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精选十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精选十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篇1
所谓可持续发展, 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 不会损害到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要求人类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共处的状态, 并认识到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该肩负的责任。人类文明发展到至今, 从古人的顺应自然到近现代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无一不是在告诫世人要想实现资源、社会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解决当今社会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二次工业革命再到科技革命, 人类文明不断的在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的背后, 却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 破坏了大量原始的生态系统。相继而来的是人口的膨胀、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破坏、贫困的加剧以及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所有的这些都在要求着人类必须要拿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去应对, 可持续发展概念也就孕育而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也要求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2.1 关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为了解决环境问题,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护生存环境、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实行其方法和手段主要有工程技术、行政管理、法律、经济和宣传教育。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 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同时, 相关的环保法律、机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2.2 环境现状
当今世界环境状态处于一种恶化的境地, 虽有措施但是总体依然处于严峻形势。
2.3 环境破坏的突出表现
2.3.1 气候变暖
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估计, 截至到2013年1月4日, 全世界的人口已经突破70亿, 并且还不断的呈现上升趋势。这项调查显示出世界人口在急剧的上升, 而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人类和工业生产所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碳等温室气体持续增加。众所周知, 这些气体会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形成温室效应。一旦温室效应发生, 全球气候势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气候反常使得一些地区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并带来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大量人、财、力的缺失。持续的增高的温度可使冰川融化, 海平面将会升高, 而沿海地区则会被淹没。所有这些将会带给人类不可估量的灾难。
2.3.2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一种集中在大气平流层中吸收太阳紫外线从而调节气候的气体, 但是它很脆弱, 人类生产和使用的大量含氟物质一旦进入大气层中发生化学反应臭氧即被破坏。臭氧层一旦被破坏, 地面上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就会增加, 气候也会出现反常, 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
2.3.3 生物多样性减少
多种海洋、陆地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存在的生物体才能构成生物的多样性, 同时它也是在有规律的变化着的。工业革命发展以来,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受到极大影响, 而这种影响带来的是生物物种灭绝和生物链破坏的副作用。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
2.3.4 各种生态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土地污染是近些年来人类面临的巨大考验。
以上这些列出来的环境问题首作俑者就是人类自己, 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我们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去缓和出现的矛盾解决存在的问题。
3 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直都是热门关注话题。人类文明要想取得长久的发展不能不顾环境破坏盲目的发展, 而是要注重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为了解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之间的矛盾应实行一下策略。
3.1 明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利害关系
环境保护同可持续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有效保护, 同样, 只有环境得到保护, 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3.2 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世界范围类联合国公约是各国应该遵守的准则, 将环境保护宣传纳入教育体系, 向全世界普及环保意识。
3.3 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工业转型
当今社会, 新型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循环经济是综合高科技、低消耗、污染少、效益好和资源优化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自此,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达到了一种双赢模式。
3.4 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合作
保护地球环境,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加需要通过合作协助来达到保护地球环境的目的。
4 结语
总之, 将环境保护列入可持续发展的的总目标中, 处理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从工业文明的发展开始, 人类利用各种资源消耗来换取经济增长。但是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 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是成为当今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源。至此, 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成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了让人类文明能够得到传承和延续, 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无疑是必要前提, 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环境污染,保护,可持续发展,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陈莉.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 (2)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篇2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1.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都由四个要素决定:一是环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水分、土壤等;二是生产者,即植物,它从大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生物能,从而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三是消费者,即动物和人,保证种群、环境以及社会平衡运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动物残骸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或元素,重新进入环境。所以,要实现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就要求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网络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与平衡,要求物质和能量及信息的输出与输入,既在数量上相对接近,又在质量上促进生态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进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中。总之,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
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
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
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 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篇3
杨教授此次讲座的主题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他从教育者的角度,向到场读者分别讲解了当前我国环境状况、环境教育的对象、环境教育的重点、环境教育的发展以及一些成功的环境教育案例。他介绍说,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指导原则就是: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突出、局部污染严重,但是我们的环保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社科院、《环境保护》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自然之友”等各界读者共计90余人,大家饶有兴趣地听取了讲座,十分认真地做了笔记,并就一些国内外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问题与杨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4
