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学术期刊(精选十篇)
微学术期刊 篇1
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 学术期刊界的同仁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微信对学术期刊传播带来的机会, 纷纷申请微信公众号来推送学术期刊精彩内容, 以提升学术期刊的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文献研究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运营的现状, 并针对上述结果, 提出学术期刊运营的一些建议和对策;文献研究学术期刊可以利用微信的传播优势增加学术影响力, 并给出学术期刊微信平台建设与维护的策略;文献探讨了科技期刊采用结构式摘要, 促进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传播。上述研究都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与学术期刊的跨媒体融合, 并未探讨微信功能与学术期刊传播的特点。基于此, 本文将从微信的功能出发, 探究学术期刊传播的新行为。
一、微信功能和微信传播特点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宠, 微信具有发送文字、语音信息、视频、图片的功能。微信的产生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的传播理念, 微信得以迅速普及并深入人心。
(一) 微信传播的功能
1.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那些不懂技术的个人和企业发布信息。它属于自媒体平台, 用户通过申请就可以借助该平台强大的功能发布信息, 实现及时互动, 也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这对没有新媒体技术力量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2.朋友圈。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推送文字和图片等信息, 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欣赏的精彩文章、动听音乐等分享到朋友圈。微信朋友圈属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熟人圈, 并可以通过共同的爱好将熟人圈扩大到陌生人, 信息传授双方因为共同的爱好而联系起来。
3.扫二维码。扫二维码添加好友和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的重要功能, 目标用户可以通过扫一扫好友的二维码或者期刊上的二维码关注期刊微信公众平台, 通过扫一扫功能, 用户可以轻松完成对期刊的关注, 接收期刊推送的信息。
(二) 微信传播的特点
基于移动的便携性、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 微信传播具有其他通讯工具所没有的特点。
1.微信传播的广泛性。微信能通过朋友圈、微信群进行广泛的群体间的信息传播, 这种广泛的群体传播体现在公共空间内的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在这种公共空间内可以分享文章、图片、音乐、视频、链接等, 群内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转发文章、图片、音乐、视频、链接, 这使得信息以一传十、十传百的病毒方式广泛地即时传播。据统计, 微信用户看到认为有传播价值的文章, 61%会选择转发到朋友圈, 39%转发给好友。这种传播方式不但使得群体间的交流更具有黏性, 而且传播得更加广泛。
2.微信传播的精确性。俗话说“人以群聚, 物以类分”, 微信的传播是以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传播, 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精确性。微信群是以共同的爱好或共同的任务而聚集在一起, 信息的传播可以精确地传送给需要的人, 朋友圈中分享的信息可以使有需要的非微信群中的朋友获得, 从而把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有需要的人。这种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传播的精确性提高了很多, 也更容易接受。
3.微信传播的及时性。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 使得24小时不间断上网成为可能。作为移动终端上最重要的即时通讯软件的微信, 凭借强大的功能,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微信可以使你随时随地、及时地接收所需要的信息。
二、学术期刊的微信传播
微信传播改变了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 也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方式。作为纸媒的学术期刊,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利用微信也产生新的传播行为。
(一) 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的行为
1.二维码推广。二维码扫描是微信重要的功能之一, 学术期刊可以利用二维码扫描进行期刊传播。学术期刊可以在官网、投稿平台、期刊封底上刊登微信二维码, 并进行宣传推广。二维码可以从期刊的作者、读者等期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推广, 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期刊微信公众平台, 随时随地获取作者投稿的处理动态以及有价值的学术信息, 成功实现学术期刊线上和线下传播。
2.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使得学术期刊有了新的传播途径, 且学术期刊编辑只需关注平台的运营, 而无须关注平台的技术更新, 这使得编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质量。编辑可以丰富期刊的推送方式并注重推送技巧来突出期刊的内容优势, 提高期刊的品牌效应;编辑可以通过添加自动回复功能、关键字自动回复、开通文章评论功能来加强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增加用户黏性;编辑不但可以推送传统的期刊内容, 也可以推送和学术期刊相关的学术信息来丰富期刊的推送内容, 增强学术期刊的可读性。
3.朋友圈推广。微信朋友圈属于稳定的熟人或半熟人的公共群体, 信息的推送和接受双方因有情感的纽带作用而较易推广, 从而使得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细化。编辑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 并将期刊的精彩内容、优先数字出版信息等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 并通过专家、读者、作者等相关信息利用者的朋友圈得以大范围地传播。
(二) 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的特点
1.学术信息的大众传播。学术信息的大众传播是指相对纸质媒体的传播内容只针对专业读者, 学术期刊的传播内容可以为关注学术信息的非专业人士。学术期刊利用微信传播,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专业的学术信息的传播, 还可以分享科学研究的热点、学术前沿以及学术界的发展动态等信息, 使得学术信息科普化, 受众大众化, 而不再局限于专业读者。微信通过语音信息、视频等传统纸媒所不具备的形式, 在对专业的学术信息进行传播的同时, 使得学术信息科普化, 让专业的学术贴近大众, 具有亲和力。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韩春雨实验是否可重复的争议持续发酵, 让关注基因编码的非专业读者了解到生物学的进展, 给广大非专业读者普及了高大上的专业知识。总之, 微信拓展了学术信息的传播与推广, 推动了学术成果的大众化。
2.学术信息的精准传播。学术信息的微信传播拓展了学术期刊的传播范围, 但学术期刊的微信传播渠道仍然是精准传播。学术期刊的专业用户为作者、读者、相关专家, 他们是学术期刊的利益相关者, 微信满足了作者对自己投稿稿件动态的时时了解及相关学术信息的及时掌握;读者通过微信及时掌握期刊研究的热点、学术前沿等动态, 满足读者学术信息需要;相关专家通过微信可以及时了解审稿状态以及科研信息的获取, 他们是学术期刊忠实的粉丝, 也是学术期刊最主要的受众。他们的二次传播, 带来了关注学术信息的非专业人士, 拓展了学术期刊传播的范围, 促进了学术成果的大众化。
3.学术信息的及时传播。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上网, 这使得学术信息的微信传播可以实现24小时的不间断性和及时性。学术信息的微信传播可以及时跟进重要的学术会议信息、重大学术信息以及学术前沿速递等, 这些信息可以吸引非专业读者的关注, 也可以吸引专业读者的持续关注, 进而提高学术期刊的显示度。学术期刊也可以及时推送期刊的转载情况、核心期刊收录情况以及开辟新栏目的征稿启事, 这些信息的及时推送, 有助于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 吸引更多的作者投稿。
三、结语
在媒体融合时代, 新媒体技术不断完善, 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正由纸媒的单一传播向新媒体多方式传播转变。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 微信逐渐深入人心, 微信与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文章从微信的功能与传播特点出发, 探讨了学术期刊利用微信进行传播的新行为以及大众性、精准性、及时性的传播特点, 这些新的传播行为及传播特点值得我们思考, 以便为新媒体融合下的学术期刊传播提供参考。
摘要: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 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始注重微信与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文章基于微信的功能和传播特点探究学术期刊传播的新行为, 以期扩大学术期刊的显示度, 促进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
关键词:微信功能,学术期刊传播,移动阅读,学术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
[2]百度百科.微信[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E5%BE%AE%E4%BF%A1/3905974.
[3]马勇, 赵文义, 孙守增.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选择分析[J].科技与出版, 2014 (9) :77-81.
[4]谢文亮.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1) :65-72.
[5]黄锋, 辛亮, 黄雅意.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和运营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1) :79-84.
[6]喻菁, 廖荣涛.微信在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 2014 (S1) :33-35.
[7]徐小敏.略论微信在学术期刊中的运用[J].中国编辑, 2015 (6) :13-16.
[8]赵新科, 周蓉.移动阅读环境下科技期刊采用结构式摘要的必要性[J].新疆大学学报, 2016 (4) :376-378.
