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互译范例6篇

文/ 星启 时间: 主题范文

中英互译范文1

前言

旅游是人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一种活动,随着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翻译作为这种活动的主体内容备受人们的关注,旅游翻译在旅游中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尤其对其中蕴含美学价值的追求越来越高。在旅游翻译中,英、汉互译的使用在我国旅游行业中频率较高,其中包含的美学因素更为旅游添色增彩,对促进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旅游翻译中英汉的美学因素

旅游翻译属于语言范畴,不仅具有语言的实用价值,更有语言的美学价值,将旅游中的英语翻译成汉语,是旅游从业者对原语言所蕴含的内涵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使其对旅游者更具有使用以及实用价值。在国外旅游中,大多数中国人多愿意以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观赏景点,感受汉语描述带来的意境美,那么,这就要求翻译者要了解汉语的美学因素,以便在英语翻译成汉语时能够给旅游者带来美得享受。

(一)汉语的美学因素――结构美

汉语的魅力所在就是结构的美,通过句式的对称、对账、对偶等工整的结构,让使用者读起来朗朗上口,观赏起来更有美的享受。例如,在进入入住宾馆的门口会有英文标志“Stand Clear Automatic Sliding Door”根据汉语的语言结构美,就可以翻译成“自动滑门,请勿停留”,就比翻译成“不要站在自动滑门处”要好的多。

(二)汉语的美学因素――意境美

英语重在写实,注重事物的客观性,汉语重在写意,注重事物的意境美,在使用中⑷舜入到情景中,译者在英文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美学因素,将客观严谨的英语翻译成诗情画意的汉语,这样才能够将美景呈现在旅游者眼前。例如“There are blue sky,beautiful trees and big buildings ahead.”根据汉语的意境美,就可以翻译成“晴空丽日,前面是婀娜多姿的树木和高楼大厦”。

(三)汉语的美学因素――含蓄美

英语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语言运用的非常直白,而汉语则更注重含蓄的表达方式,需要读者自己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真正的主题意义,旅游翻译时需要加以注意。例如,在国外餐厅吃饭时,中国游客往往在点餐的时候会说“入乡随俗”这句话,旅游翻译者应翻译为“We like eating local food.”。

二、旅游翻译中汉英的美学因素

在旅游翻译中,汉语翻译成英语必须要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以及文化背景,才能够将其表达的真正意义展现在旅游者面前,译者应对英语的美学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旅游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英语的美学因素――音韵美

在我们学习英语过程中,听、说、读、写是对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老师往往让我们多听英文歌曲,多读英语读物并大声朗读,这是因为英语具有音乐性和韵律性,这种音韵美主要表现在发音上,所以,旅游翻译者在旅游过程中,利用英语向游客介绍景点时,应着重注意英语的音韵美这一美学因素。例如,在参观我国古代诗人的故居时,常常都会提到他们的诗作文学,是一种现实与虚构的融合,旅游翻译者就可以这样讲“A fusion of facts and fiction”,这个翻译就运用了英语的头韵与尾韵向结合的方式,给外国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受。

(二)英语的美学因素――阳刚美

英语语言的一大特色就是其语言在表达意思上非常直白,逻辑思维非常严谨科学,体现了英语使用者的思维缜密性,这也是英语美学的阳刚美。英语语句一般没有过多的修饰,简单朴实是其最大的特点,较之汉语更易于让人理解,旅游翻译者在汉语翻译成英语时,一定简化句子,将意思直白“表面化”,利于国外旅游者参观旅游。

(三)英语的美学因素――幽默美

幽默是英语语言的一大亮点,其根据所处环境不同,而使用不同程度的幽默语言,让人放松情绪,活跃气氛。我们在观看外国影视中,经常会看到他们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节气氛,导游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可以利用这种美学因素,缓解游客的情绪,创造愉悦的氛围,使游客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行游玩,实现旅游的价值。例如,在动物园参观时,观看老虎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有危险,这时就会禁止游客靠近的,针对外国游客,导游就可以这样说,“Never smile at a tiger!”,利用这种幽默式的英语可以缓解人们害怕的情绪,还能够警醒游客注意,是最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翻译。

三、结语

中英互译范文2

"To protect the earth,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do not harm the animal is to protect ourselves"! So I have a cute puppy.

