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读后感 1
断断续续的,我终于将《1984》重新读完了,这本书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呢,主要是几点疑惑。
一是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言语里可以看出他对“理想主义”的温斯顿的思想可以说是十分了解,而且从他参与不知道是否真实存在的反派老大古的著作的写作来看,他对真实的世界,甚至是“正确”的思想是有清晰的认识的,但他的所做所为却完全是为了维护当权者的利益,究竟是权利的魅力太大,让他完全的沦陷,还是他原本就是一个不够“正”的人,只是他足够聪明,了解所谓“躁动”的'人心里想些什么,又或者他发现“理想主义”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少数人的理想主义永远无法战胜群体的欲望甚至个体的欲望,如果不同流合污,自己的生存也会成为问题,所以他选择独善其身,做对自己最好的事,而不是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第二个疑惑是温斯顿最后是“信了”,还是放弃了“不信”,我认为两者是有区别的,后者意味着所谓的改造温斯顿并没有成功,只是极权逼疯了人。
对于这两点疑惑,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没有统一的答案,而我的心里或许也有我更愿意相信的答案。
《一九八四》读后感 2
很打动我的一本书,那些迷惘和寻找,不仅仅是二三十岁阶段的遭遇,它是一直伴随一生想寻找的答案。
作者给出了“自我/角色/不安/痛苦/躁郁/回溯/真实/自由/责任/理性/赎罪/淡定”的线索,而其中又是千头万绪,每一个绳结可能都会导致不同的方向。
这本书不仅是个人的或者心理的,社会,政治和哲学也是闪烁了很多的`火花。另它的结构也体现了郝景芳的高明之处,无论是爸爸和我两条线索平行跨时空对照,还是我与自我幻想的对话,以及第十三章梦呓的无标点符号天书,为原本抽象的内容加了注脚,又充满阅读的快感。
和爸爸与我两代人的挣扎对照,妈妈和何笑大概是里面最淡定的两位,分别给出了两条路径:妈妈看似不在人生大问题上思考,但是对于人生细小事物有无理由的安详信念,尽管自己遭遇不公与变故,她选择相信未来会更好,并采取行动。这是最多数人的答案。何笑着墨不多,从小是最优秀的别人家孩子,她的生活永远被想做的事情占满,永远只有没有没做到,不会有不知道做什么,没有彷徨。她后来的淡定来自于物质无忧。她算是给出了高智商的答案。
《一九八四》读后感 3
整本书十分压抑,令人深陷其中。我们不过是陷入泥泞却不自知的蚂蚁,我们以为的泥泞,其实是深渊。历史是无数巨大的齿轮,真相与谎言夹杂着传动,转啊转,转啊转......
我们,是像《一九八四》里的.群众一样,只对细枝末节感到不满,还是会跳出重围,审视这个世界?说到底,还是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问题。
我们比较能接受残酷的真相,还是比较能接受精美的谎言?是先看到后相信,还是先相信后看到?我们比较想要这样子生活,还是那样子生活?我们所追求的仅仅是快乐吗,还是真相?自由?
很多人说《一九八四》是一部令人窒息的恐怖小说,绝望、无助、悲凉。我觉得《一九八四》更像是一瓢冷水,泼得我们清醒。我们想要脱口而出---“这个时代好过那个时代”,却有隐隐约约觉得哪里有些不妥。
真相易碎。避开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不谈。我们会发现,逛过了别人所处的世界,会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看到了那个世界人们的空洞和了无生趣,想要让自己活得真实一些,丰富一些。如此便好。
《一九八四》读后感 4
其实,除了主角温斯顿、朱丽亚,其他人的名字我仍旧记不得。小说里描述的历史背景压抑,压抑地像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又那么现实跟残忍。不知道怎么去形容,思想暴政下的统治,每个人都活得像行尸走肉,没有思想没有内容没有科学以及串改了的历史。唯有男女主角似乎是清醒的,区别在于男主想改变,想找到组织有契机去改变,他记录着他所参与历史阶段的各种政治谎言,希望有一天能揭露虚假的“党”。而女主聪明机灵,在行尸走肉的`环境里只想找到属于自己快乐的生活。但是他们想要的自由却是不被党所接纳的。将他们拘捕,残忍地折磨,改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变成同样的行尸走肉,并给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杀之。男主到最后都是清醒的,只是无力再对抗,两滴泪落到杜松子酒里,不知是感激解脱还是无奈悲伤。
看完书已经是半夜12点多,临睡前我内心是压抑的。我在想若是我生活在1984里,我会如同他一样吗?肯定不,我应该会选择被同化,活成像那个哼着歌洗晒衣服的妇女吧。忽然明白92跟我说的,作者是以一个上帝的视角在写这本书。
现在我所生活的环境,没有像小说里那么糟糕。但是书本警示我,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学会洞悉。微缩到生活里,如果不满足于现在的状态跟环境,那就努力提高自己,有能力去寻找另一个更适合的平台。
回头再去看看网上对这本书的书评,然后把电影也给看了。
