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
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 第1篇
《鸟的天堂》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情景说明: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身临其境 探索创新 实现对话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及反思。
教学要求: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难点:分辨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准备:“鸟的天堂”投影片一套。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领学生走进“鸟的天堂”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1—4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内容告诉给大家,教育论文《身临其境 探索创新 实现对话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及反思》。
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时间、地点、人物。
师:(过渡)船快到了河中心,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许多株茂盛的大榕树。
板书:大榕树
二、与榕树对话
师:同学们,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吗?(出示投影片)
生:是
生:不是
师;从投影片上可以看出,榕树具有什么特点?
生:榕树很大,是一株
板书:远看——枝大叶茂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7—8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告诉给同学们,大家一起学习。(出示投影片,学生观察,想象情景)
师:你会怎样赞美大榕树?
生:(给学生自由充分发言回答问题的机会)
生:近看是一株大树。
生: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生根,绿叶多,翠绿的颜色,明亮。很奇观。
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 第2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造型技能,学会画小鸟形象并运用色彩进行装饰表现。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鸟、保护鸟的环保意识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教学重点:
学会画小鸟的形状,并用适合的图案装饰它。
教学难点:
合适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认知
1、欣赏民乐《百鸟朝凤》简单回忆凤凰的羽毛为什么那么漂亮。
师:你知道大自然中的鸟类有那些,它们的羽毛漂亮吗?你能说一说吗?(从外形或色彩考虑)
2、小组交流后个别学生回答。
师小结。简单介绍一些美丽的鸟,如:孔雀,鹦鹉等。
二、探究学习
1、师:“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美丽的羽毛?”“丰富的色彩;多变的装饰图案。”
引导学生根据羽毛的特点用添加和概括的方法大胆地进行装饰。色彩设计可根据图片或想象设计。
2、学生说一说设计的“鸟的乐园”在哪里?有什么新颖的东西。小组交流。、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画一只小鸟,鼓励选用不同的材质来装饰小鸟的羽毛。(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画出小鸟的动态与神情。)
三、展示评价
学生作品组成“鸟的乐园”,学生走走看看,观察、欣赏绘画,评一评,谁设计的鸟儿最有趣,谁给鸟儿披的彩衣最美丽。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环境描写一组》教案及反思 第3篇
同学们, 在这节课上我们要一起来读三篇小说, 谁来读读它们的题目?昨天, 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这三篇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感谢这几位同学的分享。小说离不开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人物, 第二个要素是情节, 这两个要素同学们通过初读都会有所感受, 第三个要素就是环境。这节课, 就让我们聚焦这三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来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爷爷的芦笛》
1.出示《爷爷的笛声》8—12自然段。请同学默读这几个自然段, 将描写环境的语句勾画下来。从这些描写环境的句子中, 你读出了什么?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觉尽量读出来吗?
暴风雨中的大海就这样被作者写活了, 这种对自然界中景物的描写就称为自然环境描写。 (板书:自然环境)
2.再看看这些没有勾画的语句, 描写的是什么? (写了强强在暴风雨中的反应) 面对可怕的暴风雨, 强强的反应究竟如何?张老师想和一位同学合作读, 我读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 你读描写强强反应的句子, 其他同学揣摩强强的反应。 (师生交流)
师:由恐惧到焦急地担心爷爷, 再到渐渐平静, 蒙眬睡去, 强强就在暴风雨的洗礼中经受住了考验, 获得了成长。
3.老师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 对8、9、10自然段进行了一个缩写, 你们比一比, 更喜欢哪一种写法, 为什么?
总结:作者将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交替进行, 融为一体, 使强强的成长过程变得更加真实, 人物的形象也被塑造得更加丰满。 (板书:塑造人物形象)
三、学习《小英雄雨来》
1.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第二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雨来给大家留下了机智、勇敢、爱国的印象, 对吧?这篇小说分为六个部分, 哪个部分集中体现了雨来的这些性格特点? (第四部分)
这部分记叙了我们的同龄人———12岁的雨来直面凶残的鬼子, 快速浏览这部分课文, 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手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利诱、威逼、殴打)
2.出示:“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拉出去!”这是怎样的殴打呀, 静静地读读这几个自热段, 字字入心, 小雨来流着血, 咬着牙保护着交通员李大叔, 这份坚定、勇敢令人动容。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其他两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老师的教导将爱国的种子播进了雨来的心里)
3.再看看第三部分的1—5自然段, 你发现了什么? (父母的行动也感染熏陶着雨来)
4.总结:党的教育, 父母和乡亲们的浴血斗争, 还有鬼子的疯狂扫荡, 这些都是影响雨来成长的环境, 这样的环境我们称为社会环境。 (板书:社会环境)
5.总结:通过刚才的阅读, 我们了解了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这篇小说里也有自然环境描写, 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阅读时也必须注意。
四、学习《桥》
1.我们再来读第三篇小说《桥》, 《桥》这篇小说给我们塑造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非常动人。下面, 我们就来看看环境描写对塑造这位人物形象起到的作用,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完成自学要求: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描写人们反应的句子。
2.看看, 你们找到的句子和大屏幕上的句子一样吗?这些句子都是———环境描写。
3.开火车读, 从这些句子中, 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4.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写水的句子, 你发现了什么?