环境是生产力, 环境是企业外在形象的体现。首先来看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法律明确规定“保护优先”的原则, 这是第一次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 是环保理念上的一次突破。环境保护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治理, 到八十年代的防治结合, 到九十年代的过程控制, 再到现在的保护优先, 应该说, 环境保护理念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 出现了许多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问题。认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环境问题是指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及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到城市和乡村, 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世界, 成为全世界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 成为全球性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并向第三世界输出垃圾;另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的发展, 以及由于贫穷和债务被迫过度开发环境资源, 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 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 这样就使全球环境朝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
一、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㈠城市建设、人口高度集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相对集中, 加剧不同区域空气污染, 如汽车尾气、粉尘、光污染、噪音污染、厂矿及居民生活排污及废气等。城市废气以C02、NOX会同空气中的湿气溶解成酸雨或在大气中同碳或无机的金属尘埃反应成固体粒子, 如硫酸盐、硝酸盐, 使城市能见下降, 且这些粒子能通过地球上层空气流动大范围移动, 最后下降地面形成污染, 使水源酸化、土壤质地下降、森林衰败、农作物产量下降, 破坏自然生态体系。
㈡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呈现出如下形态:大量开采资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种模式是建立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基础之上的, 是不可循环、不可持续的。“虽然贫困导致某些种类的环境压力, 但全球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 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种模式。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它加剧了贫困和失调。”[1]
㈢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相对贫困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 加大环境污染 我国很多企业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技术相对落后, 区域经济不发达, 相对贫困, 加大了对环境的过度依赖与利用, 是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其中过度开采资源所导致的土壤肥力的降低、水土流失、森林等资源的急剧减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而这些环境问题又反过来加剧了经济的贫困化, 于是陷入了经济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之中。《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2]。
㈣以环境为代价盲目决策 领导者的决策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总是起着导向性作用, 中国人民向来都深信舵手的作用, 人们遵从领导者的决策往往比遵守法律要自觉得多。领导者的决策固然会产生积极作用, 但是, 决策不一定全是科学的。由于领导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领导者的认识不够全面, 环境意识不强, 法制观念淡薄, 喜欢拍脑袋、一言堂, 导致做出的决策不利于环境保护, 如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 还有一些领导者更是一切从政绩出发, 不计后果,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如各地盛行的高尔夫球场项目、经济开发区项目等等。
㈤市场的诱惑, 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市场的诱惑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 既带来了短期的经济发展, 又带来了长期的环境破坏。中国的木材大量出口到日本, 却从日本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 这给中国的森林资源带来的破坏是令人痛心的。发菜、干草等的大量采挖、洋垃圾的大量进口, 每一样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的利益, 留给世人及后代的是满目的荒凉、枯竭的资源, 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在投机者的眼里, 市场发出金灿灿的光。只要有人买, 就有人卖, 这就是市场的诱惑[3]。
㈥管理松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管理者疏于管理, 执法不严, 打击不力, 是许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层出不穷的一个很大原因。乱排乱放, 乱挖滥采, 乱捕滥杀都是缺乏有效管理的体现。
㈦科学技术的副作用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 它对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也是相当巨大的。就环境而言, 首先科学技术提高, 使得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人类向环境排污的量逐渐加大。其次是科学技术本身缺陷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如航天科技所采用的燃料可对环境及人类造成巨大伤害、又如石油开采及冶炼行业等, 还有农药、化肥的普遍及过量使用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污染以及对昆虫等动植物生态的破坏等。再次, 科学技术的滥用对环境造成的威胁也极大, 如核事故、化学武器等等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
以上几点原因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的一个方面, 是在追求利益时存在的普遍现象。“生态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人类欲望的无节制同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这一矛盾, 我们更应注重环境保护, 减少自然资源利用及非法开采, 加大环境保护立法力度,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违法成本, 留下一片净土、蓝天给后人。
二、应对策略
在依法治国的大前提下, 环境保护也要依法推进。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采用高压手段, 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
㈠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关、停、并、转经济效益差、严重污染环境、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企业;对浪费资源和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 特别是小造纸、小化工、小印染、小土焦、土硫磺企业;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地区及自然保护区新建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禁止污染企业异地搬迁, 防止形成新的区域污染。
第一, 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企事业单位, 必须把消除污染、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作为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采取有效措施, 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第二,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以及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项目, 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第三, 从国外、境外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单位, 必须遵守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 不得损害我国的环境权益和放宽环境保护规定。禁止将国外、境外列入危险特性清单中的有毒、有害废物和垃圾转移到国内处置, 严格防止污染转移。
㈡资源开发利用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自然资源, 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企业、社会的所有经营活动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保护与利用并重, 对自然资源要加大保护力度, 防止资源流失。同时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及加大打击力度。如2007年9月5日全国人大全文公布了水污染防治法修改草案。新草案在严格明确政府的水污染防治责任的同时, 也加强了企业的水污染防治责任, 其中包括确立全面的污水排放许可制度以及加大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在具体处罚上, 新草案将处罚最高限额提高了4倍, 但与国外相比, 违法成本相对还是较低, 加上执法力度有限, 对违法企业及负责人的处罚很难起到警示和打击作用。而与之相反的是发达国家对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要大得多, 所起到的作用也要好得多。如美国电力公司 (American Electric Power Co.Inc., AEP) 于2007年10月8日结束了长达8年的环境污染联邦诉讼, 和美国司法部门达成和解协议, 接受46亿美元罚金, 并允诺在未来10年间至少将其化学物质排放量降低69%。对该公司的处罚中包括1500万美元民事罚金以及6000万美元整治污染环境罚金。从罚款协议金额看, 该案件是美国政府在环境问题上作出的最严重处罚之一。再如1989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曾因污染环境被处罚35亿美元。
