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全文注释及翻译

文/ 散文网 时间: 名家散文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下面小编整理的《游子吟》全文注释及翻译,供大家学习。

  原文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游子吟》教案

  【学习目标】

  认知:学会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情感:感受诗人和母亲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用关爱回报父母。

  【学习重点】

  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

  【学习准备】

  教师:ppt课件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工具书。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

  2、谈话交流。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游子?

  ●你们离开过自己的父母,出过远门吗?

  ●在你出门前你的父母忙些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3、激趣。

  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来看看一位叫孟郊的诗人在离家前的感受。

  二、品读感悟,深化体验。

  1、朗读古诗。

  ●生自由练读。

  ●小组练读。

  ●汇报朗读:独诵、齐诵、表演诵、推荐诵等。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课件出示自主学习策略:

  品读: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品读诗句。

  理解:结合课本注释,借助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欣赏:在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诗句旁写上批注。

  ●生自主学习后小组内交流。

  ●汇报学习所得,师生评议,理解“密密缝、迟迟归、寸草心、三春晖”的含义,体会感情。随机板书。

  ●配乐深情朗诵,内化诗情。

  三、话题讨论,升华情感。

  1、引出话题: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父母深厚的关爱中,同学们一天天成长,而父母日渐老去。那么,为人子女者,究竟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

  2、观看配乐图片《总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会老去》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发言,学生自由表述观点,师述评。

  5、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师配乐诗朗诵《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四、课外自选作业。

  1、诵读《游子吟》,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出行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衣的情景,再写下来。

  2、以表现亲情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如“妈妈,我想对你说”等。

  3、收集其他诗人赞颂亲情的诗作,古体诗、现代诗均可,小组内举行一次配乐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教学思考】

  古诗《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诗歌刻画了一位为外出的儿子精心缝制衣服的慈母形象,抒发了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情感。诗歌语言质朴无华,然而内蕴深情,真切感人,诗末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更是道出了天下为人子女者的心声,成为历代传咏的名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收有此诗,学生已早有接触,大多能够流利背诵。在本册教材第二组课文《荔枝》的教学中,学生在畅谈母爱的教学中曾提及此诗,深切地感受了母爱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我想,在这首诗的教学中,如果不另辟蹊径的话,势必会与《荔枝》一课的情感体验重复,造成审美疲劳,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学生原有理解基础上,另寻切入角度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呢?

  我不由地想到了现在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他们往往心安理得享受着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呵护,却很少想到关爱父母,更难得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哺育自己长大的亲人。这不是年龄大小的问题,而是一种责任观念的丧失或行动意识的淡薄。于是,我决定抓住最后一句中的“报”字做文章,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要享受母爱,更要回报母爱,回报在我们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位亲人;我们不仅要在精神上爱他们,更要在行动上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

  基于由上的想法,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的两大环节——品读感悟,深化体验和话题讨论,升华情感。

  在第一环节的学习中,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品读诗句,以独诵、齐诵、表演诵、推荐诵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朗读创造表现展示的舞台,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配乐诵读,学生逐步深化对诗歌情感的体验,较之以前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在第二环节的学习中,抓住“报”字引出话题——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及亲人?随后,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组感人至深的照片《总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会老去》,播放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片静寂,只有配乐中那清澈如泉的童声回荡,和着这组照片给了学生心灵极强的震撼,许多学生眼角泛起了晶莹的泪光。他们开始懂得:外表强健的父母,还有那已经老去的爷爷奶奶等亲人,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关心照顾。看着学生们目不转睛的眼神,我体会到了课堂上静的美妙与力量。

  接下来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汇报时一位女生声音颤抖地讲述了一个女孩和她母亲的故事,其他同学也深情述说了他们的感悟,也许,他们的语言还很稚嫩,不能很好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但从他们动情的眼神、真诚的述说中,我看得出,他们内心深处情感之弦的深深颤动,无须华丽的词语,空洞的说教与表白,这一刻的感动让他们明白自己对父母也担负着一份责任。

  最后,我朗诵了一首诗《孩子,在你还很小的时候》。由于情绪的激动,课件配乐时间的误差,我读得并不是很理想,可是依然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知道,那是他们感动的掌声,感动于诗句里的真情,也许还是他们感谢的掌声,感谢我陪他们走过了这一节心灵之旅。

  这组照片和这首诗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感动了许多人。我是一次在网上搜索资料时无意中看到的,觉得特好,就保存了下来。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们的语文课要引进这样充满活力的清新的“时代之泉”,教材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教师备课读书也不仅仅是看教材教法专业理论。还有,想让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常常被感动的心,不要让一天又一天的粉笔灰蒙蔽了我们的心灵。

《游子吟》全文注释及翻译相关文章:

行路难原文及翻译

《《游子吟》全文注释及翻译》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下面小编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