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的失败
文/吴琼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意义非凡。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当中,有两个人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是卧龙诸葛亮,一个是凤雏庞统。书中有句话叫做“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卧龙和凤雏,是三国最顶尖的两大谋士,这句话颇有些来历。当日刘备被人追杀,骑着的卢马狂奔出逃。不知跑了多久,遇到一位先生,名号水镜的司马徽。这水镜先生仰慕刘备贤德之名,希望他能够一统天下,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便告诉他,南阳卧龙岗上有位卧龙先生,名叫诸葛亮,字孔明,自称管仲之后,有经天纬地之才,与他齐名的是凤雏庞统,水镜先生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是为什么,刘备后来两个都得了,反而没有一统大汉江山呢?
诸葛亮的出场,可谓是华丽大气,不仅仅让刘备三兄弟三顾茅庐,而且每一次去的路上都能听说些他的奇闻异事,直到第三次去见到了他,请他出山之前,他还在寒舍为刘备谋划了一番宏伟蓝图,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著名的“隆中对”便是由此而来。可见,这诸葛亮不仅仅是一位谋士,不仅仅精通军事,而且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一位演说家,他很懂得饥渴营销,他知道如果让刘备太容易就得到他,刘备便不会那么珍惜了,所以,这前期的谱摆的特别大。可当他真的出山之后听命于刘备了,他又很会捧刘备,让刘备觉得在他面前处于一种被他欣赏、被他尊重的状态,所以会对两位弟弟说,他得到诸葛亮,如同鱼得到了水一般。
可再反观庞统,庞统可谓是黯然登场。或许是真的有些真才实学,或许是已经名声在外,这凤雏先生居然也有些自命不凡起来。先是到江东孙权处应聘,面试的时候孙权见他獐头鼠目、不修边幅、衣冠不整,已经很不喜欢了,张口问他“治何经典”,意思是他研究的是哪一学派。其实这很正常,我们现在去面试,单位主考官也会问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985还是211,之前从事过什么工作,有什么经验。可庞统一听就来气了,他回答说,他没有流派,随机应变,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这话孙权不爱听了,觉得他太狂妄自大,想打压一下他嚣张的气焰,便对他讲:我东吴也是人才济济,水军大都督周瑜12岁任职,不仅是个武将,而且风度翩翩,文采出众。可庞统却不知趣的说:周瑜有何谋略,虽然号称一代名将,打的败仗也有一箩筐,赤壁之战他有何功劳,要不是人家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他又怎能取胜。孙权听了这话,自然是火冒三丈,不由分说的把他赶了出去。
到了刘备帐下,随军入川的时候,所有人都希望刘备一举夺得西川,为将来称帝打下基业。可刘备也许是真的仁慈,也许是装给大家看的,一再的强调西川刘璋是他同宗兄弟,不忍加害。于是乎庞统出了个馊主意,让他请他的同宗兄弟前来赴宴,席间摔杯为号,意图杀之。其实这个注意并不高明,典型的“鸿门宴”,人家老刘家的老祖宗刘邦早就在项羽面前经历过了,还顺利出逃,最后当上了皇帝。果然,刘备没有在席间杀了刘璋,庞统对此颇有微词,直接在主子面前表现出了不满,这可是大不敬,闹得个不欢而散。还是人家刘备技高一筹,第二天一早,叫来庞统对他讲,昨天我喝多了,说了些什么已经忘记了,你不要往心里去。这明显是在给你庞士元台阶下,你认个错不就完事了吗?可不领情的凤雏先生竟然说,要说错咱们都有错,要错大家一起错。
所以说,庞统的失败不是他智商低、能力差,无法为刘备打江山。而是他情商太低。至于“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为何刘备二人全得了,反而让他儿子失了天下。原因正是在于“得一人可安天下”,得了两个人就不行了。正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同样的道理。更何况有诸葛亮这样的明珠在前面璀璨发光,如何有你庞士元的发光之处,而刘备又习惯了依赖诸葛亮,来不来的张口就对庞统这个新人说“我家军师说了”“我家军师讲道”之类之类的话,想那凤雏先生若是没有在落凤坡先行牺牲,恐怕日后也受不了吧。
庞统的失败相关文章:
★ 给失败建所博物馆
★ 你没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