㈢节能减排, 保护自然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出自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资源支撑不住, 环境容纳不下, 社会承受不起, 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1987年联合国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 该书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同时, 既满足人们当前生活的需要, 又不损害下一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以最小的自然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1992年, 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提出了“人类要生存, 地球要拯救, 环境与发展必需协调”的口号, 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 其核心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1994年3月, 我国政府编制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白皮书》, 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列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 实施制度创新, 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 制定年度或长期减排措施, 实现企业增效、生态修复、保护环境的目的。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 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防止水土流失, 控制污染,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㈣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将环境保护与企业经营管理融为一体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将污染预防和环境保护、安全管理放到同等重要位置。污染预防和环境保护、安全管理是管理系统中的两个步骤,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加强生产、生活各环节的监督、培训, 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时, 首先确立企业的环境方针, 全员普及环保知识, 加强对企业员工环保意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使员工在行动上、思想上达到统一, 真正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 全面提高环境意识, 并带动和影响周边集体和个人加入到环保行列, 塑造绿色企业形象。
总之, 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破坏, 是人类长期能动改造、对自然无序及掠夺式开发所形成的产物,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环境为代价, 虽在短时期内经济取得的较快的发展, GDP数值在不断上扬, 但为此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及环境修复所需的费用已远大于GDP收入, 带来的后果是水土流失、土壤质地下降、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等问题, 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严重性的同时, 我们要从现在开时为大自然和人类福祉而发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动, 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篇5
第一章
1.环境科学的定义:
以人类为研究主体,因此,在环境科学中,同学行缩成的环境是指人这一特定主体周围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总和。2.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目前,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大致有以下3种类型: 一是从“容量”角度的定义; 二是从“阈值”角度的定义; 三是从“能力”角度的定义。3.环境问题;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系统发生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生活和生存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不利影响的各种问题。4.环境污染:
又称“公害”。它是指受人类活动影响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能量或生物进入环境系统导致环境系统原有组分结构和状态发生变化,环境恶化,进而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产生干扰和危害的现象。
5.环境问题的实质:
由于人类盲目发展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人类向环境排放废气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从而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破坏加剧、资源过度消费和浪费、甚至枯竭。
6.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被认为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7.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一是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积重难返;
二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个复合性环境污染新阶段;
三是环境和资源约束瓶颈加大,环境污染加剧蔓延;
四是新污染潜在影响难以预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危害逐步显现; 五是生态与环境问题更加复杂,环境问题成为新的外交热点; 六是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8.新形势下,做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 三是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第二章 1.气候变化:
全球或某一地区范围内气候的平均状态在统计学意义上发生巨大的
变化或者出现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的现象。
2.根据近些年来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和科学家的预测,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有以下方面: 一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二是冻土消融,湖水“泄露“; 三是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四是影响生物多样性,造成物种灭绝; 五是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六是影响人类健康,加大疾病传播和危险。3.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的影响和危害: 一是影响人类健康; 二是影响陆生生态系统; 三是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四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建筑材料; 五是改变大气结构。4.酸雨:
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现在泛指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的酸性物质。5.生物多样性的四个层次: 遗传,物种,生态系统,景观 6.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途径: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存
第三章
1.大气污染的类型:
(1)根据大气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大气环境状况划分: 还原型污染,氧化型污染
(2)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组成及反应划分: 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 2.化学需氧量COD: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强化学氧化及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3.水污染控制的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 4.固体废物的特点:
资源性,污染的特殊性,严重的危害性 5.土地污染的定义;指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6.土壤污染的特点:
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第四章
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任务:
一是保护盒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2.按照环境标准的适用范围划分:
环境保护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国家行业标准,环境保护地方标准 3.ISO14000系列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汇集全球环境管理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在汲取世界发达国家多年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于1993年开始制定并相继颁发的一套国际化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4.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法律,经济,行政,教育 5.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6.环保产业的定义:
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第五章 1.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发展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瓶颈与挑战;
一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自有分离; 二是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急剧背离;
三是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产生严重失衡;
