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读后感精选10篇

文/ 散文网 时间: 观后感

  《成化十四年》读后感(一):最温暖的茶余饭后

  公元1464年,明英宗驾崩。18岁的太子朱见深即位,史称明宪宗。宪宗即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成化,称成化元年。

  成化十一年,唐泛在殿试中表现亮眼,宪宗本想将他钦点为状元,却因臣下进谏唐泛年纪尚小所以改为“传胪”。贵为二甲第一、排名第四的唐泛因为宪宗一句“丰采隽逸”反而名头比状元更响亮些。本来唐泛可以在翰林院做个清贵的闲职,熬够了资历升官出仕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唐润青却更愿意做个干实事的官员,于是在唐泛的申请下,朝廷把他调入了顺天府做个小推官(明代专司破案)。

  要说这顺天府,其实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儿。成化十四年的宪宗早已不复即位之初时平反于谦冤狱、恢复代宗帝号、大兴惠民政策、任用贤能勤恳持政的明君气象。怠于朝政的宪宗更是大搞姐弟恋,独宠万贵妃一人。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万贵妃的护佑下万通等一大批外戚得以爬上高位,而在明朝那个特务机构得以重大发展的时代,锦衣卫、东厂、西厂接连涌现,外戚宦官相互勾结,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卖官鬻爵已成常事。而宪宗始现的“传奉官”更使得明朝的“冗官”现象愈加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司衙门职责范围混乱不堪,交叉重复极为严重。而由于皇帝的宠信,当时宦官与外戚把持的东厂、西厂还有锦衣卫那可谓风头一时无两。无论走到哪里报上这三处任一名号,王公大臣无不惧怕三分。恰巧这时,唐泛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大案——武安侯府案。本来这并不算什么大案,然而西厂初立,刚刚上任的西厂厂公汪直初掌大权。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汪直自然需要做些事捞些功劳以在宪宗面前邀功请赏。而东厂与锦衣卫也不愿就这样看着西厂出尽风头,于是这件案子就闹到了宪宗的面前。如此一来,小小的案件竟引来了三方角逐。

  唐泛的上司,顺天府的头头潘宾是个胆小怕事的人物。面对强势的锦衣卫和东、西两厂的三方角力,潘宾选择了退避三舍,但唐泛却不愿就此退避。于是唐泛便厚着脸皮跟着最开始前来插手此案的锦衣卫镇北司指挥使隋州卷入了这桩案件中。当时万贵妃的弟弟万通把持着锦衣卫,朝野上下惧则惧已,心里却是看不起的,不过是个靠着姐姐受宠得来的富贵而已。隋州虽然同为外戚,却不是个谄媚之徒,不但有勇有谋而且为人果敢忠毅,虽然身居要位却无人在背后编排。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隋州与唐泛便如同展昭之于包拯,李元芳之于狄仁杰。要说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唐泛跟着隋州破案的时候断案才能与坚毅的心性很快便显露出来,而平素冷若冰霜的隋州也很快与唐泛熟络起来。二人一文一武合作无间,案件很快便告破。隋州也不再轻视这个出身于软弱无能顺天府的小推官,反而与唐泛愈加亲密。

  就在这时,西厂厂公汪直找到了顺天府的潘宾,要其寻找自己丢失的白玉骏马。但是在锦衣卫的调查下发现,所谓的白玉骏马其实是东厂厂公尚铭之物,傲娇的厂公要潘宾寻找这尊白玉骏马不过是想恶心尚铭一下罢了。大神打架,小鬼遭殃,潘宾可是两头都不敢得罪。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唐泛给潘宾出了个主意。借着潘宾之口,唐泛指出汪直现在虽然看似鲜花着锦,实则是烈火烹油,处境危险。费了好一番工夫,汪直将白玉骏马一事作罢,却对唐泛上了心。