它长得非常精神,身体瘦瘦的,四肢非常灵活,眼睛像宝石一样闪亮,它的鼻子非常灵敏,什么味道都能分辨。它看到陌生人就会把尾巴翘起来—汪汪大叫小狗汪汪大叫,把陌生人吓跑,它看到主人,摇着尾巴跑到主人面前,好像欢迎主人一样。

It looks very spirit, body thin, flexible limbs, eyes shining like jewels, his nose is very sensitive, what flavor can be resolved. It saw the stranger put tail up - barking dog barking, the stranger away, it saw the owner, wagging his tail, went to the master, to welcome master.

它每天都吃我们剩下的饭菜,还吃骨头和肉,从不挑食。它睡觉的时候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夏天的时候,它长长的伸着舌头为自己解暑,冬天它卷着身子,缩成一团,好像请求我帮它盖上一条棉被似的。

It every day to eat the rest of our food, but also eat flesh and bone, not picky eaters. It's bed time lying on the ground. In the summer, its long tongue hanging out for their own summer heat, winter it curled up, curled into a ball, asked me to do it as if covered with a quilt like.

中英互译范文3

关键词: 对等原则 英汉习语 互译 应用

英汉两种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或庄严典雅,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作为一名译者应该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与习语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再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文化涵义的缺失。

1.理论依据

《论对等原则》(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一文集中完整地阐述了奈达的动态对等思想。奈达认为,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其一为形式对等,其二为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这种翻译中,人们关注诸如从诗歌到诗歌、从句子到句子、从概念到概念这样的对应。从这种形式导向来看,接受语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和源语当中的相同元素对应。而与此相对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在以此为导向的翻译中,翻译的标准是“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

2.分析英汉习语的基本类型

从形和义的角度来看,英汉习语的异同大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形式、内容、寓意都对应的习语。

习语常用形象生动、浅显精练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社会现象、自然法则,高度地阐释人文习俗、思想感情。由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积累过程中有很多基本的共同进程,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也存有极为相似的习语。例如:Barking dogs do not bite.(吠犬不咬人);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祸不单行);它们的形式与内容一一对应,寓意相同。

2.2结构寓意相同,而隐喻事物不同的习语。

习语为民众间广为流传的言语形式,它往往借助比喻、典故来提示人们生活中应注意的规律和应遵循的规则,或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有些习语存中英文中表达的结构和含义相同,但所隐喻的事物不同。例如:fish in the air(海底捞月); to be in the same boat比喻“处于同样的困境”;而to have other fish to fry则用来比喻“有另一件重要的事要做”。

2.3内容寓意相同,而形式不同。

中西方风俗习惯的不同,即文化差异是导致英汉习语内容寓意相同,而形式不同的主要原因。在这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汉语中的“一箭双雕”,英语用“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汉语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英语用“In the land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the king.”;英语中用“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汉语则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英语中用“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相对应的汉语则是“挂羊头卖狗肉”。

2.4内容形式均不对等的习语。

内容形式均不对等也就意味着英汉习语形义完全不同。像这类的习语有如:cast one’s bread upon the waters(不期望报答所做之事);keep the wolf from the door(免于饥饿,勉强度日);make one’s blood freeze(令人恐惧);have bats in the belfry(头脑有点古怪)。

2.5字面内容形式相同而含义不同的习语。

内容形式相同而含义不同的习语也就是指英汉习语形似义异。这类习语相当多,例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英文含义强调“抓住时机”,中文对应语则为“趁热打铁”,着重抓紧行动;Lock the stable-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英文含义强调为时已晚,而中文对应语为“亡羊补牢”,强调受到损失后想法弥补,以免再受损失。

3.对等原则与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3.1直译。

直译是指要完全保持源语的意象及结构的翻译方法。直译的好处是可以原汁原味地保留语言的特色。如果英语汉语中的习语含有同样的意象和寓意,代表完全对等的文化色彩,那么就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is literally translated as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 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这句习语的翻译采用直译的方法,实现了意象和意思的完全对等。此类例子还有:A drop in the sea.(沧海一粟);Easy said than done.(说时容易做时难)。