四是追求经济增长的效率与保障社会发展公平之间的不协调; 五是成本外部化所导致的“制度失灵”和“政府失灵”。4.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一是持续发展,中视协调的原则; 二是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 三是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 四是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五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第六章
1.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区域分布不均衡;
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绝对人口数量仍在上升; 人口迅速进入老龄化,老龄化问退备受世人关注。全球人口结构呈菱形,人口仍面临一个生育高峰;
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较大; 人口文化程度不断提高;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但各地城市化进程快慢不一。2.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将呈现的特点:
人口数量将快速增加;
新增人口主要来自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显著;
全球人口预期寿命和艾滋病病人的生命均将会延长; 人口构成由高生育率转为低生育率。3.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三个阶段: 一是快速老龄化阶段; 二是加速老龄化阶段; 三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4.中国人口发展的对策措施:
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着力解决人口结构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 加强人口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切实加强对人口发展事业的领导。第七章
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区域性,;两重性,有限性,多用性。2.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
节约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资源开发遵守一个度原则,资源系统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3.世界水资源消耗过快的原因;一是工业用水量增长快; 二是农业用水消耗量大; 三是生活用水量不断增长。4.世界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一是水体污染严重;
二是水资源浪费和盲目开采较普遍; 三是城市和工业区集中发展; 四是自然因素的影响。5.中国能源资源的特点;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6.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环境压力较大; 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第八章
1.我国城市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粗放型经济和城市人口加剧了城市环境压力; 城市环境现状好和改善进度尚不能够满足公众要求;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尚难以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 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
2.城市可持续发展:
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城市高度发展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人对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对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实现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3.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 群体化;生态化;知识化。
4.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加强对城市环境管理的立法和制度建设; 科学的确定城市发展的性质和规模; 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管理的水平; 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城市布局; 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重视城市绿化;
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第九章
1.我国现阶段农业环境主要问题;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 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我国现阶段农业环境问题的对策: 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防御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投入的合理性,系统的协调性,发展的持续性 4.中国生态农业:
依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子啊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下,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于一体并进行集约经营和科学管理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发展模式。5.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 生物物种共生模式; 种养配套互补循环模式; 生物能多层次再生利用模式; 农田合理间套作结构优化模式; 用养结合集约型规模经营模式; 农林间作或混农林系统模式; 小流域综合治理立体农业模式; 庭院经济模式;
沿海滩涂和荡滩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
6.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敬爱强农村城镇化建设。第十章
1.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情节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2.清洁生产面临的障碍: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主要障碍; 经济投入及激励不足——根本障碍; 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瓶颈障碍; 外部政策体制环境未形成——政策障碍。3.清洁生产的促进手段: 制定足够的清洁生产政策;
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研究及推广;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人员培训;
研究和开发无污染、减少污染、低消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和产品; 更新产品;
发展环境保护技术,搞好末端处理。4.清洁生产审核:
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第十一章
1.循环经济的定义:
一种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少,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减物质化经济发展模式。
2.循环经济的原则: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3.资源型社会的定义:
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4.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内容:
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转变消费方式;完善节能政策;依靠科技创新;建设节约型机关。5.20字: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6.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六大原则:
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篇6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确实,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还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
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中,由于人口的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力量非常有限,因而他们对自然的开发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非常遥远。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力量而言,自然的财富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毁灭后代的生存家园;即使一个地方的局部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们还可迁徙到别的地方去生存。加之人们的知识非常有限,无法准确地预见其行为的遥远后果,所以,对遥远的后代的伦理关怀基本上没有进入古人的思维视野。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完全改变了人类的代际图景。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一方面,由于人口的爆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的剧增,人类对地球的开发正在接近地球的承载极限;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的增加,我们已经能够准确地预见我们的行为对于后代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因而,如何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地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的问题,便跃入了当代人的思维视野。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们共同的未来》)。
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取决于当代人(具体的正在活动的一代人)的努力。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个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关键。
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也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
