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口,则为合。也许当年造字圣人早就暗示我们,人生一世,少开尊口方为“合”理。
王小波也说:“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面对厄运处惊不变的坦然和镇定,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宁静和自信。
沉默更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一如聚集所有光线的黑色,在混沌之中仍能保持清醒的力量。
01
沉默,是力量的积蓄。沉默从容、安之若素往往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
相传,有个小国的使者来到中国,使者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看到三个金人非常地开心。
可是这小国的使者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都束手无策。
使者笑着说:
“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
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使者默默无语,只是露出称赞许的目光,答案正确。
古语说过,人要三缄其口。
孔子也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
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你并不需要用喧嚣来对抗喧嚣,也无需用强硬压制强硬。
02
沉默不是退让,而是一个积蓄、酝酿、等待出击的过程。沉默静守才能让自己保持清醒。
春秋时,楚庄王继位三年,没有颁布一条法令。左司马问他:
“一只大鸟落在山丘上,三年来不飞不叫,为什么?”
楚庄王答道:
“三年不展翅,是要使翅膀长大;三年不鸣叫,是要观察与准备。虽不飞,飞必冲天;虽不鸣,鸣必惊人!”
果然,半年后,楚庄王废除了十项政令,发布了九项政令,处死了五个奸臣,提拔了六个隐士。
于是国家昌盛,天下归服。楚庄王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意图,所以能成就大业。
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没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沉寂期,没有在沉寂中的反思与积淀,哪有成功者的喜悦,哪有胜利者的欢呼?
人们往往只看到人前侃侃而谈的博学者,却忽视了他寒窗苦读的沉默和艰辛。
03
沉默是隐忍的积蓄。最深沉的智慧和人格大多是沉默的,而最伟大的力量也往往是需要隐忍与克制的。
《庄子•徐无鬼》云:“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光说不练假把式,只有脚踏实地,拿出实力,才能赢得稳妥。
沉默既是一种气质,一种品格,它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深邃,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的学识。
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话不在多,关键是分量,恰到好处的无言,才是一种力量。
你的沉默,自有力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