  时隔不久,东宫案发,太子陪读被毒死,而此事最大的嫌疑人便莫过于万贵妃,宪宗宠爱万贵妃宠到了极致,连这般很有可能是要毒死太子的事也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则万贵妃听闻却抵死不从,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于是想要立功的汪直便顺手推荐了圆滑机谨的唐泛来侦查此案。而此案之后,唐泛也开始逐渐走入了朝政高层的眼中,真正开启了明朝为官之路。

  从故事本身来说,对于热爱推理断案,尤其是偏爱诸如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此类前朝断案的人来说,《成化十四年》是一餐丰盛的饕餮盛宴。而本书网文版在网络之上所获得的盛名自然也不是浪得虚名。其实《成化十四年》本是耽美文,网文曾被很多人诟病感情线实无必要,但在实体出版后,耽美则改成了兄弟情谊,对于虽不反感耽美但着实不太感兴趣的我来说,更加合乎我的胃口。而一文一武相互扶持的唐泛与隋州,在破获一桩桩案件中也让我看到了《盗墓笔记》中小哥与吴邪的影子。行文不疾不徐,缓缓道来,一派从容气象。面冷心热的隋州,像是永远面无表情的小哥,而圆滑机智又是个萌萌的吃货唐泛亦如同天真的吴邪一般。要说这推理破案,高潮迭起,《成化十四年》的悬念设置也足称一句恰到好处,与《盗墓笔记》、《神探狄仁杰》这样的宏大设定相比,虽略有不及但亦不远矣。突出机杼的几处风趣幽默与调侃嬉笑也是颇值回味,林林总总,也当得茶余饭后细细品读,如同饭后点心,细细入喉,回味无穷。

  不过不知是否在修改出版之时有些急切,结尾的真假太子案总感觉结束的略有些仓促,像是激战正酣,却一招定了胜负。而苏州案中结识的那个机灵活泼好武艺的少年陆灵溪本以为会如同狄仁杰身边捧哏的学生,包拯身边展昭之后的张龙赵虎王朝马汉那般成为二号的人物却也悄无声息的再没提及,想来着实有些意犹未尽。若说不是结局仓促的原因,想来应该还会有后续吧,倒是值得期待。

  唐泛自成化十四年被钦点为“传胪”,一路斗白莲、战万党、扫贪官、吃美食,起起伏伏不定却总是温暖的色调,而这也是我更加偏爱它的地方。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夜深人静,读完有深思,有回味,还有丝丝暖意涌上心头。

  在《成化十四年》的最后,作者写道:

  船头处,一张小桌,一壶清茶,边上坐了两人。

  一人垂钓,一人看书。

  看书者偶尔看到有趣处,便对着垂钓者喁喁私语,而后便都低声笑了起来。

  阳春白日风在香,凤凰知梧桐。

  真是个让人心生暖意的结局。

  ——转载须经作者授权,请豆邮联系作者。谢谢

  《成化十四年》读后感(二):晋江大神梦溪石力作,明朝公务员如何探案

  《成化十四年》可以称得上史上最浪漫的古风探案传奇,小说从明朝成化十四年间一个初入仕林的六品公务员——顺天府推官唐泛,遇上武安侯府大公子意外身死的案子说起,作者梦溪石娓娓道来,以断案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将一段旷世古风探案传奇讲得是扣人心弦、惊心动魄。

  梦溪石行文素有严谨考据而剧情活泼之名。《成化十四年》不仅真实还原了明朝成化年间的历史风貌,而且塑造了三个充满了反差萌的明朝公务员角色——玉树临风的文官唐泛是个吃货私下不时写写风月话本赚润笔费,高冷到面瘫的锦衣卫隋州为了救人可以男扮女装,恶名远扬的东厂汪直其实只是个任性的傲娇。三个明朝公务员在政治不清明的艰难世道中,联手匡扶公理与正义。