《一九八四》读后感 5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充满深刻思考和对权力滥用的警示小说。这部小说让我深感震撼,它通过对极权主义社会的描绘,勾勒出一种极端的现实主义,带来对人类自由、真理和权利的深刻反思。
首先,小说中对政府对信息的操控以及历史的篡改描写得淋漓尽致。奥威尔通过“新思语”和不断改写历史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对过去进行无情否定和塑造的`政权。这让我不禁思考,当权力掌握了信息的时候,对于个体而言,真相又有多么难以捉摸。
同时,小说中的“思想警察”和“思想犯罪”更让我深感对个体思想的强制和限制。主人公温斯顿在思想审查和精神折磨中,不得不逐渐接受虚假的现实,放弃了自己的理性和反抗。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我开始反思社会中对于个体独立思考的尊重程度。
小说中的爱情元素也给予了我深刻的印象。在充满监控和恐惧的社会里,温斯顿和朱莉娅的爱情被赋予了一种反叛的意义。他们试图通过爱情来寻找真实和人性的回归,这在严苛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这点让我思考,即便在最严苛的环境下,人性中对爱情和自由的渴望仍然难以被扼杀。
最后,小说中的“大哥”形象成为了对权力滥用的象征。对于统治者来说,“大哥”不仅仅是一个领袖,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通过对他的崇拜,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让我反思了权力如何通过媒体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来实现对社会的操控。
总体而言,《一九八四》是一部令人深思的文学巨著。它通过对权力、思想控制和个体自由的揭示,引发了我对社会制度、信息传播和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这是一部永远不会过时,让人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对于理解和思考现实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九八四》读后感 6
这本书是由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于20世纪所作,也是反乌托邦的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以文学的方式来讽刺政治和偏激思想,抨击社会的丑恶现象,以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84年,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年代,三个超级大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而国内的社会秩序全无,一切进入战时状态,为战争服务。
大洋国的老大哥为了进一步巩固他的统治地位,对民众实行了极端的.独裁统治:党的意志高于一切,个人的行为24小时暴露在电幕之下,思想由“思想警察”来监视并且鼓励亲人间互相监视与揭发,篡改历史,建立他国为仇恨目标来统一国内民众思想。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国内大众几乎变成了毫无情感与思想的机器。在这个冰冷的国度里,主人公温斯顿产生了自己想法,对老大哥的个人崇拜主义产生质疑,不满英社党的独裁统治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斗争。
我国的斗争历史告诉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这本书告诉我们的就是,星星之火同样容易被熄灭。斗争未果,温斯顿经历了英社党对其肉身和精神的再次“洗礼”,这个“星星之火”还是变成了他最不想变成的人,甚至热爱上了老大哥,个人自由最终屈服于独裁主义。
在这样一个思想被束缚,行为被监视,人性被异化的年代,无疑是黑暗且压抑的。在我看来,思想的自由才是自由一词的真谛。一如鲁迅先生所言: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却死了。文中的人几乎都可以称得上是“死了的人”,而唯一“活着”温斯顿也因组织力量过于强大,抗争无效而归于“正统思想”。
从这本书我得到的警醒就是,反对个人崇拜主义,我们需要是思想上的百花齐放,只有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才能让社会进一步的发展,正如我国近代史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让我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逐步走向了民主社会,这是思想的进步,也是思想胜利的结晶。
人生如歌,歌有终时;思想如光,普照世人。
《一九八四》读后感 7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一九八四》为其最著名的传世作品之一,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的范畴,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本书甚至曾经遭到封杀,足以见其批判讽刺的意味。