3.2意译。

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保留源语习语字面意义时,为使读者完全理解确切含义,可用意译法解释原习语的隐含意义。例如:“有眼不识泰山”被译为:Do not recognize somebody’s eminence.在这句习语中,“泰山”是文化负载词,西方国家的人不了解泰山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所以为了避免误解,采用这种翻译方法来实现意义对等。因此,“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译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译成“滚石不生苔”感觉起来更符合我们的习惯,效果也更好些。

3.3直译与注译相结合。

有一些习语,特别是与历史典故有关的习语,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直译虽不会引起歧义,但会失去部分意义,使异域读者费解。对此类习语可采用直译加注译的方法。例如:面对“八股文”的译文eight-legged essay,不了解中国历史的西方读者会不知所云。而将“八股文”译成eight-legged essay (an old fixed style of essay) 就会解决问题。

4.结语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习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但译者只要把握好翻译的对等原则,即使译文尽量满足与源语意义一致,传达原作的意义和风格,拥有自然易读的表达形式,并使目的语读者产生类似的反应,相信就能找到最恰当的翻译。当然这需要译者充分了解各种文化的差异,灵活合理地翻译习语。

参考文献:

[1]Nida,E.A.Approaches to Translating in the Western Worl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4,(222):9-15.

[2]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Nida,E.A.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ed.Lawrence Venuti,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126-140.

[4]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5.

[5]元旭华.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中英互译范文4

关键词:师范类高校 英汉互译 语言差异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指导性计划项目的中期研究成果,项目名称:《道德经》英译本的整体论研究,项目编号:2017-ZDJH-273

一、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现状及英汉互译教学中的问题

(一)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现状

近年来,由于不少师范类高校强调应用性,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进而增加了实践和实训课的时间比重。例如有很多高校师范专业将教育实习时间由一个月扩展为一个学期。公共课和教育实践实训课程的增加必然导致英语专业课的授课时间缩短,从而导致课程开设时间的缩短。如笔者所在学校随着公共课和实训课课时的增加,专业课的课时明显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各个专业课授课时间的压缩。《英语语法》由此前的一个学年缩短为一个学期,由考试课变为考查课;《英语写作》由四个学期压缩为两个学期;《英美文学选读》由四个学期压缩为两个学期;《英汉互译》由三个学期压缩为两个学期。

专业课课时的压缩致使各个课程的授课内容与以往相比明显减少。以课题组所在学校的《英汉互译》课程为例,该课程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分课程。若授课时间是三个学期,教学时可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给学生系统讲解英汉语言宏观与微观差异、中英思维方式差异等对翻译实践有重要影响的理论知识。此外,有时间将英汉互译教学中应用文、论说文、新闻报刊、科技英语和文学作品等不同类型的文本的特点及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等重要内容传授给学生。课时缩短影响到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进而产生了学生语言基础不扎实、低级语言错误频发等问题。

(二)师范类高校英汉互译教学中的问题

与综合性高校相比,师范类高校英汉互译教学存在思想观念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能力和素质较低、教学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具体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缺乏危机意识,对于英汉互译的教学规律的探索和对个人翻译能力提高的思考不够深入;教学内容安排中忽视英语之外的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内容,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陈旧;学生缺乏相关学科知识,在翻译技能培养过程中过度强调技巧训练,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导致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明显存在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知识面狭窄、翻译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汉互译学习中的困惑