  梦溪石的古风文格局很大。《成化十四年》里的每一个故事都盘根错节,反转不断,幕后黑手更是牵扯到庞大的力量与组织。看似简单的案件,一个不起眼的倪端往往便牵扯出更多的复杂背景,顺着线索层层推进,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在武安侯府案中,武安侯府的大公子意外身死,原本武安侯为遮家丑要以婢女加害草草结案,唐泛却在尸体上发现了疑点,固执地追查下去,结果牵扯出了武安侯府上盘根错节的家族纠纷,最终得还无辜婢女以清白;太子的伴读突然暴毙,一切线索都指向恃宠而骄的万贵妃,天子之威、万氏一党和拥护太子的官员诸多压力加身,唐泛只得和内官东厂太监汪直联手,顺藤摸瓜挖出深藏多年的宫闱隐秘和皇室恩怨;上元佳节有人在天子脚下竟敢拐走朝廷重臣家的孩子,唐泛的义妹阿冬为了协助查案也身陷贼窝,到底是京城黑势力还是白莲教余孽作祟;边陲战事吃紧,三拨明军在追击鞑靼人的过程中离奇失踪,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中暗藏刀光剑影,唐泛和隋州陷入险境,鬼蜮阴兵的传说让情况更加扑朔迷离……案件近则牵扯到宫闱隐秘和皇室恩仇,远则涉及邪教余孽和边陲战事,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复杂宏大,官场风云和恩爱情仇错综交织,充满了悬念。

  虽然梦溪石将故事宏图描绘得很大,但是处处可见人物的真性情。外圆内方的唐泛和外冷内热的隋州可谓是一对金牌搭档,同住一个屋檐下,破案、做饭、看话本,加上唐泛童真活泼的义妹阿冬不时出点小乌龙,两个明朝公务员有张有弛、充满乐趣的日常生活画卷就此展开。唐泛和隋州都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二人相知相交、肝胆相照,本在情理之中;唐泛和义妹阿冬相依为命,兄妹情深,亦是人之常情。然而他们和恶名远播的东厂汪太监之间竟然也有一段难以为外人道的交情。太监汪直虽为东厂之首,却不甘于宫廷和朝堂的勾心斗角,有心建立功名,因探案之需和唐隋屡屡合作。在一个皇帝不作为,宦官欺上瞒下,官员互相推诿的艰难世道中,他们迎难而上共破奇案,结下了一段传奇的友谊。

  详实考据的写史功力,诙谐活泼的文风,缜密无缝的推理环节,离奇曲折的悬疑氛围,加上三个逗萌的明朝公务员,让《成化十四年》亮点不断,无怪乎梦溪石的作品常年高居晋江文学网销售金榜。

  《成化十四年》读后感(三):网文里的历史

  网文里的历史

  ——读《成化十四年》

  滁人也

  “故事里的事,是也不是,不是也是。”当年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里有这么一句意蕴丰富的词。笔者的固执思维就是,网文里的事,咋说都不是。网文与历史,风牛马不相及。看了这套《成化十四年》(套装全3册)后,却感觉网文里的历史,有的时候也很真实。

  该套书的作者是梦溪石,有人称他为“大神级网络作家”,因为所有作品常年位居晋江文学网销售金榜,其作品以详实考据和诙谐文风相结合,如这套《成化十四年》就是如此。他已出版《天之骄女》、《我的世界分你一半》等。

  《成化十四年》和所有的网络小说一样,是鸿篇巨著,洋洋洒洒百万字,不过还好,语言诙谐幽默,看了不累。而对笔者来说,则不累的原因主要是,该书里叙述到的许多事件,都有真实的历史背景,或者真正发生过,如东宫案、科举案、真假太子案等。当然,其细节是否如书中所写,就不得而知了。另外,里面的主要人物,除唐泛外,如汪直、万通等,都真实存在,而且比较符合公认的历史情节。如万贵妃专权,与明宪宗玩姐弟恋等,历史书上记载也是大同小异的。

