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永在,初心不改
---转业二十四周年八一感怀
那是一个烟火与诗情同在的年代,那是一个幸福和苦难共存的年代,那是一个只要许下诺言就会铭记一生并身体力行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充满涤荡和挣扎的八十年代。因为家庭的贫穷,高考落榜的我,美其名曰在老山英雄的激励和召唤下,其实是在对改变命运强烈期待的驱使下,穿上了军装,成为首都卫戍部队的一名战士,那一年我十八岁。燕山脚下,我曾因“轻伤不下火线”摔倒在训练场上几近死去,我曾近距离目睹了好战友死在他自己手榴弹下血淋淋的样子,我也曾经历了特殊年代那一场血与火的考验,正是这一切把我历练成一名合格的士兵。后来,我又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军校,白山黑水之间,冰天雪地之上,我再次经历了摔打和磨练、熔铸和锻造,驰骋科尔沁、潜渡松花江、雪浴净月潭,我以全优的成绩取得了少尉军衔,这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无疑是天大的转折。
时间来到了1992年,24岁的我成为了万岁军的一名军官,位于北京南口的这支装甲部队,绝对算得上是王牌里的王牌,无论装备水平,还是单兵素质,都是我军“天花板”级的存在。同时它还是一支重装迎外部队,但凡外国政要来华,基本都是要到这里拜访拜访的。那时,有一段佳话广为流传,一个坦克车长5年军旅竟与45国元首握手,这是怎样的荣耀啊。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中国军队的形象,所以团里的管理格外严格,无论是官还是兵,进出营门都是需要出示一证一条的,营房内行进必须做到成行成列、直角行进,所有的装备必须保证纤尘不染、性能完好。在连队待了四个多月,幸运突然降落到我的头上,政治处和技术处同时想借调我去工作。纠结了很久,终因心中理想的火苗,选择了报道组,我以为这样就可能离文学梦更近一点,然而我以为终究只是我以为,那个年代的很多事情已经不是你可以用想象作判断的了,你不能知道发一篇稿子有多难的。由于成绩平平,我的思想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在94年的春天,焦虑酿成了脑炎,成年人得这种病是很少见的,用主治医生的话就是非死即残,好在有261医院精湛的医术,加上我无畏的心态和不屈的意志,当然离不开战友们的关心鼓励,奇迹竟然发生了。然而当我完全恢复正常的时候,我同行的小伙伴们都已经当上领导了,为此我一度曾表现得无比沮丧,但没有颓废,因为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也相信竹杖芒鞋轻胜马。
再回到连队时,我才发现它已然沦落得伤痕累累,教育弱、军事差、纪律散、管理乱,外加一个黑色星期天,几乎所有厄运都跟它发生了不正当关系,我顿时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拯救我的三连。恰逢团里干部调整,有一天,主任问有没有信心把这个连队带出低谷,我说可以试试,就这样我接过了这个“烂摊子”。我和连长一起从政治教育入手,利用团庆的有利时机,把连队的杰出老兵请回来,给官兵们讲光荣的连史、辉煌的战绩,我自己也不断地给战友们讲思政课,鼓舞大家的士气,并开展学电脑、读经典、唱红歌、学军事、争优秀等一系列活动,很快面貌便有了改观,黑色星期天不见了,这大概就是正能量的作用吧。半年后检验的机会终于出现,上级命令我团派出一个坦克连,前往华北某地配合炮兵进行实战对抗演习,我和连长一起找到团首长请命,并顺利受领了任务。演习结束后,友军向集团军发来函电,请求给我们连队嘉奖。从此,连队彻底挣脱了阴霾的笼罩,士气大振,并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连队,我和我的搭档也先后荣立了三等功,并授予优秀基层主官称号。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这话好像是柳青说的,但却是路遥把它写进了人生。2000年与我而言,无疑就是那紧要处的一步,32岁的我以一种理想幻灭后的悲情,毅然决然谢绝了部队的挽留--转业。战友们无不感到莫名其妙,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内心有多么纠结呢?我是多么不舍那一身像生命一样珍贵的戎装啊!