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提高除了要求其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丰富全面的文化知识,能够正确使用单双语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之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而翻译方法与技巧是英汉互译教与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翻译方法和技巧虽然重要,但学生在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困惑,概括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上总结的诸多翻译技巧是怎么总结出来的?它们为什么会呈现出书本上总结的那些要点?2.翻译技巧经过努力掌握之后如何在翻译实践中灵活、有效地运用。学生学习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很多学生虽然知道某个翻译方法的内容,但如何在翻译练习中准确地使用却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学完翻译方法与技巧后翻译的译文与没学习之前相比并无明显的差别,从而使学生质疑翻译方法与技巧的有效性。3.学生翻译练习产生的译文语言普遍存在语言生硬拗口、欧化程度严重的现象,与汉语的语言规范有较大的差距。上述困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提高。针对英汉互译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以上问题,课题组从日常教学活动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发现,学生在翻译学习中技巧掌握不牢固、练习时不能准确熟练运用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于英汉语言的差异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致使只知道书本上介绍的那些方法与技巧,而这些技巧是怎么总结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们对此一头雾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向学生传授翻译方法与技巧之前向他们系统讲解英汉语言的宏观与微观差异,使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在翻译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英汉语言差异意识。对于译文存在的语言不通顺、欧化程度严重的问题,要向学生传授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让学生认识到中英语言习惯的差异从本质上来看是说两种语言的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产生的,使学生逐步培养中英思维方式差异意识,从而在翻译实践中自觉根据英语与汉语的语言习惯差异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与技巧,避免译文欧化现象的产生。这样看来,学生语言差异意识与中西思维差异意识的培养在英汉互译教学实践中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W生的语言差异意识与英汉互译教学

英汉互译实践中学生的语言差异意识就是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宏观与微观差异的全面认识并将其与英汉互译的方法与技巧有机结合,进而形成对方法与技巧更加深刻与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能加深学生对翻译方法的系统掌握,进而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和整体英语语言技能。

(一)英汉语言差异

就整体而言,英语是综合-分析语,主要通过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虽然语言有显著的综合语特征但其语序相对固定,虚词使用频率高;汉语是分析语,通过语序及虚词表达语法关系。英语具有词的曲折变化相对简单、词序相对固定、虚词使用相对频繁以及通过语调表达思想的特征。但同汉语相比,英语在词的曲折变化、词序和虚词的使用方面同汉语有较大的不同。下面就以综合语与分析语的差异为例分析英语与汉语的差异。

曲折变化方面,英语的实词有频繁的词缀变化。英语词缀的种类、数量、规模都很大;汉语词缀构词的形式仍在发展中,数量和种类都不如英语。这样,英语就可以利用形态变化的方法通过更多的途径表达同样的思想,而汉语的表达方法则相对单一,如:

1.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

2.His movement astonished us by their rapidity.

3.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 was astonishing.

4.The rapidity with which he moved astonished us.

5.He astonished us by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连淑能,2010:26

表达“他跑得很快”的思想,英语可以用更多的形式:(1)、(5)用人称代词+谓语动词的结构,前者用谓语动词move,后者用astonish,谓语动词的差异使两个句子呈现出不同的形式;(2)、(3)、(4)分别以抽象名词his movement,the rapidity作主语。同(1)、(5)相比,主语的改变必然会导致谓语动词的变化进而改变句子的形式。(2)以his movement作主语,谓语动词只能选用astonish,而(3)和(4)虽然都以the rapidity,作主语,但后边的谓语动词前者是系动词,后者是astonish。英语可以选择将move转换成movement,astonishing转换成astonish,rapid转换成rapidity使表达方式多样化,而汉语只能表述为“他行动速度之快,让人惊讶。”

现代英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有时、体、态、语气以及性、数、格、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词的形态变化。而汉语的汉字没有形态变化,需通过词语、语序或隐含意义等方法来表达语法意义。

词序方面,由于英语的实词大多有形态变化,英语的语序也相对灵活。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词没有形态标记和曲折变化。句子中词顺序相对固定,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语序及使用虚词来实现。英语句子的灵活性突出表现在英语语言中频繁出现的倒装现象。

此外,英语与汉语相比,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有明显的差异。英语定语的位置灵活,可以借助形态变化和连词等手段置于所修饰名词的后面,而汉语的定语通常只能放在名词的前面。英语定语可以与所修饰名词分离,中间插入其他句子成分,而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则不存在,如:

The second aspect is the application by all members of society, from the government official to the ordinary citizen, of the special methods of thought and action that scientists use in their work. (连淑能,2010:34)

上面句子中application 与其所有格结构of the special methods……被两个介词短语by all members of society和from the government official to the ordinary citizen隔开。但借助英语语法中前后一致的原则,我们并不难厘清句子的结构。而汉语的定语必须放在所修饰名词前面,因此上述句子汉译时必须调整译文的顺序:

第二方面是科学家在工作中所使用的特殊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社会所有成员,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市民都要使用这些方法。

(二)英汉语言差异与英汉互译的方法技巧间的关系

英汉互译的方法与技巧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大方面。英译汉的翻译技巧涵盖词、句子、修辞格以及声色词等的翻译。汉译英的翻译方法同样涵盖词、句子、习语、声色词以及修辞格等。词的翻译方法包括选词、词义部分对应及不对应词的处理方法、成语及四字结构的翻译等。句子的翻译方法包括句子主语与谓语的确定、主谓一致、语序调整、否定句的英译以及句子功能再现等方面。

下面就以减词为例,分析其与英汉语言差异间的关系。

减词这个翻译技巧通常是按照语法的要求减去汉语中没有而英语中有的词类以及按照意义的需要减去一些重复的短语和词。这同样是汉英语言差异的客观现实使然。英语是一种刚性的语言,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必须有主语和谓语。各种纷繁复杂的句子形式通过变形、扩展、并列连词等形式转换而来,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形态标记,如代词的各种变格、冠词、介词。也有很多连接词语从而实现句子的衔接与连贯如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而汉语是一种柔性的语言。主语可有可无,经常出现省略主语的情况,而且充当主语的成分也比较多样,不局限于名词和名词短语。汉语的谓语同样形式多样,形容词、动词、名词都可以充当。英语是一种形合的语言,句子成分需要用关系词、连接词、介词以及名词的性、数、格和动词的时、体、态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汉语很少用连词等形式,而是通过词序、时间以及事物的逻辑关系等手段来表达意义和各种关系。(华先发,2013:21)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时就需要根据英汉语法的差异省略代词、冠词、介词以及表示原因、条件、假设时间等关系的连词。

(三)培养学生语言差异意识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语言差异意识,首先要加强对英语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各个层面特征的认识,深刻理解英语在语言各个层面的特点。从理论的高度加深对汉语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特征的认识。其次,要鼓励学生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积极探求这些译法与技巧的成因,自己去比较英语和汉语在各语言层面特别是词汇和句法方面的不同,从而形成两种语言差异的感性认识。最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突出引导职能,通过理论讲解、文献介绍等方法适时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感性J识转化为对英汉语言差异的理性认识。

三、结语

英汉互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语言差异意入手,解决学生翻译学习中存在的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知识面狭窄、翻译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使翻译方法和技巧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Cable,Thomas.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中英互译范文5

【关键词】循证护理;中医护理;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39-0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其为先进的护理理念,现就循证护理理念对中医护理实践的发展作用与同行进行探讨。

1循证护理促进中医整体护理发展,加快中医护理实践走向科学化、专业化道路

循证护理以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社会有密切关系。中医护理人员必须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在护理工作中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资料全面进行分析评估、不仅要考虑病症进行对症处理,而且要考虑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及经络的病理变化,全面分析评估施行护理。另外,中医护理的另一重要特色是实施辨证施护,辨证论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疾病的具体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方法。具体体现为“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如清・郑树圭在《七松岩集・淋浊》中,对“气淋”的护理强调“只宜静养”,这是根据气淋的病因而制定的,而“砂石淋”的成因“属郁怒伤肝者多”,所以在护理方面应“戒气省劳,绝欲为第一” 由此可见,辨证施护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科学方法并与循证护理指导思想相统一。

中医护理自身特色和优势已普遍得到国内外护理同仁的肯定和认同。将祖国传统医学的护理理论及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开发应用,并付诸实践检验,是中医护理事业得以向前发展的源泉。循证护理的开展,为其不断自我完善理论体系与技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不断发现旧理论、旧经验、旧技术与现代护理科学的矛盾,用新的实践替代原有的实践,并吸收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不断发扬创新,从而加快中医护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2循证护理利于中医护理实践模式的转变

