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第1篇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而那种知音难觅,知己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世上如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实在是太少了。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无眠之夜也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苏轼自比孤鸿,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句子。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辛酸。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第2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
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它所折射的含蓄深沉、道法自然的奇伟风骨,直达“大音希声”“大璞不雕”“大美无言”的境界,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千古绝唱在情感和事理上的所有期待。且先来看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
在古书《列子・汤问》中,这个故事被这样描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到了《吕氏春秋・本味》中,这个故事又被这样描述: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及至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洋洋数千言,将这个故事讲述得愈发清晰饱满,并且补充了许多推想的细节。
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许许多多关于友谊的典故。比如管仲与鲍叔牙的“管鲍之交”,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的“生死之交”,羊角哀与左伯桃的“舍命之交”等等。然而相较其他友谊知己而言,我以为俞伯牙和钟子期更得“知音”之精髓,他们的传奇故事也更具傲人的风骨。具体想来,原因有二。
其一,伯牙与子期的相交,依赖的不是耳鬓厮磨,甚或全然忘我的付出,而是风雅的音乐,他们的相交是琴声、心声的理解和悦纳,更为玄妙的是只在一夕之间,琴音流转之中,恬淡得不着一言。其壮烈不及羊角哀与左伯桃的舍生忘死,其曲折不及管鲍的峰回路转,不过在意境和美感上却是无出其右。尤其是“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寥寥数言,将知音友谊的内涵注解得淋漓尽致。故事中没有伯牙和子期相知相属时的只言片语,也没有生离死别的哀绝人寰。然而也正是如此,不免使人想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不遑多让、顺理成章、自然恬淡。诗人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在这里,伯牙子期该是经过前世多少次的回眸了呢?
其二,与其他人的相交不同,伯牙子期的相交维系于一张古琴,可谓“自琴而始,破琴而终”。古琴亦称瑶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到现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古琴发声轻弱,这就使它脱离于觥筹交错、言语喧哗的场合,如此也就脱离于世俗的谄媚营苟,而自见其清朗高格。它还赢得了诸多硕儒隐士的钟爱,因为正可抒发“众人皆醉我独醒”“香远益清”“孤傲清雅”的情味。再来看琴的创制者传说:“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等,虽未可信,但其格调和风骨可见一斑。另外,古琴文化遗存之丰硕也堪称中国乐器之最。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孔子遭厄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弟子馁病,孔子弦歌”(《孔子家语》),比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雎》),比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再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要林黛玉演奏一曲。林黛玉讲道:“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诸如此类,无不向我们昭示着古琴的超凡脱俗。它在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是与名士隐者的高贵气节相依相偎的,正所谓“士,无故不彻琴瑟”,它已成为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和完美人格的象征。