  但是,唐泛这个“吃货”,生活在明宪宗时代,不畏权贵,从小官做起,后来越当越大,这似乎不合逻辑:明宪宗时代,官场已经相当黑暗,一个正直的推官,恐怕很难生存下去。更加颠覆历史的,是汪直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汪直是皇帝的走狗,心狠手辣,坏事做尽;而在该部书中,汪直还利用自己的身份为唐泛破案提供帮助。书中的汪直,虽然狡猾,但正面形象比较鲜明。这和历史书以及其他文学作品里,基本上是“反派”角色。帮助破案的汪直在该书中,还不错,不是“良心大大的坏”,但历史书上是汪直,却没有这么好了。谁对谁错?笔者以为,或许,汪直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因为人性本来就复杂的,一味为其歌功颂德,肯定不行;但若要一概否定,那也是不负责任的。或许,这套书里的汪直,才更接近历史里的真人。

  《成化十四年》以武安侯府案为开端,东宫案、京城诱拐案、洛水古棺案、威宁海子案、苏州案、科举案、真假太子案,唐泛、隋州、汪直三人各怀心事,却又共同努力。一个个案件侦破下来,即使不吻合真正的历史,那也对那段岁月的真实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因此,看此等书,首先要明确“小说,尤其是网文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其次有积极的思考,最好是能看到书中的正能量,如身在乱世却能够保留初心。这样,网文里的历史才能激发大家的兴趣。换句话说,网文里尽管艺术加工的成分多,但如《成化十四年》这样考据真实历史事件人物来写,那也可以看成是对明朝成化年间的真实历史了。因此,阅读此等书籍,只要把边读边思考,那还是能做到“开卷有益”的。

  不要认为网文都是“瞎掰扯”,在传统纸媒日渐式微的状况下,以后大家能阅读到的,可能更多的是网文了。惟愿所有的网文作者都能如本套书作者梦溪石一般,写出有文学里真实的作品来。

  《成化十四年》读后感(四):始于成化十四年的故事

  “皇皇”百万字的文章,很少去挑战阅读:文章长,阅读耗时就长;篇幅大、人物多,看的后边就忘了前边。总而言之,读长篇,是一件耗心耗力的事。这本《成化十四年》初次阅读,也有些打怵:看到何时才是个头呀!没想到这本书,开始阅读,就掉了进去,欲罢不能。那个唐吃货,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那个面瘫脸隋州,总是散发生人勿近的高冷信息,冻死人;那个汪公公,骄阳跋扈,一句话就能噎死你。他们在成化十四年那年开始相遇,共同携手破获一个又一个惊天谜案,保社稷、护民意,且看他们如何“翻云覆雨”、死里逃生,讲述他们的传奇。

  《成化十四年》是我第一次接触作者梦溪石的文章,“其作品以详实考据和诙谐文风相结合”。“成化”,明宪宗的年号,书中出现的众多人物如万贵妃、宦官尚铭都有真实记载,一些事件历史也的确发生,不过为了故事发展的需要做了一些处理。故事的篇幅很大、格局很宏伟,与真实的历史虚虚实实的结合,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读起来很过瘾,不同于以言情为主的儿女情长,故事、格局等都很大气,案件环环相扣、剧情层层递进、高潮迭起。

  书中人物刻画很鲜明,极具特色,即使男二三四、女二三四人物,也都有其特色的存在。阿冬,书中二号吃货,唐瑜独立自主的大姐,以及一干跟班朝堂官员等,用幽默的文字、描写不一样的人和故事。

  武安侯府案、洛阳古棺案、科举案、真假太子案,唐泛凭借心细如发的洞察、缜密无缝的推理,一点一点还原真相,隋州凭借高强的身手陪伴左右护他安危,汪直凭借自身权势多行便利。揭露人性的黑暗、还民众公道、打击“非法犯罪”。每个案情的破解推理都值得深敲,作者凭借深厚的写作功底,预先埋下伏笔、一点一点揭开真相,没有突兀的不合理,只有找到答案后的恍然大悟。

  始于《成化十四年》的故事,随着唐泛、隋州、汪直的脚步,看他们如何维护太子、如何与背景强硬的万党周旋、如何抗衡令人闻之色变的东厂,用过人的胆色和智慧,书写那个年代的传奇!