微学术期刊 篇2
出席本次展览的嘉宾有:
1、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萧玉田先生
2、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苗再新先生
3、合肥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衍平先生
4、合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高明先生
5、北京市海淀区文联主席
苗地先生
6、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罗翔先生
7、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夏荷生先生
8、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辽宁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王裕国先生
9、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临先生
10、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执行主编、国画家
郭兴华先生
11、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美协策展艺委会副主任
许向群先生
12、合肥之友书画院院长、原总装指挥学院政委
余华嵘将军
13、原总参炮兵学院政委
徐立贵将军
14、安徽省书法院副院长、合肥之友书画院副院长
叶武先生
15、博宝艺术网副总裁
王韵儒女士
16、广东岭南美术院院长
闫义春
18、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办公室主任 王三石女士
19、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办公室副主任 孙志刚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时期,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以致精,细以表微”,工笔画是循着“即物穷理”的理性和秩序的轨道沿革演进,形成以精工、精微、精谨、精妙为特征的言说方式的。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探索,面对当今的文化语境,力求与时俱进。本次《工.微.当代-当代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邀请当代优秀工笔画家参加展览,他们站在当代工笔画的最前沿学术阵地,将工笔画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提练出来,在作品中体现出笔意精妙,超凡脱尘的意境,带给人们以美的体验,让观者的心灵得到审美愉悦和宁静。
本次展览为期两周,广大艺术爱好者可近期前往参观。
此次展览邀请了著名工笔画家李青稞,展出了李青稞近期作品。李青稞:女,1963年生于重庆 1979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成都画院任专职画家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四川省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四川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成都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画师。
微学术期刊 篇3
[关键词] 移动互联 学术期刊 微信 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2-0077-03
随着科技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革新已由缓慢逐步转入迅猛阶段,与互联网处处依存的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被信息技术流推上变革的极速通道。随着IT产业的一次次颠覆性变革,移动互联时代应运而生。这个数据成几何次幂不断增长膨胀的时代大背景,对国家、组织、个人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裹挟着各类信息数据奔涌而来,模糊网民与消费者的界限,更打破原有的疆域概念,逼迫所有组织机构与个人为适应并顺应其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甚至完全重构[1]。
学术期刊作为文化传媒中的一种,在信息流的不断变革中,也经历了数次变革。作者与编者之间的交流经历了由传统的手稿邮寄、磁盘传递、电邮沟通发展到现在的在线投稿模式。学术期刊的出版方式也由传统的纸质发行、纸质先发行与期刊数据库后展示并存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在线优先出版。
1 移动互联背景下专业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平台搭建的前提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掀起各行各业信息化投资和建设的热潮。微信的出现,不仅严重冲击传统电话、短信的经营业务,更让各类信息的交流模式和企业的运作模式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2]。在移动互联背景下,数据掌握的状况已成为衡量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也是各类传播手段共有的前提。“数据”管理模式的开启和“社会大互动”模式的形成,尤其是各类通过微信平台运作的实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快速成长,已经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数据在未来必将成为各类竞争中最大的交易商品。这不仅仅因为移动互联时代存在庞大的数据量,更是因为这些海量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共享和交叉复用后形成的不断升级的“有效数据”存在不可估量的价值。有专家曾断言:未来移动互联将会如基础设施一样,有数据提供方、管理者、监管者,数据的交叉复用将把移动互联变成一大产业[3]。在移动互联背景下,学术期刊经营者如何掌握各类核心数据,履行好数据的提供方、管理者和监管者职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专业学术期刊因受传统传播手段的制约,传播速度慢、周期长的劣势凸显,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已很难适应受众需求。要想迅速改变被动局面,扩大影响力,非常有必要建立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创建微信传播平台。微信传播作为新兴的传播手段,因它与传统的学术期刊有很多可以契合的地方,从而为两者之间的互补发展创造可能。
2 移动互联背景下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平台搭建的基本模式
2.1 核心:微信传播平台内容的加工
由于学术期刊是由若干篇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论文或报道组成,每篇论文都可以单独阅读,能完整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而且论文中的摘要,也可以抽离出来,实现单独阅读,能基本展现论文的概况,所以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平台的内容必须做到精准加工,以适应多元化、碎片化的阅读需求。作为强社交模式的微信传播平台,它集资讯、通讯、社交等多功能为一体,从2011年1月开始推出,不到两年的时间其用户便突破3亿[4]。目前,有很多学术期刊已经或正在利用微信传播平台的新功能和新用途进行推送。以笔者所在《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为例,以高铁建造技术为核心群,覆盖审稿专家、核心作者和相关读者组建的微信传播平台, 推出两个月来,粉丝已达2000 余人,留言互动上千条。微信传播平台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期刊宣传模式,而且反过来给学术期刊编辑加工提供新的变革思路,与此同时,读者、编者和作者之间的沟通效果也得到强化。当然,对专业学术期刊而言,微信传播平台只是一种传播环境,受众以“内容为王”的追求始终不会变,内容优劣决定期刊的成败。不管用哪种形式呈现,无论用哪种媒体进行传播,选择的关键不在工具而在于内容的优劣,所以,提高微信传播平台运用效果的核心依然是数据的攫取和内容的加工。
2.2 手段:微信传播平台的利用
如何才能在数据不断膨胀的信息流中脱颖而出,是当今各类媒体努力追求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学术期刊也同样如此。笔者认为:影响学术期刊核心业务范围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核心作者群的建设、敏感受众群的形成和扩大、编读往来实时数据的接收、分析与反馈、编校过程数据的有效利用、版面设计与策划的数据基础等。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曾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因为从信息收集到正式出版发行跨越的时间段较长,数据统计难以做到全面、及时,可用的反馈信息也非常少,导致决策者的决策与行动绝大多数时候只能建立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之上。目前在线投稿系统、期刊数据库和优先出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者、编者和读者的沟通效率,文本数据统计相对也更快捷有效,但学术期刊依旧摆脱不了被动等待受众前来“掀盖头”的尴尬局面。随着信息量的急剧增长,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经有了极大改变,人们对于传统媒体的阅读兴趣正在逐步减弱,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和各类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碎片化阅读”逐渐成为一种大众阅读习惯。尽管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很强,需要受众的深度阅读,但“深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本身并无冲突,所以笔者认为:传统纸质学术期刊若不及时根据现实情况发生改变,敏感受众群则无法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尽可能快速的扩大,文本也会缺乏主动靠近受众的经由途径[5]。这样必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优秀的普读文本无法与广大读者见面而被湮没在信息流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本生产的巨大浪费和社会开放式普遍教育效果的缺失。
微学术期刊 篇4
关键词:期刊,医学,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虽为近年才诞生的新事物, 却以惊人的速度在短短几年内得到发展。微信的最大亮点是把通信、社交、平台化三合为一, 是目前所有面世的互联网产品中将三者串联最快、最佳的产品。目前, 微信个人版本正以平均每3到4个月一次的频率不断升级, 其相应的功能随之不断扩展, 其对应的公众平台功能也在逐步优化。所有这些, 为期刊出版媒体公众平台的推出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基于此, 本文对医学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意义作一探讨。
一、传统纸质学术期刊传播的局限性
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传播途径单一, 传播范围狭窄, 影响力有限, 为寻求更为多样、有效的传播途径, 实现小传播大效果的长尾效应, 从而令影响力及关注度获得重大提升, 传统科技期刊一直致力于实现电子化的编辑流程、多样化的宣传途径及多渠道化的盈利模式, 以谋求数字化方面的突破。这就需要科技期刊办刊者将办刊理念与现今科技成果相融会, 令二者的效用得到充分彰显, 以迎合科技发展潮流。
就科技期刊而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纸质媒体和自主建立官网是科技期刊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但这种传播往往只是一种被动传播, 因此受众较少, 传播的广度有限, 时效性欠佳, 而且容易沦为信息孤岛, 导致科技期刊受关注程度和影响力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新媒体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
目前, 随着移动互联网覆盖率及智能手机拥有率的日渐提高, 人们的阅读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 即时、便捷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据统计, 2012—2013年间, 移动网页用户数量增加了36.8%, 移动APP用户数量增加了39.4%。尽管目前移动服务中, 即时通讯占据主导地位, 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其份额将会逐渐缩小, 取而代之的是, 即时资讯将日益受用户青睐。移动终端具有便捷、迅速的特点, 便于用户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获取信息, 其逐步取代传统纸质媒体将成必然。因此, 越来越多的期刊正致力于整合运用各种资讯媒体, 以期吸引数目庞大和日益增大的手机用户。
新媒体是当下传播学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所谓新媒体, 相对于纸媒的传统媒体, 主要指随媒介载体的不断发展创新而应运而生的新的传播工具。6年前, 博客、“空间”是公认的新媒体代表, 但6年之后, 微博、微信已经取而代之, 成为新一代新媒体的新力军和主力军。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应用程序, 能为智能手机免费提供即时的通讯服务。微信自推出后, 用户数量于短时间内激增, 截至2013年10月, 已经超过6亿, 每日活跃用户达1亿。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 微信的活跃账户数已达4.38亿。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8月推出的一款微信服务插件, 用于共享流媒体内容。目前, 在微信上运营公众平台数量越来越多, 其目的主要为延伸自身品牌, 或建立自主性更强的自媒体。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促进传统纸质期刊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