且让我们走进文本――
相比《列子・汤问》《吕氏春秋・本味》的故事原文,教材呈现的“伯牙绝弦”语言更加集中。到“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戛然而止,既不像《列子・汤问》中来个举例说明――泰山之阴援琴而鼓,也不像《吕氏春秋・本味》来个“小题大做”,引申到礼贤尽忠,拖泥带水,纠缠往复。题目《伯牙绝弦》或许是编者所加,其中“绝”是断绝的意思。
从整个文章的篇章布局来看,可与《高山流水》的曲式相应,“起、承、转、合”,一波三折。一句为起,二、三、四句顺承而下,五句急转而后合,简约凝练至极,如此也使得文本更加抑扬顿挫,生气勃勃,充满张力。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文本语言形式与文本意象、情感跌宕是相契相应、完美对接的,这可能也是这个文本语言上的最大秘妙。一句平静叙述,意谓交代伯牙子期人物出场。二三句开始出现“峨峨”“洋洋”形成波澜,“善哉、善哉”持续推动情绪走高,而且这两句句式完全相同,只在“志在流水”前省略“伯牙鼓琴”一句,当是避免重复,然而一读就能呼之欲出。四句统而括之,以“必得之”落尾,“之”为虚词,又加上是平声,自然形成余音缭绕不绝于耳之感。如此一来,这四句,伯牙子期已成一应一答、一唱一和之势;再加上语言的起伏有致,正好体现伯牙子期由相遇到相知到成为知音,情绪自然是一个由平静走向兴起走向激越最后转为平静喜悦的过程。语言如此的整齐对应,仿佛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伯牙和子期也是一个鼓一个听,一个倾诉一个回应,两人不觉欣喜若狂,继而起舞旋走,击掌欢笑,当时之辉煌灿烂可见一斑,最后又按捺情绪,不免惺惺相惜,促膝长谈,恢复平静的过程。而到第五句,急转后合,句式开始出现长短错乱形式,三字、八字、五字,没有规律,没有对应,如此也正好凸显出伯牙当时之心境。没有回应,不再对称,于是只有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方能宣泄当时那无边的痛苦和无限的失望。可以说,语言形式在直观上恰当地表现了语言内容。
另一个值得我们欣喜的语言秘妙在语音上。如果用心诵读此篇,日久,便能感受到其每句语音正好契合以声传情、因声求气之愿景。比如第一句中的尾字“琴”“听”均为平声,诵读起来亦是平静推进,余韵绵绵;第二句有“峨峨兮若泰山”,“峨峨”为上声,“泰”为入声,“山”为平声,诵读起来声调高扬、语音响亮、余音不绝;第三句有“洋洋兮若江河”,“洋洋”为上声,“江”为平声,“河”为上声,自然也声调高昂、清晰响亮,在“河”字后短促干净、戛然而止,铮铮有声,而两句中均有“善哉”,“哉”为平声,尾音要拖长;第四句“必得之”的“之”为平声,亦是余音缭绕。及至“子期死”,“死”为去声,有哀远道之效,自然婉转。“谓”世再无知音”中“谓”“世”“再”均为入声,短促低沉,“无”为上声,“知”“音”均为平声,若有余韵,“破”“琴”“绝”“弦”为入声和上声,均要短促猛烈低沉,“终”“身”为平声,要延长,“不复鼓”的“鼓”为去声,自当哀怨婉转。
如此诵读全文,你会发现,这样的语音正恰如其分地表现内容和情感的跌宕起伏,读之既久,会有曲韵弥漫,而且让人恍惚,甚至产生先有声韵,再填文字,天衣无缝完美结合的错觉。具体到每一文句,有如下思考和解读:
一、“起”。“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把故事的基本信息直截了当地说了个明白。我以为这正是叙述者的高明之处,也正是文言文的精妙之处――语言集中简省,点到为止。故事要呈现的是“知音”,所谓知音,就已经脱开了世俗的身份、居所、学识、年龄等的所有羁绊,若是还在意这些,那么怕是断难成知音!他们能成为知音,源于古琴,一善鼓,一善听,成为知音的条件足矣,不必赘言其他。如此,也更显得两人情感的真挚澄澈,清亮如水。这里的两个“善”字,都是善于、擅长的意思。擅长到什么程度?关于伯牙学琴,《二香琴谱》《悟雪山房琴谱》《太平御览》《通志》等均有记载,亦是传奇,讲述伯牙随成连先生在东海蓬莱,遂妙绝天下。由此可见,伯牙的琴艺,已经达到以声言物、以声叙情的境界,使无形的琴声变得有形有质,可以触摸,这可以说是琴艺中的最高境界了。而子期呢,善于倾听,善于与琴艺高绝的伯牙在琴声中获得交流与共鸣。这自然得有与伯牙相当的艺术修养和造诣。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们必定有着相近的境遇和情怀。他们在年龄阅历(伯牙大子期一岁)、人生经历、理想抱负、愿望追求等方面一定有着许多的重合,他们的情感和思维也一定存在着某种相似,才有可能产生接下来这样精妙绝伦的融通。
