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新篇

文/ 吴琼 时间: 经典美文

  木兰新篇

  文/吴琼

  真正的英雄,并不仅仅是驰骋疆场的勇猛和功成名就的荣耀,更有繁华落幕后的返璞归真。

  ——题记

  在中国,尤其是古代的中国,女人似乎应该是柔顺的、娇弱的,水一样的清澈绵软,但也不乏一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像我们熟知的樊梨花、穆桂英、秦良玉、梁红玉这些征战沙场的女英雄。要说到突破传统女性概念、从军报国的奇女子,大概我们首先想到的都会是花木兰,这位传奇女子的传奇经历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那个连年征战的年代里,她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故事:国家大举征兵,由于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尚且年幼,年迈的父亲位列其中,木兰不忍让老父卷入战争,于是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十二年竟未被识破。所以,在后世代代的流传中给人们刻下更多的印象应该是木兰的英勇无敌。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最早能够以文学形式完整又深刻的表达出来的,当推“乐府”中的《木兰诗》,而仔细研读却又发现,在《木兰诗》中展现给大家的,并不是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女将军,更让我们看到了木兰全新的形象。

  诗中开篇并没有描述关于战争的情景,而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并不是一个生来就愿意舞刀弄枪的女汉子,女人该做的事她也会做,也许,她也有着一个多情女子情窦初开时的情怀,如果没有那次“可汗大点兵”,如果不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她也会遇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张生”或是“宝哥哥”,然后演绎出一场属于自己的“待月西厢”或是“木石前盟”。然而,战争改变了一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成了她唯一的选择。进而描写了她出发前的行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系列很普通的行为,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出,木兰并不是带着万丈豪情一时冲动去从军,她更是一个心思缜密的女人,她替父从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知道自己该做哪些准备,并且准备得很充分。我想,在战场上她也绝不是单靠蛮力一路打下来,特别是作为一个女人,她在军营里要比男人具备更多的智慧才能够走得更远、更长久,这也正是她女扮男装十二年却没有被发现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令人不解的事情发生了,应征入伍之后,该是上阵杀敌了吧?但整首诗却并没一句描写作战场面的句子,更没有表现木兰有多么的英勇无敌,这千辛万苦的十二年竟然被“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二十个字简短的一笔带过,那么这个不知名的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有人通过“万里赴戎机”这一句推断出,木兰其实并未上阵杀敌,而是身负军机羽檄往来于各个驿站传递消息,由于终日奔走在路上,没有和大家住在一起,才没有被发现女儿身。不管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即便是真的,那也是异常的辛苦,也随时冒着自己的秘密被发现的危险。终于,仗暂时打完了,九死一生,木兰成了幸存者之一戎马归来,天子自然要论功行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直到这时,我们才真正读懂了这首《木兰诗》的深刻含义。这本是一首找不到作者的北朝民歌,无论是先人的口耳相传还是后世文人的改编整理,都并未直接展现木兰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身影,而是通过侧面描写赞美了木兰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忽略了的品质。木兰从军并非应召从军,而是替父从军,不为求取功名利禄,只想为家国安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沉烽静柝之后,她最渴望的并不是可汗的赏赐,亦不是尚书郎的官位,而是回到故里,继续做那个当户织的木兰。

  诗的结尾处木兰终于得偿所愿,“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她在用自己的切身行动告诉世人:待得边疆宁定、关河永固,卸下一身荣耀,我依旧是那个田间乡里淡然平凡的小女子。

木兰新篇相关文章:

木兰诗改写15篇

木兰,有所思

《花木兰》观后感10篇

木兰招亲记

《木兰新篇》

  木兰新篇  文/吴琼  真正的英雄,并不仅仅是驰骋疆场的勇猛和功成名就的荣耀,更有繁华落幕后的返璞归真。  ——题记  在中国,尤其是古代的中国,女人似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