记得,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我代表集团军政工干部以《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为题给总部、军区以及军师团各级首长作多媒体教学,疾呼科技强军,战友们群情激奋的情景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一名将军当场给我点赞,夸我说我们的军队必须有一批这样的基层军官。如今回想起这次冲动的选择,感觉确实有些草率了,然而我并不后悔,因为青春本来就不应该有悔,况且我确实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也适合自己的新战场。如果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好像看见了幸福,如果你问我还要去何方,我说要上新的路,那就让我紧紧地攥着这块红布,作一次华丽的转身吧。
就这样,我又成为了机关党建战线的一名新兵。刚到地方,原有的思维、观念、习惯都被打破,在部队所学的那些知识、掌握的技能、积累的经验、习惯的思维大多不再有用武之地,随之而来的是对陌生岗位、陌生环境、陌生人际关系的无所适从,因此如何尽快适应新的转变,胜任地方工作,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我是一名军人,一名经历过卫戍部队和万岁军培养历练的军人,一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战士,勇敢顽强的意志、敢于亮剑的精神、无私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了血脉。每当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总是会一遍遍哼唱我们的军歌:“勇猛地向前进,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军队把我从一个贫穷的乡村少年培养成合格的首都卫士,党又把我从一名共和国军官培养成机关干部,改变的只是环境,我不会忘记使命,转变的只是身份,我又怎能忘记初心。就这样,我很快就熟悉了机关党建的各项业务,不仅可以驾轻就熟地完成各项工作,而且还可以走上讲台,给基层提供实用的业务指导,我被评为优秀组工干部。
天意难料。2011年,正当我投入到巢湖大建设的热潮,准备为家乡的发展作出点贡献的时候,一件概率极小的事情又撞上了我的腰,区划调整、三分巢湖。回想当时的感觉,可谓是五味杂陈,40多岁的人了,已然安居乐业,不期又将漂泊他乡。可转而又想,我是一名党员,一名党务干部,一名曾经的军人,服从是我的天职,于是我劝自己也劝别人,我说:就当是第二次转业吧。就这样,我到了现在的单位,依然从事着党务工作,说实在的,初来时还真有诸多的不适,首先是省级机关的工作打法比市级机关复杂很多,当然也规范很多,其次对新城市的地形方位都不熟悉,而且家庭分居,加上当时单位人少事多,一度曾严重失眠,精神衰弱,我甚至想过放弃,或者躺平。然而,当我看到前辈和同事们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时,我又一遍遍地问自己:“我是谁”“我的战位在哪里”“我的职责是什么”,我怎么能如此脆弱呢?一日从军终身为兵啊,万岁军出来的人岂是熊包!于是,我重又振作起来。
一晃又是十二年过去,当初的少年已是鹤发霜染。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关怀,把我安排到如今这个极具挑战性的岗位上来,说心里话是有一些诚惶诚恐的,因为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机关党建业务工作,而效能建设与党建还是有不小差异的,有些工作涉及的领域完全陌生,胜任的知识储备也不够;有些工作自身带刺,弄不好就会伤人;有些事敏感度很高,稍不留神很有可能就会造成舆情,凡此等等,加上上了年纪学习能力不够强,有时确实感到很吃力,跟不上节奏,真的是寝食难安啊。但请党放心,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兵的特质已经融入血液,我的团队也都是军人出身,我一定会像当年带连队一样,带领他们虚心学习,以勤补拙,团结一致,不屈不挠,打好每一次战役,无论挡在我面前的是三所里还是松谷峰,我都会永远保持着战斗的姿态、进取的精神和军人的本色,坚守万岁军敢打必胜的信念,守住每一寸阵地,攻克每一座山头,战胜每一股敌人,为岗位增光、为党旗添彩。
作者:郑业权
军魂永在,初心不改---转业二十四周年八一感怀相关文章:
★ 我的故乡我的情
★ 牛背梁漂流记
★ 雨夜~