要在全球的范围内实现消除贫困、保护环境的目的,国际社会就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在民族国家层面,政府应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鼓励企业与个人的环保行为。在国际层面,人类应建立一个更加公正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和平,反对军备竞赛,使各国能够更多地把有限的资源用于保护我们这个“唯一的地球”,而不是用于研制“先进”的杀人武器;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增强欠发达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积极配合各种非政府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发起的保护地球的民间环保活动。
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对任何一种法律的主动遵守都来源于对该法律的道德合理性的确认),那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作为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篇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目前公路交通已不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公路交通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从198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为88.33万km, 2000年末已达到140.27万km;高速公路从无到有, 2000年底已发展到1.63万km。根据交通部近期规划的“公路, 水路交通发展三阶段战略目标”, 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80万km[1]。为维持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与公路相关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87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89年5月, 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2]。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 (UNCED) 上, 通过和签署了《关于环境和发展的里约宣言》, 《21世纪日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生物多样性公约》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五个重要的国际文件, 从此,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开始被世界各国所接受[3]。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人类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高于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 人类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高于可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 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得高于环境的自净能力。
1.2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公路交通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 还应保证自身发展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 公路交通的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对
公路交通的运输需求应相平衡, 即可持续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1.2.2 公路交通的经济与财务可持续性。可
持续运输条件下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其运行能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公路交通资产能够完好地运行、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并实现有效和公平的代际转移。
1.2.3 公路交通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 即
公路交通活动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损害能够完全纳入公共或者私人的运输决策框架中, 以使公路交通受益者承担公路交通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1.2.4 公路交通的社会可持续性, 即运输改
善和运输发展的利益应在全社会成员间公平分配。
由此可见, 交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 它体现在交通系统在保持系统本身的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 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这种自身的发展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适应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及各种资源为代价, 以保证其发展的环境是健康的、友好的, 从而使其自身能够长期合理地发展[4]。
2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各种影响
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使沿线耕地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侵蚀土壤, 破坏土壤结构和肥力。同时公路对动物的分离与阻隔作用使动物的生活环境受限不利于生物多样化的保护。道路的修通对自然保护区和珍稀资源保护构成潜在威胁山区修路会引发塌方滑坡埋压植被等[5]。
2.2 对人生活环境的影响
2.2.1 噪声污染。建设期、营运期施工机械
噪声对公路沿学校、医院、村镇居民点工作生活空间带来了噪声污染的公害, 尤其是公路的起迄点, 交通出入点和城乡结合部位都是交通噪声污染的严重地区。交通噪声还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 几乎占了80%。
2.2.2 空气污染。建设期沥青混凝土搅拌过
程中沥青烟尘对公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污染, 营运期汽车尾气对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污染。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铅微料等。这些物质对人类和生物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
2.2.3 水污染。建设期施工现场的生活污
水、垃圾、生产废水、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建材堆放泄漏会对周围水体水质造成污染大型桥梁等结构施工也会影响到水体水质、营期服务区污水路面径流及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使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泄漏造成水体水质的污染。
3 解决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环保问题的难点
3.1 对道路交通污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执法力度不够。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等。各省、市、自治区也相应地颁布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旨在将道路交通污染的防治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3.2 城市人口、车辆、建筑过于密集, 加剧
了交通污染的危害性在我国, 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不尽合理, 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发展模式成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这就导致了城市中心地区人多、车多、建筑多的局面。车辆拥挤、交通阻塞, 以及不同种类交通工具之间的相互干扰, 加剧了道路交通的污染程度而且低空排放的机动车污染物又受阻于道路两侧的建筑物, 不断扩散对市中心密集的人口危害大。
4 解决对策与措施
4.1 环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观念的转变不
会自发完成, 需要广泛深入的环境教育和发展反思。为此, 要加强公路系统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环保、节约培训工作, 使之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并自觉地用以指导工作。
4.2 公路绿化是目前做得最好的环保、节
约项目, 各省路网绿色通道工程的巩固和提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所有道、班、站、所都应成为绿化美化点;进一步提高道路养护的固体废物利用率, 力争做到100%利用;对发现的文物古迹点要100%加以保护。
4.3 进一步确保所有公路建、养项目的环
保、节约经费投入, 根据需要逐步提高相应比例, 并注意统计其环境经济效益。
4.4 进一步加强公路系统环保、节约基础
设施和队伍建设, 加大环保、节约科研力度, 把公路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要以较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公路发展速度, 从根本上提高交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结束语
公路建设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公路建设发展的今天提出环境保护问题是适时的。公路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危及后人的需要保护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的同时进行好污染治理为公路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从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特征、生态环境问题, 以及公路交通噪声、汽车废水、水质污染等环境质量问题, 得出了协调发展、环保同行的结论。提出解决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环保问题的难点及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王京元, 张彬, 戴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交通[J].交通科技, 2006 (6) .[1]王京元, 张彬, 戴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交通[J].交通科技, 2006 (6) .