书里的一九八四年,是一个极权主义达到顶峰的状态。表面上三个国家为了保持相对意义上的独立安全,连天战火永远无休无止。然而实际情况是,谁也不知道战争是否存在,谁都不清楚今天的盟友是谁,敌人又是谁。只是街道上每间隔一段时间总会落下一颗威力不小的火箭弹,让人相信战争的存在。新闻一直在报道胜利的战况,让人相信胜利的存在。一切都是真相,一切都是假象。
在这里,思想自由是死罪,独立自主的个人不复存在,每一个人的思想均受到全天候严密的监控,每一个个体都犹如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机械麻木,没有自我意识,如同行尸走肉。
等级分明的社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人们在属于自己的圈子和环境中生活,不论发生什么,似乎都是理所当然。掌握着权力的人们,终极目标便是无上的'权力,掌握一切的权力,并对其顶礼膜拜。
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英社的三句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与老大哥的画像一样,无处不在,到哪里都有它们在盯着你。人们习惯了隐藏自己的表情和思想,效果或许比戴面具还要好上几分。你永远无法猜透对面那个人的所思所想,甚至连自己的思维也无法看透。因为就连自己都不自知自由的思维是否还存在于脑海中。
双重思想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历史和真相究竟为何,已无从知晓,也无人去探究。“很有可能,历史书中的几乎每一句话,甚至人们毫无置疑地相信的事情,都完全出之于虚构。一切都消失在迷雾之中了。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便成了真话。”温斯顿以为自己和裘莉亚是有着自由思想的人,却没料到最后的结局,与其他人并无二致。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落入了这个巨大的圈套,一个忍耐蛰伏多年才显出真实面目的圈套。所谓的自由,不过是他们的错觉,也可以说是这个社会刻意为他们营造的一种错觉。
失去自我意识自由思维的人,已不再是一个自由的人。二加二可以等于五,也可以等于一二三四。所有个人,皆成为了牵线木偶。
一九八四已经过去,我们当然知道书中描写的种种并没有成为事实。然而这样的极权主义思想,并没有彻底消灭。在我们看不见的某些地方,同样的事情极有可能正在发生。对于这些,或许我们感到鞭长莫及,但保持自己的思想自由,只要你想,便有可能。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为自由致敬。希望这样的一九八四永远不会存在。
《一九八四》读后感 8
在黄昏的小屋里,他和她从缱绻后的睡梦中醒来,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和尘世中种种车来人往。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爱情,它真实地存在,不容抗拒。他们都知道这样的时光不会长久,但是从此复活的人的情感,他想,谁也不可能改变。
在那个冬日的小公园里,她对他说:I betrayed you.他说,I betrayed you too.她说:真的有让你害怕到心底的东西,让你想叫另一个人代替你受苦,而且,想的时候,you meant it。他点头。当她起身离去,她的身影一眨眼淹没在人群中的时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呢?
什么叫做betray?他一开始就交代了关于她的一切,她也是。可是在受尽折磨之后,他还能面对他的审讯者,说:I still didnt betray her。——因为他还爱她。他不怕分离,不怕不能互相保护,不怕她会恨他,他唯一害怕的,只是自己不再爱她。
他不相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自己不再爱她,直到这种力量真的出现。
但是,这一切其实并无关乎爱情。爱情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只是他们无论怎么样改变他,他都总能有这最后的一点坚持——如果用一个比较俗的词,一个信念。甚至在已经不相信自己,不相信道德与人性之后,他还可以相信自己的感情。当头顶上最后这一缕茅草也被揭掉的时候,他终于彻彻底底赤裸在世界的面前,任他们改造,不再是人,只是那具硕大机器上一颗冰冷的螺丝钉。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生命中曾经有过两段有信念的时光。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曾经相信课本里为我们描述的美好生活和光辉未来,直到那一个夜晚,姐姐和姐夫翻开那本书,告诉我一些被掩饰在歌舞升平之中的,活生生血淋淋的事实。面前粉饰得雪白的墙壁一点点剥落碎裂,再不能遮蔽风雨,我无助地流落在这个世界之中,眼前只是一片一片的血光。
很久很久以后,我又一次,渐渐地开始相信什么,然而又总伴随着恐惧,怕这样的相信把自己暴露在同一个容易受伤的位置。最初的信念,是被旁人在我还没有能力抗拒的时候塞进我的脑中,丢掉的时候固然迷茫,却有理由原谅自己。而现在,是我自己可以睁开眼睛看,可以伸出手去抵挡的时候,自己仍然一点点建立起来这样的信念。如果有一天,连它也轰然倒塌,我的呼吸和存在,还会有什么意义么?
