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真真对剧本改编的肯定,给了八月长安自信,她决定尝试一下反向改变,于是,就有了这部同名网剧《最好的我们》。 青春从不曾永远,而那时候的我们,就是最好的我们。 还记得高中时的同桌吗?那个少年有世界上最明朗的笑容,那个女生有世界上最好看的侧影。他和她,代表了我们的整个青春,但现在,我们必须告别。 作为“振华高中三部曲”的读者,对这样的情节并不陌生,但依然会为此而动容。老套的情节,只要处理得当,那就不会俗套。谁的青春回忆里,没有一两个别人的身影? 刘婉荟属于智商被碾压的那几年 自己原来就是个普通人。这个发现,让八月长安很恐慌。 作为2006年高考哈尔滨市文科状元,她原本是自信满满的,万万没想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个班里有一半的同学都是状元,另外一半是竞赛金奖得主,而她,无论如何努力也成不了学霸。 那时,她还叫刘婉荟。在属于刘婉荟的日子里,她没怎么参加社团,没怎么玩儿,除了修专业课,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买书。 当时,宿舍区马路对面就是现在已经倒闭了的第三极图书城,旁边是海淀图书城,再旁边是中国书店,最后是中关村图书大厦。她和舍友俩人一直买书,买到宿舍都放不下。 他们 八月长安,原名刘婉荟,1987年8月12日出生于哈尔滨。 2009年,她出版了第一本长篇青春小说《你好,旧时光》,此后又推出了同系列图书《暗恋·橘生淮南》;2010年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在上海金融行业从事资产投资工作;2013年5月辞职,专职写作;同年8月,她携《被偷走的那五年》和《最好的我们》亮相上海书展,《被偷走的那五年》是她首次执笔尝试都市言情小说的创作,由女导演黄真真的同名电影《被偷走的那五年》改编。 在北大的第三年,准备就业的同学开始了广泛的实习,准备出国的同学忙着参加托福和GRE的考试,竞争很激烈,一片兵荒马乱。 刘婉荟机缘巧合地去了日本一所大学交换,在同学最忙乱的时候,她无所事事,于是写小说打发时间。 这是她人生的转折点,因为《你好,旧时光》,刘婉荟变成了八月长安——生于盛夏八月,但求此生长安。 2013年5月,她把上海金融行业的高薪工作给辞掉,专职写作。“以前没把写小说当成谋生的手段,其实是一种不自信,是给自己留条退路。但是现在想想,也没有那么可怕,既然有了自己的读者群,那就应该继续写下去。” 祝你万事胜意 八月长安初次写作的时候还是大学生,“振华高中三部曲”描写的也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故事,她的读者、签售现场出现的粉丝也大多是学生。似乎,她的写作套路会固定在学生这个群体上。 但是,随着阅历的丰富,年龄的增长,她开始希望尝试其它类型的写作,科幻、推理、玄幻等等,也不希望自己的读者群只是固定的青春期少男少女。 青春小说通常给人的感觉就是造梦,在还原过去的东西。而她,更多的是希望带给读者预见性。通过对过去的反思,解惑我今天为什么会迷惘,明白原来只有追寻内心的本真才能快乐成长。 当下大众对青春文学的定义粗糙且模式化:在黑夜下静静流淌的灰暗的河流,眼角边肆意横流的泪水,被45度角仰望的天空,喝酒、打架、堕胎、吸毒的日常生活…… 但事实上,大多数正值青春的我们,既不是特立独行的边缘少年,也不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起眼的部分,却也是构成比例最大的部分。 长得好看的人,有好看的青春;平凡的我们,也有着琐碎但不失生动的青春。 在《最好的我们》这部小说里,第二十六章有这样一段对白: “那我祝你万事胜意吧。” “什么?” “这是很重要的人以前送给我的一句话,我送给你。意思就是,一切都比你自己所期待的,还要好一点点。” 怎么都等不到那一句“许多年以后” 某个深夜,我无来由地从梦中醒来,睡不着,百无聊赖地拿起手机上豆瓣,看见一个线上活动:“你中学时候喜欢的那个人,现在怎么样了?请用三个字回答。” 向来果敢的我受不了这种温情脉脉的腔调,利落地回答了一句,“还活着”,促狭地为记忆里模糊不清的某个人下着不怀好意的注脚。 然后,我翻看别人的答案,很多都是“结婚了”。语气平静,连一个感叹号都没有打,似乎没有追忆也没有煽情,只是在这样的夜里碰巧想起了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我盯着这个“结婚了”看了一会儿,脑海中浮现起一张脸,依然不清晰,但和他有关的回忆却历历在目。 一阵心酸。 八月长安在微博里说过,为什么小说里的人物坚强又洒脱?因为作者常常大笔一挥白驹过隙,翻一页,起新章,她便千帆过尽,往事随风。你的每个夜晚却要自己慢慢熬,上帝在一分钟里给你十个机会软弱,怎么都等不到那一句“许多年以后”。 写在纸上的故事总是缠绵又美好,在一起,那叫“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有在一起,那叫“心头永远的朱砂痣”。 尽管你我,曾经也在满是粉笔灰的教室里用书挡着脸偷看过某个人,在脑海里和TA走完了一生,但终究还是迅速地告别中学时代,马不停蹄地赶往大学,步入社会,各自成家,一切都是那么的鸡零狗碎。 不知道最后,耿耿到底有没有和余淮在一起,但我,却不再耿耿于怀没有等到那一句“许多年以后”。
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相关文章:
★ 自然之诗
★ 狗患
★ 沉默的广告
★ 我只是想嫁给你
《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
黄真真对剧本改编的肯定,给了八月长安自信,她决定尝试一下反向改变,于是,就有了这部同名网剧《最好的我们》。 青春从不曾永远,而那时候的我们,就是最好的我们。 还记得高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