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世事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做人处世常以一个“慎”审视自己,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平稳。
01
慎 言
说话是一门学问,慎言既不是沉默,也不是滔滔不绝。
而是反复思考后,负责任地说话,做到言必适时,言必适性,言必适度。
曾国藩有言:“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他刚入翰林院不久,父亲庆生,发小前来祝寿。
此时的他在官场正是风生水起,于是便拉着对方大谈特谈官场事迹,毫不在乎对方的感受,引得发小挥袖离去。
此后曾国藩反思自己之过,与人交谈时恪守“慎言”原则,以德行服众人。
慎言,不光是对别人的体量,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常言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一言不慎身败名裂,一语不慎全军覆没。
一个管不住自己嘴的人,注定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苏格拉底曾有位学生迫切地想要向他分享一个“爆炸性事件”。
苏格拉底反问他:“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
这三个筛子分别是:真实、善意、重要。
因为只有真实的事件说出来才会被信赖,善意的表达不会引起他人反感,重要的事说出来才有价值。
古人有言:涉世,以慎言为先。
目的是告诫我们处世,以谨慎说话为首先。
很多时候人们评价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他说了什么。
而慎言,是我们行走世间的一张保护伞。
02
慎 行
《吕氏春秋》有言: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
意思是凡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深思熟虑,就像盲目奔向深溪,即使后悔也来不及。
真正的自由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司马懿能在乱世之中笑到最后,得益于他一生坚持慎行,从不鲁莽行事。
李逵人虽仗义耿直,但也因莽撞性急,引来不少祸端。
慎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些事一念悬崖勒马,一念失足成千古恨。
做到事前多思虑,才能事后少后悔。
明朝首辅大臣徐溥一生严于律己。
他在书桌上放了两个装豆子的瓶子,时刻提醒自己慎行。
每当自己做对一件事,就往瓶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行为上有什么过失,就往另一个瓶子内投一粒黑豆。
这两瓶豆子时刻提醒他做事三思而后行,久而久之,黄豆越积越多,而黑豆的数量几乎没有变化。
人人都懂大道理,但做事前留几分钟思考再行事的人,才是真正的修养与智慧。
不成功,不是因为懂得少,而是做不到慎行。
安东尼·罗宾斯曾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
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
人生没有回头路,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才能不枉游历人间一趟。
前进道路曲折蜿蜒,你永远不知道哪里藏着陷阱,越过山丘等待你的是山河还是沟壑。
而慎行,是我们在人间赶路的一个指南针。
03
慎 众
这几年,我们总喜欢说教养这个词,但中国人最缺的教养,可能就是在公共场合能够约束、规范自己行为的教养,也就是“慎众”。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过马路的时候,只要凑够几个人,人们便可以一起壮胆走,完全无视红绿灯。
开车时,总会碰到有人随意变道和强行超车。
坐火车时,经常出现嬉戏打闹和大声喧哗而自娱自乐的“熊孩子。”
旅游外出时,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这些现象的频繁出现,无非是因为很多人抱着这样的心态:
别人都在做,我为什么不可以,公家的东西不用白不用,坏掉对自己没损失,有什么必要去爱惜呢?
真正的高贵不是宝马香车,衣着光鲜,而是融化到骨子里的,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2015年佛山唐园东三街5号楼发生火灾,窗口冒出滚滚浓烟和火苗,路过的行人见状赶紧报警。
报警后,消防很快就赶过来,却因为小区阻塞,而耽误了近20分钟才抵达楼层下方。
原来是因为该小区属于旧小区,消防车被乱停放的车堵塞而进不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屋里东西全部葬身火海。
像这样因为缺乏公共教养而引发和扩大的灾难,几乎一直萦绕在我们身边。
如果自己不主动维护公共秩序或公共文明,不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约束,那么最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都会遭到严重破坏,这也要求每个人在公共场合中都应该做到“慎众”。
正如哲学家莫尔在《乌托邦》一书里说过,金银远远赶不上铁的用处大,道理很简单,为他人着想的人,即使自己给出的只是铁,于别人来说也会成为金。
赠人玫瑰,自己的手中也必有余香。
任何时候都能做到换位思考,能够以同理心去为别人着想的这一份善意,就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也是慎众的教养。
慎众,是我们在名利场中的一个定心针。
人生得失荣辱或有运气机缘作祟,而一个慎字藏着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和精神层次。
慎言才能养德、慎行才能成志、慎众才能修身。
为人和处世,做好一个“慎”字足矣。
人生,做好一个“慎”字足矣相关文章:
★ 人生,须自渡
★ 人生,尽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