He loved Big Brother.
他真的热爱么?我不知道。
《一九八四》读后感 9
《1984》这是一部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它属于我根本就不会感兴趣的题材。奥威尔构建的这个世界离生活太遥远,属于那种懒得去了解,了解也无用的范畴。因为我打心底里觉得真正的自由思想不可能被控制,就算有这样一个政体控制群众,“思想罪”也肯定是每个人都会犯的,人们会利用一切能集结的能力形成一个政党然后迅速推翻这个政权。也许我这么个乐天派就不适合看这么个小说。不过我还是看了。阅书量如此少的我还是应该每个种类的书都了解一下,以明确自己的兴趣。
小说中党员每天都在思想警察的监控下按部就班的生活就像是设定好程序的机器,除了每日的工作外,他们还必须热情盲目地崇拜老大哥。一切关于思想文化艺术等等的书籍都被焚毁,历史也在不断的被篡改,使民众相信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我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他们为什么还会相信党的谎言,可这确实是可能发生的事儿,文革便是一个例子。安于现状便不会反抗。即便群众有自由思想,他们表现出来便会被思想警察发现,而他们不表现出来就是没有。这种情况下有没有自由思想又都不重要了,不如跟着老大哥做个自由有盲目的奴隶。在这个黑暗的时代中,历史被篡改,过去的真相(或者只是上一个谎言)都被扔进记忆洞销毁,甚至连年份都不能确定。这些粗暴的做法却没有任何人提出疑问,其实人们并不在乎他们是跟什么国打战或者交好,什么人存在或者不存在,他们只需要一个明确的仇恨对象。“在成功的思想控制下,一个人再不会有他想法的对立面,而只知道什么才是真理的对立面。”只要大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在群体氛围中人们总是会变得盲目愚蠢而又义无反顾。
这样的环境中仍有人反抗,直到小说的最后都不知道是否存在与党对抗的组织,但与党反抗的个人如温斯顿如茱莉亚,这样的人肯定是存在的'。我想如果我生存在那个年代或许会与茱莉亚一般,装作狂热的爱党分子,为自己换取私下里更多的自由,然而对于政治并不像温斯顿那么热衷,不想要反抗只是想把脑筋用在如何偷偷的在党的控制下过的更愉快些上。大部分人或许也都会这么选择,毕竟那样也是能还算安逸的生活下去。咦,忽然觉得好像也不是那么绝望了。可是当我死后,我的后辈呢,那些小孩儿从小就接受着党的教育,他们被训练成没有感情的侦探,以举报自己的亲人为荣耀。他们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这便是真理,人类终将失去所有的情感成为统治者的机器。
《一九八四》读后感 10
看完乔治·奥威尔的《1984》,我不禁后背发凉。这本写于1948年的反乌托邦小说如此深刻地批判了极权主义,并那样热切地呼唤了自由。就像《纽约时报》所说的,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出于对小说的先入为主的概念,我以为最终一定有一个人会成功,即便他失败了,小说的结局也必定是充满希望的。然而,看到最后一句话,那种发自内心的压抑和被控制感令我几乎绝望,像是所有的心跳和血液流动都一瞬间停止了甚至是倒流了,我脑海里的思想也因为静默的撕扯感而颤抖。
1984是让人窒息,压抑的,无自由的甚至无思想的的社会。这个让我想起了独裁的纳粹,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的苏联,文革时的中国,以及红色的高棉,以及现今的朝鲜。而作者在1945年描写的景象就发生在了6,70年代的中国。
“不过那样也好,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他赢得了跟自己的战争,他热爱老大哥。”
我不明白怎么会有一种力量能够穿越60年,经过了语言转换的消磨、误解,时间与空间的腐蚀、扭曲,依然拥有原本的莫大能力。它是种荒诞而不可抗拒、不可战胜的力量,哪怕知道自己是完全正确的,知道它是荒谬且无可能甚至可能不存在的。那像是从自己的内心由内而外延伸的自己的力量,忘记了呼吸,只记得无意义地反抗,然后急促地喘气,觉得什么地方——或许是自己的思想——痉挛,一切突然毫无预兆地恢复了正常,只是压抑和恐惧又多了一分。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著作《逃避自由》中分析了纳粹之所以能统治德国的原因。在他看来,逃避自由者既有施虐欲也有受虐欲。他们一方面希望能控制一切,破坏一切,另一方面又潜意识里把社会的常规信念内化成他们自身的经验,以此避免自由思考,摆脱焦虑。奥布兰或许就是这样,他所理解的自由不仅是对自己的`统治,还有对别人的支配。