作为新媒体的微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方式, 开创了互联网时代传播的新模式。微信以用户关系为本, 同时具有某些熟人网络和口碑相传的特点, 充分体现了点对点的传播优势, 因此, 微信公众平台在传统纸质期刊中具有显著的推广优势。
(一) 操作简便快捷
加入微信公众平台 (订阅号) 的门槛不高, 限制不多, 只要提供必要但简单的资料和证件即可申请注册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操作简易, 信息发布便捷, 系统管理完善, 既能使推送内容呈现多样化, 又能清楚呈现并及时回复微信用户的提问;可对订阅的用户进行分组, 便于管理;通过群发功能, 可以向特定用户精准地推送信息;可储存并上传需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件, 并可对发送模式进行设置, 令素材得到有效管理。
(二) 推送内容丰富
微信公众平台保留了微信绝大部分的功能, 因此, 其推送的内容呈现方式与微信一样丰富多样, 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可读性强;而且, 通过认证后的公众账号权限提升, 可推送更加美轮美奂的图文信息。此外, 还可将外部链接或原文网址添加进推送的文本中, 引导用户进一步阅读与推送内容相关的链接网页, 在丰富原推送内容信息量的同时, 链接网页的浏览量亦相应增加, 影响力连带获得提升。
(三) 信息交流更高效
消息一旦从微信公众平台成功推送, 用户终端就会收到通知, 信息抵达率接近100%。同时, 还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的用户分组选择对推送对象进行精确筛选, 从而准确推送消息。此外, 公众账号可对自动回复进行关键词设置, 向用户回复包含某关键词的内容, 从而使公众平台与用户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高效。
(四) 信息传播时效性强
传统科技期刊从收集来稿到印刷发行, 往往需要经历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而一条微信消息从策划、编辑到最终发出, 只需短短数小时甚至更短时间, 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强时效性。
(五) 信息发送成本低
目前, 微信对发送端不收费, 因此,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 期刊可在完全免费的背景下向用户发送各种信息, 以低成本实现高效用。
(六) 信息反馈更直观
微信的后台数据分析功能较完善, 可提供直观的数据分析结果, 并可于信息发布7天内反馈该条信息的各种相关数据, 包括送达人数, 图文页阅读人数、次数, 图文转化率, 原文页阅读人数、次数, 原文转化率, 转发人数、次数等, 为公众账号用户提供详尽、可靠的数据参考资料。
(七) 社会效益显著
一方面, 期刊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用户及时推送热点消息, 就能在微传媒中抢得先机, 实现时效性的增强和品牌实力的彰显;另一方面, 期刊向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其社会效益必得到极大提升。
(八) 经营潜力巨大
随着关注用户数量的增加, 期刊可以逐步深入探索和挖掘微信的经营潜力, 只要善用庞大的用户数量资源, 就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医学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目标
建立公众交流平台是期刊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期刊数字化, 指的就是编辑、出版流程实现数字化。作为新兴的通讯工具,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实时、生动、互动、便捷、覆盖面广等特点, 为期刊提供了崭新的营运和传播模式。医学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平台能很好地实现以下目标。
(一) 使即时审稿变得可行
审稿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端审读稿件, 实现即时审稿, 提高了审稿人时间的可支配性。同时, 审稿人可将审稿意见直接反馈给编辑, 更可通过语音模式代替文字表述, 对单纯文字审稿意见的不详实之处作补充, 大大节省了审稿人的劳动力, 从而缩短了审稿周期, 简化了审稿流程, 提高了审稿效率。
(二) 优化审稿资源和拓宽平台空间
组建审稿人微信群, 在群内发布各学科稿件的摘要, 利用微信群强大的信息扩散作用, 为找到专业领域更对口的审稿人提供了可能性, 且审稿过程保密, 充分体现了公正、公开和合理的审稿制度。
(三) 节省相应资源, 提高组高效率
微信群可用于召开“虚拟研讨会”, 缩减了“面对面”式的会议时间, 加强了会议精炼程度。微信平台具有及时、方便等特点, 运用微信平台组稿, 可以实现多专题、同步性组稿, 且进度和进程也能很好地统筹和兼顾, 从而令组稿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期刊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也得到有效加强。
(四) 互动功能
微信拥有强大的互动功能, 可有效加强期刊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从而在两者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期刊主动推送各种消息及最新资讯, 并为作者、审稿人、读者等用户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 从而有效实现期刊与受众的亲密互动。
(五) 多媒体属性
多媒体属性是微信的一大属性, 如能善用此属性, 必能将传统印刷期刊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拓展为多渠道、多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利用平台系统整理素材内容, 定期将最新目录推送给订阅用户, 可让用户及时了解期刊的最新出版动向;也可定期将不同专题前沿论文的著录项甚至全文, 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 同时融入评论等互动形式, 充分利用微信多媒体属性的优势以加强期刊的受关注度。
(六) 信息查询服务
利用微信平台向用户提供完善的查询服务, 用户只要在手机客户端上输入需要查询信息的关键词, 就能实时掌握论文的当前状态, 了解期刊的最新动态。
(七) 论文全文检索
论文检索服务同样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实现, 用户只需输入题名、作者姓名等关键词, 页面即出现附有超链接的相关论文列表, 点击超链接即可下载目标论文。
(八) 论文评价
利用微信平台对本刊论文按阅读量或下载量进行排序, 筛选出阅读量或下载量较高的论文, 以此确定核心作者群和学科热点, 为专题的主题策划和作者选择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 论文排行榜可定期在平台上发布, 令作者第一时间掌握其论文的受关注度。
(九) 其他
如推送语音导读, 推送语音祝福, 应用平台举办活动, 这些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举措, 均能有效拉近读者、编者、作者的距离。
五、国内医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营运现状
据一份调查显示, 截至2014年8月18日, 国内共有90余个学术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 部分行业学会/协会、期刊出版单位也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 如“北京市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以下重点介绍几个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微信公众平台。
(一)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的一大特色为, 可以通过在平台上回复相应字符获取论文的相关信息, 推送的各个专题大多时效性较强。杂志公众平台还积极向订阅用户推荐有参考价值的重点专题报道、专家共识和指南等。总体而言, 该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的内容较为精良, 能令忙碌的医务工作者的碎片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从中吸取有意义的医学信息。美中不足为该平台的消息推送频率有待提高。
(二)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用户关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微信公众平台后, 会收到系统发出的一条提示消息, 回复相应序号后, 即可获取期刊目录, 同时可进行栏目查询, 详细了解各种医学咨询等。该微信公众平台的目录获取功能较为实用, 每期目录的更新均比较及时, 只要用户回复具体期号, 系统就会反馈一个网页地址, 经点击即可跳转到目标目录的界面。美中不足为栏目查询中有关栏目的介绍相对简单, 医学咨询的更新速度有待提高。
(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的一大亮点为:消息普遍采用“小杂志”形式, 即首页面配有图片及三四条标题, 增强了视觉效果。另外, 平台还提供菜单式阅读, 用户可根据需求和喜好点击标题进入下一级阅读界面。值得肯定的是, 该微信平台推送的消息不仅包括检验医学方面的资讯, 还包括各类最新医学新闻、会议信息, 更有国际知名刊物的最新报道, 内容覆盖面相当广。此外, 该微信平台还设有“读者来信”“历史上的今天”等特色小栏目。该平台推送消息的频率一直较高, 定期推送这样精心组合的信息, 能够增加受众对该杂志微信公众平台的黏性, 有助于提升该杂志在读者圈中的影响力。
(四)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频率颇高, 基本保持每天推送1条, 除同步推送当期期刊的目次、摘要和全文链接等期刊信息外, 还重点介绍一些有影响力的策划专栏。此外还推送一些国际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和国外相关权威杂志上的优秀病例分享、眼科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等。该微信公众平台也提供往期目次和专题情况的查询服务, 且投稿方式和杂志订阅方式均可通过回复关键字来获得, 这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相当方便的。
总体而言,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刚诞生不久, 医学期刊对开发微信公众平台还保持观望态度。目前为止, 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医学期刊数量较少, 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期刊普遍推送消息的次数偏少;由于医学学术期刊乃小众媒体, 关注或订阅其微信公众平台的人数非常有限, 致使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活跃度一般。因此, 微信公众平台的潜力还有待充分开发。
六、结语
虽然微信公众平台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 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医学学术期刊已开始重视微信公众平台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作用, 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医学期刊日渐增多。另外, 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甚至普通民众也纷纷订阅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 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综上所述, 微信作为以实时对话和人机互动为传播特征的通讯媒体, 是医学学术期刊实现传播数字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能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动期刊的传播, 增强期刊与相关群体的互动, 将有助于期刊充分利用资源, 提高传播效率, 由此凸显办刊特色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冯缨, 游苏宁.传统医学期刊与新媒体微博共赢发展[J].编辑学报, 2012 (3) .
[2]程维红, 任胜利, 路文如, 等.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 (4) .
[3]夏登武.新媒体语境下科技学术期刊应重视“编辑立言”[J].编辑学报, 2012 (1) .
[4]甘岗.期刊也能玩转微信5.0[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3-09-12 (012) .
[5]陈唯真.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科技期刊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3) .
[6]夏登武.新媒体时代科技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路径拓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1) .
[7]郑辛甜, 毛文明.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及影响力提升的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5) .
[8]蔡灿.网络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营销策略[J].时代报告, 2013 (3) .
[9]梅阳.传统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经营[J].传播与版权, 2013 (7) .
[10]陈晓华.传统报纸使用微信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新闻传播, 2013 (1) .
[11]吴彬, 丁敏娇, 贾建敏, 等.利用微信平台打造科技期刊编辑新方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5) .