  《成化十四年》读后感(五):风雨同舟,携手同行

  诶呀呀这是一篇迟来的书评本来很早就看完了很久没写文章第一次写长评文笔渣ojz。

  古代的官也不好当啊,仅以贤臣或者奸臣来评价一个臣子恐怕有失妥当,大明官员俸禄如此微薄难免也要为家眷着想,贪污的也未必就是罪大恶极之人。太过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也容易一手断送自己的仕途反而什么事也做不成。现在庸碌的官员未必从前就没有做过正直之事,因此仅以史书的一家之词就形成先入为主的固定印象并不是明智之举。

  于是大大的这篇文真是颠覆了我对大明的很多印象,本来只觉得宦官是乱臣贼子无恶不作,尤其东西二厂权势熏天没一个好东西,锦衣卫也很嚣张跋扈,对这些特务机构全无好感。后来才发觉即使是这样的机构里也是有能人的,它既然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朝廷文官看似威风实则压力巨大,一点儿都不能有差池,稍不留意就会被弹劾,真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官场上也是暗潮汹涌,一个大浪卷起来便少不得有人要牺牲,有人隐忍不言并不代表畏惧权贵实则在保全自己,所以对一个人的评判切不可片面。

  在真实的历史中如唐泛这般升迁如此之快又得以善终深受皇帝信任几乎没有任何弱点的人基本不存在罢?大大在访谈里也说唐泛是一个外圆内方之人,他待人真诚不轻易与人交恶却也有自己的原则。唐大人说一件事再怎么隐瞒也会有蛛丝马迹可循,如此这般再棘手的案子到了他的手里也能真相大白水落石出。隋州虽寡言面瘫却外冷心热武艺高强,早就钟情于唐毛毛,两人同生共死情谊早已非比寻常,加之隋伯爷深谙庖厨之道早就将吃货唐大人的胃栓得死死的(其实这才是重点?)怎奈对方对情事迟钝至斯只得正面突破,哪知唐大人依旧逃避现实,可隋大人不理他他又不高兴,最后竟送出阿冬的玉佩表明心意令人啼笑皆非。

  二人从头到尾一路走来情比金坚在腥风血雨中彼此帮助扶持携手走来着实令人钦佩,果然大大的文总能不落尘俗不同凡响大大我要给你生猴子嘤。虽然基本清水但还是看得我一本满足!感情线全程无虐点,两位大人的日常太有爱了!摸头抱抱拉手揉头揉腰摸脸摸手背拉怀里kiss该有的也都有了~而且隋大人这个少言寡语的一旦说起情话来啧啧啧连一向处变不惊的唐大人也红了脸。

  黑夜已尽,黎明将至,还好有你与我风雨同舟,携手同行。

  《成化十四年》读后感(六):他和他的成化十四年

  世道再黑暗,也总有重现光明的一天,世道再黑暗,也总有一群人为了重现光明的那一天而不懈努力。

  好喜欢这张图~隋大人与唐毛毛~(图片来源:微博@-阿嘎-)

  《成化十四年》读后感(七):文者提笔安天下,武将挥剑动乾坤

  曾在几年前读过橘花散里的《芥子》系列,里面有个叫《天伦乐》的故事,讲的是明朝成化年间,万贵妃宠冠后宫却无子嗣,于是她千方百计地阻挠后宫女子被临幸或是诞下龙子。但是她没有想到,在宦官张敏和废后吴氏等人的重重保护下,太子朱佑樘秘密地长大了,最后与成化帝相认。

  这个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没想到多年后还能在另一本书中完整地看完这段历史,也算是一种缘分。