师:水位越来越高, 死亡就越来越近。
5.除了写水, 这些句子还写了———桥, 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痛苦呻吟”“摇摇欲坠”“桥开始发抖” (不堪一击)
师:随着水势的变化, 木桥的状态也在不断变化, 最后坍塌了。
6.这样的环境中, 人们的反应如何?谁来读? (师生合作读)
这一拥, 有可能发生什么?请结合环境描写来体会。
7.你们想象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木桥前, 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一个人, 他是谁?做了什么?谁来读8—13自然段。
“党员排在后面”, 在这样的环境下, 排在后面有可能面临?老汉知道这些结果吗?他依然发布了这样的命令———“党员排在后面”, 意味着什么?
“党员也是人”这句话并不错, 可老汉的回答是, “退党”意味着什么?
在老汉这样的震慑下,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 依次奔上桥。
8.配乐读14—27自然段,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仅仅只有八个字的环境描写, 却有着丰富感人的意蕴。
全村一百多号人安全撤离了, 只看见———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乡亲们的家园消失了, 只看见———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老汉的身影看不见了, 只看见———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小伙子的身影看不见了, 只看见———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此时, 我们才知道这位党支部书记为了拯救村民做出的选择, 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拥戴”一词的分量, 这位党支部书记的形象如山一般耸立在我们眼前。
9.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描写环境的语句, 它与前两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洪水还成为了贯穿全文的线索, 起到了不断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 我们阅读了三篇小说, 知道了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它能起到塑造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课后, 同学们还可以运用今天所学习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小说, 感受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六、布置课后思考题
《爷爷的芦笛》和《小英雄雨来》这两篇小说里还有其他描写自然环境的段落, 课后请再次阅读这两篇小说, 思考它们在小说中的作用。
七、课后反思
2008年参加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后, 笔者作为参赛选手在台下聆听了台湾学者赵镜中先生的听课点评。在点评中, 他谈到台湾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变化, 就提及到“群文阅读”这个词, “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 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 但随着统整课程概念的推广, 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 结合教材和课外读物, 针对相同的议题, 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不久后, “群读类学”课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 其理念是通过一定数量的具有内在关联的文本材料, 促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 在围绕主题的不断的阅读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 从而培养学生能力。与我们习惯采用的“单篇阅读”相比, 这样的课堂显得更为厚实, 更具饱满的力量。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群读类学”的教学, 经过这样的教学, 我有以下感受:
(一) 材料选择应具有目的性
“群读”首先强调在阅读教学中, 阅读的数量要增多, 从“一篇”到“多篇”到“一组”“一群”“一类”, 在数量上有所突破, 但“群”的建立, 不应仅仅只追求在数量上简单地增加篇目, 而是要确立一个鲜明而有效的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将一组有联系、有特点的文章组织在一起, 建立“群”, 形成“群文”。
《“环境描写”一组》这节课, 选取了《爷爷的芦笛》、《小英雄雨来》、《桥》这三篇小说作为教学内容, 三篇小说的总字数达到了5千多字, 若是不确定一个鲜明而有效的主题, 让学生信马由缰地随意阅读, 课堂的低效, 甚至无效是可以预见的。因此, 寻找发掘这三篇小说的共同点———“环境描写”, 确立本课特定的教学目标, 就是聚焦小说里的环境描写展开学习, 通过40分钟的阅读, 了解环境描写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具有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领悟阅读方法的同时, 习得写作要点, 这样, 学生通过对这一组, 这一群文章的学习就能够获得某个方面的成长, 这样一堂课上的阅读就不是简单的多阅读, 而是有系统、有条理、有针对性的阅读。
(二) 教学设计应具有结构性
群读类学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 要让它们在一堂课上给学生带来较多的阅读收获, 关键在于如何组织教学。如果说群读阅读是一串美丽的项链, 这一群阅读材料就如同各色各样的宝石, 而真正让他们充分体现价值的是它们连在一起的线———教学设计的结构化。
群文的选择不仅要受到教学目标的限制, 还要受到材料间结构的影响, 甚至材料呈现的顺序和形式都能影响学生对主题的把握。本节课整合的三篇小说, 阅读《爷爷的芦笛》侧重于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阅读《小英雄雨来》则侧重于学生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阅读《桥》侧重于让学生运用前两篇小说习得的方法来自学自悟, 并通过与前两篇小说的比较来感悟环境描写对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性。这节课上, 群文的阅读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既不能颠倒顺序, 也不能枝枝蔓蔓, 这是由群文阅读的结构化组织所决定的。
(三) 教学过程应具有聚焦性
