果、蔬菜的营养。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渗透孝敬父父母,帮妈妈做家务的良好品德。
3、体验式活动:整理自己的桌洞、书包。
4、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3课时。
(四)教学案例:
学习内容:第二单元“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
学习目标:
2、学生体会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3、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整理观察,体会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你们做了吗?(生:做了)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 学生同位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现在,谁想把你的发现声音响亮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叠得很整齐,我爸爸的放在一个橱里,妈妈的放在一个橱里,我的放在一个橱里。”
师:“这是把每个人的衣服分别放在一起。”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裤子放在一起。”
师:“也就是说上衣、下衣分开来放。”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节分开来放。”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 爸爸 妈妈 我 上衣 裤子 冬季 夏季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指着板书)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揭示课题)
二、尝试分类,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我想按照男同学女同学来分” (师板书:男 女)
师:“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想法来分分看。注意:请男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男同学,坐着的是女同学。请坐下。”“谁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生:“按东西路队来分。”
(师板书:东路队 西路队)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注意:请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不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生:“因为两次站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站起来的不是同一批人。”
师:“说得太好了。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板书)
生:“按长头发和短头发来分”
生:“按穿校服的和没穿校服的来分”
三、联系生活,体会分类的好处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 (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同位商量)
教师可这样引导: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同时要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超市里水果蔬菜的分类;自己的书包里面的物品分类整理)
四、自主练习,应用分类,明确为什么这样分。
1、自主练习第一题: 师:“看到刚才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群小动物也忍不住过来听课了,它们到哪去了呢?
原来它们藏在你的数学书第21页上了,看谁能最快找到它们?” “请同学们看书,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课了?”(学生看图说一说)
教师读要求:哪些是鸟类?用圆圈圈出来。 学生独立做。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鸟类和昆虫的区别。
2、自主练习第二题: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自主练习第三题
师:“同学们,你们去沙滩玩过吗?你们是怎么去的?(坐汽车去的)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在我们的学具盒里也有一些交通工具,请你把它们拿出来。你能给这些交通工具分分类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完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注: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跟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分类在生活中有较多应用,衣服分类,交通工具分类,学生分类,超市里的物品分类……联系生活中的这些分类之后,学生学得更有趣,更愿意学数学。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篇[推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