二、“承”。接下来的三句话是对上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延续承接,进行一种诗意的具象化的描述。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前两句是具体描述,第三句是统而括之。其中的“志”特别值得注意,它是一种内心的志向、情怀、抱负和感念。伯牙将这样的感念通过高超的琴艺倾诉出来,却并不是弹奏了一曲叫作《高山》、一曲叫作《流水》的曲子。试想如果曲子早已成型,而钟子期能听出来,最多只能算是有些古琴素养,却当不得“知音”。妙就妙在伯牙是即兴所致、直抒胸臆,而钟子期却能心领神会、一语中的,这就使得“善鼓琴、善听”充满玄妙神奇的色彩了。这里“善哉”的“善”与前文意思不同,当是“好”“妙”“了不得”之类的意思,是子期在聆听伯牙琴声之后情不自禁的赞赏。两人间这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在这两个“善哉”中已经开始闪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两句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泰山是至高至伟的象征,雄于天下,是历朝历代皇帝们的祭天之所。孟子有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其雄峻天象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而“江河”自也不是一般的江河,而是专指长江、黄河,这在古代文学中早有定论。以这两个带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进行代表性的描述,至少有这样一些好处:其一是表现伯牙与子期的艺术水准。伯牙琴艺之高超直可表达峨峨泰山、洋洋江河,其琴艺境界自然已臻化境。你想啊,泰山、黄河、长江作为象征性符号,已经代表了山、水的极致。故事中,只描述了这一山一水,看似单薄,实则丰厚至极。有了这一山一水,可以说也就涵盖了千山万水,涵盖了世间所有,如此极致的山水都能表现,何况其他呢?与之相应的是,伯牙有所志,而子期能一一描绘,将缥缈抽象的琴音化为有形有质的山水足见其听力的高超,尤其还能以“峨峨兮、洋洋兮”描述之,准确之外还有程度、境界的高超感知,这就不得不令人信服他的“善听”了。其二,这一山一水作为山水之极品,也成为伯牙和子期人格心灵的写照,这里既有他们作为高士、隐者对于山水的热爱,也有他们高傲、孤冷、胸怀天下的情趣的阐发,更弥漫着一种道家禅门的自然情怀,那种把适意自得作为人生追求的超脱。其三,这一山一水其实也在影射着伯牙子期相交的纯粹高格、至尊至圣,如泰山般万古长青,如江河般绵延不绝。
紧接着的“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句可以说是前两句充分蓄势后的喷薄而出。这里的“念”与上句的“志”一样,都是心里想要表达的形象,或者是内心一缕情绪的流泻,或者是一晃而逝的灵感迸发,而钟子期必能知道并且真真切切地描述出来。在《列子・汤问》篇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你看,“每奏而辄穷其趣”,每奏一曲,子期立即就悟透伯牙曲中的旨趣,以至于到后来,伯牙舍琴而叹“吾于何逃声哉?”,意思是说,我如何能够隐匿自己的心声呢?这显然已经到了心灵相通的境界了。我们文化记忆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说的应该就是这样一种融通。
所以,行文到“钟子期必得之”这句,其实“知音”二字已经不言而喻了。我们可以想象,伯牙微笑不语,尽情弹奏,子期静心聆听,一语道破琴音所念,两人相视一笑,心下感叹:原来是你!原来你在这里!乾坤朗朗,笑语晏晏,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所得,必伯牙所念之。这种灵魂与灵魂之间的认同,精神与精神之间的相遇是何等辉煌灿烂!这时候,任何的盟誓都是多余的,任何的物欲都是苍白的,天地间只剩得琴声、笑声和两颗心同频共振的声响,这种时候,就恨不得把自己掰开了揉碎了,就此交融定格于人世之间。从此,两个生命都绽放出特别的光亮,因为彼此的内在都被照彻得豁亮豁亮的。这正是:“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三、“转而后合”。正当我们沉浸在伯牙子期知音互赏、心满意足的记忆中时,突然,文本以冰冷的字句进行突转――“子期死”。不遑多言,子期已死!没有任何的辗转,没有任何的曲折,就这样直截了当――子期死了。从正常的事理上说,这之间有大量留白,分别后如何相互思念,如何又会得病,等等。但从情理上和创作上看,这样写,自然使得语言更加集中,更加具有张力,紧紧聚焦在“知音”这一表达意图上。
伯牙兴冲冲赴相会之期,临了却面对如此境况,我们分明可以感知到伯牙神情一震,不觉悲从中来,饮泣不止的情状;也可以想象伯牙来到子期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将对子期的所有怀念、激赏、怅惘瞬间贯注于琴声琴韵之中,最后,茫茫然卓立于天地之间,想到自此又心无所寄,顿感天地黯然失色,孤独凄清。那种神情不免使人想到五柳先生的《饮酒》中的句子:“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至此,伯牙的世界又回归到没有遇见子期之前的寂寞与灰暗,甚至更加寂寞与灰暗,因为没有被照彻之前并不知道内心还有如此豁亮、奇伟的境界。如今,那种被无限认同、无限悦纳的高峰体验瞬间流逝,所带来的自然是更加沉重更加巨大的悲痛。这正是“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处觅知音”啊!