单篇阅读的思路一般是将文章打断成点, 引导学生由点连成线, 形成线的认识。而群读类学则是提供许多相交的线, 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这些线, 然后定位所有线都汇聚的“点”, 学生每读一篇文章, 都会对主题有一个认识, 并在认识之中不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逐渐发现其本质。学生虽然可能得到的是模糊的“线”, 但能得到清晰的“点”。
为了使教学过程中的聚焦性更为突出, 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就不可能面面俱到, 教学过程就必须删繁就简。比如在阅读《小英雄雨来》一课时, 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就非常吸引我, 小说中对芦花村的描写如此壮美, 还乡河在小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都曾经让我难以割舍, 但从课堂的整体教学来看, 每一个板块的教学都具有其特殊的目标。面对整体教学目标, 对有些教学环节就必须忍痛割爱, 因此, 我将这部分内容放至课后思考题中, 让学生带着思考离开课堂, 也使课堂主体不蔓不枝。在课堂上, 我们还要尝试默读、浏览、比较阅读等多种方式, 而不是仅仅让感情朗读成为一枝独秀;还要尝试“粗线勾勒”和“工笔细描”相结合的阅读策略, 而不是让文本细读无限放大。
《口算乘法》教案设计及反思 第4篇
教材分析
本小节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因如此,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就能够让学生自然地发现和得出整十、整百的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重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的算理并掌握方法。
难点:准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育铺垫。
1.复习乘法口诀表。
2.口头抢答。
6×5= 8×7= 6×8= 5×9= 4×4=
9×8= 5×5= 7×6= 3×6=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重温旧知,利用抢答,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1.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谁能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学生互相交流问题和解法。)
3.哪些算式是你会计算的?把你会计算的算出来。
4.今天我们来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出示例1。
5.你能列式解答这两个问题吗?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说说你的算法。(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6.引导归纳算法:整十数乘一位数就是把十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再在末尾加一个0就可以了。
7.即时练习:20×4= 20×6= 30×2= 50×2=
8.进一步设疑:一台收音机价格是200元钱,如果学校要买3台收音机,一共要多少钱?怎样算呢?
9.生思考问题,尝试解决。
10.引导归纳算法:整百数乘一位数就是把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可以了。
11.即时练习:200×4= 6×200= 300×2= 500×2=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及尝试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其尝到学习的成功。 及时总结,掌握规律。 适时练习,巩固新知。】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的“做一做”,找出规律。(全班交流,说出算理及计算方法。)
2.口算抢答游戏: 10×6= 20×4= 30×4=
60×8= 300×4= 400×2=
3.解决问题:一盒钢笔有10支,5盒钢笔共有多少支?如果每支钢笔要2元,这些钢笔共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通过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这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重温新知。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首先进行口诀的复习,再利用口算抢答的游戏方式引入新课,及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新课的开展。然后运用课题的问题情境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并及时进行归纳整理,通过相应的练习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二、本课我利用问题情境,进行了逐層深入的教学设计,便学生体验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在归纳算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注重让学生挖掘问题,探讨问题,说出算法算理等,并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来调节学习气氛,从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比较浓厚。
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 第5篇
【活动目标】
1、多通道欣赏画作,充分感受画作蕴含的大自然和谐之美。(重点)
2、乐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感受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师幼合作,(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用水墨画的方法共同表现《小鸟的天堂》。(难点)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1、小步舞曲。
2、教学挂图:《小鸟天堂》。下载小鸟声音,下载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引起兴趣
老师带来的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听听音乐里有谁?(播放音乐)
二、出示图片,分层次欣赏作品
找找看,小鸟藏在哪里?(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1.感受小鸟的色彩
幼儿自由讲述在哪里找到了小鸟。
师:你怎么会一下子就找到小鸟呢?小鸟的身体上有哪些好看的颜色?
