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1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 2. 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纪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 2.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2. 使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组织调控学生有序地进行实验, 准确计时和实验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用:刻度尺(量程0~100cm, 分度值1mm )一只、机械停表一只、长木板一块、木块一个、金属片挡板一块、小车一辆、多媒体等
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00cm, 分度值1mm )一只、停表一块、斜面一个、木块一块、金属片挡板一块、小车一辆等——5组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 本节课由于第一次让学生探究做实验,我主要采用教师先演示,让学生知道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自主探究新知识,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
2. 在课堂教学通过教师引导——“扶着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互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部分过程,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 由于第一次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好奇心强热情高涨但略显混乱,教学的组织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指导每组实验分工、交待实验注意事项。
2. 学生在主动探究新知识时,实验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自制力差,不遵守课堂纪律,影响其它组探究活动,对实验现象分析不够, 处理能力较差,结论不正确,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强调学生做实验时,要规范操作,科学探究。
3. 在教学中“交流、评估、反思”环节中,在评估探究实验中学生不善于交流与分析,存在的一些误差,学生反思不到位。 附件1 知识结构
附件2 数据记录表
附件3:
课堂检测
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 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 ,该物体在10s 内平均速度是 [ ]
A .20m/s B.10m/s C .8m/s D.都不对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3、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10m 、20m 、30m 、40m 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
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王军同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m 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 (2)从10m 处到20m 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 (3)从20m 处到40m 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
(4)在这40m 内王军同学跑步做的是 运动
4、实验: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斜面长2.4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6秒。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4.8秒。请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1和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 2。
①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②根据上表的数据,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参考答案
1. C 2. 24
3. (1)4 (2)5 (3)8 (4)变速 4.
变速 1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四节教案.doc]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