[2]冯永锋.绿色交通:环保与智能并重[N].光明日报, 2004-4.[2]冯永锋.绿色交通:环保与智能并重[N].光明日报, 2004-4.
[3]陈芬, 郁麒昌.试论公路交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4) .[3]陈芬, 郁麒昌.试论公路交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4) .
[4]何宁, 兰荣, 赵倩瑜.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J].城市交通, 2005 (11) .[4]何宁, 兰荣, 赵倩瑜.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J].城市交通, 2005 (11) .
浅论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篇8
1. 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1 环境保护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保护是指为了避免环境污染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防止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使之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它包括管理和治理两大部分,即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在产生环境污染后,做好综合治理。
1.2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质量好,市容环境景观美,生态环境状况佳,人民生活水平高,社会治安秩序优,抵御灾害能力强。《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城市发展直接关系着全国的发展水平,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3 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支撑着生命系统的延续,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
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因为城市的发展不能超越环境的承载能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
城市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做为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为发展创造出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为发展保驾护航,向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与现实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人们在没有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之前,随着传统发展,环境与资源正在急剧的衰退,能为发展提供的支撑越来越有限了,越是高速发展,环境与资源越显得重要。
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的实现,因为现代的发展早已不是仅仅满足于物质和精神消费,同时把为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重要目标进行不懈努力。
2. 我国环境现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局性问题。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城市大气污染呈发展趋势。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然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总的分布是,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高于南方城市,内地城市高于沿海城市,大中城市高于小城市;1/3的城市空气被严重污染。
城市水体有机污染加重,饮用水源水质大降。据监测,36个城市中29个城市的供水水源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质劣于《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中规定的最低标准。目前,我国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流普遍受到污染。
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率低,“垃圾围城”现象严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垃圾逐年增加。有资料显示,全国668个城市中,有200多个城市陷于垃圾的重重包围之中,1/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垃圾围城”中。
城市噪音影响范围扩大,影响程度加深。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噪音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噪音影响范围大,并呈现扩大趋势。交通噪音对环境的冲击最强,道路交通噪音等效声级多年来居高不下。
城市生态失衡问题加重,出现“城市热岛”、“城市荒漠”等问题。城市自然生态系统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城市周边地区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将迅速增加,治理难度加大。
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环境的演变规律,认识环境的结构与功能,维护环境的生产、恢复和补偿能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以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加强环境保护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潜能为前提,以城市节能减排为重点,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推进。
要制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规划是“龙头”,城市环境保护必须有科学的规划,以保证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既要立足现实,又要前瞻未来;既要强调环境保护,又要注重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既要明确战略思想,又要设计具体工程,尤其要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
要建立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保障体系。依法加强环境管理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途径,只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依法加强环境管理关键在于建立环境执法的保障体系,使环境保护法能够切实的执行。
要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和治理。要把城市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要建设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综合管理和决策机制及相应的体制。要建立城市环境综合监督制度,确定城市环境的综合评价标准体系。要全面推行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包括污染源评价、污染监测、综合评价、预测研究、模拟实验、系统分析和治理规划等内容。
要改进工业生产技术的流程和管理。要加强工业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加强污染的预防,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物耗少、能耗少、排污少而效率高的高新技术工业;发展并扶持环保企业和环保技术的开发。
要有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的经济杠杆作用。停止对污染严重企业的贷款;对环保企业和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贷款、税收方面予以扶持;对污染企业要从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中收取污染税;推广污染集中控制措施,使我国的环境保护走上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治理污染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研究与探索 篇9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现状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条件, 它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 消纳生活和生产排出的废弃物, 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所以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 离开了这一特定的环境, 人类难以生存, 但人类对其的破坏, 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因此, 实现科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艰巨任务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一、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
(一) 总体形式不容乐观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环境质量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但是, 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污染程度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 一些地方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方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多样性不断降低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 交通日益发达, 境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空间日益减小, 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层次简单, 树种单一, 林中野生动物与鸟类较少。林木结构多为次生林, 原生林极少, 森林质量较低。水域与湿地面积虽然较大, 但受人类的干扰与影响很大, 不能成为水生与湿地动植物理想的生长环境, 生物品种与数量有限。
(三) 退化敲响警钟
由于普遍地施用化肥、农药, 农村土地酸化严重, 土壤出现板结, 肥力和缓冲能力不断下降, 耕地质量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四) 灾害时有发生
洪涝灾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 降水时空分布不匀;二是水利设施薄弱。
(五) 全球气候恶化
二、全面加强新时期环境保护, 催进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个方面, 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良好的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保护环境是保护健康、维护生态平衡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活动提供必须的资源和服务。因此, 以可持续和综合的方式管理这一重要的自然资源基础, 对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主动改善与自然界的关系, 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采取与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 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改善环境质量出发,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研究综合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 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
