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背后的故事
清漓
魏晋大书家王羲之《兰亭集序》,描绘了江南秀丽的兰亭景致和北方文人集会的乐情雅趣,在流觞曲水里,抒发了王羲之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悲喜交加,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不亏为名篇佳作。前两段文字写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以及心情。第三文字抚今追昔,道尽人生忧患意识的来源。第四段文字悟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乐以忘忧,活在当下。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为什么天下第一?因为他讲了一个有关生死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东晋永和九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出身贵族的王羲之一看这么好的天气,不和朋友们聚一聚,真是浪费,于是喊着一众好友去郊游踏青聚在会稽山兰亭,看着美景,喝着好酒,一时间诗兴大发,一鼓作气,竟然作出37首诗,都给编成一个集子。
这是有人提议让王羲之写个序,王羲之酒意正盛,也不推迟,提笔就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生命是那么短暂,快乐是那么不易。他不禁悲从中来,王羲之从生下来就一直面临死亡。七八岁时,他父亲在战乱中去世,他也不受家族重视。
有一天,他在里屋睡觉,他的伯父王敦在外面和部下密谋造反,密谋完才想起来王羲之在里屋,就想把他杀掉。一推门进去,发现王羲之吐得满身都是,睡得正香,这才相信他没有醒过,就放过了他。后世在世说新语中读到这
个故事时,都说王羲之好聪明,但其实他当时不过是个小孩儿,面临这样的杀意,尽管急中生智蒙混过关了,但心里得有多惊惧啊、
后来王敦造反,和他另一个伯父王导产生了分歧,最后兵败。王导带着包括王羲之在内的王家子弟每日清晨在宫里服阙戴罪,但最终免不了王氏子弟互相残杀,王家从此开始走下坡路。少年的王羲之在宫里跪着,脊梁垂着,冷眼看着,对官场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于是在20岁那一年,他渡江北上,准备游览山川,做一个大书法家。可惜他的伯父王导想让他继任,家族觉得王氏一众青年人当中他最有希望,于是在23岁那年,他被迫出仕,从此过了30年刀悬头顶的日子。
你可能会说,王羲之不是出身很好吗?怎么做个官还这么惨?这是因为他伯父之前叛乱,杀了很多皇室宗亲,虽然后来跪地求原谅,但人家家里死人了,怎么可能放过王家?于是王羲之就成了这个倒霉蛋。
为了受掣肘,皇帝还扶持了他们的死对头,这就导致王羲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亲眼目睹两个家族斗得你死我活,不是今天你下毒杀我,就是我明天借皇帝的手杀你,唯独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能眼睁睁看着两族子弟的死亡,这让王羲之精疲力竭。如果说为了家族,他再无奈也能撑一撑,但生活里不停到来的讣告让他实在难以为继,
因为战乱,王羲之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父亲、姨母、孙女、族人,甚至到最后连祖坟都被扒了。
举目四望,东边是饥荒,北边有五湖,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整个家族。甚至整个国家都是大厦将倾,尽管此刻天朗气清,好像可以久违的放松一下,可是真的能吗?这是王羲之已经5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正因为是看透生死,他才会悲从心来,在纸上写下那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的笔画已经不像开头那样端正,更加随心起舞,字的大小间隔也不再固定,甚至有各种各样的涂抹修改,我们可以从他的字里感受到他当时那种难以遏制汹涌澎湃的悲痛,那种对生死的不能释怀,所以他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人生短暂,盛世不长。人事变迁,历史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为此,他才要写下这篇文,告诉后人,人生是有价值的,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珍惜时光,及时行乐吧。
《兰亭集序》背后的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