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风骨
一个人的风骨
(何子金,四川广元)
风骨这个词,用在艺术创作方面,指写字、绘画或作文有独特的个性,给人刚健遒劲的力量感,即“骨感”。用在描述人时,指一个人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精神风貌,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品质,即所谓的“骨气”。风骨的内核是“骨”,有硬度,刚直,坚毅和顽强,风骨在外貌上的表现就是不俗不屈的气度。因此,风骨是气度和骨气的内外一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谈人的风骨,让我想起小时候学过历史学家吴晗的一篇短文《谈骨气》,印象颇深。文章的主题是讲咱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观点最早是由毛泽东同志1949年在新中国建立前夜面临历经百年战争之后千疮百孔的中国百废待兴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1959年到1961年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我们一些人于是在困难面前犹豫彷徨起来,甚至对前途失去了信心,还有一部分人则企图从某些国家那里乞求恩赐,想讨根什么魔杖来创造奇迹。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吴晗于1961年写成《谈骨气》一文,以提振国人自力更生发展经济建设祖国的信心。
我的印象很深,吴晗在《谈骨气》中引用了战国时孟子的一段话解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还分别列举宋臣文天祥、嗟来之唤和民主人士闻一多三个例子进行对应论证。最后概括为: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当然,这是正对当时的背景和实际例证给出的时代最正确的选择和回答。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所处的国际地位和肩负的任务的不同,我常常品味这几句话,觉得把“富贵”单纯的理解为高官厚禄,把“淫”释为“收买”已经不完全符合实际了,语用上也不够严谨。因此,沿延承袭孟子和吴晗的思想,可以调整为:荣华富贵不迷失,穷苦贫困不改变,威逼武暴不屈服。
当然,无论是孟子、毛泽东和吴晗,他们所讲的骨气,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大无畏的民族气节。今天,中华民族已经雄屹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矛盾虽然没有完全消失有时可能还会激化,但已不是主要矛盾了,这种大无畏的骨气又如何体现呢?我们不迷失、不改移、不屈服的中核又是什么呢?
这让我想起了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一次讲话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可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在富贵中不失正气,贫贱时不移正气,威武下不屈正气。浩然正气正是骨气的内核,也是我今天要讲的一个人风骨的主核。
当今时代,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和居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一个方面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已经不是任人宰割欺凌的昔日了,一个方面相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同时,总体的政治思想素养、为国为民情怀、基本的公平正义和道德水平也有降低和沦丧的一面。全社会的毫无底线的追求金钱利益,毫无廉耻的追名逐利,各种利益集团固化的藩篱,行政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化堕落等等,严重的影响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种时候,尤其需要广泛重塑中国人的浩然正气,张扬风骨,敢于向一切邪恶腐败作坚决的斗争,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不是每个人都有风骨的。生活中的软骨头多的是。小了说,没有自己的主见,朝三暮四,不能实事求是的坚持真理,不敢站在正义一边,惯于见风使舵,回避问题和矛盾,低三下四,阿谀谄佞。既经受不了艰难困苦的考验,又当不得富贵失本。大了说,为一己之私坑害别人和大众的利益,为一欲之贪侵犯别人的正当权益,恃强凌弱,有了一点点小权力就不得了,拉帮结派,大搞团团伙伙,自甘腐化堕落,甚至被金钱腐蚀出卖灵魂,无恶不作其极,严重的危害社会和国家。这样的人,在民族大义面前,往往也会卑躬屈膝,变节叛敌的。
有风骨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大人物。在普通老百姓中,一身正气不惧怕任何遭逢和威逼利诱而不失本心的人也很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仍然需要千千万万的,有风骨,一身浩然正气,不被富贵腐蚀,不被贫贱击败,不被威武打倒的正直的中国人!
下一篇:松树岭赏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