第二,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 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设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 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废物回收再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 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严格环境准入, 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限制和禁止上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施强制淘汰制度, 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企业实行强制淘汰;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和污染物排放;继续推广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第三,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维护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首先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 加快重点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 力争取得实质性成效;二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 优化城市规划布局, 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 积极保护城市区域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等自然遗产;三是加快燃煤电厂脱硫和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大气污染治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轻酸雨污染和大气尘污染;四是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以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治理养殖业的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 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五是尊重自然规律, 加强生态保护, 搞好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 防止新的破坏;六是在核电发展中, 加强环境安全监管, 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第四, 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我国立足于解决好国内环境与发展问题, 继续改善13亿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同时, 继续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一方面积极参加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公约和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谈判, 维护国际利益, 履行国际义务,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做出贡献。同时, 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促进国内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制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防止污染转移、有害物种入侵等政策、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 促进贸易发展, 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保护全球环境, 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发达国家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增加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资金援助, 加强环境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国际传播与合作;降低直至取消因环境标准过高而形成的贸易壁垒;进一步开放市场, 减轻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的压力, 促进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中国家也要在加快发展中积极防治污染, 保护生态。
三、结语
总之, 环境与发展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只有真正的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东南亚纵横, 2005.
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篇10
1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概述
1.1 环境问题及其类型
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 其类型多样, 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 也称第一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 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为次生环境问题, 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1) 自然灾害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是由自然界本身运动引起的, 人们无法避免的客观事实。但是人为的作用可以加速或延缓灾害的发生, 加大或减轻灾害的影响和损失。自然灾害种类繁多, 各种自然灾害既可能单独发生, 也可能与其他灾害连锁反应, 形成群发性灾害, 其影响和危害更为惨重。 (2)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伴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而产生的, 特别是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2 环境保护的概念与任务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境保护的任务是调控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在促使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 运用各种措施 (包括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教育的、科学技术的) 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提高环境质量, 创造生态健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 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在1996年7月份召开的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明确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具体如下: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战略实施
可持续发展观念古来有之, 但现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则是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 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
2.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一般来说,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如下三点, 如图1所示。
(1) 公平性原则:代内公平:地球上所有公民享有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得到美好生活的权利;代际公平:世世代代的地球公民应享有公平的权利,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的权利。 (2) 持续性原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发展必须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为前提;人类应根据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调整生活方式, 不能盲目地、过度地生产、消费。 (3) 共同性原则:不同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和发展水平不同, 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共同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由全球公民共同努力;致力于达成既尊重各方利益, 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的国际协定至关重要。
2.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 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过多, 自然资源相对紧缺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和各项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措施, 使我国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资源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2) 资源战略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透过资源战略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否可持续。 (3) 环境战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要使中国富强起来,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始终把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但是生态环境恶化己经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和杜会的持续发展。因此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之一。
3 结语
总之, 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 这恰恰为环境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指明了方向, 使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 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统一”的问题。
摘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以可持续的环境战略为指导, 本文笔者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培桐, 等.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1.
[2]刘常海, 环境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3]刘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6.
[4]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海洋科学出版社, 1994.
上一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精选十篇)
下一篇:车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