当前,中医护理工作仍主要以经验型护理为主,表现为:在应用护理程序时,尽管依照护理程序步骤展开工作,但仍无法跳出被动性接受工作的方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时,习惯于以经验替代科学的决策,评判性分析思维能力较差;制定护理计划过于简单机械化,习惯于照搬现有的护理诊断与措施,逐条组成单一的护理方案,缺乏个性化及针对性。在中医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辨证施护的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在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时存在辨证依据不足的现象或辨证施护准确但收效甚微等等。如何克服这单一护理工作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是有待我们研究改进的问题。

而循证护理强调实证指导实践,以制定护理决策,对转变现行中医护理工作方法具有积极的影响。循证护理一是重视准确运用科学的证据去管理临床实践活动,不仅凭经验及直觉决定护理行为。护士主动了解病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针对临床实际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并自觉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寻求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准确施护,做到护理工作有据可依,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二是重视调动护士学习新知识及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中,学会善于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不断进行自身知识及技能的更新,提高发现、解决及处理病人实际存在健康问题的能力,开阔思路,以临床实际护理效果为出发点,不断总结经验及科学论证,寻求既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又有中医特色的工作方法,推动护理工作向前发展及模式转变。

3循证护理利于中医护理科研工作满足临床需要

循证护理的开展关键在于护理人员能够应用现有的最好的护理实证来制定出改善病人的状况以及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层面的健康需求。根据1992年AHCPR对临床实证的分类,护理实证分为以下4类:一类实证:通过系统文献回顾或研究趋势分析,获得的多项随机控制实验性科研结果;二类实证:通过至少一项随机控制的实验性科研获得的实证;三类实证:通过类实验性科研获得的实证;四类实证:通过定性研究或描述性研究获得的实证,或来源于护理专家的临床经验,或专家组的报告[2]。中医护理工作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且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就记载了大量的养身保健及防病治病的理论、技术和经验,至今在临床上仍为护士解决实际护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例如脾阳不振证型脘腹痛病情轻者,用花椒20g,吴茱萸15g,研末水调敷脐,12h换药1次;便秘者(急下)用大黄粉6g水调敷脐[3],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病人的症状,且方法简单,疗效独特,安全无副作用,应用范围值得我们临床加以研究,整理并提高。

随着EBN的引用,越来越多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操作期待研究证据。要找出解决它们的新方法,就必须以可信赖的科研成果来解释和支持。因此,护理科研应从护理应用学科的角度出发,以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突破口,在继承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着重从护理理论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安全性、舒适性入手,选择最适合于临床研究的课题并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文献数据库中公开的研究路径进行设计,融合循证护理理念,加快对祖国传统护理的学术思想与技术专长的挖掘及研究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护理工作在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4]。

参考文献

[1] 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等.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3

[2] 李小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1:65

中英互译范文6

佟忠义,1872年出生于一个武术世家,祖辈在沧州开馆授艺。佟忠义自幼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熏陶,耳濡目染,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在父兄指点下勤奋习武,打下了深厚的武功基础,成年后又随同开设得胜镖局的二哥入镖行,游历各地,寻师觅友,结识了国内许多武术名师和高手,当时与王子平一起赢得了“沧州二杰”的侠号。他曾在上海开设国育武术研究会,忠义拳术社、中国摔跤社,还担任过上海国术馆少林门教务主任,并兼任东亚体专、暨南大学、两江体专及申报馆的国术教授。

