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

文/ 邢真书 时间:

  春华秋实

  文/邢真书

  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好像指尖流过的细沙,留不下一点痕迹。而那剩下被包裹在记忆深处的一些,是突厥、回鹘,是以狼为图腾的民族;是阿尔泰山脉下游牧人的天堂;是充满神秘的库姆塔格才有的羽毛状沙漠;是雅丹、丹霞、彩丘、风城,风吹出来的戈壁风景……!

  五六岁时,在家翻看关于地理、风土人情方面的书籍,钟情于书中高像素的图片,里面有江南的湿润,也有西北的干旱;有沙尘肆虐、大漠如雪,也有杏花、烟雨、杨柳依依。五六年级的时候,开始流连于这类书籍里面的文字,痴迷于藏在字里行间里的民风民俗,每个地区的美食美景。小孩子喜欢闪闪发光的英雄和故事,而能够吸引我的却是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山河大海、戈壁沙漠,每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图腾文化。

  父亲是在连锁酒店工作的,长期背着相机、画箱画架,天南地北各处跑。家里总是放着些颜料、画笔、水粉纸等工具。他房间里还有电脑,卡式数码相机。我喜欢坐在他的书桌旁看他存放在电脑里的工作日志,文件名标注的是时间和地名,记录的都是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民风民情、历史文化、美食传承。父亲采用的是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记叙方式,这种图文并茂的记录方法可以让一个陌生的城市很细腻、很立体的展现出来。有时候也会翻出他的水粉画颜料,挤到调色盒里,对着图片里的景物,用粗杆狼毫画笔蘸了颜料,在调色板里调和出所有需要用到的色彩。用细杆伊纹笔蘸上少许群青,点上清水稀释后,在水粉纸上勾勒出景物的轮廓。用中号云纹笔对照着图片上的色系,涂上事先调好的颜色。等画干透后,用相机拍下来,发给父亲,等到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会打开电子邮箱,将我发给他的图画都下载归档,然后挑选出满意的用于工作中的文案配图。

  想着自己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都不会用正确的姿势握画笔,但也想挥洒出自己想象的恢弘气势。涂一朵筋斗云,一个美猴王,一片颜料泼泼洒洒,自以为得意。但用的是宣纸,不是水粉纸,而且还是很薄的熟宣,小小的手下笔总是没有轻重之分,颜色涂在上面的纸上,渗透到下面好几层。我的颜料笔又吸得饱,透得更深。等涂好颜色,翻开来一看,下面七八页上,都有一朵由深到浅的筋斗云、一个若隐若现的美猴王、一片泼泼洒洒的颜料。看到一片乱糟糟的书桌,父亲稍微站定观察一阵,喃喃自语地说:“哎哟呵,怎么会弄成这样了?”他并没有责备我,默默的、很迅速的整理好书桌,然后带上相机和备用电池。“走,教你学拍照,想把绘画学好,先学习如何拍照,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着便闻到他身上松脂油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到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一款很小巧,很有质感的相机包便斜挎在我身上了……!

  我才知道原来美术类别的专业技能大都是相通的,绘画和拍照必然有联系的。一路上父亲并没有单调性的讲解拍照技巧和专业知识,而是穿插着讲述了很多地理地貌、风土人情。

  原来江南水乡曾经也是塞北大漠,陆地漂移导致板块间的相互碰撞挤压,从而挤出了青藏高原。江南的湿润与富足有赖于青藏高原所赐予的季风气候。西北干旱区的荒漠与大风,也仰仗着青藏高原送去的干热气流。青藏高原拔地而起,造就了“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的千古绝句。塞北与江南,在高寒的青藏高原的统领之下,一个越来越干,一个越来越湿,三者相得益彰。在青藏高原崛起之前,中国的江南也如塞北一样干旱荒芜,江南的湿润是用西北的干旱换来的。

  风,吹散了黄沙,吹散了云朵,却吹不散岁月的沉淀!我们可以在万年的更替中去探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她教会我们如何在馈赠与索取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让我们学会如何去感恩大自然的接纳与包容。

  如果不去看天际的雪山,你一定会以为眼前的广袤绿色是江南大片富饶的乡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当江南。”说的因该就是这里了。从远至近,雪线、山体、洪积扇、绿洲,层次分明,大自然的精巧布局会让明白其中奥妙的人赞叹不已。在多数人的心目中,我国的西北荒漠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澳大利亚大荒漠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从我国的文人墨客所撰写的诗文中,从父亲遍历西北大地的考察见闻中,我却感受到了一个别样的荒漠,一个被雪峰,冰川环绕着的盆地型荒漠。由于接纳了冰雪融水和从山上冲积下来的土壤,中国西北的荒漠周边普遍出现了绿洲。于是,江南景象奇迹般地在西北荒漠里诞生了!如果把中国的荒漠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著名荒漠进行了比较,那么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富饶的荒漠地带。

