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习俗
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
新安县民有于去年生男者,皆于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元宵节吃汤圆是众所周知的节日食俗,寓意“团团圆圆”。
而除了汤圆,在东莞还有一种元宵必吃的食物——香丸。香丸圆圆的,直径约一厘米,是用晚造旱地糯米浸7天后形成的冬至粉制作而成,空心,入嘴即化。在东莞,朋友亲戚相互串门时,总会接到主人家的几粒香丸,吃过表示与人结缘。
除了食俗,广东地区另一个独特的过节习俗就是“逗利是”。按习俗,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前,未婚人士都可向已婚人士“逗利是”,今天可是讨要利是的最后一天了,大家可要抓紧时间哦!
除了灯会,另一个大家不容错过的精彩就是各镇街将举办的元宵夜焰火表演了。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元宵节是个极浪漫的节日,是未婚男女相遇相识的绝佳机遇,到了现代,一样是交友联谊的好时机。
闹花灯的寓意
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而闹花灯的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制作元宵节的汤圆
巧克力汤圆
特点:巧克力馅香浓润滑。
原料:汤圆粉、巧克力。
调料:糖。
做法:
1.用温水与汤圆粉一起和面,然后把面团揪成大小相等的剂子。
2.将巧克力掰成小块,在搅拌机中打碎。
3.将剂子按扁,中间直接包入巧克力碎(根据自己的口味酌量加糖或者不加)。
4.揉成汤圆球下锅煮熟,巧克力碎会自动融化。
厨师提示:纯巧克力和果仁巧克力味道都不错,均可尝试。
翡翠芸豆汤圆
特点:外表鲜绿,馅儿的味道清香。
原料:汤圆粉、菠菜、芸豆。
做法:
1.菠菜洗净切成1寸长的小段,焯水晾凉后在搅拌机中打成茸。
2.用汤圆粉、温水和菠菜茸一起和面,然后把面团揪成大小相等的剂子。
3.芸豆洗净用高压锅煮烂,在搅拌机中打成茸,用干纱布过水。
4.锅中放油,倒入芸豆茸,加适量糖炒成泥状,芸豆与糖的比例约为2∶1。
5.将剂子按扁,中间包馅,最后揉成球下锅煮熟即可。
厨师提示:菠菜焯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营养物质流失。
胡萝卜莲蓉汤圆
特点:颜色澄黄,莲茸馅有淡淡余香。
原料:汤圆粉、胡萝卜、干莲子。
调料:糖。
做法:
1.胡萝卜洗净切小丁,放在搅拌机中打成茸。
2.用汤圆粉、温水和胡萝卜茸一起和面,然后把面团揪成大小相等的剂子。
3.干莲子提前用清水泡一晚,然后用高压锅煮烂,用干纱布过水。
4.锅中放油,倒入莲茸,加适量糖炒成泥状,莲子与糖、油的比例约为4∶2∶1。
5.将剂子按扁,中间包馅,最后揉成球下锅煮熟即可。
厨师提示:用高压锅煮莲子时要多放水,约占高压锅容积的2/3为宜。
广东的元宵节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