1922年佟忠义来到上海,在闸北中华新路积善堂开设了“忠义拳术社”,正式授课传武,兼理伤科,指望以技会友,提倡武术。不想却惹了一位当地的大师。

有一天,社里忽然来了十几个身材高大的青年人,声称要拜佟忠义为师。但他们出言不逊的态度和气势汹汹的样子,明显是来较量的。这当中有一个人长得格外强悍,谈吐傲气。他就是闻名上海的大力士查瑞龙。查瑞龙曾在电影中扮演“关东大侠”,不仅武艺好,而且是一流的大力士,他能力举二百多斤重的石担,还有“铁板桥”汽车过身等硬功夫。佟忠义对此人早有所闻,而且一眼便看出了他们的来意。但他不动声色,照例与他们行过简单的礼仪,然后开始交手。十几个人轮流进攻,虽然其中不乏好手,但顷刻之间一个个全被佟忠义摔倒。最后轮到查瑞龙了,佟忠义走到他面前,问他有没有手绢。这使旁观的人们非常诧异,查瑞龙也惑然不解地取出手绢交给他。只见佟忠义将手绢斜对角折了几折,把自己眼睛蒙起来说:“诸位今天的来意我明白了,拜师傅先要看师傅的本事乃是人之常情。我现在蒙眼摔这位查瑞龙三跤,如果我说叫他倒在前门而结果他倒在别处,就算我输给他了。”说完就请查瑞龙过招。查瑞龙于是摆出架式,与循声摸索的佟忠义交起手来。你来我往,揪扯了几下,忽见佟忠义使了一个“盖把握”,大喝一声:“查瑞龙你给我倒到前门去!”话音未落,查瑞龙已连翻带滚地倒在前门旁。查瑞龙的伙伴们也不由暗暗称奇。接着摔第二跤,佟说:“这一次我要你倒到后门去。”交手片刻,佟出其不意地使出“挑钩子”,只见查瑞龙身子失去了平衡,身不由己地从佟忠义头顶上飞了出去,落地之处正是后门。这一次连查瑞龙的十几个伙伴也禁不住叫好。佟忠义扶起查瑞龙,再请摔第三跤,但查瑞龙已完全折服,当即拜佟忠义为师。从此“忠义拳社”里就多了一位“关东大侠”。

1932年举行的国考武术比赛规模宏大,云集了全国各地二百多名武术好手。在这次比赛中,佟忠义以他精湛的六合门拳法获得第一名。

佟忠义从此名声大振,上海滩人人都知道有个沧州汉子武艺高强,使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六合拳。因当时佟家六合拳秘不外传,外人难以知道其中奥妙。于是,大家便送他个“佟六合”的绰号,以示一家独有。

国术战洋拳

佟忠义武艺高超,名传遐迩,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谦逊的态度,一生看重武术道德,从不贬低别家武术门派。对于四方来求教的人们,他热诚接待,悉心指导。对于别家武术流派的长外,他常常登门请教,认真吸取。但是,对于敢于来中国耀武扬威的洋人,佟忠义却横眉冷对。大约在1925年,一个有名的日本柔道家,在上海摆擂比武,又在报上大做广告,说是东亚无敌。这种不可一世的狂妄激怒了我国许多武术好手。佟忠义那时已经重返北方,为维持生活正受聘担任保定军官学校的战术和摔跤教官,听说此事后非常气愤,毅然辞去了职务,赶回上海要与这个日本人一见高低。日本人没想到声名显赫的佟忠义会前来应战,心里感到胆怯,但又不肯就此认输,便提出比赛之后所得收入要绝大部分归日方所有,想以此阻止佟忠义的应战。但佟忠义不为经济上的得失所动,坚持要同他比武,于是这位柔道家进一步提无理的要求,说倘若他被打伤,一切医药料理费用要由佟忠义承担。佟忠义十分轻蔑地嘲笑:“你既然敢来中国称东亚无敌,又何必一昧担心死伤呢?”接着又说:“只要你敢继续摆擂台,我就一定跳上台领教。”这位日本柔道家畏慑于佟忠义的凛然正气,偃旗息鼓停止摆擂,逃之夭夭了。

上海武术界欣闻佟忠义吓跑日本柔道高手,都纷纷赶来祝贺,并一再挽留在上海继续开馆。

佟忠义此刻对上海已心灰意冷。他知道上海是恶势力云集的十里洋场,地痞流氓寻衅捣乱时常发生,加上宗派门户之见充塞于武术圈内,这位身怀绝技的燕赵慷慨之士,不得不惆怅北返,再次告别他事业的发祥地。