期刊如何利用微信发展壮大 篇5
实际上,国内不少期刊已经开始了借助网络获得新生的努力,但大多限于简单的量上复制式的扩张,还没有从质上与飞速发展的网络传播联姻,进而从根本上转型期刊的策划、组稿、编辑、发行和广告等运行方式。本文将以微信这个网络传媒新近的宠儿为例证,来探索传统期刊怎样借助网络来获得新生赢得读者市场。
微信其实已经具备了构成纸质期刊的各种要素。相比博客、微博、QQ空间等大众习惯的网络阅读终端,微信天然就像一本杂志。期刊的各级标题、插图、不间断的文字排版,都可以在微信的终端干净利落地展示给读者。更重要的是,微信是从智能手机屏幕来阅读的,而智能手机现在几乎是每个时尚人士、尤其是青年必备的。智能手机的时尚、轻巧、便于携带和翻阅,是电脑、电视和广播等终端设施无法望其项背的。微信的传播内容、版式等看起来是脱胎于纸质期刊,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微信与纸质期刊相比,还有以下几个纸质期刊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一是传播神速,以秒来计算。而传统期刊要到达读者的手里,没有一周左右或更长的时间是不行的。
二是每个习惯看微信的人,既是读者又是策划者、编辑者和发行者,而传统期刊的订阅模式是期刊出版好内容、读者等好些天拿到订阅的杂志后,被动地阅读浏览。
三是微信设计了编辑者和读者互动的便捷方式,只要指头轻轻一点,微信的读者就可以评论他所读到的文字、图片,而发出微信的编辑者马上就可以接受到所有读者的点评,进而再与读者进一步交流。而传统期刊的编辑者和读者互动,是很不方便的。
四是微信的受众既是阅读者,又是闪速传播者。手机随身携带的便捷性,更加剧了微信的传播率。而传统期刊的传阅率之低下,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令人越来越不能忍受。
五是微信成本低廉。而目前期刊的发行和物流成本至少占盈利的一半以上,这种成本付出,像一个巨大的包袱压在期刊身上,使期刊始终受资金制约牵绊,不能灵活地运作和转型,甚至都没有钱财派出记者实地采访考证重要的新闻事件,期刊如此发表的文章,还有哪个读者能长期忍耐下去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例举了微信之于传统期刊的种种优势之外,我们也要看到微信的劣势或需要改进的方面。一是微信编发和转发的版权问题。从目前流传甚广的微信来看,绝大多数的微信都没有作者署名、没有出版单位。二是政治和舆论导向问题。有些微信散布各种与主流舆论导向相悖的文章,如果照这些微信的内容去审思社会,就会危及社会的和谐乃至稳定。三是不少微信所传播的内容,真假难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一些——这些问题在传统期刊中大多都不成问题。传统期刊由于有主管主办单位、有稳定的办公场所和联络方式、有统一的国内国际(标准)刊号,现在转为企业的期刊还有法人代表,所有这些,都能使微信发布中存在的致命硬伤得以最大程度地回避。
从上面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传统期刊只有扬长避短,尽快与微信相结合,才能尽快走出目前发展的困境,才能避免逐渐被边缘化,乃至被读者和时代抛弃的命运。
传统期刊与微信联姻、走出目前发展的困境,首先是管理期刊出版的各级政府,要从观念、政策、法律等层面上,支持期刊与微信联合、合作。其次,期刊自身也要放下身段,为社会各界随时随地推出应时应节的微信话题。再次,期刊要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树立期刊权威、真实、公正的形象,不断吸引微信读者阅读和多次传播期刊的内容。再者,要破解传统期刊让读者被动阅读的做法,期刊要有自己的内容库。最后,期刊推送给微信读者的内容要小众化、个性化、精准化,要让微信读者向期刊“订制”话题和内容,彻底打破传统期刊为大众烹制“大锅煮”式的内容的做法。
如何提高期刊微信的人气和关注度,如何做好期刊微信的维护和活跃度,各类期刊如何利用微信搜索各自业内的专家和名人的微信进行关注,如何与电信公司就微信的具体运作达成互惠共赢的模式,如何破解传统期刊劳民伤财效率低下的发行模式,如何在微信阅读时代开发期刊的广告收入,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在此不能一一尽述。
微学术期刊 篇6
关键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新媒体,学术社群
0 引言
微信正在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时下最受关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而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信息占据了用户阅读信息的大多数,其依托多媒体图文,具有信息多元化的特点,同时由于用户普及度高,推广成本低廉且收益巨大,吸引着众多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加入到微信开发阵营[1]。许多传统媒体为了抓住这一机遇,增加用户黏度,也费尽心思打造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学术信息的重要载体,面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更应该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转变,通过运营微信公众平台加强期刊品牌建设,扩大学术论文影响力,同时通过其新的服务方式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3,4,5]。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新媒体在学术创新传播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研究现状
由于微信是国内新起的互联网产品,国外基本暂无相关研究,而国内在期刊和微信公众平台结合上的研究也较少。
梅阳探讨了传统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经营问题,认为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科技期刊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不仅能加强期刊品牌建设,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他结合《施工技术》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经验,介绍了建立微信公众账号的优势,以及微信内容策划与实施技巧,提出了适合微信推广的渠道。谢文亮等[6,7]以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浅阅读与深阅读为题展开研究,提出期刊要善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架设起浅阅读和深阅读的信息推送平台,以达到促进读者阅读的效果,提高期刊影响力的目的。袁泽轶[8]对微传播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路径展开研究,认为以微信等新兴平台为传播媒介,移动终端为传播载体的“微传播”为科技期刊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科技期刊应以行业为纽带,整合资源优势,以微传播的开放性和精准性建立平台经济,实现转型发展。马勇[9]就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选择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我国90余个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调查,认为现有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且大多数与用户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利用,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各种功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余朝晖[10]基于微信传播功能,通过案例分析了微信、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及其在学术期刊中的传播现状和问题,并对其期刊品牌营销、服务内容推送、学术大众推广等可行性和发展战略方面提出了建议。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平台在扩展学术期刊传播与业务发展上将起到重要作用。但就已有研究来看,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和运营上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如对期刊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服务功能的开发,微信公众平台的维护、推广、策划等运营策略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2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定位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统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一枚“利器”,能够更好地为期刊服务,推动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加强期刊品牌建设[11]。如何进行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合理定位,是学术期刊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目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提供信息查询和下载服务。免费提供期刊全文在线查阅及下载服务。通过信息查询服务,订阅用户直接通过登录手机客户端,即可迅速了解文章最新发布、稿件动态、期刊咨询等相关内容,同时当期论文可通过超链接转至目标论文,即可下载所选论文[12]。
(2)通过互动加强交流。通过微信的互动功能,加强学术期刊与读者、作者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明确的发展定位,以及受众群体的需求是微信平台持续积累用户的关键。针对不同的群体,应采用不同的传播策略。对于作者,平台建设重点应放在用稿机制和学术规范的透明、学术研究的方法以及稿件处理信息的公开上;而对于读者,则主要是推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观点或其它相关学术、科研信息。这就对微信信息发布提出了要求:由泛众传播转变为聚众传播。学术期刊面向的是读者、作者及审稿人等各类群体,应主动推送最新网刊内容、优先数字出版、期刊资讯、学术会议、学术讨论等内容,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将编务工作优化,并将工作主要环节融入到平台体系建设中[12]。
(3)拓展期刊学术传播方式。微信平台可提供文字、图片、动画等多媒体立体传播方式,利用其多媒体属性拓展传统学术期刊的单一信息传播方式。内容是信息传播的核心,传播内容应具有一定价值和传播性,且能够满足作者及读者的订阅需求。此外,作为内容的载体,传播呈现形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和感官。简单、人性化和符合视觉的界面,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形象的体验效果[13,14]。学术期刊具有科学、严谨、单一的风格,然而在传播过程中内容的标题及呈现形式却可以是活泼的。因此,应利用微信平台系统,完善文字素材内容和管理措施,定期将最新期刊目录和资讯推送给用户,同时推出不同专题系列活动、重点热点选题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吸引和稳固读者、作者用户群体。
3 《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平台案例
《科技进步与对策》作为一本具有30余年历史的科技管理类核心期刊,在保证纸质期刊质量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在网络和新媒体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其微信平台运营经验具有一定代表性,对其它学术期刊的微信平台运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3.1 用户需求
《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平台的受众群体与《科技进步与对策》纸质版的受众群体基本重合,其主体为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科技管理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及政府科研单位的科技管理人员。微信平台的受众订阅均出自理性需求,具有较强功利性,能否满足自身科学研究需要是其选择微信号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与一般性的娱乐性阅读和消遣性阅读不同,与传统纸质的订阅心理也存在某些区别[15]。这些需求可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1)获取学术信息。科技情报收集能力是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及时掌握学术信息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前提,他们会以各种手段去获取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信息。与传统的科技报刊和科技网站相比,微信平台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更高效率。在此情况下,微信平台必然成为科研工作者了解学术信息的重要途径。