正是在这种无可排遣的孤独痛苦之后,文本转而后合“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如果没有对上述两人相知相属、知音互赏的体会,断然不能理解伯牙的行为。也有人可能会想:伯牙为何如此轻断世间再无知音?我以为这是没有体验到两个人心灵相契的程度。原本能听得懂伯牙琴声的就寥寥无几,而能听得懂伯牙心声的至今只子期一人,对于两人之间友谊的珍重与坚守,对于知音的不离不弃、至死不渝,使得伯牙根本就不会有去寻找另一个人来代替子期的想法。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其实是因为心目中最最懂他的子期已经不在了,他怀念的是子期,是在琴声上懂他又能在心灵上契合他的唯一的人,他在伯牙心中已经无他人可替代了,而并不是说找个能听得懂他琴声的人就可以。到这里,知音就成为了心灵相契、至死不渝的友谊的代名词。既然子期死,那么“我”如何表达自己的坚守与怀念呢?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要知道伯牙对琴那是何等的痴迷,琴于伯牙来说,是显示身份、表达志向和愿望的唯一载体。而如今,世乏知音空抚琴,教人如何承受得住?这正是所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对伯牙来说,“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其实也就意味着整个精神生命的终结,意味着今后活着的伯牙将是一副干瘪的皮囊!从这个意义上说,伯牙绝的不仅是弦,也是自我的音乐生命,自我的精神生活,自我所有的期待、希冀和幸福。“铮”的一声,高山流水遂成绝响,天地间又恢复了沉沉的黑暗,我们除了一声叹息,心中不免多了一丝疼痛。耳边不禁回荡起伯牙在子期坟前的悲声高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g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历尽天涯无足语,
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第3篇
伯牙子期的知音传说从古至今一直都在被世人传颂,相传,伯牙琴艺高超,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说。一次伯牙鼓琴时偶遇到樵夫钟子期,子期精通音律,当伯牙抚琴想表现高山的巍峨时,他就赞叹道琴声有高山般的气魄,当伯牙想表现流水时,子期就能听出琴声中浩瀚的江河之势。无论伯牙演奏什么,但凡心之所动,子期都能从琴声中感受到伯牙所想传达心声,令伯牙感叹万分。故二人结为知己,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后钟子期过世,伯牙伤心欲绝,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抚琴的人了,遂摔琴绝弦,终生不再操琴,以谢钟子期的知音之情。
这段知音传说歌颂了伯牙、钟子期二人因为对音乐的妙悟而成为人生知音,相惺相惜的友谊之情,这份知音之情穿越两千多年的岁月时空, 依然活在人们的心灵之上。
二、关于伯牙和子期的疑问
伯牙和子期的知音佳话娓娓动人,令人感叹,但笔者想问,这个传说中所歌颂的知己、知音的真情真如典籍史话当中记载的那般如出一辙吗?
1、伯牙子期互为知音否?