然而,这种绝对的自由既是对自由精神的异化,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同时,他又把极权社会所宣扬的“真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把自己镶嵌在这个病态的体制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他受制于环境,又依靠着环境,甚至享受着环境。他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布一样,呆在牢里50年后反而不愿出狱。因为一旦出狱,就会发现“自由”的可怖之处:拥有了自由,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了牢里的地位,无依无靠,有的只是孤零零的头脑和心灵。
牢笼里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你能因为笼中的鸟儿可以唱可以跳就说它拥有自由吗?显然不能。充满控制欲的自由是极端的自由。因为白纸面积有限,若纸上的每个圆都无限膨胀,势必会相交,不受干扰的自由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罗兰夫人临刑前的话”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说的就是这种伪自由。充满奴性的自由是犬儒的自由。正如《1984》中老大哥所鼓吹的”自由即奴役”,若每个人都顺从地接受监视和放弃思考,人类不就成了哈维尔笔下“生物蔬菜水平上的存在”吗?
读《1984》有一点像是读《四世同堂》,都是逃不开的无希望的暗沉和暮色。但《1984》的作者乔治·奥威尔,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更善于发现人性的阴暗面、人所最恐惧的力量和最易掌控的弱点。我总觉得若是我生在那个时代,不外乎两种可能——长大了,我是最忠诚的党员;或是在第一次想着反对老大哥的想法时就被思想警察抓住而蒸发。无论是哪一种,都离优秀而成功的人生太过遥远。
在书里,没有优秀而成功的人生。就连似乎唯一的温暖真实的东西,温斯顿和茱莉亚之间的爱,都并不真实。他们的爱,他们对对方的选择,都是建立在对党的憎恨的基础上的,或者说更像是在长期的孤单寂寞和绝望中找到一个同伴的激动之情,而非真正的爱情。温斯顿对茱莉亚的爱,似乎是对他心目中的自由的追寻,一种打破他认为不可能打破的枷锁的方式,通过他所以为的真正的爱情这样一种老大哥所绝对禁止的关系的发生,他认为他在某种方面取得了成功,而这种成就感更加深了他对茱莉亚的爱意,从而得到更高的成就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老大哥依旧是成功的,因为爱情依旧不存在,茱莉亚和温斯顿的快乐源于他们自己的错觉。多么悲哀。
“我们会在没有黑暗的地方见面。”这是奥布兰对温斯顿的承诺。在全书的结尾,奥布兰终于实现了这一承诺。温斯顿在他的改造下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牢笼自由者”,享受着井底的自由之光,心中充满感激。《1984》的悲剧值得所有人深思。
《一九八四》读后感 11
终于来到这个系列的最后一本书的读后感了。但这次的读后感我不想谈论有关这本书的内容,而是谈谈“书缘”这件事。
这一系列的书读完之后,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其实读书就如同和人交往一般,是讲缘分的。西方人或将缘分称为“命运”,就好像刻在巴黎圣母院那个角落的单词一样。生命中的一切难道不就是由无数个巧合组成的吗?命运“”这个词似乎用在大事上比较合适,像是无法逃避的魔爪。但对于一些小事,我还是喜欢用“缘分”去形容。
人们常说读书是有益的,它并不能直接给你带来财富或智力上的提升,也不能让你瞬间焕然一新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不过读书是有趣的。我们总是喜欢将“读书”与“仕途”联系起来。从小父母就不停规劝我们要好好念书,这样才能上一个好学校,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实际上这并不是读书。真正的读书是一种兴趣爱好,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兴趣爱好。