(2)查询稿件状态。除了获得学术信息之外,科研工作者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查阅刊物的用稿需求、选题策划、审稿查稿信息等,因为这种方式与以往的电话联系和邮件联系相比显得更为快捷有效,也更符合当前科研工作者沟通交流的习惯。相关调查结果也表明,绝大多数订阅者希望通过微信平台获取相应的咨询和服务。因此,订阅微信公众号也是科研工作者了解学术成果发表进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3)参与学术交流。在纸质媒体传播时代,科技期刊与科技工作者的关系非常简单,要么是期刊与读者的关系,要么是期刊与作者的关系。而在互联网时代,互动交流已经成为一切传播的共同特征,作为一种新兴社交媒体的微信更是如此[13]。《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希望通过微信平台获取期刊提供的学术信息,而且还想通过期刊微信群、用户QQ群平台获取更多的学术信息,扩大学术交流的范围和深度,为自身的科研工作获取更多的学术信息和资源,在这些便捷的学术讨论中得到提升,甚至与其他科研工作者建立合作关系,这是纸质传播时代难以实现的。
3.2 功能定位
根据《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需求分析,结合期刊转型发展的实际需要,平台基调为学术社群平台,专注于科技管理领域学术研究、项目申请、合作交流,在主推本刊优秀论文基础上,发掘并宣传优秀作者,合作共同成长。《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平台作出如下定位:
(1)综合服务平台。在传统传播语境下,《科技进步与对策》是一个单纯的阅读、采集知识的平台。而与此相比,《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平台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阅读平台,而是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因为除了为受众提供文章查阅服务之外,它还必须给读者提供期刊在线查询、论文模板、用户交流等相关服务,否则很难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
(2)辅助传播平台。无论与原版纸质期刊相比还是与期刊数据库相比,《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号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优势都非常明显,但它难以满足用户的一切需求。一方面它不符合深度阅读需求模式,故而不能取代原版纸质期刊;另一方面它所承载的信息量有限,故而也不能与专门的期刊数据库媲美。因此,它应该做的就是把传统纸质在新媒体语境下实现不了的服务功能尽可能实现,它不是传统纸质版的替代品,而是《科技进步与对策》的新媒体传播平台。
(3)学术研究共同体。《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平台不仅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而且还是一个交流服务平台。既然用户有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参与学术交流的需要,那么微信公众号完全可以通过创建微信群、QQ群来建构一个以刊物作者群和读者群为中心的学术共同体。这种基于自媒体传播的交流讨论空间实际上可以提高《科技进步与对策》用户的忠诚度,在满足其理性需求的同时使其产生情感依赖,这对于期刊而言也非常有价值。
3.3 功能架构
《科技进步与对策》微信公众平台自2014年2月运行至今,基本实现了期刊内容的主动推送和动态信息发布功能,旨在增强读者、作者群体和期刊编辑部的互动交流功能,以便于更优化地体现新媒体的运行机制。以下结构与功能现已基本实现。
3.3.1 结构设计
现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运用分模块化设计思想,独立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众平台结构设计。微信公众平台的总体功能结构由3个系统组成:用户导航系统、互动交流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平台结构如图1 所示。
3.3.2 功能设计
每个模块的结构设计作为功能的载体,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应用。3 个系统模块的功能设计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完整呈现了微信公众号的整体功能设计。用户导航系统主要是期刊在线模块,包括最新目录、全文和过刊的目录及全文,满足读者、作者查阅和下载全文的需要。同时,稿件状态查询和文章搜索功能主要用来满足精准订阅的需求。互动交流系统主要是用户社区模块,通过用户QQ群、微信群两种互动机制,实现读者、作者群体和公众号平台管理人员的全方位互动,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信息发布系统主要用来满足期刊信息推送需求,以动态版块推送内容为主,包含最新期刊资讯、学术会议、学术讨论等内容,并每周定期推出专题系列,比如论文模板深入解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及选题策划讨论等,旨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提供帮助和指导,增强作者、读者和编辑们的互动交流。
3.4 运营实践
《科技进步与对策》用户群,通过每周二晚定期举办在线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探讨用户群体关心的热门话题,极大地集聚了人气。每周公布活动海报,设计入群规则,要求入群的用户发一定金额的红包,让人人都有参与感。这种游戏化的入群仪式,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大家在交流获取知识的同时,还有红包作为激励手段,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这种模式也体现了互联网共享共赢的理念,吸引了大批学者的参与。
同时,用户群作为公众平台,能够及时答复用户提问,及时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了作者和读者对刊物的使用粘性。再也不是仅仅靠论文作为连接桥梁,而是切实地走进学者的科研生活,考虑他们自身的需求,并提供对他们有用的信息,他们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反馈,起到了很好的沟通桥梁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新媒体运营也将坚定不移地朝着学术社群方向发展。
4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发展趋势
目前,C端互联网产业基本成熟,互联网经济将进入新常态。微信公众账号已超千万,微信生态圈已经形成,并呈燎原之势。随着互联网C端的红利不再,微信公众平台也需要调动社会闲置资源,降低边际成本,提供性价比更高、更加个性化的消费体验[16]。未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虚拟经济。虚拟经济运营指将全球经济信息资源瞬间进行搜集、筛选、评估与科学匹配,让信息流、资源流、资金流、人才流完美融合,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解决方案。目前,以商务、应用为主的虚实结合的移动互联网,使以信息、娱乐型为主的传统PC互联网虚拟经济遭遇了巨大冲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O2O到P2O,新的业务形态不断出现,移动互联网虚拟经济落地获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进展。而作为互联网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等运营主体将由信息化向互联网化转型,实现组织平台化变革,通过云应用满足用户非标准化需求,并连接私有云和公有云。
(2)社群经济。用户行为的移动化让微信等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社群产品,这些移动互联网社群平台彻底改变了人们在彼此联系、交谈、获取并分享信息的方式,使社群商业业务成为主流。“移动+社群”成为移动互联网中眼球密度最高的经济体。未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将通过连接关系的高效重构、随时随地的信息传递以及业务能力的高效复制引领学术社群经济。学术期刊微信社交关系的信息流将进一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流动,使期刊能够利用用户的社群资源,获取“互联网+”带来的红利。
(3)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的实质是平台调度,精准匹配供给和需求,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社会效率。共享经济快速发展所反映出的大趋势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去中心化过程,各个行业的长尾效应更加明显。互联网的双向评价体系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实时定位服务能够迅速找到身边的产品或服务,整合起来的大量独立个体能够发挥比单一大企业更高的匹配效率,而且共享经济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边际成本低。在传统学术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中,产制流程再造非常重要。郭晶认为,应对传统媒体流程进行重新剖析、拆分、再造、融合,以“产制共享”的方式为研发和传播优质、原创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产制共享”方式能够将传统学术期刊的系统化、专题化、图片化与新媒体内容的碎片化、应急化、趣味化、多媒体化相结合,使传统学术期刊内容在呈现形态上更加立体,主要包括创作者共享、审核者共享、传播渠道共享、营销方式共享、设计研发共享、产品内容共享等。
5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建议
目前,学术期刊对微信的使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微信平台重视不够,微信推送内容多为当期目录或热点文章,推送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学术期刊利用微信等新媒体提升学术信息的传播效率,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创新运营模式,实现融合发展将彰显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一是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学术科技信息向定向人群的精准推送,提升期刊影响力;二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各种功能,加强期刊与受众之间的联系,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公众服务水平,增加读者黏性;三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作者群与读者社交价值的释放,整合读者群与作者群的学术资源,发展行业智库,为学术研究与解决方案的众筹提供平台。
微学术期刊 篇7
学术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一开始并非是以专业性期刊面目出现, 但是随着学术专业化分工的日益细密, 专业化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 大量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存在, 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学术信息传播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的形成既有我国期刊发展史上“杂志”发展的必然性, 也有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办之初的机制体制原因。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学术信息传播环境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相比有其特殊性: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管理机制与体制具有特殊性。我国人文社科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包括三个系统主管主办的刊物:
一是综合性高等院校的人文社科类学报, 这一类刊物占据了我国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最大份额, 但是办刊状况不一, 刊物质量和水准参差不齐。
二是社科院、社科联系统主办的刊物, 这一类刊物大多有较长的办刊历史, 拥有良好的办刊传统, 在学界声誉较好,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资助力度加大, 其运营环境也较好。
三是党校系统主办的刊物。这一类刊物主要以理论性强为特色, 是党的重要理论阵地。
正是因为主管主办单位的多学科学术单位性质, 导致了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产生, 也影响着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一方面, 由于主管主办单位多是体制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因此, 其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当前体制的保护下, 基本不存在生存问题。另一方面, 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当中, 综合性学术期刊占据了很大份额。比如在目前的CSSCI来源期刊中, 高校主办的综合性期刊有70种, 以社科院、社科联主办为主的综合性期刊有50种。在当前我国学术评价当中, 论文发表涉及职称晋升等一系列个人发展, 使得综合性期刊尤其是被收入各类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中的综合性期刊, 不存在稿源问题。实际上, 正是旺盛的论文发表需求, 构成了综合性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两方面造成了我国学术性期刊发展的动力与积极性严重不足。