世人皆说伯牙子期二人是彼此知音,当真吗?伯牙姓伯名牙,善鼓琴且技艺高超。《荀子劝学篇》中曾说: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伯牙又有琴仙的美誉。钟子期,姓钟名期,子表尊敬。典籍中对其记载甚少,只之其精通音律,善听,他能听懂伯牙鼓琴时所表达的高山流水之意,能听得伯牙琴声里暗藏的心声。如是说,子期只是伯牙的音乐知音。但伯牙是子期的知音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何为知音?《现代汉语词典》中以典故高山流水解释并附加阐述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古代汉语词典》中对知音这样解释:精通音律;:相知的朋友。诚然,伯牙子期皆是精通音律之人,并且有很高的音乐造诣,但说到相知,笔者认为差的还很多。对伯牙来说,子期只是一个倾听者,懂自己琴声,理解自己。伯牙不了解子期,更没有试图去了解。没有人愿意一直做倾听者,子期善听,是因为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很高,如此,只要鼓琴者将自身心绪寄托于琴声中,子期都能听出来,不单单只能听伯牙的。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伯牙却不是子期的知音。
2、钟子期樵夫乎?
作为知音传说中的主人公之一,钟子期的身份一直扑朔迷离,明代文学家所著《警世通言》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将钟子期身份限定为山野樵夫。的确,精通音律的樵夫可以为小说增添几分神秘色彩,但从史料中我们不难发现,钟子期绝不可能是樵夫。著名史学家张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志》一书中结合史料文献对伯牙、钟子期的身份作出了推论与考证:文献所记以钟为氏的楚人共三位, 除钟仪、钟建之外, 还有一位钟子期。钟子期是否为乐尹史无明载,但从他精深的音乐素养来看, 或许是一位息影田园的乐尹。
且《吕氏春秋精通》中还记载:钟子期夜闻击磬声悲,使人召而问之曰:子何击磬之悲也?答曰:臣之父不幸而杀人,不得生;臣之母得生,而为公家为酒。臣之身得生,而为公家击磬。臣不睹臣之母三年矣是故悲也。故事中可见,击磬者为乐工,属于奴隶阶层。他与钟子期对话称臣,可见钟子期的社会地位不低。由此史书记载可看出,钟子期是一位乐官,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后退出朝野,回归故里,成为隐居贤者,绝非山野樵夫。
三、伯牙子期相遇的必然性
知音传说源于当今武汉市蔡甸、汉阳区,伯牙子期皆为楚人, 而且是楚怀王、顷襄王时人,二人于汉阳江头相遇,而这里正是楚文化的核心区域。有学者称二人是偶然相遇,笔者认为二人相遇有一定的必然性。
1、社会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 楚地依然是巫风弥漫、巫祀盛行, 浓郁的巫祀传统绵延不绝。这导致了音乐在国内掀起一阵波澜, 人们对音乐技艺趋之若鹜。《对楚王问》有载: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 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 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 国中属而和者, 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 国中属而和者, 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 其和弥寡。仅仅这一小段文字就充分显示了楚国当时音乐生活的繁荣景象。在一个郢都,能够跟唱相和《下里》、《巴人》的居然有数千人之多,可见楚国音乐的普及程度之高。试想一下, 在繁华喧闹的都城, 少数人当街高歌, 很快发展成数百数千人的大合唱, 此起彼伏, 震彻云霄,这是何等热烈壮观的场面, 又是何等热爱音乐、热情飞扬的国度。在楚地这片歌舞盛行的热土之上, 孕育出了伯牙、钟子期这样的旷世音乐奇才可谓理所当然,二人必然会相遇。
2、琴乐之使然
天地之和莫先于乐, 穷乐之趣莫过于琴。自古以来, 琴便是人们最为喜爱的表情达意的乐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 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尚钟、擅琴是楚人酷爱音乐的集中表现。琴是传递心曲的最好途径。世间万物, 如琴与乐, 如字与文, 如墨与画, 如歌与舞, 都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途径,通过这些东西,能够充分表达出人们能够说出来或者说不出来的情感和思绪。俗话说曲高和寡,但是曲子中所包含的情感世界却是容易被一双悉心聆听的耳朵所品味出来的,所以伯牙和钟子期成了最要好的朋友,而音乐和古琴就是他们沟通的语言,在他们之间搭起一道桥梁,直达内心深处。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第4篇
高山流水之:俞伯牙琴技过人,但却因琴术太高而无人比试,甚至连他弹的曲子也少有人听懂。高山流水(二)之:一个叫李晨阳的男孩,也就是我。乒乓球打得虽然不是冠军,但也胜人一筹,却很少有人能与我打“热”。不是因为乒乓球技术差别太大,就是老粘连在一起,一点点热度都没有。
高山流水之:俞伯牙正独自一人乏味地弹奏《高山流水》时,忽有一个人再听,他弹到高山时,那个人赞扬高山;他弹到流水时,那个人赞扬流水;俞伯牙惊喜万分。高山流水(二)之:我和爸爸正无聊地对打着乒乓球(我和爸爸打部热)时,忽见一个青年人和一些“乒乓菜鸟”对打,看着他那一个个标准的动作,左旋、右旋、扣杀……看得我几乎如痴如醉,真想与他PK一场啊!
