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协和酱园
地处崧厦繁华地段的同仁苑小区,是公寓式住宅楼,但在百年之前,这里是“协和酱园”所在地。
年初的一个午后,我带着相机,前往同仁苑小区探访,本想拍摄几张协和酱园遗迹照片,可遗憾的是,昔日酱园早已面目全非,在20世纪90年代末园址改造时,未留下所谓“一丁点”遗迹,哪怕是残壁墙垣,或一砖一瓦,想想就觉得可惜,后来在崧厦馆、上虞区档案馆“上虞印象”展厅参观时,才看到有陈列关于酱园的场景复原与设置沙盘模拟,便一睹真容。
自己对“协和酱园”了解与认识,都是平时听爷爷的讲述,缘于兄长们都有在酱园当学徒经历,再加之从小耳濡目染,当然大部分都是曾祖父和他说的,因为曾祖父是位地道的“酿造人”,而且生前正是在“协和酱园”工作。
协和酱园,创办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坐落于虞北百崧河畔的迎紫路(今同仁路79号一带),临河而建,占地三四十亩,共有近百间房屋,建筑规模庞大,这是上虞境内第一家具有资本主义商业性质的手工作坊,也是本县最知名的酱园之一。
创建者是连仲愚先生,字乐川,崧厦上湖头(现东上湖村)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上四代皆为朝廷命官,是一位热心公益、反哺桑梓的近代乡贤,卒后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受清廷礼部行文褒奖。
上湖头,村内以连姓为主,相传连氏为明末迁居于此,笔者祖辈在那有姻亲。
关于酱园,在《舌尖上的酱文化》一书中有这样记载:“到清朝时,清政府规定,开设酱园须经官府批准,故那时起酱园称作“官酱园”。按此规定,上述酱园均在大门口墙上书有两人多高的“××官酱园”的黑色大字招牌。”
说到这点,位于绍兴柯桥区安昌古镇内的仁昌酱园,门额上就写有“官酱乳坊”四字,其创建年代正是大清,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
除“协和酱园”,连仲愚还在绍兴西廓门创办了“同兴酱园”,而且这两家酱园能在素有“无绍不成酱”称誉的绍兴一地脱颖而出,成为业界的佼佼者,连仲愚先生竭尽心血,劳苦功高,正因有着远见的经营思路,再加之过人的酿造技术,才奠定协和酱园的百年基业。
据老一辈“酿造人”回忆:“协和酱园内生产的酱油类有母子油、太油、顶油、头油4种;腐乳类有太方、红方、大方、顶方、棋方、醉方、青方7种;另外还生产咸酱、元红酱、酱瓜、贡瓜、酱乳瓜、仙醋、豆豉等多类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发往杭州、上海、广州、武汉、天津、北京等国内地区”,而且仅上海“朱阿祥”号每年□方200余坛、武汉“朱同和”号每年母子油2000余斤、红方500余坛,1932年起,还远销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国家,其中日本“章桃源”号每年□方200余坛、南洋新加坡□方200余坛。
在他之后,连氏后人又在崧厦设立“兑号、复号”,同时还于周边地区的嵊县(今嵊州)设立“分号”,余姚五车堰设立“增号”,之后陆续在本县增设三家分支店,分别是:丰惠“源号”、 百官“鼎号”、沥海“新号”(后改称傅协记酱园)。
同仁路,在崧厦东大街,是小镇一条普通的马路,也是街市通往严巷头、联胜等村庄的必经之路,很难想象,如今被冠以“中华、浙江、上虞各级老字号”称呼的协和酱园便在此发源起步。而每每走过,脑海中时常联想一幅画面,昔日连仲愚先生在协和酱园店内忙着与顾客交易,身后(园内)的作坊,几位酱作工人有条不紊的开始晒制与压榨,另外门前临河的埠头处,伙计们正在船舱内装卸由酱园生产的各类酱制品,运往各地经销,酱园内外一派繁忙的景象。
听爷爷说,酱园内原有一个“后池头”,即一个大型的水池,是用来清洗制酱器具的地方,据说池内有很多瘦鲫鱼,鲜嫩味美,工作闲暇之时,曾祖父常在池边垂钓。
协和酱园,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从昔日百姓信赖的金字招牌,到而今历久弥新的老字号品牌,前后共有四代连氏后人,从祖辈、父辈手中递过接力棒,秉持坚守,薪火相传,通过不断努力与发展,终声誉大振。另外,那些见证酱园变迁改制的“酿造人”,大部分虽早已作古,另外目前尚在的也步入古稀、耄耋之龄,他们时常想起酱园往事,互相叙旧交谈,甚至还会去旧址走走看看。
笔名:遂风
说说协和酱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