然而, 不能不引起注意的是, 当论文发表与学术发展和创新日益脱节甚至背离的时候, 学术信息传播环境便受到了破坏。一方面, 期刊面临着稿件积压严重, 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 期刊信息的传播规模却日益萎缩。尤其是当期刊本身还要接受评价, 追求一系列数据和指标来争取或保住自己核心期刊地位的时候, 这种矛盾便更加突出。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 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 精准信息需求日益强烈, 这又进一步压缩了学术期刊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以大而杂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空间。
二、微信公众账号给综合性学术期刊带来发展机遇
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渠道, 为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微信作为社交网络平台, 以其人际化、圈子化等特征进行信息传播, 使得信息传播的精准性大大增强,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专业化、精准化学术信息传播利用微信公众账号完全可以实现。
(一) 基于社交网络的人际分享, 强化了学术信息传播的效果
微信是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交网络应用, 信息通过个人分享的方式进行指数级传播。当信息进入了传播网络之后, 短时间内就能够产生难以预估的传播效果, 这是传统学术期刊传播难以企及的。目前, 无论是通过期刊传播还是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传播, 都是一种被动的、基于学术研究需求产生的传播, 而微信公众账号的分享式传播, 则是一种主动推送的、基于信息渴求产生的传播, 这就决定了微信公众账号对学术信息传播的巨大推动作用, 不是单纯的传播渠道增加, 而是传播模式的彻底改变。
(二) 基于相同专业的精准推送, 增强了学术信息传播的精准性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学术信息传播, 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相比, 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学术研究日益专业化、精细化的需求。但是, 综合性学术期刊所提供的学术信息, 也以其人文视野广、理论思考深可能为各专业学者所渴望借鉴。不过, 总体而言, 以往无论依靠期刊订阅还是数据库订阅, 综合性期刊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仍旧是专业性不够。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推送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专业化的学术性信息, 针对相关专业领域内的学者进行精准推送, 这大大增强了学术信息有的放矢的传播效果。
(三) 基于共同兴趣的信息分享, 密切了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联系
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 归根结底必须依托于学术共同体, 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 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和需求才是学术期刊存在的根本原因。微信提供了朋友圈分享与互动、微信群分享与互动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 很多学术共同体也已经依托微信群、微信公众账号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信息交流与探讨机制, 将微信公众账号的内容, 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分享, 最容易引发拥有共同学术兴趣和学术研究方向的学术共同体内部共鸣, 产生反响。形成最为行之有效的传播。
(四) 基于点赞模式的鼓励机制, 提升了学术信息传播的精品意识
学术期刊的论文发表机制, 因为互动性差, 难以及时获得学术共同体和读者的反馈, 加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信息评价的主观性, 使得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泥沙俱下, 甚至可以说, 绝大多数论文是为了发表而发表, 发表之后根本无人问津。微信公众账号推送文章的传播模式则完全不同。在当前学术评价体制中, 微信公众账号推送文章并不被纳入评价体系当中, 因此, 微信公众账号推送的文章若无人关注, 就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获得点赞和转发, 提升阅读量, 扩大传播效果, 才是文章价值的体现, 而且由于其扩散传播于作者的朋友圈, 阅读量等指标直接显现, 因此能够刺激作者追求学术信息质量的精品意识, 从而提升学术信息传播的整体质量
总之, 微信公众账号, 从传播模式、传播精准性等各方面提升了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术信息传播的效果, 密切了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联系, 已经成为当前作为传统学术传播平台的学术期刊寻求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渠道。
三、当前综合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账号发展现状与思考
在当前影响巨大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时代, 开通微信公众账号, 拓展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渠道, 提升信息传播能力, 对于延续和强化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和在年轻一代学者当中的品牌认知度,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就目前综合性学术期刊利用微信公众账号传播的现状来看, 很多期刊并没有认识到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传播给学术传播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具体表现在当前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数量很少;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对于微信公众账号的重视程度不够, 经常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推送文章进行传播的期刊数量很少;基本没有综合性学术期刊认识和充分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的传播特性, 即便是经常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推送文章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大多仅仅是将已刊发文章原封不同的通过微信公众账号传播。这些现象的存在, 直接导致了目前能够成功运营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账号少之又少, 远没有形成应有的学术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一方面, 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期刊数量少。通过清博指数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目前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数量极少, 甚至是CSSCI来源期刊中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刊物也不到三分之一。这说明, 大部分刊物仍旧在体制和评价体系保护当中, 延续旧的思维和办刊模式, 未能充分认识到当前整个媒介变革和学术发展当中, 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已经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一旦失去了体制和学术评价体系的保护, 当前办刊模式绝对难以为继。同时, 也说明, 大部分刊物对于期刊定位不够清晰, 学术期刊的存在是基于学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需求, 而绝非仅仅是为职称晋升等提供依据, 这就要求学术期刊必须不断提升学术信息传播能力。
另一方面, 已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刊物, 经常推送文章的期刊数量很少。以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例, 目前在被列入CSSCI来源期刊的50家刊物中, 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刊物只有14家, 当中, 能够做到经常推送文章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只有7家 (近三个月每月推送3篇文章以上) 。这当中, 有很多期刊是将刊物目录发到微信公众账号中进行推送, 稍好一点的是推送本刊已经刊发的文章。这导致了微信公众账号的僵尸化, 不仅未能提升期刊的学术传播能力和品牌形象, 而且对期刊形成了负面影响。
实际上, 学术信息并非没有市场, 有的刊物运营微信公众账号非常成功。目前来看, 在高校系统和社科院、社科联系统主办刊物开通的微信公众账号当中, 上海社科联主办的《探索与争鸣》微信公众账号运营非常成功, 其等价活跃粉丝数量超过2万人, 推送文章经常有阅读量超过10万+的情况。其他如《学术月刊》《开放时代》《社会科学战线》等微信公众账号在综合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账号中表现也很突出。总结这些运营较为成功的学术刊物微信公众账号, 我们发现他们或者以其长期积累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吸引粉丝关注, 或者以频繁参与社会热点话题、组织学理思考与分析成为微信平台上的意见领袖。
总体来看, 原创性、学理性、人文性与现实性的内容构成了综合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账号发展的关键, 而能否抓住微信公众账号发展的机遇, 在当前的媒介转型与变革中, 成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延续和提升学术影响力的一个关键点。
摘要:当前, 随着互联网为平台移动终端的兴起, 微信等社交软件展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 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 个人和机构借助微信的传播, 展现出的舆论影响力不容忽视。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 微信公众账号无疑提供了融合发展的一种可行思路, 在这方面, 很多传统媒体已经作出了有益尝试。作为传统媒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因为其传播信息、传播环境、传播机制的特殊性, 对微信公众账号这一新兴传播渠道的利用, 还不够充分, 应该从传播内容重新打造、传播环境重新建构、传播机制重新把握出发, 充分利用微信的传播优势, 打造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账号, 提升学术传播效果, 拓展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综合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账号,学术信息传播
参考文献
[1]赵鑫, 郭泽德, 梁丹.出版社微信运营现状分析及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 2015 (06) .
[2]张艳萍.科技期刊跨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以《建筑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06) .
[3]张艳萍.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05) .
[4]程琴娟, 闫琼.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04) .
[5]谢文亮.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01) .
[6]马勇, 赵文义, 孙守增.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选择分析[J].科技与出版, 2014 (09) .
