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下旬的一天,正在成都开会的我接到通知,会议结束后将乘坐直升机沿兰成渝管道飞往兰州,沿途进行管道线路的巡护检查工作。
即将生平第一次乘坐直升机,我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乘机当天一早,我们一行十余人便赶往成都附近的广汉机场。候机期间,听同事介绍,利用直升机巡查管道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与东方通用航空公司的合作项目,这种巡查方式是对传统管道巡护及应急抢险工作的有力补充,且由于反应迅速,还会对打孔盗油分子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
来到停机坪,只见一架体型硕大、威风凛凛的直升机已在此静静恭候我们的到来。机身白、蓝、红三色相间,除了印有“东方通用航空”的字样和标志外,还专门印了“管道巡查”四个大字。据机组人员讲,这架米-171直升机可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和高原地区使用,主要用来执行货运、客运和救援任务,非常适合穿越川渝丘陵、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的兰成渝管道的巡查和抢险;载客量为20至26人,还配有卫生间;在我方人员提供准确管道走向的情况下,预计10小时左右飞抵兰州。
由于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直升机,大家都很兴奋和好奇,机长便安排了五分钟时间供我们拍照留念或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各就各位后,伴随着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螺旋桨哒哒哒哒的旋转声和浓重的航空煤油味儿,直升机缓缓离地,盘旋升空。可能是受不稳定气流的影响,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忽忽悠悠、上下微颤,直让人心惊肉跳,过了好一会才逐渐适应。机舱内噪音极大,又没有耳机,大家只能通过贴耳喊话进行交流。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巡查管道,飞行员特意适当降低了飞行高度和速度。
“翱翔”在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之上,满眼的浓稠绿意、勃勃生机。那郁郁葱葱的菜畦和田畴阡陌间的农家别墅,那碧波粼粼的鱼塘和玉带般蜿蜒流淌的小河,那茂林修竹和水渠石桥,还有那四通八达的村路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田园风景画,也向我们昭示着天府之国的丰饶与和美。
“找到了,找到了!”循着同事手指的方向望去,明黄醒目的管道标识桩好似凛然挺拔、整齐列队的士兵,默默守护着管道的安全。
一路向北,越过水汽氤氲、林木茂密的川中丘陵,我们进入了川陕交接地带的秦巴山区。
深秋的群峦染上了五彩斑斓的颜色,大家仿佛置身于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又似飞行在浓墨重彩的长长画卷之上,欣赏一场饕餮的视觉盛宴,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面对此情此景,“巴山一夜风,木叶映天红,色比桃花艳,秋如春意浓”的绝美诗句不禁久久激荡着我的心怀。
然而,好事多磨。原以为本次直升机之旅会在当天圆满结束,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我们飞至陕西汉中空域时,机组突然接到航空管制通知,一行人只得降落在汉中机场,并在汉中市区逗留了三天。
复飞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能见度极高。大家压抑多日的心情也变得和天气一样美好,谈笑风生地登上了飞机。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尽管机舱里的噪音一如既往的刺耳,我仍然惬意地哼唱着这首昂扬洒脱的《我爱祖国的蓝天》。
飞过天水,那一派空旷辽远、触目惊心的苍黄便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绵亘的土塬仿佛大海中奔涌的浪涛,广袤无垠;万壑千沟好像嶙峋的肋骨,印证着这方土地的苦瘠;母亲河则像一条酱黄的绸带,不露声色却大气磅礴;金黄的、翠绿的、深褐的、赭石的,谷地中那层层叠叠丰收了的梯田恰似一个个水彩颜料盒,霎时为这苍凉的高原注入了一丝活力……
“快看,临洮站到了!”每到一个站场,我们都会在上空盘旋两圈,员工们则纷纷跑到室外,兴奋地与我们挥手致意。
当天中午时分,经过共计9小时28分、1100多公里的长途飞行,我们平安降落在兰州中川机场,结束了这次终生难忘的直升机飞行之旅。
尽管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乘坐直升机,但这架米—171直升机与兰成渝管道的“缘分”却仍在继续。
2007年12月底,甘肃武山兰成渝管道油品泄漏应急演练现场,这架直升机承担了紧急运送设备和伤员的任务。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兰成渝管道受损情况不明,这架直升机第一时间进行了全线巡查,为管道在短时间内顺利启输、保障灾区油品供应立下了汗马功劳。
尽管已恢复输油,但管道却是伤痕累累,其中一处被20吨巨石砸伤。在当时道路受阻、余震频发的危急情况下,又是这架直升机,将抢险人员、物资和设备争分夺秒运到现场,经过维修,伤管复原,管道输量迅速升至震前水平。
......
虽然近年来直升机巡护管道由于安全和空域申请问题,以及天气、空管、高成本等多方因素影响,已逐渐被无人机巡护所取代,但直升机在管道巡查和抢险工作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仍将铭记于每一位管道巡护人的心中。
(西南管道兰州分公司罗士棣)
第一次乘坐直升机相关文章:
★ 第一次走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