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的确如此,如若人不运动,那么身体将会不断退化。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生命又怎能绽放出它自己的自然光辉?你或许会说霍金的身体很差,可他依旧伟大。那是因为他的身体条件不允许他运动。而一切有条件运动的人都应该享受或奔跑或跳跃的快乐。同理,一切具备阅读能力的人也应该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好像你在生活中总是要认识新的人,读书也是一样。
阅读、运动、音乐和绘画艺术都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手段。而这其中每一个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偏好。阅读这一项中每个人又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所以我脑袋中突然蹦出来一个词,书缘。缘分总是妙不可言的。无缘自不必强求。就像我读这本《生于一九八四》,我不能说它写得很差,因为我读了一部分之后根本不想再读下去。我只能说这本书和我有缘无分。读完这个榜单的书之后再看这本书,我是在是腻得不能再腻了。因为这个榜单给我的感觉就是苦兮兮的。每个作者都在讲生活的沉重与伤痛。可是他们其中又只有很少人真的将生活中那份原滋原味的悲剧性展现出来。因为他们都只在讲如何如何痛苦,却不提痛苦对面的真善美。
就像没有光就不会有暗一样,一味地说愁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了。所以我再看见作者郝景芳这苦兮兮的开头之后就闭书而去。
电影是否吸引你看前五分钟就足够了,书也是一样。如果你读了前三分之一还是没有感受到想要继续阅读的欲望,那就暂时合上这本书去看看其他的东西吧。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嘛。没准再有个一年半载,我重新读这本书,就能读得下去。你又不是在做学术研究,没有必要逼迫自己去看完一本不想看的书。
读书应该是一项愉悦的,启发的运动。并且每个人的读书起点也不一样。
我记得我小时候看的都是一些儿童书,语言简单生动,故事中充满着生命的温暖。到了青春期就喜欢读推理类的'书,惊险刺激,有很强的阅读性。到了己接触到了中西方世界的各样名著小说,这让我意识到了即便是几个世纪前的书籍也能与读者产生强烈共鸣。随着阅读的积累,每一个人就会开始自己的判断。换言之,每个年龄阶段,每个读书层次的人都能找到和当时的自己“有缘”的书本。
有一期《晓说》里高晓松说,每一个年龄的自己都会有自己能欣赏的作品。小时候喜欢的画作是漂亮的、简单的,直到长大了才渐渐看懂毕加索画作里的含义。以前觉得《红楼梦》真好看呀,真美呀,到现在再读《金瓶梅》才发现,《金》所展现的内容是一幅宏达的明代画卷,而《红》在现在看来则少了生活的烟火气。
书缘和个体的人生阶段有关,也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现在的你可以读到《飘》,而在过去没有译本的年代大家则无缘接触到它。在无边的书海里,你能读到哪一本书,又能与哪一本书产生强烈的共鸣,或是哪一本书能给你启发,这都是未知的。就好像人这一辈子是否能遇见自己的真爱一般,读书也充满着惊喜和未知。
在漫漫寻找书缘的路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阅读。
《一九八四》读后感 12
自由,也许是人最朴素的渴望,也许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本能与渴望交织,注定了自由有这一种神秘特质以及复杂的内涵。然而,这不是我所能思考的范畴,我只想知道自由究竟在哪儿,我们拥有自由吗?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已经拥有了思考的自由。
在《一九八四》中,极权主义社会下人们的生活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尤其是外党党员。书中主人公温斯顿就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每时每刻被监视,不仅是行为,还有思想。若是他们思想上有一丝"可能发展为叛党分子"的危险,便是犯了"思想罪",便是死。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温斯顿在日记本中写下一些反动的东西,为了知道有人翻过日记本,他特意在日记本的一角留下一粒白灰尘。然而七年来,他的日记本确确实实被监视着,而那粒白灰尘,也仍是在那里——他们连灰尘也不放过!这是多么悲哀——一粒白灰尘,也失去了自由。温斯顿的生活被无孔不入地监视着,连思想都不是自己的,连独立思考都是子虚乌有,何以谈自由?