微语境下文学期刊的融合与传播 篇8
文学即人学。文学期刊作为传播文学、塑造经典、传递真善美的媒介平台, 具有涵养情怀、砥砺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而随着传统纸质期刊的整体式微, 文学期刊被边缘之势更是不可抵挡。一边是文学期刊的订阅数逐年下滑, 一边是文学网站及论坛用户群体的“爆棚”, 传播技术引发的传播格局的变革直接导致传播效果冰火两重天。因此, 应时而上, 积极应对微语境下的阅读变革, 文学期刊的转型升级时不我待。
作为一种语境, 微平台的应用可谓冰山一角, 却触发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媒介变革。先是微博140字的传播阈限, 再是微信移动自媒体的普及, 微平台的应用似乎并不被“微”字所左右, 其传播面和影响力都不能与“微”同日而语。正是由于它的形式之微、内涵不微, 适应了当下快节奏、轻阅读的文化语境, 成为一种流行时尚也不难理解。那么, 作为讲究内涵质量的文学期刊如何适应微语境的变化, 利用微平台实现微传播格局下的强大气场, 需要不吝微小, 见微知著地仔细探究一番。本文拟从微小说、微电影、微博、微信等微时代物语出发, 对文学期刊与上述传播方式的融合与传播作一番不“微”的探微。
一、微小说
微小说的概念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广义上的微小说, 又称小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 其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 之后一直未被正名, 直到20世纪50年代老舍首次撰文提出“小小说”的名称。其二是狭义上的以微博为载体的140字内的超短篇小说, 它因微博而生, 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学形式, 可以随时与读者形成互动。以上两种概念因为其内涵的“小说性”特质, 具有了和文学期刊形成融合所与生俱来的黏性。为此, 许多文学期刊适应微语境时势的第一步便是引入“微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如《北京文学》《啄木鸟》《芒种》等文学刊物近年来纷纷开辟“微小说”栏目, 每期刊登三至五篇优秀微小说。更有如文学期刊“领头雁”《小说选刊》杂志社, 他们将2015年微小说的选载篇目由过去的三五篇提升到七至十篇, 版面也做了相应扩容。同时, 还将其一年一度的品牌活动——“茅台杯”《小说选刊》奖增设了“微小说”单元, 分别为一个优秀奖, 两个提名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文学期刊对微小说的重视也相应得到了微小说予以期刊的丰厚回馈。拒《啄木鸟》杂志社统计, 自2013年该社在“好看小说”栏目中推出微小说后, 当年转载率较上一年提升50%, 微博、论坛访问量更加活跃, 自来稿数量激增, 同时, 一些以中短篇见长的著名作家, 如聂鑫森、阿成等, 也纷纷给杂志发来微小说作品, 使得整本期刊呈现出活跃、生动的传播氛围。作为微语境下传播格局的形成先导, 微小说的应时推出有利于日后期刊“试水”微信、微电影等衍生产品。
二、微电影
作为微语境下的电影形式, 微电影因其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而一度风靡互联网, 并随着其能够在各种新媒体尤其是移动媒介上播放而不减热度, 其轻松、短时的休闲心态更是备受年轻观众甚至是中年观影人的推崇。
微电影时长不长, 一般8~15分钟, 最长不超过30分钟, 很适合人们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 譬如坐车、等人、排队等闲暇时间, 就可以用手机或上网本看完一部“微电影”, 记住一个海枯石烂、惊心动魄的故事。同时, 制作成本的低廉也是微电影生命延续的重要因素。文学期刊在微电影剧本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而相对可控的成本核算也为期刊自制微电影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 其灵活性和投资风险的可控性也保证了其在终端上的运营享有更多主动权。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 由河南省文联主管主办的纯文学期刊《奔流》杂志异军突起, 这个曾经一度因难以为继而停刊的传统媒体, 因其衍生产品——微电影文虎产业园项目而夺人眼球, 博得大量媒体和观众纷纷驻足。可见, 文学期刊与微电影的融合与传播或许可带动相关文化产业链的兴起, 使得期刊不再是一种产品, 而是一条产业链的源头, 不仅将文学这块蛋糕做大——增强文学的原创性, 而且将蛋糕做强——扩展文学的受众群, 从而使文学之魅更加深入人心。
三、微博
与微小说、微电影侧重于文本的改良与日进不同, 微博用简短的140字博客形式最先抢占了微平台市场, 夺得了微语境话语权。虽然近几年随着微信的走红, 微博用户群体有所下滑, 但微博作为拓展用户数量的有效方式还是深得人心。在“一对多”用户推广上, 其营销潜力也是微信所不能及的。以文学期刊为例, 微信需要“添加关注”方能获得相对数量的稳定用户, 而微博完全可以通过单向关注的机制立刻分享、传播及获取相关信息。所以, 作为强大的营销平台, 文学期刊可借助微博实现量的推广。
除了量的推广, 微博的魅力还体现在它的“群”发布功能, 这也是其实现质的提升的关键。与传统媒体单向度传播方式不同, 可以即时发布图片、音像及动漫的多维传播格局使得微博获得了相应关注与认可。譬如征文大赛、约稿通知、新作研讨等期刊活动, 如果通过微博的一条信息, 即能更加快捷地收获广大用户群体的支持与转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微博不仅可以实现O2O线上营销, 更像全媒体时代文学期刊的一家子报, 其功能虽不完全等同, 却能弥补文学期刊时效性滞后、互动性缺失等不足。正所谓“一图胜千言”, 包含图片、音像、动漫的微博传播亦能有效缓解读者的阅读疲劳, 提升文学期刊的读者关注度。
四、微信
微信平台的腾讯公司CEO马化腾曾大胆预测, 未来微信要链接一切。传统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移动媒体的用户服务功能, 具体到传统文学期刊, 就是要努力打通用户关系, 做好用户服务, 实现用户黏性的长久与恒定。首先, 提升用户交互性与关注用户个性是微信服务期刊的重要一环。传统纸质文学期刊一切以出版流程为核心, 遵循“选、编、审、发”的流程, 即编辑遴选稿件, 然后编辑加工, 主编审核, 最后排样刊发。而依托微信平台发布的文学作品及相关活动会更多地从数据的角度出发, 以用户的喜好为核心, 实现辅助创作, 热点生产, 而不是迁就编辑的个人喜好。比如, 许多文学期刊正是通过用户浏览行为来为其量体裁衣, 找到用户方便的路径, 从而减少了用户无谓的浏览, 使其准确获得自己最想要的信息。
其次, 微信多向度传播模式有利于编辑根据读者喜好而不是个人喜好遴选作品、匹配创作。如啄木鸟杂志社近期推出的长篇报告文学《猎狐行动》、长篇小说《沧桑正道》即是紧跟时代焦点与社会热点, 一经刊出立刻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所以, 文学期刊编辑不仅要做一个文青, 更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具备市场思维的产品经理, 根据目标客户的特点与需求进行产品创造, 从而更好地实现盈利。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文学期刊借助微小说、微电影等微文本, 微博、微信等微平台实现媒体融合传播的不“微”成果, 需要不惧细微, 勇于探索。当传统媒体纷纷转身握手新媒体, 借助新媒体优势实现“中央厨房式的管控”, 文学期刊的转型升级同样指日可待, 当前微语境下的尝试与探索或可成为打造“中央厨房”的先期经验, 以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全面考验。
参考文献
[1]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 2014-04-23 (006) .
[2]杨晓敏, 王晓君.话说小小说三十年——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编辑杨晓敏访谈录[J].小说林, 2013 (3) .
[3]杨晓林.微电影的特征、分类及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 2015 (5) .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学术观点研究 篇9
一、对汉学和宋学的一些看法
所谓汉学, 就是汉儒以训诂、辑补、校正为主的研究先秦经典的治经方法;宋学则是注重领会经典要旨, 探求经典义理的解释经典的方法。学者们在研究经典时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两种方法来进行, 有的偏重一种, 有的则兼用。在清朝初年, 学者却把这两种治经方法完全对立起来, 各偏一执。其实这两种治经方法各有利弊, 兼采汉、宋学之所长, 将考证、义理结合在一起, 才是治经的理想方式, 纪昀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对于汉学和宋学, 纪昀各指出其弊端。汉学讲究考证, 可是日趋繁琐, 这是它的弊病。在《滦阳消夏录 (五) 》中纪昀批评道:“儒者日讲考证, 讲‘曰若稽古, 动至十四万言’。安知冥冥之中, 无在旁揶揄者乎?”而对宋学, 纪昀则主要对其空疏、臆断、标榜门户比较反感, 议论也比较多:“以讲经求科第, 支离敷衍, 其词愈美而经愈荒;以讲经立门户, 纷纭辩驳, 其说愈详而经亦愈荒。” (1) “洛闽诸儒, 无孔子之道德, 而亦招聚生徒, 盈千累百, 枭鸾并集, 门户交争, 遂酿为朋党, 而国随以亡。”“自古圣贤, 却是心平气和, 无一毫做作。洛、闽诸儒, 撑眉怒目, 便生出如许葛藤。” (2)
纪昀认为:“夫汉儒以训诂专门, 宋儒以义理相尚, 似汉学粗而宋学精, 然不明训诂, 义理何自而知。……盖汉儒重师传, 渊源有自。宋儒尚心悟, 研索易深。汉儒或执旧文, 过于信传。宋儒或凭臆断, 勇于改经。计其得失, 亦复相当。” (3) 可见纪昀认识到了汉学和宋学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在自己治经的过程中各取其长, 主张汉宋兼采, 这表现出他对学术文化的宽容性。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经学评论秉承着汉宋兼取、泯灭门户的宗旨, 这与《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思想是对应的, 对汉、宋两学的看法表述得更清楚明白:“夫汉学具有根柢, 讲学者以浅陋轻之, 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 读书者以空疏薄之, 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 则私心祛而公理出, 公理出而经义明矣。” (4) 这就明确表达出消除门户之见, 取各家所长的意思。不止如此, 《四库全书总目》还指出汉学与宋学之争的原因:“攻汉学者, 意不尽在于经义, 务胜汉儒而己;伸汉学者, 意亦不尽在于经义, 愤宋儒之诋汉儒而已。各挟一不相下之心, 而又济以不平之气, 激而过当。” (5)
二、对宋明理学的批评, 主张实用
清初的学者们将宋明的灭亡归咎为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 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有所说明:“南宋积削之后, 士大夫犹依经托传, 务持浮议以自文, 国势日颓, 其来渐矣。” (6) “明人之弊, 则直以议论亡国而已矣。” (7) 因此提倡实学, 即躬行实践, 不空谈就成为了主流。
《笔记》多处表达出对动言格物穷理的理学进行批评:“宋儒每于理所无者, 即断其必无。不知无所不有, 即理也。” (8) 纪昀还对反复摭拾程朱牙慧、只尚空谈、并不躬行实践、无所发明的假道学们进行讽刺。“宋以来, 固执一理而不揆事势之利害者, 独此人也哉?” (9) 在《姑妄听之 (四) 》中纪昀对于读书人只知死读书而不加理解、无法致用痛加贬斥:“然读书以明理, 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 贻害无穷, 亦何贵此儒者哉。”在《滦阳续录 (三) 》中两个老儒不解事, 兵临城下仍为一问题争讨不休, 致使逃亡不及, 全家遇难, “死生呼吸, 间不容发之时, 尚考证古书之真伪, 岂非惟知读书, 不预外事之故哉!”在饥疫盛行、民不聊生时, 道学家仍聚徒“盛谈《西铭》力一物一体之理”, 这于民何益?