  父亲的讲述妙趣横生,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这三大自然区之间的深刻联系,在他循循善诱的讲解下,清晰明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至于后来我上了初中,做为副科的地理课,我都用来偷偷的刷数理化,但每个学期的地理期末考试,我都能顺利通过。

  到了景区后,父亲没有过于死板的带着我一边拍照一边讲解理论知识,而是要我自己随心随意的去感受自然。自己看到喜欢的、有趣的、特别的,都可以拍下来,然后约定花廊旁边的小角亭为集合地点,一个小时后在此见面。

  一个人在景区边玩边拍,这种感觉确实很新鲜,比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五颜六色涂鸦愉快多了,有一种放飞自我,翱翔于蓝天的节奏。第一次拿数码相机,很兴奋,看到什么有趣的,好玩的,上去一顿“咔嚓、咔嚓”猛拍。什么石缝边搬家的蚂蚁,花坛里采花粉的蜜蜂,趴在王莲上晒背的乌龟,还有佛像前烧香祈福的人。远山近水,小桥茅屋,亭台楼阁,眼睛能看到的,都拍了下来,借用郭德纲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逮着蛤蟆拽出籽儿来。”

  一个小时过的很快,相机的内存也满了,往集合地点走的时候,远远的已经看到父亲在小亭里面等着了。我把相机递给父亲,他没有急着去看里面的照片,而是问我这一个小时感觉如何,有什么收获。我双手快速比划着,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父亲耐心的听着,偶尔也会笑出声来。末了,才打开相机,让我坐到他身边,一起来看看我这一个小时的成果。父亲并不是打开相机简单快速的浏览,而是每一张照片都告诉我优点和需要改善的地方,然后把拍照技法穿插着讲解,遇到有代表性的照片,会很仔细的讲述。“你看这张,你把塔放在正当中了,那么整张图就像是被塔切割成了两半了,取景拍摄的时候,二分之一偏右上方是最好的;还有这一张,山是绿的,树是绿的,竹子是绿的,水也是绿的,整张图都是绿的,简直绿的一塌糊涂了。没有对比色或者是互补色的点缀,应该取景小范围的朱红或者是橙黄来调和;再看看这个拍蜜蜂的……。”

  在父亲的悉心讲解下,我明白了构图、渐层、空间,互补色、对比色,单点透视、散点透视。还有投影、暗面、反光、明暗交界线、亮面和高光,原本这些书本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在父亲的讲解里好似赋予了生命与活力一样,快速的融入进了我的脑海里。

  父亲由于工作原因,没能继续留在家里教我绘画,但我却从他教的拍摄技巧里面领悟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绘画手法。而且还学会了“缙云燃、洛神珠、胭脂曙、碧落、青黛、酡红……!”这些描写颜色的雅称,并在往后的写作中帮了我很多忙。儿时与父亲每次的短暂相处,让我明白了优秀的师傅只会引导弟子进门,不会在如何修行上给予严格的要求,让弟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固定的流水线生产加工的只能是商品。

  时光信笺,以歌铭记,当邓丽君的歌声轻轻响起,如同一封穿越时空的信笺,缓缓展开在眼前。每一个音符,都是对过往温柔的诉说,每一段旋律,都是对未了情愫的偿还。初中毕业后,我也并没有走学习美术的路,而是努力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选科也是物化生,地理直接过滤掉了。父亲教的东西似乎在后来一个也没用上,但正所谓大道至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绘好画和美好文是一个道理。东边草原的日出,西北偏北的戈壁;江南水乡的柔情蜜意,塞北大漠的狼图腾。用画笔和相机可以记录,用文字和语言也可以描绘出来。

  读高中以后,繁重的学习任务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每天都是看着星星上学,看着星星放学,但目标大学的遥望又让我强迫自己必须负重前行。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变得更加短暂,但他每次回家,都会从短暂的停留中抽出一个小时,给我分享他这一路上的喜闻乐见。大到西昌卫星发射的精彩瞬间,小到一坛涪陵榨菜的制作流程。这些格子间里看不到的见闻和文化传承,都是我今后写作的创作灵感。

  每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我知道父亲又将背上行囊开始新的远行,《月亮》是他最爱听的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在陈慧娴的歌声里。这句经典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不仅是对爱人的誓言,更是对远方亲人、朋友无尽的思念与守候。每当夜幕降临,抬头望向那轮明月,就仿佛看到了彼此的笑脸,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千山万水的牵挂与温暖。

  作者简介:

  邢真书,本名:肖韩岩岩,零零后,武汉市。就读于武钢三中,高中学生,爱好文学。

《春华秋实》

  春华秋实  文/邢真书  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好像指尖流过的细沙,留不下一点痕迹。而那剩下被包裹在记忆深处的一些,是突厥、回鹘,是以狼为图腾的民族;是阿尔泰山脉下游牧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