高山流水之:俞伯牙打听到那个人叫钟子期,便邀请钟子期去喝酒,两人一见如故,一中午便成了百中无一的知音。俞伯牙大声道:“高山流水,知音难遇。”高山流水(二)之:那个青年人看我技术不错,便想与我PK一场。我高兴极了,用我的“三星拍”来与他打。哇!我们打得都很投入,左旋、下旋、直冲、旋扣……打得真是热火朝天。刚半个小时,我便已经大汗淋漓了。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第5篇
课堂作业不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学习、巩固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时,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随堂练习的积极性,巧妙设计课堂作业,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快乐地完成课堂作业。下面,我以《伯牙绝弦》为例,谈谈优化课堂作业的具体方法。
一、新颖别致,激发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所以,布置《伯牙绝弦》的课堂作业时,我尽量添加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别致的作业元素,使课堂作业生动有趣、灵活多样。
《伯牙绝弦》塑造了两位鲜活的人物:一位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被人尊称为“琴仙”的伯牙,另一位表面上是深山里的樵夫,实则是一名隐姓埋名的音乐高人钟子期。他们心有灵犀,途中巧遇便心灵相通而成为知音。而后,钟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引导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三道极富情趣的课堂作业:
(1)伯牙与钟子期为什么会成为知音?
(2)有人认为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伯牙与钟子期,你更钦佩谁?请说说你的理由。
这三道作业,既简单又富有深意,引导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解,又因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处于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启动多向思维,畅所欲言。所以,这三道课堂作业深受学生欢迎,也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二、因材施教,分层设计
受家庭教育、智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伯牙绝弦》的语文课堂作业时,我十分注重体现这种差异性。课堂作业分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提升作业三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困生必须完成必做作业,中等生可以尝试做选做作业,优秀生可以不做必做作业,可以尝试提升作业。如此因材施教,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都能在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完成作业,迅速提高各自的语文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学困生必做作业:翻译、背诵《伯牙绝弦》全文。
(2)中等生选做作业:默写《伯牙绝弦》全文;说说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原因。
(3)优秀生做提升作业:说说自己对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做法的看法;伯牙与钟子期相比,你认为哪个更具音乐才能?理由是什么?
事实证明,如此分层设计课堂作业,给了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前进的内驱动力得到了很好的启动。很多学生在选择作业的时候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困生羞于只做必做作业,中等生极力向做提升作业发展,优等生已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完成提升作业后自觉地做课外作业。
三、丰富多彩,多维训练
1.演一演,锻炼能力
文言文《伯牙绝弦》虽然不长,却完整地讲述了伯牙巧遇知音钟子期,两人心灵相通,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流传千古的故事。这样故事性极强的文本,教学后,我布置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汇报演出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能根据伯牙和钟子期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等编写台词,能准确揣摩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和动作,表演到位。
2.写一写,画一画,展示才艺
此外,鉴于《伯牙绝弦》高度浓缩的语言,跳跃性极强的人物活动场面,几乎完全省略的人物心理描写等特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地方进行再创作。这样的作业形式新颖独特,既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空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还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对有绘画才能的学生,我在鼓励他们感受《伯牙绝弦》语言文字的精美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和体验,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伯牙绝弦》,将课文的情境再现于绘画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获得审美体验。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作业设计不仅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