道学家们认为:“所谓道者, 曰天曰性曰心而己。忠孝节义, 犹为末物;礼乐刑政, 更末之末矣。” (10) 这种看法纪昀显然不同意, 他更倾向于经世实用, 因此他提出:“公所讲者道学, 与圣贤各一事也。圣贤依乎中庸, 以实心励实行, 以实学求实用;道学则务语精微, 先理气, 后彝伦, 尊性命, 薄事功, 其用意已稍别。” (11)
三、对西学的认识
纪昀对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有着清醒的认识, 既看到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的西方先进学术文化的好处, 又清楚地看到传教士真正的目的。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多次夸赞西学:“西土最讲格物学。” (12) “其推步星象, 制作器物, 实巧不可阶。” (13) “其致力亦以格物穷理为要, 以明体达用为功, 与儒学次序略似。” (14) 纪昀对西学格物穷理、明体达用的如此夸赞显然是和当时社会上, 以及纪昀自己提倡读书明理以致用、要有裨于世的实学主张有关, 西学虽然有着一些和中国本土的学术文化相似的主张, 但是根本还是不同的, 纪昀并没有忽略掉这些不同, 看出西学的一些弊端:“特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 所穷之理又支离怪诞而不可诘, 是所以为异学耳。” (15) 由此可见纪昀很公正地看待中学与西学, “中法西法, 固各有所长, 莫能相掩也”。 (16) 在《滦阳续录 (一) 》中纪昀提道:“先师刘文正公曰:西洋人用意至深, 如算术借根法, 本中法流入西域, 故彼国谓之东来法, 今从学算, 反秘密不肯尽言。”这说明纪昀等学者早已看出传教士向中国传授的仅是他们文化的一小部分, 真正精深的成果他们反而会秘而不传, 而且学者中普遍有着西学源于中学的看法。
至于传教士到中国的目的, 可不仅是传授一些先进的文化, 传教士是“彼奉其国王之命, 航海而来, 不过欲化中国为彼教”。 (17) 纪昀认为天主教是由佛教改造而来的, “其教则变换佛经, 而附会以儒理”, (18) 在《总目》中也有相似的说法:“盖西方之教惟有佛书。欧罗巴人取其意而变幻之, 犹未能甚离其本。” (19) 天主教在中国不流行的愿因, 纪昀则解释为:“每谈至无归宿处, 辄以天主解结, 故迄不能行。” (20)
《笔记》涉及的学术方面的东西很多, 对文学也有涉及。纪昀从高处着眼, 指出各朝代文风的流变, 并指出文风变化的原因在于“质文递变”, 更难得的是他排除门户之见, 指出“大抵能挺然自为宗派者, 其初必各有根柢, 是以能传其后, 亦必各有流弊, 是以互诋” (21) 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理。
综观以上纪昀的思想主张可以看到, 纪昀是在一个宏大的视野下进行着对各种学术文化的总结, 这与他编修《四库全书》, 以及撰写《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是分不开的。在对从古至今的各种典籍的博览中, 对传统文化进行总结, 看出其中的发展规律, 指出弊端, 进而引导人们。《阅微草堂笔记》虽然只是一本笔记小说, 但其中蕴含的学术思想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1.
[2]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整理本) .北京:中华书局, 1997.1.
[3]周积明.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10.
[4]李学勤.中国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微学术期刊 篇10
【关键词】两微一端;融媒体;出版类期刊;微博;微信;平台运营
【作者单位】武怡华,西安外事学院。
“两微一端”是指微信、微博和客户端。目前, “两微一端”已是主流媒体的“标配”,从求职、购物、社交、投资理财等方面开始融入主流媒体,并成为文化与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未来,受众参与、采编互动、融合传播、场景切入及跨平台联动的“新媒体+”将成为主流媒体的新格局。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13种出版类期刊微博、微信、客户端的融合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分析此类期刊融媒体平台的特征,以期推动出版类期刊的创新发展和移动化转型。
一、出版类期刊“两微一端”发展现状
目前,报纸和新闻资讯类网站“两微一端”发展起步较早,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这类媒体“两微一端”的发展现状调查、传播特点及语言特征上。相对而言,对期刊尤其是学术类期刊“两微一端”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13种出版类期刊媒介平台融合状况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31日。
1.“两微一端”应用情况
笔者以13种期刊的名称为关键词,在微信、微博、热门APP应用市场进行搜索,以此统计出版类期刊开通微信、微博和开设手机客户端的情况(见表1)。结果显示:超过60%的出版类期刊开通了微信平台,微信在融媒体平台中占绝对优势,有成为学术期刊主流传播媒介的潜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3种期刊中,并没有期刊开设手机客户端。实际上,相较于应用广泛的新闻类和政务类客户端而言,出版市场上也鲜有学术类期刊开设手机客户端,但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未来部分学术期刊仍有开设手机客户端的必要。
2.“两微”平台运营情况
鉴于目前尚无出版类期刊开设手机客户端,因此本文仅对13种期刊的“两微”平台运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微博平台运营情况。2009年8月,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逐渐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并迅速发展,截至2013年6月,中国微博用户规模已达到3.31亿[1]。从表2可以看出,3种期刊微博的开通时间集中在2009—2012年,这正是微博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社交媒体的鼎盛期。除《现代出版》的微博明显运营不善外,其他两种期刊的粉丝数量和关注度均有着不俗的表现,其中,《中国图书评论》是出版类期刊中唯一一种图书评论类期刊,其微博运营时间为3年,除转发或评论的文章外,最受网友关注的是当期或者拟定出版的文章节选。2014年4月,《中国图书评论》将新媒体平台运营重心转移至微信,并保留了微博原有的“智读周刊”“小生活周刊”两个栏目,保证了平台转换后内容的连续性和粉丝对期刊新媒体平台的黏性。《出版广角》目前是唯一坚守微博平台的出版类期刊,该刊的定位是大出版文化,主要关注出版界前沿动态。其微博平台发布的内容大部分为当期或近几期的目录或者文章节选,偶尔会转发出版业内热点话题。虽然《出版广角》微博运营的时间最长,但受关注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该刊可以结合期刊定位,丰富平台栏目设置,扩大期刊影响力和传播力。
(2)微信平台运营情况。与日渐式微的微博相比,近几年微信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融媒体时代,新媒体以锐不可当之势给整个传媒产业带来了巨大变革[2]。错过了微博发展繁荣期的学术期刊,开始将新媒体平台的建设重点放在微信上。自微信开通公众平台功能以来,越来越多的期刊注册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以此向移动网络受众发送信息并提高期刊的影响力[3]。(见表3)
①关注度与信息发布频率不成正比。通过表3可知,出版类期刊微信平台的关注度有较大差异,关注度最高的是《中国编辑》(6270人),最少的是《出版科学》(510人)。因为各个期刊的定位、受众以及影响力不同,所以不可能苛求所有期刊都能达到一个高位的关注数量。根据目前公认的微信平台关注人数估算公式(公众号粉丝总数参考值=单篇文章平均阅读数×10)反向类推,提高所发布文章的转发率和阅读率,能够提升平台关注度和影响力。一般认为,传播效果必定由传播频率来保证,因此,提高信息发布频率能够增加传播机会,进而提升传播效果。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期刊微信平台的信息发布频率与关注人数不是正相关的关系。以发布频率较高的《中国报业》为例,该刊月均更新信息82.8条,扣除非工作日,每日发布信息近4条,但其关注人数却只位列第8。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刊除发布频率过高给读者带来阅读选择困扰外,其所发布的信息缺乏重点和特色,发布的内容甚至包括生活小技巧、生活常识、音乐赏析等与出版传媒无关的信息。这些内容虽然增加了平台的趣味性,但也会分散和降低平台的关注度。當然,信息发布频率过低也会影响平台的关注度,例如,发布频率过低的3种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在出版类期刊中的影响力都是排在前列 的,但其平台关注度却并不突出,因此,这3种期刊可以适当提高信息发布频率,使关注人数与期刊的影响力相匹配。
②栏目设置有优化的空间。微信公众号设置的自定义菜单降低了用户的认知门槛,我们可以将公众号里的重点信息直观地展现出来,让用户进入公众号时,可以很快地了解相关的服务或者内容[4]。但是,调查发现,开通自定义菜单功能的期刊只有4种,大部分期刊并没有充分利用微信自定义菜单的优势。
微学术期刊(精选十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