抗战爆发后,佟忠义身陷敌占区,他只好深居简出,闭门谢客,将自己与外界封闭起来。

抗战胜利后,佟忠义欣然返回上海,在那里开设诊所,行医治病。

然而,那时的上海依然是洋人横行,无法无天的地方。

一天下午,佟忠义外出行医,在黄浦江边,见几个美国水兵不知为什么,像疯狗一样,行凶打人。佟忠义义愤填膺,怒火中烧,决定迎 击这些洋鬼子。

那几个美国水兵,身高体壮,根本没将这个小老头放在眼里。其中一个高头尖鼻的水兵,以拳击的架势用双拳向佟忠义进攻。佟忠义摆开散打架式,闪展腾挪,疾如闪电,避过来拳之后,还击一个“单劈手”,有力地击中对方手臂。这名水兵身不由己,摇摆几下,当即摔倒在地,四脚朝天。后面的几个水兵见状大怒一涌而上,想把佟忠义乱拳打死。佟忠义临危不惧,只见他箭步上前,飞起“旋风腿”,左右开弓,将几个水兵打翻在地。这下可把这几个洋水兵吓出一身冷汗,急忙抱头鼠窜,在场群众,眼见这些惯于欺侮中国人民的洋鬼子出尽洋相,无不拍手叫好!

1947年秋,上海滩突然来了一个“英国力士团”前来切磋武艺。为首的叫罗杰斯,曾是英伦三岛中量级拳击冠军。

罗杰斯一行来到上海后即向当地武林挑战,上海国术馆因大部分武师离去,无人应战。

佟忠义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毅然应战。

比赛是在闸北路一间洋人赛马俱乐部举行的。不足三百米的大厅搭设了临时赛台,看客们挤了满满一屋子。

比赛开始,罗杰斯迈动着拳击特有的花步,双拳挥动,试探性地向佟忠义进攻。

佟忠义心里明白,对方身高体壮,气力旺不宜久战,应速战速决。于是,他吼了一声,一记“虚坐打掌”猛击罗杰斯前胸,罗杰斯毫不在意用手一格,哪知佟忠义立即变招,以一记“顶裆扑面”手掌一扬重重击在他的脸上。

“砰”罗杰斯脸上挨了一掌,打得他眼冒金星。此刻,他清醒了一下,以一阵“组合拳”雨点般向佟忠义袭来。佟忠义临危不乱,以“樵夫砍柴”、“金丝缠柳”逼退对方,然后,使出一记“霸王举鼎”呼的一下,将罗杰斯掼到台下……许久,台下才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焕发武术青春

解放后,佟忠义不仅在生活和事业上,而且在政治上都获得了新生。虽然他那时已年逾古稀,却焕发出少有的活力。他心情舒畅,精神旺盛,每天闻鸡起舞,还骑自行车疾驶一个小时,以锻炼目力、臂力和腿力。

1957年,佟忠义被推选为上海市新城区常务委员并担任了上海市公费医院伤科医生。

佟忠义不但擅长“六合拳”,还弓马娴熟、善长弹丸,而且刀剑棍软硬器械皆精,他的“八仙剑”舞得出神入化,使行家叹为观止,而尤为精湛的是他的孙膑拐、六合枪。

50年代初期,在上海的一次武术盛会上。佟忠义老人以八十岁的高龄,登台表演“六合剑”。但见剑光闪闪,耀人眼目,身手矫健,击刺分明,临收功还来个“一字腿”,干净利索,博得全场观众雷鸣般的喝采和掌声。大家都说:“佟老师,老当益壮,真行!”

面对党和人民的信任,佟忠义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毅然将佟氏六合拳公之于众。

六合拳,即体合于心,心合于意,意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动,动合于空。其拳法着重一打,二拿,三摔,招式严谨,变化多端。动作刚劲有力,舒展大方,矫健敏捷,动静分明,干净利落。练拳时要求按龙、虎、鹤、兔、猴五形和八卦方位摹练。做到动如游龙,定如卧虎,迅如狡兔,灵如猿猴,轻如云鹤。

“六合拳”又是六合门三十几种拳术、器械、对练等套路的核心,称为母拳。它由前四趟、中四趟、后四趟共十三趟拳组成。

“六合拳”的普及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少年习武健身的积极性。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可用之材。

中英互译范例6篇相关文章:

中英互译(精选5篇)

中英互译范例6篇

中英互译范文7篇(全文)

英汉互译范文5篇(全文)

关于贫困证明怎么写(附范文28篇)

贫困证明(通用13篇)

《中英互译范例6篇》

中英互译范文1前言旅游是人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一种活动,随着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翻译作为这种活动的主体内容备受人们的关注,旅游翻译在旅游中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尤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