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童话世界,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 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语言非常有特点,本节课我就抓住人物对话,来进行教学。课文比较适宜学生分角色朗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个对话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因此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小鸟和大树的对话,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大树时的焦急与艰辛。用小鸟的三个问句把这些零散的语言朗读串成一条情感的链,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让孩子们体会到虽然都是问句,但表达的情感不同,问句的语气也就不一样。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歌给树听这一部分。这里有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我就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同时,我又利用了“抓住对话,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这一童话的语言特点,来学习了《小木偶的故事》,学生们快速画出了文中的对话,体察了小木偶对待不同人物时的内心情感,汇报的全面。这时,我进行了小练笔,由于是“1+x”的课型,我把练笔分为了两个,可以是《小木偶》的续编,也可以是树和鸟儿的心灵对话。孩子们写得入情入境,很多感慨,很出我的意料。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本课的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 但设计毕竟是预设的,一到课堂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课虽已尘埃落定,课堂上不能忽略的细节让我更为难忘,也促使我静下心来好好地思考了一些问题。 一、对文本单元解读时,正确把握教学的主导倾向,对学生宣传正能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育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老师和学生从这个童话中读出了小鸟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读出了大树的自我牺牲、无私奉献,读出了对伐木人乱砍树木的愤慨,读出了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感悟„„这些多元解读,价值取向积极健康,应该说都是可以的。不过我们又要看到,作者写作总有他的主导倾向。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对多方面的感受充分展开,所以,我们在对作品多元解读时,还得考虑教学的主导倾向。 细细品味《去年的树》,一种哀婉动人的心绪会萦绕在我们心头,久久挥之不去。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们的心?《去年的树》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但它的构思却与众不同:故事刚交待了鸟儿和树的友谊,树就从故事中退出了。作者的叙述主线完全落在了鸟儿身上,让鸟儿信守诺言,去追寻树的踪迹。故事的结局让我们心灵震颤——鸟儿找到的已经不是当年枝叶繁茂的大树,而是朋友的躯体点燃的灯火,尽管这样,鸟儿还是对灯火唱起了歌。这个故事打动我们的不只是鸟儿的信守诺言,而是一种生死不渝的友谊。当友谊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就成为感人肺腑的永恒情怀,成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我觉得这是这个童话人文内涵的主导倾向,它有别于其他歌颂友谊的课文,具有独到的教育价值。 在教学中孩子们虽然深刻的感受到了树和鸟儿的深刻情谊,但是在练笔汇报时,孩子们说道:鸟儿不管你唱的多难听,我依然会继续听得。虽然表面上听着没多大问题,但是,我觉得孩子的价值观是有
一定的问题的。平时我要对孩子们多多进行正能量的传播。 二、课堂预设要多样,教学要机智,问题提出时要求要更明确本节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第一次试讲是很不成功的。对于学生的反应预设不够,没有想到当学生发生问题时,我应该怎样面对。针对这一点,在第二次试讲时,我进行了更全面的预设,果然效果要好很多。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是否能机智的反应,这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作为年轻教师,我始终欠缺。要多多锻炼。在指导朗读时,学生自己练习读的时候,我可以把要求提的更明确,让孩子们读出不同的语气和心情,这样,学生读的目的也就明确了,在这里也是小小的遗憾。 总之,教无定法,但教学又是有规律的。通过此次活动,我从《去年的树》这一课的设计和教学中悟出了一些主体式教学的方法,对改进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教学反思_四年级科学[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