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里的楚长城

文/ 青岚 时间: 美文欣赏
仿佛已经遥远,却又如此亲近。顺着荡荡秋风的指引,我又一次走进楚长城。  虽然已是深秋,但这个位于南召县板山坪镇,名叫周家寨的山上,松绿栎黄,一棵棵、一簇簇火红如烈焰般的黄栌、枫叶,更增添了深秋的韵致。  眼前的楚长城,是一段斑驳古老的墙体,用清一色不规则的花岗岩石块堆砌而成。它曲折迂回在高峻的山脊上,虽然高低宽窄不一,但从它磅礴的气势上,仍可窥见当年的壮观与雄奇。如今,它则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显得平和、质朴、安详,让人心生敬意。  很长时间,人们并不知道,盘旋于山巅上的这条长龙,到底是什么?更不知道,它修于何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当人们知道它是楚长城时,无不为之惊愕。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长城是横亘于祖国北方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有谁能想到,在我们的家乡,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竟然也有长城。并且,是被称之为“长城之父”的楚长城!  在铺满落叶的山野里穿行,一股淡淡的泥土味儿,混杂着一些腐朽植物的气息扑面而来,强劲的山风,卷起满地黄叶,掠过树梢,掠过石砌的城墙,飘落远方。我看着“黄叶漫卷西风”的景象,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苍凉,心里升起无以名状的感动和震颤。周家寨这个地方,是个状如莲花的形胜之地,名曰莲花寨,而从高处俯视,恰似一个金斗,故又得名金斗关。楚长城为何会建在这里?因为,山下有一条西通内乡,远连陕西武关的著名古道,把着这条古道,就掐断了西去和北上去路,以楚人的聪明才智,楚长城修在这里,是恰当不过的事情。站在楚长城上眺望,一条长约40公里,连结6座山峰的巨龙,围成面积20平方公里城池。这样的城池,可屯兵上万,即便有千军万马来犯,也难以逾越城池半步!  我行走在楚长城上,感慨岁月的流逝与无情。原本高大的城墙,已被岁月剥蚀得不成样子。它的顶部,大部分已经坍塌,留下2米左右高度,我毫不费力就爬了上去。其上的花岗岩顽石,成了苔藓、地衣等孢子植物的乐园,它们恣意地生长着,灰白、翠绿、墨黑,一片一片,繁茂无比。但完好的城墙,还能看出其旧貌:底部宽约3米,顶宽2米左右,高4—6米,顶部分还有雉堞、瞭望口等。楚人用他们高超的建筑艺术,把未曾打制的散乱山石组合在一起,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雄踞于高山之巅。  秋风吹动着林涛,呜呜咽咽,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楚国在西周时期,只是个弹丸小国,但他们不因其小而自卑,而自甘平庸,自暴自弃,他们有着“问鼎中原”的远大志向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消灭诸侯小国,逐渐向北扩张,终于发展为“欲以观中国之政”的春秋五霸之一,国运兴盛八百余年。这呜呜的风声里,有他们离别家园,告别亲人的嘤嘤啜泣;有他们驾着柴车、披荆斩棘,开山劈路的声声呐喊;有他们搬运石块,修筑长城的阵阵号子;还是有他们思念亲人,思念战友的轻轻诉说;这风声里,仿佛有楚人太多的痛苦和不幸,也有他们太多的不屈和顽强。  我站在楚长城上,山风毫无遮挡地吹来,带着哨音,带着尘埃,带着枯叶和树枝,在耳畔不停地怒吼。楚长城上的每块石头,每条缝隙,都产生巨大的共鸣,整座大山,整个天宇,都响彻着震耳发馈的呼啸。我登上山巅的楚长城,仿佛一下子站到了风口浪尖,那些尘土,那些落叶和树枝,仿佛成了上万支响箭,齐刷刷向我射来。射在我肩上,射在我头上,射在我胸口。我忽然感到,我仿佛已成为一名楚国的戍卒,在亲手筑起的楚长城上,迎着敌人的冲锋,迎着敌人的箭矢,忽然就站起身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坦然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箭簇插满全身,然后訇然倒下。为自己的祖国,为理想和誓言,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自己的祖国。而我的耳边,忽然回响起了楚人豪迈壮丽的诗句:“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在这样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斗中,我披着犀甲,驾着战车,迎着旌旗蔽天的敌人,冒着密密麻麻在空中交错坠落的箭簇,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现在,我最终倒下了,我是微笑着倒下的,因为我是为理想而死去的,死得其所。“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即使死,我也将成为鬼魂中的英雄。  也许是秋风太过强劲,也许是我为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而深深地感动着,眼中竟盈满了泪水,忘却了时间,忘却了寒冷,久久地深情凝视着。眼前的楚长城,它是那样的雄浑,那样的壮美,那样的巍然屹立,坚韧不屈,它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我心中永远不朽的图腾!

秋风里的楚长城相关文章:

我怀念有你的往昔

未选择的路

你的欲望我的悲怆

电子秤

《秋风里的楚长城》

仿佛已经遥远,却又如此亲近。顺着荡荡秋风的指引,我又一次走进楚长城。  虽然已是深秋,但这个位于南召县板山坪镇,名叫周家寨的山上,松绿栎黄,一棵棵、一簇簇火红如烈焰般的黄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