师:画上最多的是什么颜色?(黑、灰)(感受色彩的对比,小鸟的颜色鲜艳、突出)
2.感受小鸟的动态
幼儿大胆想象小鸟的活动
师将小鸟局部放大,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猜测,大胆描述
3.模仿小鸟的动作
4.引导幼儿观察、表现树的不同造型,教师简单分析画家的主要的表现方法。
师:“小鸟们在哪里唱歌呢?”“哪些是画家画的树呢”
引导观察发现画家用浓淡不一的墨表现树。
师:“这棵树长得什么样呢?”
引导幼儿感受画家表现树的丰富姿态,或直或弯,或粗或细,或长或短。
三、播放视频,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
1.欣赏视频“小鸟的天堂”,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美丽的树林是鸟儿的天堂。
2.幼儿尝试给画作起名字。
3.教师初步介绍水墨画。
四、幼儿用水墨尝试表现“树林里的小鸟”
1.教师用儿歌的形式示范介绍小鸟的画法
2.出示背景
师:“这片小树林也想听小鸟快乐的歌声,(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让我们用自己的画笔请小鸟在这里安家吧!”
3.幼儿小组合作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颜料的使用,不混用色彩,可以和同伴交换毛笔。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在《鸟的天堂》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的特别投入。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堂语文课。
首先,我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听到这个话题,学生们显得很兴奋,都举起了小手。学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
等学生稍平静了一些,我说:“我想小鸟在天堂里一定也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吧!”同时我板书了课题《鸟的天堂》。让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我进一步引导:“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稍做思索,又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鸟的天堂”在哪里?“鸟的天堂”里有什么?鸟在鸟的天堂里过很快乐吗?“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
在解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有些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回答说:“鸟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树”、“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村前的天马河中”、“有许多鸟在鸟的天堂里过着辛福快乐的生活”……有些问题学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够全面。对此,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稍加整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全面、合理地解答问题。
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非常强烈。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有些学生独自阅读、独立思考,有些同学阅读课文再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只见学生一阵是读书,一阵是用笔在书上点点画画,找出了有关词句,一阵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学生在书上相互指点,有的在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已的观点,有的在补充他人的叙述,也有的在争论着……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思考、讨论问题、到组织语言,解答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小班美术欣赏教案《小鸟天堂》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981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厨师》》:小班教案《厨师》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极参加活动,能大胆的进行创作,在学做小厨师炒菜的情境中,感受色的变化,体验玩色的乐趣,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厨师》教案吧。
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 第6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交流、动作表现等多种形式,充分感受画面清新和欢快的意境。
2、再简单分析造型和色彩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水墨画的表现技巧。
3、能专心、有兴趣地倾听他人的讲话,并积极参与讨论。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鸟天堂》。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小鸟天堂》。
教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
2、引导幼儿分层欣赏。
教师:仔细看看画上画了什么?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并用动作变现画面中得小鸟,感受热闹、欢快的气氛。
引导幼儿观察、表现树的不同造型,教师简单分析画家的主要表现方法。
3、再次整体欣赏画面并进行知识拓展。
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多通道感受画面的欢快气氛。
给作品起名,并进行知识拓展。
出示齐白石作品《群虾》引导幼儿回忆并比较。
教学反思:
在《鸟的天堂》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的特别投入。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堂语文课。
首先,我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听到这个话题,学生们显得很兴奋,都举起了小手。学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
等学生稍平静了一些,我说:“我想小鸟在天堂里一定也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吧!”同时我板书了课题《鸟的天堂》。让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我进一步引导:“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稍做思索,又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鸟的天堂”在哪里?“鸟的天堂”里有什么?鸟在鸟的天堂里过很快乐吗?“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
在解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有些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回答说:“鸟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树”、“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村前的天马河中”、“有许多鸟在鸟的天堂里过着辛福快乐的生活”……有些问题学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够全面。对此,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稍加整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全面、合理地解答问题。
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非常强烈。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有些学生独自阅读、独立思考,有些同学阅读课文再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只见学生一阵是读书,一阵是用笔在书上点点画画,找出了有关词句,一阵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学生在书上相互指点,有的在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已的观点,有的在补充他人的叙述,也有的在争论着……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思考、讨论问题、到组织语言,解答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6篇(全文)相关文章:
上一篇:最新鸟的天堂教学反思简短(4篇)
下一篇:《乌塔》教案设计(精选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