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的旱
酷热的三伏天,家里打来电话说已经连着二十多天没有下雨了。地里的烤烟、玉米被干死了不少,水稻田里裂出了大条大条的缝,好在井里人喝的水还没有干断,可能今年又是一个灾害的年头了。有些沉重的挂断电话,烈日烘烤下的山村景象浮现在了眼前。
连着几年了,老家所在的山村,很难遇着风调雨顺年景,特别是七八月里,久旱不雨似乎成了常态。每年的这段日子,我都会有一点闲暇,也正好利用这段闲暇回趟老家。车行驶在两旁种满庄稼的公路上,看着那些被太阳烤得叶子焦黄,却还未成熟的玉米无力的站在地里,暑气笼罩中,它们犹如一个个可怜的生灵,正哭诉着生长于脚下这片土地的不易和正承受着难以言说的苦难。在谋生机会不多的岁月里,庄稼承受的苦难,也同样给过在庄稼地里劳作的村里人。
小时候家里有两三亩水田,但都是需要靠下雨浇灌的"望天水田"。从谷雨后筹备"秧地田"开始,直到田里稻子变黄,期盼下雨成了全家人的大事。雨到的恰逢其时,田里秧苗长得健壮美丽,家里会多出许多欢笑;遇着没水打田或是田里的水干枯,秧苗蔫耷在田里时,每个人脸上会增添不少的愁容。靠近别人有水源的"烂田"的那三块田,可以请求把多余的水引点来浇灌,但干旱时,"烂田"也自身难保,家里的“望天水田”就只得靠天了。干旱的日子,每天早晚去田里转转时,面对即将枯死的秧苗,看的人也心如刀绞一般。
红火红的太阳每天都以它不受欢迎的样子从山头爬起时,父亲提起他经历过的一场大旱。说不清具体的年份,但记得那年水稻全部枯死,颗粒无收;山上的青冈树都干死了不少。稻谷收不上来,玉米也受影响,不仅吃不上大米饭,还得担心全家人饿肚子,好在顽强的洋芋和红薯,即便遇着天旱,也能多少有些收成,靠着洋芋和红薯,全家人勉强度过了那一年的灾荒。幸运的是,父亲所说的大灾年,在小时候全家人靠种地为生的日子里并未遇到过,长时间没雨的天气不少,但田里的水稻或多或少都能有一些收成,虽然不能每顿饭都吃上米饭,但白米和着玉米面的“两掺饭”的依旧清香可口。母亲蒸饭时,在甑脚会放一些洋芋或者甑里蒸点红薯,餐前饭后,那些洋芋红薯就成了正餐外的零食。
闷热少雨的七八月,地里的农活相对较为清闲,不种烤烟的人家,挖完洋芋后,就少有重活可做了,大多时间只是早晚去地里田里看看玉米和秧苗,看有没有被牛养等偷吃的,顺带割一两担草,作为辛苦了一个农忙季节的牛夜里吃的增肥“粮食”。庄稼人喜往田地里走,去看看庄稼,每天都见着庄稼似乎成了一种习惯,而那些正努力生长着的庄稼也会带给他们内心的踏实。吃村里人过早饭,田地里游走一圈,路过我们家的院子时,常会进家坐坐,三五个人一起谈论些村里村外发生的事儿。
没结婚成家也不正经干农活的三爷爷,是谈话的主角之一。三爷爷靠给人做点盆、桶等生活用品的木工活为生,年轻时还跟着一位四川来的师傅学了些杂技,去过不少的地方。大家坐在三爷爷房门口的椅子或者地上,听三爷爷绘声绘色的说起了哪里有一条大蛇成了精,雷雨天下江游去了大海;集体生产时,他如何一早上栽完两亩田的秧等传奇故事。听的人明知他在胡说八道,但大家也都喜欢听。来家门口坐的人多,三爷爷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卷烟器,用烘烤房里烤出来的金黄色烟叶,切丝卷成纸烟让大家抽,对他自主的烟,不少人还异常喜爱。村里另外两位老人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是旧社会时,村子附近有一邦土匪,猖狂无比,在路上随意的抢人钱财,把别人的姑娘抢去做媳妇,他们杀人连眼都不眨,那帮干尽了坏事的大恶人,是解放军来“收了”他们。那样的闲谈,往往是一聊就是大半天,聊得兴尽了,各自回家,吃完饭又到田地里去看那些正经历着烈日烘烤的庄稼了。即便最干旱的日子,朴实的村里人多抱着一种信念,觉得老天不会让大家没饭吃的,不会就这样让所有人都饿死的。这种朴实的信念,陪着他们度过了不少干旱的日日夜夜。
后来渐渐的有人走出了大山包围的村子,去那遥远的地方,进工厂、上工地,三爷爷的门口闲聊,或者是田间地头的谈话,又加进了一些山外世界的传奇来,大家对火车有二三十节车厢,还有根本数不清的轮子;客车上装有床铺,能够边睡觉边走路;车上或者大街上,小偷扒手不少,包里的钱一不小心就不见了等山外传奇故事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打工的人年初出门,年底来家,带着打工所挣的现金归来,那些看得见的收入,把更多的人带出了大山,天旱时聊天的人也渐渐少了起来,原本秧苗青青的田地,没多久就疯狂的长满了各种杂草,太阳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的炙烤着杂草,再没人早晚去瞧瞧了。离开田地,庄稼人们用几年或者十几年的在外拼搏,把家安在了镇上或者县城里,逢年过节时,偶尔还会碰着他们到曾经种庄稼的地方去走走,看看。
也是在一个闷热的八月,爷爷离世,那些曾在院子里闲聊的人们,来参加葬礼吃饭时,特地选了一个不是正式摆酒席桌子的角落,边吃饭边聊天。常年在外奔波的岁月和辛苦的体力活,让他们添了不少的白发,饱经风霜的脸旁大多不再是村里侍弄庄稼时的模样,但闲聊中的阵阵笑声,还依旧如往日一样,在干旱少雨的山村里显得清晰和悠远。
文:宋永华
山村的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