  成化十四年,京城武安侯府发生了一起命案,引得西厂东厂锦衣卫等多个机构暗中跟踪调查,但是没人知道,这一切的背后竟是一个顺天府的六品推官在暗中推波助澜。

  武安侯府案,让唐泛走到了大家面前。他和隋州,汪直一起,智破东宫案,密探洛水棺,勇闯威宁海子,揭发苏州大灾官僚勾结,最后扳倒白莲教和万党,还江山清明。

  案件情节丰富,细节紧凑,娓娓道来不让人觉得急躁,也并不让人摸不到头脑,环环相扣,引出最后的结局,白莲教,以及万党。让人读完拍案叫绝,欲罢不能。

  唐泛其人,是个文官,却又不像个文官。他圆滑但不世故,在暗流涌动的大明王朝一步一步走到了内阁宰辅的位置。他直言敢谏,不畏权贵。即使身边有人颠倒黑白,费心拉拢,他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守了为民为天下的本心,与万党和白莲教斗智斗勇。虽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一介文人,但我却在他的身上,委实看到了文人傲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唐泛才能在黑暗的官场上,撕破阴沉,迎来黎明。文者,当提笔安天下,毫无疑问,唐泛做到了这一点。

  作为一名锦衣卫,隋州过的是刀枪剑影的生活,但这却并没有磨灭他人性中的善良。他陪着唐泛,抽丝剥茧找出真相,豁出性命援救他人。可以说,隋州在文中是一个典型的正派人物,他刚正不阿,即便是皇亲国戚,也靠自己的实力走到了锦衣卫镇抚使的职位。与万通不一样,他做锦衣卫,从不让他人牺牲受伤,也不会让下属挡在身前。最危险的地方永远是隋州先去,这样的上级,的确能令人死心塌地的跟随。隋州,身为一个武将,却又在断案时细腻谨慎,与唐泛一文一武,相得益彰,默契无比。一把绣春刀在手,挥出的是一往无前的气势和豪情。

  汪直,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在十岁时因为叛乱而受波及,和族人一起来到宫中,净身当了太监。他与梁芳,尚铭等人不同。身为一个宦官,他不爱财,不爱溜须拍马,却渴望驰骋边疆,上阵杀敌。在“妖狐夜出”一案中,威名远扬,创建西厂,与东厂分庭抗礼。虽说他嚣张跋扈,但心中没变的确是从小到大的梦想和那一点没有泯灭的正直。正因如此,他才会和唐泛隋州成为可以共醉的友人,才没有在万党利欲熏天下屈服。他选择了战火纷飞的打通,并在短短几年平定外族的入侵,连连报捷。正如在番外中作者所说,百年之后再提起汪直汪公公,不是将他与只会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尚铭等人相提并论,而会说一句此乃我辈大丈夫也。汪直,生来便与众不同。他想活得传奇而精彩,于是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但是我更希望真正的汪直也可以偶遇一挚友,在他的面前卸下伪装,嬉笑怒骂,狂歌纵酒,人生快活而精彩。

  《成化十四年》完美的还原了成化年间暗流涌动的朝廷和心怀鬼胎的群臣。背景真实可考,是考据党的福音。优柔寡断的成化帝,备受宠爱的万贵妃,危机四伏的东宫,溜须拍马的万通万安......真实的历史和极具幻想的小说交织在一起,令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本书确实是网络小说中的一股清流,质量很高,值得一读。

  最后,惟愿盛世长存,沉冤昭雪,善恶有报,黑暗退去,黎明将至。

  即使前路风刀霜剑,也要不违背本心,勇往直前。

成化十四年读后感精选10篇相关文章:

2020《成化十四年》评价观后感5篇_看成化十四年有感5

关于《简爱》读后感1000字7篇

关于《简爱》读后感600字10篇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篇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篇

鬓边不是海棠红读后感精选10篇

《成化十四年读后感精选10篇》

  《成化十四年》读后感(一):最温暖的茶余饭后  公元1464年,明英宗驾崩。18岁的太子朱见深即位,史称明宪宗。宪宗即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成化,称成化元年。  成化十一年,唐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