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访“书友”:我们都是读书人

文/ 司徒空空 时间: 散文随笔

  宅在家里的日子里,你读了几本书?在书中寻觅到了哪些收获?如果不是宅在家中太久,许多人已经忘了阅读的快乐。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在家读书成了许多人的“新爱好”。他们有的为了提升自己,有的只为静度时光,甚至有人发现了新的自我。

我们都是读书人,世界读书日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读《病菌、枪炮与钢铁》,理解社会变化;看科普,与孩子共同成长。在世界读书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京城几位“书友”,分享他们的读书故事。

  读小说“疫情主题”受青睐

  《霍乱时期的爱情》、《鼠疫》……张阳的书架上多了几本与疫情沾边的小说。虽说都是年少时就听过的名字,真的读进去,却是另一番滋味。

  “平时我都是看网络小说的,读这些经典读物,也有些猎奇的心理。”有网友打趣说,宅在家里最应该看《百年孤独》,张阳还真找到翻了翻,“看不下去,连人名都记不住。”

  与张阳类似,赵泽旭最近也读了不少与疫情相关的书籍,《病菌、枪炮与钢铁》、《乌合之众》……这些书名在网上被反复提及,也给赵泽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原来没想过疾病、农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没有今年这样深刻的体会。”

  除了自己享受阅读的快乐,娃妈梁彤彤与自己的孩子也享受了两个月的阅读时光。

  “幼儿园开学还没信儿,书我买了几十本。”国内外绘本、识字故事书,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梁彤彤可谓煞费苦心,为了让孩子能理解疫情、病毒的概念,她还特意买了不少科普书籍。“很多知识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算是跟孩子共同成长。”

  啃教材每天留出一小时

  望着书桌前那一摞“专题讲座”,郑晓阳笑称自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十年有余的他,在这个春天翻起了《法律法规汇编》,为的是备战下半年举行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开始‘啃’教材,是这两个月才开始的,可以说是疫情让我下定决心。”郑晓阳今年35岁,在单位是名基层领导,春节前他曾动过“学点儿什么”的念头,但总下不了决心。然而疫情来临,单位放假的他,在家的时间一下变多了好几倍。“我刷了一个星期的电视剧,颈椎病都要犯了,转念一想,不如学习吧。”

  平时工作挺忙,郑晓阳坦言充实自己的机会不多,能在家踏踏实实待一个月的时间更是少有,“如果白白浪费就不值了”。

  虽然是读教材,但给他带来的乐趣也不少,例如“新晋网红”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其在网上爆火的视频,就来自于“法考”的讲座。别的网友看看热闹,郑晓阳却能看出门道,也让他颇为自得。“罗老师能这么火,说明不少人在准备法考,我的竞争对手不少啊。”

  四月以来,郑晓阳的单位已经复工,留给他看书的时间又少了。不过每天晚上,他都会给自己留出一个小时的看书时间,为了考试,也为了留下良好的习惯。“说实话从大学毕业后,这个习惯已经丢了好多年,我希望这次可以捡起来。”

世界读书日访“书友”:我们都是读书人相关文章:

《世界读书日访“书友”:我们都是读书人》

  宅在家里的日子里,你读了几本书?在书中寻觅到了哪些收获?如果不是宅在家中太久,许多人已经忘了阅读的快乐。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在家读书成了许多人的“新爱好”。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