除了思想上的自由,行为上的自由也是相当重要的。例如言论自由,我们真的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吗?法律规定我们有这样o的权利,但是我们自己呢?多少人因为怕事而选择沉默,放弃了自我表达的自由。而网络上常见的404,更是我们直抒胸臆的最大顾虑。因为害怕,因为不敢,连二加二等于四这样简单的真理都不敢说了,连最朴素的事实都只能憋在心里了。可能有人会说,该沉默时沉默,这是明哲保身的智慧呀!但我却说,该不该沉默,源于自己的内心,而不该沉默时沉默,便是自欺欺人的愚蠢,便是放弃自由的无能和软弱。这是我们的不幸,也是时代的悲哀。
然而,自由的内涵远比以上所说的要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自由、自由女神的自由、《自由宣言》上的自由,都寄寓着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一粒白灰尘的自由、少女在丛林中起舞的自由、花儿在阳光下摇曳的`自由、柳树在晓风残月中将舒未舒的自由……这都是微小而富有活力的自由,是最有希望的自由。
"如果有希望,那一定在群众身上。"《一九八四》里有这样一句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群众的思想仍未被控制,即使他们根本没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自由的。同理推出,自由所在的地方,便是希望。有自由便有希望。我们是自由的一代人,也是最有希望的一代人,我们从小便有玩耍的自由、学习的自由、开怀大笑的自由、哭泣的自由……我们几乎是随心所欲、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为什么越长大越不自由?是因为我们长大以后,对自由的顾虑就越来越多。换句话说,自由是相对不变的,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无论是外界因素还是内心因素,自由终究在原地,这是我们离自由更远了。请给自己一粒白灰尘的自由,即使很小,但却有光亮。有了自由,我们才有理由相信,希望总会在破晓时分出现。有了自由,我们才有理由相信,自由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即使是一粒白灰尘,也有那份属于他的自由。
自由本就是抽象的,它取决于一个人的外部环境和内心环境。是否拥有自由,拥有多大限度的自由也永远说不准,因为自由本就是相对而言的。一粒白灰尘的自由与戴着锁链的大象,哪个更自由呢?谁又能下定论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住内心每一分如白灰尘般微小的自由,如此也便足矣。
因此,自由,即心之所向,当素履以往。
《一九八四》读后感 13
听说,《一九八四》这本书多年来,曾在多个国家被禁,这是一本关于政治寓言的小说。
大洋国,是一个集权社会下的国家。
这个国家里面的人民,每天都要在被监视下生活,每个家庭里面、路上、公共场所,都有无数个个监视器,你不能关掉它,不管上厕所还是睡觉,你的所有行为和语言都在监控之下。
不仅是行为,你的思想也会受到监控,这个国家的教育鼓励孩子举报自己的父母,只要他们的思想出现一点不忠与党的`行为,那么过几天就会被无声的消失掉,连你曾经的存在都不知道。
所以有你之前身份信息都会被抹去。
这个国家一共有三个阶层,第一阶层是核心党员,以政治领袖老大哥为主,第二阶层是外围党员,可比做是中产阶级,第三阶层是无产阶级,也就是普通民众。
核心党员负责各种社会制度的制定,他们是整个国家的领导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其他阶层所无法达到的特权,和丰富奢侈的物质生活。
外围党员则负责一些制度的执行,整个大洋国一共有四个部门,分别是真理部、富裕部、友爱部和战争部。
这些部门特别有意思。
真理部,主要负责文化和教育,虽然说是负责文化宣传,其实他们实际做的事情就每天撰改历史和造谣。比如老大哥曾经发表了一篇演说,但过几天发现错误后,或者里面的某个目标没完成,就得把全部书籍收回,写过再重新发表。
有时候普通民众还在饿肚子,真理部却说,今年的GDP超额完成了几倍,大家过着幸福的生活,老大哥受到了更加的爱戴。
他们也会说,一些重要的发明是大洋国发明出来的,比如飞机、火车等等,总之他们能撰改一切历史。
这让想起了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大意是说,历史总是错误的,因为每一个朝代都有当权的时候,那么他们在当权的时候,必然会去修改一些对于当下统治阶级不利的一面,呈现出来的都是好的一面。
就像这本书反复提及的一句话一样——“控制过去就能控制未来,控制现在就能过去”。
其他三个部门,分别富裕部负责经济、友爱部负责刑法、战争部负责军事。
每个部门在集权社会主义下都显得很荒谬,然而这荒谬里面却以各种形式在曾经,现在,在我们国家,在其他国家的现实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
比如前苏联下的斯大林模式,法西斯主义,及我们国家曾经出现的文革都多少有些影子。
关于这本书的书名,其实作者是在1948年写的,但是这是一本政治预言小说,作者希望我们现实的国家避免出现像书里面的一种现象,有点警惕未来的感觉,所以就4和 8就调换了一下。
这本书与扎米亚京的《我们》,及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称为20世纪文坛“反乌托邦三部曲”。
希望每个人都有时间看看。
——自由即奴役。
《一九八四》读后感(通用1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