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优等生大都不成功励志文章
有一个在著名外企工作的朋友打电话向我吐槽:公司目光短浅,上司朝令夕改,做得很不开心,想要换份工作,希望我帮她留意有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说到她的上司的一些奇闻异事时,我隐约感觉到了一种气息——“我的上司是极品”。
她的上司是不是真的极品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关系比较紧张。
我经常接到类似的电话。打电话的人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智商很高,从小到大都是学校的优等生,毕业于名校,在名企工作,但跳槽频繁。他们似乎总有一个很极品的上司,而自己有一些怀才不遇,和周围的人关系相处也不怎么样。一旦他们觉得不开心了,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跳槽,而且跳来跳去都是知名企业。
既然人家当我是“职场导师”,我就得拿出点“导师”的样子来,给她做做教练,问她几个常见的问题:1.你想要什么工作呢?2.你觉得做什么事情最愉快呢?3.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特长呢?这三个问题不是我的独创,是我向“哈佛幸福课”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学来的。问题的原理是积极心理学中的MPS模型(M=Misssion使命,P=Pleasure兴趣, S=Strength特长),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能找到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工作,他不仅会工作愉快,而且还能有所成就。
按理说,这是三个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但我得到的答案大多数时候并不能令我满意。这些学校里的优等生一直在赢得比赛,但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这三个问题引发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学校里的优等生智商超群,却在职场上迷失了方向呢?
你要是问他们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时,他们通常的回答是一份“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呢?他们眼中的好工作往往是这样的:薪水更高,企业更知名,前景更好,老板更优秀,还能兼顾工作和生活平衡……每次听到这里,我忍不住问:你也在社会上工作了几年了,你找到过这样的工作么?回答自然是没有的,这种“好工作”就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完全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其实,真正的问题还不在这里,而在于他们把所谓的“好工作”都理解为一些外在标准,而不是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目标的工作。他们甚至没有清晰的目标,只有一些别人眼中的成功标准,就像很多剩女对未来老公的期望一样:有车有房无房贷,但并不真正关心和那个人是否有真感情。另一个问题在于,他们也像那些剩女一样,总觉得一份“好工作”就像“白马王子”在拐角处等他们。
如果说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那总应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吧?遗憾的是,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似乎更在乎别人的赞许,并以为那些别人赞许的东西就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对于自己是否真的喜欢那些东西并不清楚。
这可能也是拜他们从小的教育所赐。他们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更符合别人的期望,而忽略了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很多学校里的优等生在赢得比赛时,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了。因为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也就不会又对事业的忠诚,以及创新精神,他们在职场上往往并非那么如鱼得水。
最悲哀的是这些优等生缺乏那些必备的职场技能。他们很擅长考试,但这些技能在工作中用到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很多大学都在宣称自己要成为研究型大学,但他们更像是一个职业培训学校,但在这个学校里面培训最多还是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不是一些实用的职业技能,以及如何与人打交道的学问。在拿了那么多A+的成绩之后,这些优等生们悲哀地发现,职场奉行的规则和学校完全不同。
有一个统计表明:大多数职场成功者都是那些在学校里成绩中上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成绩中上,说明在智商上并不差,但他们之所以没有成为优等生,就在于他们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业上。他们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实践上了,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他们更早地锻炼了自己的职业技能。
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他们在智商上并不差,第二,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社会实践上去了。不要小看那些社会实践,因为它让一个人更早地了解这个真实的社会,从而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了。这本是一个常识:一个人如果有清晰目标,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自身能力符合目标,他在职业上更容易活动成功。
社会和学校评价的标准是不同的:学校评价的更多是他的智商,而社会评价的更多的是他的情商。优等生由于智商太高,反而限制了其情商的培养,导致他们更容易成为专业人士,而非领导者。这也是管理上的一个经典悖论: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Capability)太强,就会变成他在另一方面的障碍(disability)。
为什么优等生大都不成功励志文章相关文章:
★ 爱也需要用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